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安全评价报告_第1页
精细化工安全评价报告_第2页
精细化工安全评价报告_第3页
精细化工安全评价报告_第4页
精细化工安全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细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评价报告 班级 化工1101学号 0901110112 姓名 刘亚威可编辑范本目 录安全评价报告部分第一章 编制说明4第一节 评价目的4第二节 评价依据5第二章 被评价单位概况7第一节 基本情况7第二节 生产工艺、装置、储存设施9第三章 安全评价范围、程序、方法9第四章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11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辨识11第二节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1第五章 定性、定量分析安全评价结果15第一节 定性分析安全评价结果15第二节 定量分析安全评价结果17第六章 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预测后果18第七章 对策措施与建议19第一节 措施与建议19第二节 整改意见与复查 21第八章 安全评价结论22报告附件部分1、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242、定性、定量分析过程263、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预测过程324、安全评价图表365、安全评价方法简介和选择说明376、被评价单位提供的原始资料目录407、法定检测、检验情况汇总表418、安全评价部分资料复印件44第一章 编制说明第一节 评价目的安全评价是现代化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现代安全系统工程及安全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系统发现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中存在的缺陷,发掘存在于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方面潜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和预测可能产生的事故状况及造成的危害。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和控制危险的对策,为企业安全管理和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决策依据。第二节 评价依据一、 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2002年3月15日施行)5安全评价通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37号6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试行)(89化工字第0073号)7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8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00年1月1日起施行)9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程(1996年7月1日起施行)10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11. 安监管危化字2004127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三、企业提供的相关文件、资料(见附录)四、评价标准及规范1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l9019902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3溶解乙炔GB681919964气瓶颜色标志GB714419995溶解乙炔气瓶阀GBl0879-19896溶解乙炔气瓶GBll63819897危险货物品名表GBl226819908溶解乙炔气瓶气压试验方法GBl300319919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l3076199110.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89)化工字第73号11溶解乙炔充装规定GBl3591-199212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l5258199913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l5603199514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l6483200015溶解乙炔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l7266199816乙炔站设计规范 GB5003119911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18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19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1995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2001年版)21溶解乙炔设备JBT8856200122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l7914199923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l7915199924.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第二章 被评价单位概况第一节 基本情况一、单位简介xxx市xxx乙炔制造厂位于xxx市xxx区xxx镇,该厂于1997年9月经xxx县xxx镇经委批复建立,1997年12月建厂,1998年3月正式投产。1998年9月由xxx县环境监测站提供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2年xx市xxx区经济贸易局对该厂技改工程竣工进行了验收。该厂年产溶解乙炔气2.4万瓶,乙炔气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该厂获得的证书见表2-1。表2-1 获证一览表证件名称颁发单位时间气瓶充装注册登记证x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9月化学危险物品经营许可证xxx省贸易物资行业管理办公室2002年3月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xxx市xxx区公安消防大队2002年2月该厂乙炔发生车间产生的电石渣作为建筑材料外售,废硫酸与废碱在电石渣池进行中和处理,电石渣澄清液循环使用,未外排。厂区和设备间设有避雷针和静电接地装置,2003年10月经xxx市避雷装置安全技术检测所检测合格,生产车间和库房配有干粉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见表2-2;消防设施配置一览表)。公司现有三间危化品专用仓库,实行专人管理。表2-2 消防设施配置一览表放置地点消防设施名称数量型号规格压缩机房手提干粉灭火器3MFZ5,5Kg手提干粉灭火器2MFZ3,3Kg充装间手提干粉灭火器3MFZ5,5Kg手提干粉灭火器2MFZ3,3Kg发生间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MFZ5,5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6MFZ3,MFZ4电石库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MFZ5,5Kg生产区消防水池120吨二、劳动定员及工时制度该厂现有职工13人,主要负责人于2002年7月经省安监局培训取得了危险化学品管理资格证书,气瓶充装人员和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1名司机经xxx县公安局消防大队颁发危险品运输资格证,2名押运员由xxx市公安局xxx区分局颁发押运员资格证。生产车间实行8小时工作制,连续生产,运行方式为四班三运转。三、地理环境xxx市xxx乙炔制造厂南与xxx路相邻,西侧、北侧与山坡紧邻,东面为厂区大门、办公室、值班室,南面设有22m高的实体围墙。四、气象特征xxx市xxx乙炔制造厂所在地xxx市xxx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1-18,极端最高温度41,极端最低温度-10,历年最热月相对湿度79%。全年主导风向北、东北,冬季平均大气风速(12、1、2月)2.7m/s,夏季平均大气风速(6、7、8月)2.6m/s,年平均降雨量992.1-1404.1mm之间。最高点海拔2423米,最低点海拔35米。五、总图布置、运输及公共工程该厂租用xxx市xxx溪镇供销 ,占地面积约2700,其中建筑面积约700。该厂主要生产厂房为砖混结构,顶部为轻质石棉瓦。该站设置禁火区将生产区与办公区和外界隔离(见附件 :厂区平面图l)。供电由夷陵区乐天溪镇供电分局提供,生产用水为自来水,同时配备一座蓄水量20吨的水池,设2台高压水泵,能够保证生产供水。水、电均能保证生产需要。该厂现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车一台(证件见附件)。第二节 生产工艺、装置、储存设施一、工艺流程该乙炔厂采用中压发生器,硫酸净化法生产。电石与水在中压发生器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乙炔气经安全水封进入低压干燥器后,进入净化塔,气体中的磷化氢、硫化氢与含量90以上的硫酸发生反应予以去除。乙炔气再通过中和塔,与10左右的氢氧化钠溶液接触,中和气体中夹带的酸雾。气体经低压干燥器、安全器后进入贮气罐。乙炔气由贮气罐经膜式压缩机加压,通过气液分离器除去油份、水份,经4级高压干燥器进一步除去水分后,送至充灌排充至乙炔瓶中(见附件8:工艺流程图)。为确保乙炔溶解在钢瓶中,配有丙酮充加装置,对钢瓶中的丙酮补加至12.514千克。二、主要生产设备该乙炔厂装置由xxx省化工研究院设计,主体生产设备由xxx市爱国锅炉配件厂生产、安装。中压发生器、安全水封、贮气罐、高压干燥器等在用压力容器于2002年9月经xxx市锅炉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所检验合格。公司现有生产设备全部处于完好状态,设备见附件。第三章 安全评价范围、评价程序及评价方法一、安全评价范围本评价仅对xxx市xxx乙炔制造厂生产界区内的乙炔气生产过程、储存过程、运输过程、人员与设备、消防与电气设施、劳动卫生与个体防护、作业环境、劳动安全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劳动安全主要包括:防火防爆,危险化学品储存,特种作业,机械、电气设备,安全标志,厂内运输等。劳动卫生主要包括:作业环境、人员编制、工时制度、个体防护等。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等。安全生产条件主要包括: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五条至第十六条即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书24条规定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二、评价程序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要求,结合安全评价工作的一般程序要求,本项目安全现状评价程序包括:准备;危险辨识;安全性评价;(风险)控制;结论。其安全评价程序详见图3-1准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辨识危险源辨识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影响因素、事故机制现场勘察、资料收集危险源辨识单元划分安全评价评价方法的选择、确定安全性评价定性、定量分析危险分级风险(控制)安全对策措施应急预案结论作出评价结论图3-1: 安全评价工作程序图三、评价方法安全评价方法是对系统的危险因素、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的工具。每种评价方法的原理、目标、应用条件、适用的评价对象、工作量均不尽相同。该企业生产的乙炔属永久性气体,由于国家针对乙炔、永久性气体发布的标准、规程比较完善,结合乙炔的危险特性和生产特点,拟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和事故树法进行评价。安全评价方法简介和选择说明见附件6。第四章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辩识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分生产场所和储存区。 临界量是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说明见附件6。 该乙炔生产厂列入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的危险物质为乙炔、丙酮。临界量见表41。表4-1:危险物质临界量 危险物质名称GB18218规定临界量(t)生产场所贮存区乙炔110丙酮220该乙炔厂生产场所的乙炔、丙酮量均未达到临界量;该乙炔厂乙炔瓶库日常储存乙炔瓶100只,每只乙炔瓶5-7公斤,即70010吨;日常丙酮储量50公斤20吨。因此,该乙炔厂的乙炔、丙酮量均未达到临界量,不构成重大危险源。过程见附件5。第二节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一、危险、有害物质及性质通过对溶解乙炔生产所需的原料、工艺过程分析,对照危险货物品名表(GBl22681990),该生产过程中属危险货物的原料和中间产物为电石、丙酮、硫酸、氢氧化钠、磷化氢、硫化氢,成品为乙炔(基本性质见附件1-1:附表)。从乙炔、电石、丙酮、硫酸、氢氧化钠、磷化氢、硫化氢的理化性能可知:(1)乙炔: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2)电石:损害皮肤,引起皮肤瘙痒、炎症、“鸟眼”样溃疡、黑皮病。皮肤灼伤表现为创面长期不愈及慢性溃疡型。接触工人出现汗少、牙釉质损害、龋齿发病率增高。(3)丙酮: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4)硫酸: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5)氢氧化钠: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6)磷化氢:轻度中毒,病人有头痛、乏力、恶心、失眠、口渴、鼻咽发干、胸闷、咳嗽和低热等;中度中毒,病人出现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心肌损伤;重度中毒则出现昏迷、抽搐、肺水肿及明显的心肌、肝脏及肾脏损害。(7)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 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结果(分析过程见附件1-2)1、发生岗位:(1)乙炔发生器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设备产生泄漏,或操作不当,有烫伤的危险;(2)如果水量不足,乙炔发生器可能出现局部过热,有爆炸的危险;(3)如果操作不当,使反应器压力过高,有爆炸的危险。2、净化岗位:如果硫、磷等杂质含量过高会使:(1)乙炔气的自燃点降低,在100时就能自燃,有产生火灾的危险;(2)焊缝质量下降,有泄漏的危险。3、压缩和干燥岗位:压缩机的压力过高会导致乙炔充装压力过高,影响储运及使用安全,压力过低(0.005mpa),可能从压缩机吸气口混入空气,产生危险。4、充装岗位(1)乙炔气温度过高有爆炸的危险;(2)充气压力过高使储运和使用中的危险性加大;(3)丙酮补加量不足有爆炸的危险。三、储存过程的危险性分析该公司设置了电石库、硫酸库、丙酮库、乙炔瓶区共四间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各仓库均为砖混建筑,顶部为轻质石棉瓦,其中电石库采用木质横梁。储存量均未构成重大危险源,各库房面积、储量见表3-3。各库房的危险性分析如下:1、电石库发生漏雨、淋水或库房潮湿,电石迅速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乙炔,可能导致燃烧、爆炸。2、硫酸库硫酸采用塑料桶装,若包装桶破裂发生泄漏,硫酸对人体和其他物质均产生腐蚀、氧化事故。3、丙酮库丙酮如果发生泄漏可能使人中毒或发生火灾。4、乙炔瓶区乙炔瓶在储存期间发生泄漏、倾倒撞击,可能引起燃烧、爆炸。表3-3危化品库房面积、储量表 仓库名称建筑面积(m2)日常储量年使用量乙炔瓶库305080瓶24000瓶电石库5010吨200吨硫酸库2005吨6吨丙酮库2050公斤1吨四、气瓶装卸运输过程的危险性分析乙炔实瓶的压力为0.15MPa,如果在装卸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泄漏,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五、危险、有害因素分析通过对该厂建筑设计、设备安装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溶解乙炔储存、生产、储运过程及主要危险物质的物化性质和危险性分析,该生产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1、火灾乙炔、丙酮泄漏均可导致火灾。2、爆炸乙炔、丙酮泄漏或设备操作不当、压力过高,均可导致爆炸。3、中毒当空气中乙炔、丙酮、磷化氢、硫化氢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使人中毒。4、腐蚀硫酸、氢氧化钠对人体、金属结构和设备都有腐蚀作用。5、电气伤害雷电伤害:厂房、设备及配电装置有遭受雷电袭击的危险,可能导致火灾、设备破坏、人员触电伤害事故。漏电伤害:宜昌市属多雨、潮湿、高温地区,电气操作不当极易造成人身触电事故。6、机械伤害转动设备、钢瓶搬运、设备检测和维修等易产生机械伤害。7、坍塌企业厂房建在山坡下,具有滑坡的隐患。第五章 定性、定量分析安全评价结果第一节 定性分析安全评价结果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31-1991、溶解乙炔生产安全管理规定、溶解乙炔设备JBT88562001等有关要求,编制了乙炔站安全评价检查表对该站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氧气站基本条件、压力容器及管道、生产过程控制、劳动卫生与个体防护、消防设施与电气设备、仓储与运输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查评价,现场检查内容、事实记录及检查结果见附件2:附表2-1至附表2-9。检查结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安全管理职责企业按照国家当前针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针对本装置,建立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了兼职安全员,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工作。二、安全管理制度在安全管理制度方面该厂制定了安全防火、防爆、动火制度,安全检查制度,气瓶收发管理制度,充装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教育、技术培训,消防器材定期检查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符合生产需要,溶解乙炔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比较规范。三、人员素质企业负责人经省安监局培训取证,其它各类特殊作业人员均持证上岗,企业内部组织了相关培训,记录完整。四、厂房结构在企业选址方面紧邻山坡,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厂区与山体相邻的两侧未建实体围墙,另一侧围墙高度不足2.5米,围墙与电石渣净距未达到3.5米。电石库至发生间无防雨、遮雨设施,在雨季运输存在一定隐患。电石库顶部采用轻质石棉瓦及防雨塑料,应加强检查,严防渗漏。其建筑采用木制横梁,不符合建筑防火要求。五、工艺设备及设施该装置主要设备由专业厂家设计、制造,工艺布局基本合理,主要设备的静电接地装置均符合要求,电气设备控制柜布置在室外。尚存不足的是:(1)压缩机压力表的表盘面直径不足lOOmm;(2)高压干燥器的排污口未通过管道引入地沟内,排污时危险性较大;(3)乙炔气瓶无防瓶倒措施:(4)压力表、温度表等计量器具应定期检验,并粘贴标志。(5)管道上的法兰或螺纹连接处未实施跨接。六、生产过程控制安全操作规程比较规范,操作人员能按章操作,生产记录基本齐全。但生产车间工具摆放比较零散。七、个体防护及工业卫生操作人员均配备了防静电工作服装,但室内有害物质的浓度未进行监测。八、消防与电气设施电器设备、仪器仪表选型基本符合规范,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灭火器,避雷针和有关设备、管道及构件的接地电阻已经宜昌市有关部门检测合格。在发生间等甲类危险区域采用移动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尚存不足的是:(1)充装间设置的紧急喷淋装置不符合规范要求。(2)未设置专用消防栓。(3)干粉灭火器未定置管理,现场部分灭火器失效,管理较混乱。九、钢瓶管理企业自备钢瓶建档齐全,但空瓶间、实瓶间部分钢瓶未检,颜色标志不全,附件不齐,不符合要求。乙炔气瓶应设置防瓶倒措施。十、仓储与运输运输车辆“三证”不齐全。(见附表2-9)通过以上九个方面共 项检查可知:该乙炔站有 项不合格,不合格率为 %,基本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第二节 定量分析安全评价结果根据该乙炔厂提供的溶解乙炔生产装置(从电石发生器生产至实瓶入库前,见附件4:溶解乙炔生产及充装工艺流程图)的介质情况、装置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等数据,并对照危险度分级的要求赋值,通过采用化工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该厂的溶解乙炔生产装置的危险度为级,为高度危险等级(见附件2)。因此,该厂溶解乙炔的生产的危险性很大,只有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操作,认真做好生产前后的设备检查工作,才能切实做到安全生产。第三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结果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第五条至第十六条即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书(以下简称审查书)24条规定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结合对该乙炔厂现场检查实际,采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生产条件专项检查表(见附表2-7)进行逐条对照分析,得出如下评价结果:1. 该乙炔厂建立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符合规定。2. 建立了包括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修等各类事故管理,仓库安全管理、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安全装置与防护器材管理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符合规定。3. 编制了各岗位操作规程,符合规定。4. 该乙炔厂在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安全设施等方面做了相应的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符合规定。5. 该乙炔厂成立了专门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符合规定。6.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均参加了相关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取得了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资质证书(见附件8),符合规定。7. 气瓶充装、危险货物运输和押运、压缩气体化学分析、压力容器操作和管理等从业人员均经相关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和管理资格证书(见附件8),符合规定。8. 企业对新从业及转岗人员实行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后上岗制度,符合规定。9. 该乙炔厂职工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及缴纳保险费的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见附件8),基本符合规定。10. 该乙炔厂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符合GB50030-91规定,符合城镇布局和规划的要求。11. 该乙炔厂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在规定的区域内,符合要求。12. 该乙炔厂无重大危险源,其防火间距和与外部周边安全距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13. 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14. 该乙炔厂采用的工艺和设备为同行业普遍使用的工艺、设备,符合规定。15. 该乙炔厂区范围内无任何办公和生活设施,周围也无居民住宅和工业建筑,符合规定。16.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第四节和第八节的规定,符合规定。17. 该乙炔厂生产场所2004年2月经宜昌市夷陵区公安消防大队消防安全检查,具备消防安全条件(夷公消检查20043010号)(见附件8),符合规定。18. 该乙炔厂已按规定配发职业危害防护和劳动防护用品。符合规定。19. 该乙炔厂危险化学品生产现状安全评价已基本完成。符合规定。20. 该乙炔厂已进行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确定(无重大危险源),符合规定。21. 该乙炔厂为了防止溶解乙炔生产过程中事故的发生,编制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了应急防范的区域和防范重点,划分了事故的级别和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基本任务和基本程序。符合规定。22. 该乙炔厂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明确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对报警、通讯联络方式;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危险区的隔离;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现场保护和现场洗消;应急救援保障;预案分解响应条件;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应急培训计划;演练计划等都作了明文规定,符合规定。23.该乙炔厂成立了义务消防队。符合规定。24. 该乙炔厂配备了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符合规定。 第六章 对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测后果在溶解乙炔的生产过程中,危险性最大的就是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火灾、爆炸也是最有可能发生的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现本评价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溶解乙炔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过程见附件4。通过事故树分析法分析,溶解乙炔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乙炔气体的本身特性,有相当多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为了能够有效的防范此类事故发生,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措施:1、严格控制充装压力,防止管道和气瓶超压爆炸。2、对气瓶严格进行定期检验,凡是检验超期、未经经验的气瓶一律不得充装。3、搬运、装卸时谨慎操作,严防气瓶碰撞和倾倒,防止安全附件损坏,对安全附件及时检查更换。4、对充装管道的安全阀必须定期检查,确保状态良好。5、对压力管道定期检验,加强检查。6、压力管道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材质,定期检查,防止管道中的金属铁屑摩擦产生静电。7、对压力管道的金属线跨接,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8、对压力仪表定期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超期的仪表不得投入使用。9、严格控制乙炔充装流速,防止产生静电,气瓶数量较少时不得充装。10、禁火区严禁吸烟、严禁违章动火。11、充装间安装避雷设施,定期监测。12、进出厂区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服,不得穿带钉鞋。13、安装防爆电器,对电器设备经常检查,防止电器设备故障及电器线路短路发生火灾。第七章 对策措施与建议第一节 措施与建议通过对现场装置进行考察,对照各装置工艺安全和安全生产要求,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本中心提出如下措施建议:1、应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并定期进行演练,定期请消防部门对该制氧站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和相关消防知识培训。2、由于该厂西侧、北侧紧邻山坡,冬季山坡草木枯萎,若发生山火,直接危及乙炔厂安全。南面设置的实体围墙高度不足25米,与乙炔站设计规范不符。建议在西、南、北侧设置高约25米的实体围墙,防止山体滑坡或山火引发火灾。对山坡边的枯草应及时清除,不得堆放其他易燃物品。3、发生间操作的危险性较大,操作时不得将乙炔气排放在室内。工人投放电石应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轻投轻放,不得使用铁器,应严格按章操作。发生间放置电石桶的地面应保持干燥。4、电石库采用轻质石棉瓦和木质横梁,设计方面存在不足。由于电石库至发生间有50米左右的距离末设置防雨通道,在雨天不得运送电石。电石库外墙设置的照明灯应设为防爆灯。电石库应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与两侧房间应无孔、洞相连,晴天应开门通风,雨季应严防渗漏。5、对压力管道应定期检测,法兰或螺纹连接处应实施跨接。6、压缩机应采用表盘直径大于100mm的压力表。对生产装置上的压力表、温度表等计量器具应定期检验,粘贴检验标签。7、高压干燥器的排污口不得直接对地面排放,采用塑料桶接时,桶中应盛水。在压缩机工作时不得排污。8、对生产车间的工器具应定置定员管理,不得随意放置。9、对发生间、充装间、压缩间的作业环境,建议请当地环境监测部门进行监测。10、充装间的紧急喷淋装置应重新设置,保证喷淋的范围、水量和水压满足整个车间迅速降温的要求。11、对硫酸、氢氧化钠的质量和酸碱在净化罐中的浓度应定时检验,防止生产异常波动。向净化罐中加入酸碱时要穿戴防护服装,防止腐蚀事故发生。12、乙炔气瓶应设置防瓶倒措施,防止瓶倒相互撞击及误伤人员。对所有钢瓶均应按期检验,完善钢瓶颜色标志和安全附件。13、对酸罐、碱罐的耐压性能应请压力容器检测部门进行检测。14、加强气瓶管理,对检验超期、未经检验的气瓶一律不得进行充装。气瓶搬运、装卸过程应小心谨慎,并保证气瓶安全附件良好。15、对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应责任到人,挂牌管理,确保设备状态完好。16、对全厂的灭火器应指定专人管理,设置专用的灭火器箱,对现场作废的灭火器及时清除。尽可能在厂区内设置专用消防栓。17、企业领导应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全员安全责任意识,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对现制定的各项制度建议进一步整理、规范。第二节 整改意见与复查通过对该乙炔厂进行现场调查,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本所提出如下整改意见:1、认真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并落实演练计划。2、西、南、北侧设置高约25米的实体围墙,防止山体滑坡或山火引发火灾。对山坡边的枯草应及时清除,不得堆放其他易燃物品。3、电石库外墙设置的照明灯改为防爆灯。4、对压力容器、管道应定期检测,法兰或螺纹连接处应实施跨接。5、按规定在压缩机上设置表盘直径大于100mm的压力表。对生产装置上的压力表、温度表等计量器具应定期检验,粘贴检验标签。6、高压干燥器的排污口不得直接对地面排放,采用塑料桶接时,桶中应盛水。在压缩机工作时不得排污。7、对生产车间的工器具应定置定员管理,不得随意放置。8、对发生间、充装间、压缩间的作业环境,建议请当地环境监测部门进行监测。9、充装间的紧急喷淋装置应重新设置,保证喷淋的范围、水量和水压满足整个车间迅速降温的要求。10、对硫酸、氢氧化钠的质量和酸碱在净化罐中的浓度应定时检验,防止生产异常波动。向净化罐中加入酸碱时要穿戴防护服装,防止腐蚀事故发生。11、乙炔气瓶应设置防瓶倒措施。对所有钢瓶均应按期检验,完善钢瓶颜色标志和安全附件。12、对全厂的灭火器应指定专人管理,设置专用的灭火器箱,对现场作废的灭火器及时清除。尽可能在厂区内设置专用消防栓。二、整改情况的复查第八章 评价结论受xxx市xxx乙炔制造厂的委托,本中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对照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五条至第十六条规定的要求,通过采用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危险度评价法,对该厂溶解乙炔生产装置进行了安全现状评价,得出综合评价结果:该乙炔厂安全生产条件符合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中规定的第5条、第6条、第7条、第8条、第9条、第10条、第11条、第12条、第13条、第14条、第15条、第16条,即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书(24条)中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第124条,即该乙炔厂针对溶解乙炔的一系列标准规范,结合乙炔厂的生产特点,1. 建立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2. 建立了包括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修等各类事故管理,仓库安全管理、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安全装置与防护器材管理等安全生产制度。3. 编制了各岗位操作规程。4. 在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安全设施等方面做了相应的安全投入。5. 成立了专门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6.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均参加了相关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取得了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资质证书。7. 气瓶充装、危险货物运输和押运、压缩气体化学分析、压力容器操作和管理等从业人员均经相关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和管理资格证书。8. 对新从业及转岗人员实行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后上岗制度。9. 正在办理职工工伤社会保险及缴纳保险费的相关手续。10.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符合GB50030-91规定,符合城镇布局和规划的要求。11.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在规定的区域内。12. 该乙炔厂无重大危险源。13. 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14. 该乙炔厂采用的工艺和设备为同行业普遍使用的工艺、设备。15. 厂区范围内无任何办公和生活设施,周围也无居民住宅和工业建筑。16.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周边防护距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第四节和第八节的规定。17. 生产场所2004年2月经xxx市xxx区公安消防大队消防安全检查,具备消防安全条件(公消检查20043010号)(见附件8)。18. 已按规定配发职业危害防护和劳动防护用品。19. 该厂危险化学品生产现状安全评价已基本完成。20. 该乙炔厂已进行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确定(无重大危险源)。21.编制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了应急防范的区域和防范重点,划分了事故的级别和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基本任务和基本程序。22. 该厂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明确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对报警、通讯联络方式;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危险区的隔离;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现场保护和现场洗消;应急救援保障;预案分解响应条件;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应急培训计划;演练计划等都作了明文规定。23.该乙炔厂成立了义务消防队。24. 该乙炔厂配备了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我所提出的整改意见,该乙炔厂已做出了相应的整改,对于部分暂时不便整改的项目也作出了相应的整改计划。评价结论:根据安全评价结果,xxx市xxx乙炔制造厂符合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规定的各项安全生产条件。附件1-2 生产过程的危险性分析过程1、发生岗位(1)反应释放大量的热电石和水在乙炔发生器内进行水解反应,产生乙炔气和氢氧化钙,并释放热量,见化学反应方程式。CaC2 + 2H2OC2H2 + Ca(0H)2 + 1.273106Jmol由于工业电石中含有大量氧化钙,在与水作用时,氧化钙同时发生反应,见化学反应方程式。CaO + H2OC2H2 + Ca(OH)2 + 6.364104Jmol由于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发生器内溶液温度升高,通常控制在70左右。过高的温度将导致(1)电石渣浆的含固量增加;(2)溶液局部过热;(3)乙炔气体温度过高。(通常控制在70-75,不得超过90)。(2)缺水时的危害当水量不足,电石与水反应时,生成乙炔和氧化钙,见反应方程式。Ca0 + H2OC2H2 + Ca0 + 6.209104Jmol反应中生成的氧化钙构成导热性能差的外壳,这种外壳分布不均匀,会造成局部反应过热,温度过高,引起乙炔的聚合和分解,生成碳、氢、二氧化碳及乙炔的聚合物,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在发生过程中应保证水过量,根据不同的发生器控制水位高度。(3)电石粉状过多如果电石粉状过多时,电石与水反应速度较快,温度上升速度加快。温度升高会进一步促进电石与水反应。因此加入发生器中的电石粒度应予以控制,以30-200mm为好。(4)压力过高的危险性中压发生器若加料过多,加水量太大或管道堵塞,发生器的压力将迅速升高,产生爆炸危险。通常压力控制在009MPa以下。现场操作时,由于反应初期的空气-乙炔混合气排放在室内,容易形成乙炔空气爆炸性混合物,危险性较大。操作时应保持通风,工人的防护用品应齐备。2、净化岗位(1)磷化氢、硫化氢的危害。由于工业电石中含有磷化钙、硫化钙等杂质,在电石与水发生反应时,这些杂质与水发生副反应,生成磷化氢、硫化氢,见反应方程式、。Ca3P2 + 3H203Ca(OH)2 + 2PH3CaS + 2H203Ca(OH)2 + H2S根据电石的质量,磷化氢、硫化氢在乙炔气中的含量为0.030.10左右。磷硫杂质将产生的主要危害:(a)可使乙炔气的自燃点显著降低,在100时就能发生自燃。(b)影响乙炔气瓶填料质量。磷、硫等杂质会与乙炔瓶内填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沉积物阻塞填料孔隙时,使乙炔无法溶解在填料孔隙中的丙酮中。(c)影响焊接质量。磷、硫杂质在焊接时可能转移到熔融处的金属焊缝中,使焊缝质量变坏,同时焊接时磷化氢蒸发的气体对人体有害。因此,对乙炔气体中的磷硫杂质必经去除。(2)净化过程的控制。该装置工艺采用硫酸净化法进行,见反应方程式、:2H2S04 + PH3H3P04 + 2H20 + S02 + SH2S04 + H2SS02 + 2H20 + S少量酸雾通过碱罐加以中和,见反应方程式:H2S04 + 2NaOH = Na2SO4 + 2H20硫酸浓度过低会导致净化效果不好。该装置二级采用硫酸罐,各级硫酸浓度由低到高,最高一级硫酸浓度应90,氢氧化钠含量应为814,当浓度降低时应及时补充或更换。由于硫酸中和气体中的磷硫及少量水分,会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在罐外套中采用冷却水降温。同时,硫酸、氢氧化钠对设备及人体均有腐蚀作用,因此应定期检查设备,在操作时应戴防酸、碱手套,防护服和自吸过滤防毒面具。3、压缩与干燥岗位净化后的乙炔气,通过乙炔压缩机加压至24mpa的压力,然后通过高压干燥器去除水分,满足充灌的需要。压缩机的压力过高会导致乙炔充装压力过高,影响储运及使用安全,压力过低(0005mpa)时,从压缩机吸气口可能混入空气发生危险,因此压缩机的进气、排气压力应严格控制,设置下限上限监控装置,并安装安全阀。为防止乙炔温度过高,在压缩机的进气管、排气管上均安装温度表和冷却水降温,排气温度不得大于90。高压干燥器采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该设备结构简单,干燥剂价格便宜,但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1)干燥效果不理想,使用一段时间后,干燥效率下降;(2)干燥过程中无水氯化钙会逐步被消耗,干燥器上部将形成空间,导致乙炔聚集,安全隐患增加;(3)更换干燥剂时应用氮气吹扫,并入系统时应先用氮气置换设备中的空气,再用乙炔置换氮气,才能运行。因此,该装置定期补加或更换干燥剂尤为重要。4、充装岗位经压缩干燥后的高压乙炔气,由管道输送到汇流排,排架上预先将乙炔气瓶定位好,将瓶阀与充气卡具对正顶牢,进行充装。充装岗位的主要危险:(1)乙炔气温度过高,使溶解速度下降,并可能导致气瓶爆炸,通常要求气瓶瓶壁温度不得超过40。因此在充装过程中,应根据情况,开启冷却水喷淋降温。(2)充气压力过高会导致乙炔溶解量增加,静止压力上升,使运输和使用过程的危险性大大增加。(3)充装管路泄漏或乙炔气瓶卡位不正导致泄漏,会形成乙炔一空气爆炸性混合物,当乙炔浓度达到一定量时,002mJ点火能就可引起燃烧爆炸。5、乙炔瓶检查及丙酮充装岗位乙炔气瓶的检查是保证安全充装,运输和使用的前提条件。若气瓶未经严格检查,可产生以下危险:(1)乙炔气瓶检定标志不清、瓶帽、防震圈等附件不全,可能使应报废或维修的钢瓶投入使用,导致在充装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泄漏、爆炸等危险。(2)丙酮补加量不足,将使乙炔气瓶上部出现气态空间,气瓶压力升高,在运输和使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爆炸危险。检 查 内 容检查结果依据事 实 记 录备注是否1、企业领导应熟悉国家及省市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了解生产工艺流程。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熟悉法律法规,了解工艺流程。2、有一名主要领导分管安全。是同上厂长分管安全。3、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是同上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健全。4、设置专(兼)职安全员。是同上设有兼职安全员。5、制定了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签定安全责任状。是同上有安全生产责任制,签定了安全责任状。6、工厂、车间、班组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是同上有防火责任制7、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有培训记录。是同上有安全培训记录1、应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防火、动火管理制度,设备维护、检修管理制度,安全检查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门卫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等。是同上制定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2、应建立发生岗位、净化岗位、压缩岗位、充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是同上有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附表2-2 人员素质检查表检 查 内 容检查结果依据事 实 记 录备注是否1乙炔厂(站)至少应有一名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考核合格的安全生产负责人。是溶解乙炔生产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