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 第07章 丸剂(201X.05)ppt课件_第1页
中药药剂学 第07章 丸剂(201X.05)ppt课件_第2页
中药药剂学 第07章 丸剂(201X.05)ppt课件_第3页
中药药剂学 第07章 丸剂(201X.05)ppt课件_第4页
中药药剂学 第07章 丸剂(201X.05)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丸剂(中药药剂学),河南大学药学院凌春生,2012.05,第七章丸剂,概述水丸蜜丸浓缩丸微丸糊丸和蜡丸滴丸丸剂的包衣丸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丸剂典型品种举例,内容简介,第一节概述,一、丸剂的含义与特点1定义:丸剂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2特点:作用缓和、持久,多用于慢性病的治疗。某些新型丸剂可用于急救;可缓和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可减缓某些药物成分的挥散;服用剂量大,小儿服用困难,溶散时限难控制,易染菌。,第一节概述,二、丸剂的分类按制备方法分类1、塑制丸2、泛制丸3、滴制丸按赋形剂分类1、水丸2、蜜丸3、水蜜丸4、浓缩丸5、糊丸6、蜡丸,第二节水丸,一、水丸的含义与特点1定义:水丸(又称水泛丸)系指药材细粉以水或根据处方用黄酒、醋、稀药汁、糖液等为赋形剂经泛制而成的丸剂。二水丸的特点:丸粒较小,表面光滑,便于吞服,不易吸潮;分层泛丸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提高芳香挥发性药物的稳定性,或制成缓释制剂;较易溶散,显效较快,较适用于解表剂和消导剂;生产设备简单,可大量生产,但工序长,易污染;成品中主药的含量及溶散时间较难控制;,消导剂-以消导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的统称。有消食导滞、消痞除满、开胃进食的作用。主治食积内停等证。,第二节水丸,三、水丸的赋形剂水酒:常用黄酒(含醇量12%15%)或白酒(含醇量50%70%);醋:常用米醋(含醋酸3%5%);药汁:富含纤维(如大腹皮、丝瓜络等)、质地坚硬的药物可制成浸提液供泛丸用;树脂类药物(如乳香、没药等)及浸膏类、可溶性盐等药物,可溶解后作黏合剂;乳汁、胆汁竹沥等可加水适当稀释用;鲜药(生姜、大蒜等)可榨汁用。,第二节水丸,四、水丸的制备工艺流程:原料的准备起模泛制成丸盖面干燥选丸包衣打光质量检查包装。原料的准备:一般泛丸用粉:56号筛;起模、盖面或包衣用粉:67号筛;起模:是将药粉制成直径0.51mm大小丸粒的过程。方法:粉末泛制成模法:湿粉制粒成模法:成型:是在丸模上反复加水润湿,撒粉,滚圆,干燥,筛选,逐渐加大或接近成品的操作。,第二节水丸,盖面:系指将适当的材料(清水、清浆或药物的极细粉)泛制于筛选合格的成型丸粒上,使丸粒表面致密、光洁、色泽一致的操作。方法:干粉盖面,清水盖面,清浆盖面。干燥:温度:一般:80;含挥发性成分:60选丸包衣,第三节蜜丸,一、蜜丸的含义与特点1定义:蜜丸系指药材细粉以炼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常用塑制法制备)规格:0.5g/每丸,称大蜜丸;0.5g/每丸,称小蜜丸。药材细粉以蜜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称水蜜丸。(常用泛制法制备)2蜜丸的特点:蜜丸常用作滋补药剂,或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第三节蜜丸,二、蜂蜜的选择与炼制:1、蜂蜜的选择与要求:2、蜂蜜的炼制:目的:除去悬浮性、不溶性杂质及蜡质;杀灭微生物,破坏酶;去除部分水分以增加粘性。炼制的方法:生蜜加水煮沸,过滤除杂,滤液炼至规定规格。炼蜜的规格:名称温度含水量相对密度嫩蜜1051151820%1.34中蜜1161181416%1.37老蜜11912210%1.34注:冬季用老蜜,夏季用嫩蜜,粘性,高,第三节蜜丸,三、蜜丸的制备工艺流程:原料的准备制丸块制丸条分粒及搓圆干燥整丸质量检查包装。1、原料的准备:(略)注:润滑剂的选择:机制选用乙醇,手工选用适当比例的麻油与蜂蜡加热熔融制成的专用油。2、制丸块:用蜜量:药粉:炼蜜=1:11:1.53、制丸条4、制丸粒5、干燥老蜜制的蜜丸,不需干燥;嫩蜜或偏嫩中蜜制的蜜丸,须在6080干燥。6、包装,第四节浓缩丸,一、浓缩丸的含义与特点1定义:浓缩丸系指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的清膏或浸膏,与适宜辅料或药物细粉,以水、炼蜜或蜂蜜和水为赋形剂制成的丸剂(又称药膏丸)。种类(根据赋形剂不同划分)浓缩水丸浓缩蜜丸浓缩水蜜丸2、特点:经提取、浓缩,使体积、剂量减少;同时提高了卫生学标准。,第四节浓缩丸,二、浓缩丸药料的处理原则处理的一般原则:1、贵重细料药、量少或作用强烈的药物以及含淀粉较多、疏松易碎的药材宜粉碎成细粉;2、体积大、粘性大、质地坚硬、纤维性强的药材宜提取制膏;3、有效成分明确,或有效部位含量高,且易提取的药材,可针对性提取。,第四节浓缩丸,三、浓缩丸的制备1、塑制法2、泛制法注:在处方中:膏多粉少用塑制法;在处方中:膏少粉多用泛制法;蜜丸型浓缩丸用塑制法;水丸型浓缩丸用泛制法。,微丸,第五节糊丸和蜡丸,一、糊丸糊丸含义与特点:1、定义:糊丸系指药材细粉用米糊或面糊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2、特点:其崩解迟缓,释药缓慢;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延缓药效。常用的赋形剂:糯米粉、面粉、米粉、神曲粉等,糊的制法:调糊法,煮糊法,蒸糊法。制备方法:1、塑制法2、泛制法,第五节糊丸和蜡丸,二、蜡丸蜡丸含义与特点:1、定义:蜡丸系指药物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2、特点:其崩解迟缓,释药缓慢;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延缓药效。常用的赋形剂:为纯蜂蜡,应注意:川白蜡、石蜡等均不能作为蜡丸的赋形剂。制备方法:一般采用塑制法蜡丸含水量较少,一般不必干燥。,第六节滴丸,一、滴丸的含义与特点1、定义:滴丸系指将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合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球状固体制剂。2、特点:生物利用度高,尤其是难溶性药物;滴丸剂量准确,药物在基质中分散均匀,丸重差异小;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较低;丸重载药量较小。,第六节滴丸,二、滴丸常用的基质与冷却剂基质的要求与种类滴丸基质的要求:熔点较低或加热能熔化,遇骤冷又凝成固体,且与主药混合后仍能保持上述物理状态;与主药无相互作用,不影响主药的疗效;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等。常用的基质:水溶性基质:PEG4000、PEG6000、硬脂酸钠、甘油明胶等。脂溶性基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虫蜡、蜂蜡、氢化植物油等。冷却剂:水溶性基质冷却剂:甲基硅油、液体石蜡、煤油、植物油等;油溶性基质冷却剂: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等。,第六节滴丸,三、滴丸的制备1、滴丸的制备原理滴丸的制备原理基于固体分散技术固体药物:形成固体溶液;形成微细结晶、亚稳定型结晶或无定型状态;液体药物:药物溶解在基质中;形成固体凝胶;形成固体乳剂。2、滴丸的制备工艺流程:,熔融基质,加药制成滴制液,滴制,冷凝,洗涤,干燥,第六节滴丸,影响滴丸质量的因素:丸重差异:滴管的口径;温度;滴管与冷却剂间的距离。圆整度:滴管与冷却剂间的距离;液滴的大小(越小越圆);液滴与冷却剂的密度差(差值大的不圆);液滴与冷却剂间的亲和力;梯度冷却,有利于滴丸收缩、冷却、凝固。,第七节丸剂的包衣,一、包衣的目的:1、提高药物的稳定性;2、掩盖不良臭味,改善外观,便于识别;3、控制丸剂溶散(如肠溶衣)。二、包衣的种类与包衣材料:1、药物衣:包衣材料:(处方中药物极细粉,既美观,又能正常发挥药效)如:黄柏衣、雄黄衣、青黛衣、百草霜衣、滑石衣等。2、保护衣:糖衣薄膜衣包衣材料:同片剂包衣材料。3、肠溶衣:包衣材料:同片剂包衣材料。,第七节丸剂的包衣,三、包衣的方法:1、包衣原料的准备:打粉:极细粉(过78号筛)。制浆:胶浆、糯米糊、胶糖浆等。丸芯的干燥:2、包衣的方法:多用滚转包衣法,方法与片剂包衣类似。包衣的注意事项:粘合剂的用量应由多渐少,粘合剂的浓度由浓渐稀,(使丸剂中粘合力从里到外由强而弱,否则,干后易“脱壳”);干燥时应低温,且不断翻动。(可防止丸粒表面泛油或产生“阴阳面”),第八节丸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一、丸剂的质量要求丸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供制丸用的药粉,应通过6号筛或5号筛;2、蜜丸所用蜂蜜须经炼制后使用;3、浓缩丸所用清膏或浸膏应采用:煎煮、渗漉等方法,并经浓缩制成;4、一般:水密丸、水丸或浓缩水蜜丸、浓缩水丸应在80以下干燥:含挥发油、淀粉多成分的丸剂应在60以下干燥:5、凡需包衣和打光的丸剂,应按规定包衣和打光;6、外观应园整均匀、色泽一致,大蜜丸和小蜜丸应细腻滋润、软硬适中。7、一般应密闭贮藏。,第八节丸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二、丸剂的质量检查1、水分2、重量差异3、装量差异4、溶散时间5、微生物限度,第九节丸剂举例,例:冰苏滴丸处方苏合香脂100g冰片200g聚乙二醇6000700g制法将聚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