VB多分支选择结构的运用(201100401定稿).doc_第1页
VB多分支选择结构的运用(201100401定稿).doc_第2页
VB多分支选择结构的运用(201100401定稿).doc_第3页
VB多分支选择结构的运用(201100401定稿).doc_第4页
VB多分支选择结构的运用(201100401定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B多分支选择结构的运用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二章第2.3.2节的部分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VB的编程环境、VB中的数据类型、变量的使用以及if单分支与双分支结构,进一步向学生展示VB多分支选择结构的使用。本案例用“爱心礼物”创设情景,通过任务的分解,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多分支结构语句的运用。整个教学过程通过真实的情景,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让学生熟悉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运行程序,掌握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二、学生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而我所带的3个班是年级基础较好的理科班,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当然,也有一些计算机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学生本学期第一次接触到程序设计,但是一周开设了2节课,课程开设以来,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能够完成简单输入、计算、输出的顺序结构程序,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单分支和双分支选择结构,学生对If的这两种结构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够编写简单的选择结构程序。三、设计理念常规教学中,我们只注重单个程序中的算法、以及程序表达方式。学生往往跟着老师安排的任务而进行着,忽视了学生自己分析的能力,忽视了学生知识的建构,学生只其源,不知其所以源。我们倡导学生技术和能力都得到提升,本课教学正是立足于此而展开。1、科学策划。让学生真正的程序员一样去工作,学会系统策划,寻找对策与合作分工。2、授之以渔。让学生从个案学习中掌握程序设计通用的技巧与方法。3、信息素养与基本技能并举。三、教学目标目标维度行为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理解选择结构中单分支和双分支选择结构执行过程,并用其解决实际问题。(2)能理解多分支选择结构,并能用If多分支语句和Select Case多分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3)能理解Image控件的picture属性和List控件的text属性。(4)能熟练编写、修改、运行程序。过程与方法(1)能使用Image控件和List控件的基本属性。(2)能掌握两种多分支结构语句的基本格式。(3)能掌握选择结构中条件的表达方法。(4)能灵活运用多分支语句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任务驱动,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问题的解决,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正确选择If的单分支、双分支以及If和Select Case多分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使用Image和List控件的属性。(2)难点:能正确理解选择结构的执行过程;能理解对象、对象属性并能恰当的运用;能对程序设计有整体上的理解。五、教学媒体的准备及使用环境(1)硬件:多媒体网络机房(2)软件:教学课件及蓝得电子教室平台 六、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 整体感知1、实例演示,了解程序流程小明爸爸的生日快到了,小明想用平时节省下来的800元钱给爸爸买一身行头,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爱心礼物”的小程序让爸爸挑选喜欢的上衣、裤子和鞋子共三件礼物且不超出800块钱预算呢?教师展示如图1所示的程序。图12、学生操作程序,老师布置任务(1)口述程序流程;(2)用程序流程图画出程序模块结构;3、师生共同交流探讨,完成程序流程图开始选上衣上衣1确认选裤子裤子1裤子2确认裤子3选鞋子800元?YNNNYY完成YNY上衣1图上衣2图裤子1图裤子2图裤子3图【设计意图】用实际操作“爱心礼物”程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叙述操作过程、绘制程序流程图,引导学生对程序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养成学生整体构建、整体分析能力,为后面任务生成奠定基础。(二)分析流程,明确任务1、分析程序流程,学生讨论思考:我们完成本程序设计,需要解决哪些问题?2、学生讨论,老师梳理,列出如下任务(1)图片载入;(2)双分支,多分支选择;(3)价格核算;3、联系旧知,解析任务(1)图片载入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Image控件图片载入方法参考文件;(2)双分支选择上衣,价格核算。回顾前面所学习的if语句;(3)多分支选择裤子和鞋子。老师提示,多个单分支叠加,以及使用if帮助文档。本环节,老师集中解决基础问题图片载入,为后面多分支探究扫除障碍。【设计意图】从事物表象抓住本源,需要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有整体意识,需要学生将零散问题进行归类;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是整体把握分层(程序模块)思考,二是结合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梳理;三是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策划能力。(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三人一组,选择“双分支”,“多分支”,“价格核算”进行合作探究。要求如下(1)根据流程图写出程序;(2)上机操作调试;(3)把程序要点,及问题做好记录,以备交流汇报使用。2、交流汇报,资源共享(1)双分支交流请选择上衣的小组做交流,并利用广播系统展示其程序。(2)多分支交流预设一:学生展示不成熟(未完成的程序)。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与困惑;老师帮助分析,找出原因,修改完善,并调试运用。预设二:学生展示已经完成的程序,老师将双分支和单分支语句解决多分支程序进行列举比较:相同点: 不同点: (3)价格核算交流学生思考: 如何让程序知道你选择了多少钱的上衣、裤子和鞋子? 用变量保存价格的时候应该放在程序的什么地方? 整个礼物选择结果的判断应在什么地方完成?小结:利用单分支以及多个单分支解决问题。【设计意图】知识的实际运用体现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知识的迁移则体现学生对新旧知识的重组与构建。本环节倡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充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并通过提供相关资料与信息,创造实际运用平台,搭建新旧知识互通的桥梁,让学生探索发现新知及其实际运用。(四)师生探究 构建新知1、多分支继续探究同学们通过多个单分支推导出用单分支语句解决多分支问题,除了这种方法,是否还有新的发现?老师引用学生新发现,或者直接引出“多分支结构”,并思考:(1)新的“多分支结构”与刚才“单分支解决多分支”有什么不同? If单分支 If多分支教师用单步调试的方法,演示选择裤子时,单分支结构解决多分支问题的程序单步执行的过程,以及If的多分支结构执行过程,让学生分析两者之间在执行过程中的不同,找到If多分支语句的优势所在,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If多分支语句的基本结构。学生归纳总结两种结构执行过程的差异,师生共同总结出If多分支结构:多分支选择结构的基本形式:If 条件1 Then 语句或语句组1ElseIf 条件2 Then语句或语句组2 ElseIf 条件n Then语句或语句组nElse语句或语句组n+1End IF(2)引导学生熟悉新内容,并操作运行。学生运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完成整个程序的设计,并调试运行。【设计意图】程序算法的优越性,需要在实际运用中才能获得直接感受,也需要在同一问题不同算法的比较中得到体验。将新的方法与已有知识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进比较,进一步让学生清楚两者之间的差别。通过改变以前老师满堂灌的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五)交流总结,拓展延伸1、运用Select Case语句来完成多分支选择指出VB中还有一种多分支语句-Select Case语句,在投影上显示Select Case的基本结构当程序出现多分支选择时,还可以使用Select Case语句,其基本形式为:Select Case 表达式Case 表达式列表1语句组1Case 表达式列表2语句组2 Case 表达式列表n语句组nEnd Select 让学生阅读教材36页的例子和教材旁边的注释并思考:(1)我们这个任务中“Select Case 表达式”中“表达式”和“表达式列表”含义分别是什么?(2)用Select Case语句实现选择鞋子的程序该怎么写?学生自主探究,并调试程序并运行。【设计意图】比较、类比的方法,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学生自学教材例子,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2、小结(1)多分支选择语句的格式(2)多重选择语句的执行过程(3)在处理多选一问题时,使用多分支选择结构语句能够使程序更加直观,并能够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设计意图】归纳梳理知识发现过程,以及对比所发现新知识的优势所在,让学生体会程序算法的精妙之处。此处师生共同小结,一是知识的获取过程,二是归纳本课知识要点。(六)学生完成自我评价表* 评价表参考了2010年李蓓老师的参赛案例课堂自我评价表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任务完成情况(每个任务20分)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课堂表现(每项10分)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组内互帮互助创造性设计1、对于本节的学习课的学习你感到:A 轻松 B比较轻松 C有点困难 2、对于If 多分支结构和Select Case语句的基本格式你感到: A完全理解 B理解,但仍有点模糊 C不理解3、关于表达式与表达式的列表的表示方法,你的理解程度:A理解 B大概理解 C不理解4、在完成这节课中的实践与练习时,你: A能够独立编写代码并通过调试程序正确运行; B基本上能够编写代码并通过帮助达到程序正确运行; C编程有点困难,正确率也不是太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信息,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七)课后练习1、布置课后作业,并思考如下问题。(1)练习:输入一个学生一门课成绩X ,当90X100时提示“优秀”;当80X89时,提示“良好”;当60X79时,提示“合格”;当0X59时,提示“不合格”;其他情况提示“输入有误”。(2)思考题: 这个题目用If的多分支语句还是用Select Case语句好? 试比较两者各自的优缺点。 两种方法分别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设计意图】由于Select Case语句结构上较If多分支语句更加灵活,鉴于要在一节课内完成两个多分支语句的理解比较困难 ,所以在处理时进行了侧重,通过课后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后去思考、消化。六、教学反思该案例所使用到的例子源于南京师大附中王静老师在2010年暑假来湖北给湖北老师做新课程培训时所展示的程序,王老师没有给出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当时觉得这个例子挺有新意,所以在讲到这个内容的时候直接用这个例子设计了教学过程。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当中,我们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或者说信息能力,到底是什么样能力?这个问题在全国、省市信息技术优质课中存在两种争议:一是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信息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操作和使用列为核心;一种是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过程,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去发现和学习技术,形成技能。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也在思考,是否能把狭义的信息技术能力(技术上的操作)拓展到广义视角,也就是信息处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并举。特别是高中生,他们的基础知识已经从小学、初中的通实性、基础性,提升到更高的角度;他们的思维已经由感知、抽象,提升到演绎、归纳等逻辑思维阶段;他们的学习能力已经由老师的帮、扶、教,逐渐过渡到了自学、探究、创新、个性的层次。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就是应用性科学,知识的实用性运用,知识的创造性运用,理应列为本学科的目标之中。在“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学中,我一直尝试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把知识溶于学生实际生活,在真实环境中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并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创造性的学习方法。“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模块,在开始的教学中,我担心学生难以接受,就采用了常规教学方法:编写程序,只注重单个程序中的算法、以及程序表达方式。学生往往跟着老师安排的任务而进行着,忽视了学生自己的分析能力,忽视了学生知识的建构,学生只其“源”,不知其所以“源”。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很不错,但在实际运用中,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如何入手,不知道已有的知识如何运用。这着时令我担心。由此想到:是否我只专心教会学生基础知识,忽略了学生创造性的发现,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以及实际运用能力。我们能否让学生向程序员一样工作,让学生通悉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发现一个程序的形成的全过程,让学生知识与能力并举,本课教学正是立足于此而展开。本案例通过“爱心礼物”程序创设情景,通过叙述操作过程,以及绘制程序流程图引导学生对程序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培养学生整体分析能力。通过分析流程、明确任务环节,帮助学生从事物表象抓住本源,培养学生分析程序、解析问题的能力。在知识获取过程中,把所需知识演变成学生迫切想解决的问题,并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而完成。体现在:整体把握分层(程序模块)思考,结合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策划能力。在实际完成这个教学设计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