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最新版ppt课件_第1页
语言学概论最新版ppt课件_第2页
语言学概论最新版ppt课件_第3页
语言学概论最新版ppt课件_第4页
语言学概论最新版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学概论,顾劲松,.,导言,【教学内容】第一节语言一、社会现象二、重要工具三、符号系统第二节语言学一、概念二、分类三、地位四、历史,【教学目的】认识语言学研究对象和任务,了解语言学基本分类、主要流派、历史概况,对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重要地位有较明确的认识。,.,一、社会现象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思考:语言到底是什么?人类、语言、文字出现先后?二、重要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思考:两大工具重要体现在何处?三、符号系统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构成的特殊符号系统。思考:语言的必备要素是哪些?语言符号系统特殊在哪里?,第一节语言,.,第二节语言学,一、概念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思考:语言学研究人类语言的什么内容?二、分类(一)角度:理论应用(二)对象:个别普通(三)维度:共时历时(四)指向:内部(微观、本体)外部(宏观、边缘),.,三、地位交叉学科:自然科学(物理、生理、心理)与社会科学(社会、人类、历史、考古、哲学、逻辑学)的桥梁。四、历史纵观人类对语言的研究,大致可以用“五段两线三解放”来概括。“五段”:是指语文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形式语言学、交叉语言学等五个阶段;“两线”:是指“整齐论”与“参差论”两条路线的斗争;“三解放”:是指历史比较语言学、索绪尔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这三个代表性的里程碑。(一)五段1.语文学阶段语文学是一门研究古文献和书面语的学问。印度、古希腊与罗马、中国,被认为是语文学的三个源头。,.,(1)印度:公元前4世纪,印度学者巴尼尼在整理、注释梵语诗歌集吠陀时,写出了杰出的梵语语法。(2)希腊、罗马: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塔尔库斯对荷马史诗进行编辑与整理,他的学生狄奥尼修斯特拉克斯写出了第一本“语法最伟大的权威”希腊语法古罗马学者借鉴希腊人的经验研究拉丁语,代表人物是瓦罗和多纳图斯。瓦罗的名作论拉丁语一直被公认为权威著作。多纳图斯是圣经翻译家杰罗姆的老师,他著的语法术,长期被当做标准课本。(3)中国:自秦代以来,虽然方言纷杂,但文字基本保持同一。要研究古文献,必须围绕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来进行,于是便产生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通称为“小学”;出现了说文解字、广韵、尔雅等大批不朽文献。但其目的是为了读懂古代典籍,没有把语言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2.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历史比较语言学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来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构拟它们的共同母语。它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主要是印欧语系历史比较,画出世界语言谱系。奠基人是19世纪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朴和格林。他们调查一大批诸如梵语、希腊语、拉丁语、冰岛语、立陶宛语、峨特语等古代和现代语言,对它们的词形作系统比较,找出语音对应规律,确定它们亲缘关系。德国施来赫尔提出谱系树理论,认为一个语系就好像一棵树,亲语是树干,子语是树枝,构成一个谱系树。一个语系从假设的原始母语逐步演变到各种语言。法国梅耶将谱系树理论和波浪说(施来赫尔学生施密特提出)纳入历史比较研究。谱系树理论是历史比较法的理论基础,它以语言的不断分化为理论前提,假定一种原始语言分化成几门不同的语言,每一种语言又以同样方式继续分化。波浪说假定原始共同语内部本来就存在方言歧异,这些方言像波浪一样向四周扩散,使不同语言具有某些相同特点。,.,.,.,目前人们一般把世界的语言划分为九大语系:1)汉藏语系;2)印欧语系;3)阿尔泰语系;4)闪含语系;5)乌拉尔语系;6)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7)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8)南亚语系;9)达罗毗荼语系。此外,还有非洲和美洲的一些语言和一些系属不明的语言。,.,世界语言谱系图,.,.,.,.,汉藏语系(Sino-Tibetanfamily)是以汉语和藏语为代表的亚洲一个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群。分为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分布地区主要在中国、泰国、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孟加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亚洲各地。中国是使用汉藏语系语言的人口最多,语种也最多的国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数目可能在80种以上。中国各民族语言分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语言特征:(1)语音。每个音节有固定声调是汉藏语系语言在语音上的重要特点。(2)语法。汉藏语系各语言以词序和虚词为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3)语汇。除藏缅语族有些语言(如嘉戎语、景颇语等)有较多的多音节单纯词外,汉藏语系大多数语言的词主要由单音节的单纯词和多音节的复合词组成。汉语以外的汉藏语系语言都普遍借用汉语词。,.,3.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也是结构主义的鼻祖。他认为存在两种语言学: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应主要研究语言的语言学;他指出:语言有共时和历时两种状态,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在索绪尔影响下,出现两大学派:一派叫心理社会学派,以梅耶、格拉蒙、房德里耶斯、巴利、薛施蔼等为代表;另一派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又分三派:一是布拉格学派,以马泰休斯、特鲁别茨柯依、雅柯布逊等为代表。他们发挥索绪尔的语言社会观,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在音位和音位区别特征理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被称为“功能派”。二是哥本哈根学派,也称丹麦学派,又叫语符学派,以布龙达尔、叶尔姆斯列夫为代表。该派将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说发展到极端,认为语言只是一种内容形式和表达形式所构成的符号,这种符号不依赖语音和现实世界而存在,这一派被称为“符号派”。三是美国学派,代表人物有鲍阿斯、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美国学派重视记录实际语言,重断代描写。这一学派被称为“描写派”。,.,4.形式语言学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转换生成语法的崛起,打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是乔姆斯基。1957年句法结构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乔姆斯基革命”)。乔姆斯基要求探索人类内在的语言能力。(1)研究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2)人具有语言习得机制,大脑能自动创造和理解句子。(3)语法是生成和描写句子的规则系统。(4)采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规则演绎无限句子。,.,5.交叉语言学阶段随着当代社会的飞跃发展,语言学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形成一些交叉性、边缘性学科。例如语言学和社会学交叉,产生了社会语言学,克服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孤立地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与形式的缺点,被称为语言学的“第三次解放”。再如,语言学和心理学、人类学、数学、病理学交叉,产生了心理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数理语言学、病理语言学。此外,语言学和模糊理论、应用理论、文化理论交叉,产生了模糊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目前,人们不但重视微观语言学,而且更加重视宏观语言学;不但重视语言的语言学,而且开始重视言语的语言学。我们的时代,正如科学家预言的那样21世纪是交叉科学的时代。和这个时代相适应,交叉性、边缘性是新时期语言学的最大的特点。,.,(二)两线1.上古:约定论本质论2.中古:整齐论参差论3.近古:唯理论经验论4.现当代:谱系论波浪说(三)三解放1.历史比较语言学19世纪中期2.结构主义语言学20世纪初期3.交叉语言学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一章语言功能,【教学目的】认识语言的社会功能,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功能第二节思维功能,.,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一、交际功能为语言的基本社会职能交际:信息传递、人际互动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交际工具这是列宁在论民族自决权中的著名论断,可从三个角度理解这句话的含义:A.人类的交际工具不只一种,但其重要性不能与语言相比;B.文字是最重要辅助性交际工具,体态语、手势语等也能传达信息,但其重要性也不能与语言相比;C.时间上,人一刻也离不开语言;空间上,语言的活动范围几乎是无限的;程度上,没有一种思想不能用语言表述出来。,.,(一)不可替代性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表情、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二)公正公平性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一视同仁地为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服务。所有人都得遵守社会的语言习惯,谁都不能垄断。(三)经济便捷性语言不需要什么物质支撑和成本,同时能在时空两个向度上自然延展。,.,三、语言是人类独有交际工具“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礼记曲礼人类语言和动物鸣叫的区别:(一)单位的明晰性(二)音义的任意性(三)后天的传授性(四)使用的地域性,.,第二节语言的思维功能,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思维与思想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与思想不同。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人类面对自然界的现实是相同的,大脑的生理构造也一样,因而具有共同的思维能力。思维是过程,思想是结果。(二)语言与思维语言和思维是紧密相联的。,.,1.语言对思维的作用(1)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没有语言的巩固,思维无法定形,思想通过语言而现实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思维。(2)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人们用语言组成话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思想。(3)语言是引起别人思想的工具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听者在理解话语时,会产生与话语内容相仿的思想。(4)语言是思维活动人化,使人脱离动物的条件类人猿这种高等动物有思维的萌芽,但由于没有语言,只能停留在萌芽阶段,不清晰,不概括,不成其为思维。只有语言是思维清晰可解,使人得到抽象、概括的反映。语言对思维有很大作用。但语言并不对思维有决定作用,对思维有决定影响的是人的社会实践。实践丰富人的思维,进而引起语言的变化。,.,2.思维对语言的作用(1)思维是直接引起语义变化的动力之一(2)思维对言语的建立和扩展起控制作用思维合乎逻辑,言语正确精炼。思路清晰,言语明白;思路不清,言语含混。思想正确,名正言顺,义正辞严;思想错误,理屈词穷,强词夺理。所以,思维对于语言有积极的作用。二、语言思维生理基础(一)大脑分工左脑抽象思维右脑形象思维(二)思维形成思维形成与大脑分工同步。,.,三、儿童语言习得整个学话过程:开始的时候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一周岁左右会说一些单个词的句子,后来发展到会说两个词的句子,只有实词的句子(类似电报的电文),大致到了五六岁,就能自由运用各种语言成分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学话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思维发展的过程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考察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途径。语言和思维从每个人的孩提时期起就如影随形,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有人猜测孩子的大脑有从遗传而来的学习语言的“装置”。(语言能力),.,四、聋哑人的思维聋哑人也是能够思维的。第一,聋哑人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他们的大脑也分左右两半球,各有专门的分工。他们主要是因为耳聋听不见别人说话,才学不会语言。一旦恢复或获得了听觉,聋哑人也就可以逐渐学会说话。其次,大脑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由它统一指挥,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聋哑人不能从听觉中得到应有的信息,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补偿。通过专门的训练,聋哑人彼此之间能进行正常语言的交际,并且能够看书作文,发展他们的智能。第三,听觉获得信息的可能性比视觉大得多,通过视觉的交际,效果究竟不如有声语言,这不能不给聋哑人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影响。,.,五、思维的特征(一)能力的普遍性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正因为这样,不同民族的人都有能力认识相同的事物,同一部著作或同一部电影可以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二)方式的特殊性但是思维能力的全人类共同性不等于各民族想问题的方式都一样,相反,它们之间可以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这在东西方的民族中表现出明显差异。,.,(三)语言的多样性语言复杂多样,两种语言的成分很少能够简单地对应,而是要经过复杂的换算,因而无论从事外语教学或翻译,都需要对本族语和外语有比较全面的知识,作细致的比较,找出彼此的异同,这样才能学好外语,做好翻译工作。我们不能因为人类思维能力的共同性而忽视语言的多样性,也不能因为语言的多样性而断定各民族的思维能力有强弱之分。思考练习题: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2.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3.人类是先有语言还是先有思维?为什么?4.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怎么理解这句话?,.,第二章语言结构,【教学内容】第一节语言的符号性质一、语言与言语二、语言与符号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任意性二、线条性三、层级性四、系统性第三节语言符号系统的特有性一、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区别二、语言符号系统特有性根因,【教学目的】认识语言的性质;理解语言符号的特点;初步认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解语言系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这一命题的含义。,.,第一节语言的符号性质,一、语言与言语(一)概念作为语言学术语,二者含义不同:言语即说话,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说话包含三重内容:1.“说”是一种具体的动作行为;“话”是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2.说话总是个人的;3.说所用的词语和规则是社会的。1、2属于言语,3属于语言。言语是个人说话的行为和结果,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被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言语的两种形式外部言语内部言语外部言语是指说(写)出来的可使别人感知的话,内部言语是指没有说出来的内心的话,是个人深思默想时才使用的工具。每个人的言语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他们的语言是在基本遵守语言社会的总规则,即语音、词汇、语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语言和言语虽有密切关系,但是不同。,.,(二)区别1.语言社会共有相对静止;言语个人使用自由运动。2.语言社会因素;言语社会因素、个人因素。3.语言系统结构成分有限;言语内容无限句子。(三)联系1.言语第一性,语言第二性。哪里有言语,哪里就有语言;哪里没有言语,哪里就没有语言。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2.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语言对言语起强制性的规范作用。它使得任何一个说话的人(写作的人)都必须遵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否则,就不能被人们理解,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二、语言与符号(一)符号符号是事物的代表,是指代其他事物的标记。符号由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构成。形式是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的,内容则是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如红绿灯,“红”是一种形式,代表不准通行的意义,“绿”这种形式代表可以通行。符号的种类繁多,文字、旗语、信号灯都是视觉符号,汽笛、军号等是听觉符号。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自然的必然联系。它与自然征候不同,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例如,在山里赶路,看到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就可以知道那里有可以歇脚或投宿的人家。中医诊断疾病,总是要号脉,看病人的气色、舌苔,闻他呼出的气息。公安人员侦察案情,要收集指纹、脚印,记录和拍摄现场。远处的炊烟,病人的脉象、气色、舌苔、口气,罪犯的指纹、脚印,这些都与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有自然的联系,本身就是那事物的特征。,.,(二)语言符号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声音,即语音,语言符号的内容是符号表达的意义,即语义。语言符号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体。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索绪尔曾把语言符号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你不能切开正面的同时而不切开它的反面。研究语言的原则必须把形式与意义结合起来。约定编码认知音义心理现实客观现实语言符号反映指称,.,一、任意性声音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声音与意义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完全是使用语言的社会集团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习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四个方面:A.不同的语言可以用相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意义。如:mi,汉语是“蜜、密”,英语是me。B.不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相同的意义。如:如英语“book”。汉语“书”。C.同一语言中可以用相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意义。如:英语sait:sightsitecite,分别是“视力场所引证”的意思。D.相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相同的意义。如:站台月台爸爸父亲医生大夫同一植物的不同叫法:玉米苞谷珍珠米金豆棒子蜀米包粟玉蜀黍苞萝葵花转日莲日头转朝阳花朝阳葵望天葵转日葵盘头瓜子“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无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荀子正名,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赵元任语言问题有个老太太,初次跟外国话有点接触,就希奇得了不得:“他们说话真怪,明明是五个,法国人偏偏要叫三个cing;明明脚上穿的鞋,日本人偏偏叫裤子;这儿明明是水,英国人偏偏叫窝头water;法国人偏偏叫滴漏deleau;只有咱中国人好好儿把它叫水。”,在认识语言符号任意性特点时要注意:A.不要把造词的理据和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混同起来。“止戈为武”语言符号的组合是有理据的,但是单个符号音义结合是任意的。B.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不可理解为个人使用语言的随意性。“止戈为武”,典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楚庄王说:“夫文,止戈为武。”其中“夫文”的“文”,在这里训为“字”,全句的意思是说,从“武”这个文字的结构来看,“武”是由“止、戈”二字组成的。“武”是一个会意字,从止,从戈,在甲骨文里,“止”,是“趾”的本字,像一只脚跟或脚印,引申为行走的意思,在小篆和大篆上看,古文“步”字上部和下部分别为左、右足。“武”,表示一个人在“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一说表示跳武舞)。,.,二、线条性语言符号在形式上表现为一连串的声音,只能在一维的时间轴上延伸,不能在空间的平面铺开。这种线条性表现为:1.它体现为一个理论上可以无限延伸的长度,但由于发音机制和听觉容量的局限,它的实际长度是有限的。例如:那个抱小孩儿的大约30多岁的女子就是我们班张三的姐姐。2.这长度只能在一个向度上,也就形成了语言的组合结构。例如:我爱北京天安门。大海航行靠舵手。三、层级性语言符号是一个层级装置。底层是一套音位,只有几十个;上层是音义结合体,是符号序列。底层音位几十个第一级语素几千个上层第二级词几万个第三级短语和句子无穷音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四、系统性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框架是SVO我们爱祖国张三做临时工五哥放羊上述句子中都包含三个词,它们组成了线性组合的句法关系;同时,每个单位又可以由用另一个单位去替换,造成新的结构。可见,语言结构中的每个词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词组合,又可以和别的词替换的两种关系中,是为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一)组合关系在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线条关系就叫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也可看成是在语流中形成的语言单位前后相继的序列关系。(二)聚合关系在语言单位的某个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聚合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一个纲,语言装置就是靠这两种基本关系运转的。,.,一、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区别(一)符号内容与形式任意对应人类语言任意动物叫喊本质(二)符号单位之间界限明晰人类语言语音单位系统组装动物叫喊整体固定不可切分(三)符号结构二层装置人类语言音系层(音素、音位、音节、音步)/符号层(语素、词、短语、句子)动物叫喊没有结构(四)有限手段生产无限话语人类语言基本规则到复杂话语一对多动物叫喊简单叫声到贫乏含义一对一,第三节语言符号系统的特有性,.,(五)人类语言后天传授人类语言后天传授习得动物叫喊先天本能遗传(六)人类语言跨越时空限制人类语言说古道今动物叫喊即时当地二、语言符号系统特有性根因(一)语言能力1.发达的人类大脑发达大脑思维2.灵活的发音器官发音器官发声(二)习得环境人类社会学话,.,参考文献:1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王力.中国语言学史五南图书出版公司3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4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5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6岑运强.趣味实用语言学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8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9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商务印书馆,作业一、名词解释1.历史比较语言学2.组合关系3.聚合关系二、简答题1.语言和言语的关系。2.简述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第三章语音,【教学内容】第一节语音概念第二节物理属性第三节生理属性第四节社会属性第五节语音组合,【教学目的】认识语音的属性,掌握人类发音的基本原理;认识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及其特点;掌握音位及音位组合的规则,能划分音位,能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的语音。,.,第一节语音概念,一、语音学和音系学(一)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表现形式)。它使语言成分物质化,是语言的载体。其他声音:(1)自然界声音:非发音器官发出,不表示特定含义;动物声音:本能反应,不能组合,不表思维;(3)人的声音:咳嗽、哈欠等皆自然反应,不能形成符号。(二)语音学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自然属性或听觉反映的研究。1.发音(生理)语音学发音19世纪中期2.声学(物理)语音学传递20世纪40年代3.听觉(心理)语音学感知20世纪50年代(三)音系学对语音在某一具体语言系统中所起作用的社会属性的研究。,语音是一种声音,源于物体振动,具有物理属性;语音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生理属性;语音是语言的物质载体,用于交际,有一定意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二、音素与音位(一)音素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根据所有人类语言区分、归纳出来的最小线性语音单位。(二)音位具体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根据一个语言交际所需必须区别而确定的最小线性语音单位。音素语音学音位音系学三、国际音标1888年国际语音协会制定,原则是音素和符号一一对应,多数用拉丁字母,少量用希腊字母,置于方括号内与一般字母相区别。,.,第二节物理属性,一、四大要素(一)音高决定于振动频率(正比)。音高取决因素:声带大小、长短、厚薄、松紧等。音高作用:构成声调和句调(汉语靠音高变化区别意义)(二)音长决定于声波持续时间长短(正比)。音长作用:音长变化调节语调(英语等靠音长区别意义;古代汉语平上去入四调,入声短,其他相对较长)(三)音强决定于发音体声波振幅的大小(正比)。音强取决因素:发音动力大小。音强作用:协同音长、音高调节语调。(英语等靠音强变化区别意义;汉语轻声)(四)音质语音的性质,本质特色,又叫”音色”,一个音区别于其他音的基本特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形式。造成不同音质原因:1.发音体不同。乐队中不同乐器发音不同。2.发音方法不同。木棍敲击和划过锣鼓发音不同。kkx3.共鸣器形状不同。大提琴和小提琴的音色不同。iy音长、音高和音强三者都是相对的。音色是最根本、最本质的。,.,二、声学分析(一)分类1.纯音:简谐振动产生的单一频率的音。2.复合音:非简谐振动产生的多个频率的音。(1)噪音:无穷多个、频率没有规则性联系的纯音凑合而成。(风雨等自然声音)辅音有噪音(清辅),也有乐音、噪音的混合(浊辅)。(2)乐音:有限多个、频率有着整数倍规则性联系的纯音构成。(元音、很多乐器的声音)基频(F0决定音高)陪音(共振峰F1、F2、F3)(二)分析工具1.仪器:音高管、浪纹计、语图仪2.软件:Cooledit、Audition、Praat,.,一、发音器官发音器官三大部分:动力部分、发音体、共鸣腔。(一)动力部分:肺和气管动力人类语音一般靠呼出气流发出呼气音(非洲:缩气音/反音)(二)发音体:喉头、声带发声喉头的几块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勺状软骨、会厌软骨;声带:是否振动(三)共鸣腔(声腔):唇腔、口腔、鼻腔、咽腔、喉腔调音唇腔:上下唇;口腔:上下齿、上下腭、小舌、舌头鼻腔:鼻化音、鼻音声带、唇、舌头、软腭、小舌、下颚主动发音器官齿、齿龈、硬腭等被动发音器官,第三节生理属性,.,发音器官示意图,.,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声门、声带发音活动情况,.,声腔构造,喉腔,唇腔,.,二、发音方法(一)音素分类元音和辅音区别:(1)气流受阻与否(最主要区别):元音不受阻碍辅音受到阻碍(2)发音器官紧张状态:元音均衡紧张辅音局部紧张(3)声带是否颤动:元音颤动浊颤清不颤(4)气流强弱状态:元音弱辅音强(5)是否是纯乐音:元音乐音清噪浊混合,.,(二)元音1.概念元音也叫“母音”,发音时气流自由呼出,不受任何阻碍,发音器官各部分肌肉紧张均衡,声带颤动,可以自成音节。2.分类(1)部位区别不同元音主要根据共鸣器形状:口腔形状。根据口腔里舌头起作用的部位:分为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普通话7个舌面元音,2个舌尖元音;1个卷舌元音。舌面元音由舌位的高低、前后、唇形圆展决定。A.舌位高低:七级:高、次高、半高、中、半低、次低、低B.舌位前后:三类(前、央、后)C.唇形圆展:两类(圆、不圆),.,元音舌位图,八大标准元音:四个极限音;四个定位音。,.,舌尖元音A.舌尖前后B.唇形圆展卷舌元音(2)方法口元音主要依靠口腔: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鼻化元音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流出。松元音/紧元音发音器官紧张程度的松紧可以区别意义。长元音/短元音元音音长可以区别意义。,.,.,(三)辅音1.概念辅音又叫“子音”。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某一部分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发音器官各部分呈紧张状态,声带有时颤动(浊辅音)有时不颤动(清辅音)。2.分类辅音的音色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A.发音部位a.唇(1)双唇:上下唇接触;(2)唇齿:下唇、上齿接触。b.舌(1)舌尖:齿间:舌尖、上下齿接触;舌尖前:舌尖、齿背接触;舌尖中:舌尖、上齿龈接触;舌尖后:舌尖、硬腭前接触。(2)舌叶:舌叶、硬腭前。(3)舌面:舌面前:舌面前、硬腭前接触;舌面中:舌面中、硬腭接触;舌面后:舌面后(舌根)、软腭接触。c.小舌舌根、小舌接触。d.喉喉壁接触。,.,B.发音方法:发音时成阻、持阻和除阻的主要方法。a.塞音:声腔完全闭塞,气流通过时突然打开。又叫做闭塞音、爆发音、破裂音。b.擦音:声腔不完全闭塞,气流通过时从窄缝挤出。又叫摩擦音。c.塞擦音:声腔在成阻时闭塞,持阻时不完全闭塞。d.鼻音:软腭下降堵住口腔,气流从鼻腔中通过。e.边音:舌头中间形成阻碍,气流从舌头两边通过。f.颤音:嘴唇、舌尖或者小舌在气流通过时连续颤动。只颤动一次叫做闪音(搭音)。g.通音:气流通过时摩擦较轻。又叫半元音。舌态近辅音的又称近音。C.声带状态:气流通过时声带颤动与否。a.清音:声带不颤动。b.浊音:声带颤动。D.气流强度:气流克服阻碍时强弱与否。a.送气:气流强。b.不送气:气流弱。,.,.,一、表现(一)约定俗成语音符号的音义结合是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一个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示:(太阳/日头/老爷子、sun、日语);同一个音可以表示不同意义。(二)系统性强语音系统是由社会决定的。任何语言和方言都有独特的语音系统;即使物理、生理属性相同的现象在不同系统中的作用也不同。如:汉语大部分方言无浊音;英语有浊音。二、音位(一)概念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在多次发音中划分出来的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第四节社会属性,.,(二)特点1.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凡是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且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不同的音位。2.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在区别意义的前提下,是最小的,不可以再切分的。度/tu51/、兔/tu51/、怒/nu51/、路/lu51/ttnl/;巴/pA55/、逼/pi55/、逋/pu55/、拨/po55/”/AIuo/。普通话“听/ti/”与“灯/t/”韵母不同,元音不同,还可以再切分所以音位应该是/i/、/,而不是/i/、/3.多次发音中归纳出来的语音集合单位在一次发音中音素和音位并没有什么区别音位在一次发音中只能由具体的音素来体现。4.总属于具体语言或方言,.,(三)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属于同一音位但却没有辨义的作用,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代表。1.条件变体条件变体是只能出现在某种特定语音环境中的音位变体,它是一个音位在不同环境中受不同条件影响而产生的。如普通话/a/音位,有四个常见的变体,而且有各自的出现条件:pai中,受前元音i的影响前元音/a/mA中,受单韵母影响央元音/A/lu中,受后元音u影响后元音/jin中,受韵头i影响半低前元音/2.自由变体自由变体指能自由地出现在某种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的音位变体。它不受条件地限制,可以随意地、自由地替换,不区别意义。如四川话、湖南话、湖北话n、l不分/n/的自由变体。傣语x、k可以替换/x/的自由变体。音位与音位变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四)归纳音位原则音位归纳目的:将无限语音归纳成数目确定的音位。1.对立原则两个或几个音素如果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相互替换后会产生意义上的差别,这几个音素就形成一种对立关系。对立是鉴别一个音素能否成为一个音位的最根本的原则,是划分音位的主要根据。汉语:/k/、/k/分属不同音位。/g/、/k/则属于同一个音位。“姑”ku、“哭”ku对立/k/、/k/两个音位,“哥哥”kg、kk不对立/k/、/g/归纳为一个;英语:skiskhi:、ski:不对立/k/、/k/合并一个。gillgil、killkil对立/k/、/g/划分两个。2.互补、相似原则同一语言或方言中,几个相似或相近的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但出现环境各有分工,分布状况处于互补关系之中。这些音素都可以作为同一音位的变体归并起来。其中,语音相似或相近是非常重要的(音感特征)。如普通话a、A、:a为前元音、A为单元音、为后元音、用在i和韵尾n之间分布互补,可归并为一个音位。i、三者在普通话中形成互补分布,且三者在发音上具有相似性可归并为一个音位。,.,3.随意替换性原则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可以自由替换而无辨义作用的若干音位可以归并在一起。语音上不同的音素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并且在一切活语言环境中可以彼此替换,没有功能差别。普通话u、v、w是/u/的变体;方言n、l是/n/的变体。互补相似性原则将条件变体加以合并;随意替换性原则将自由变体加以合并。不同语言中,语音体系不同音素和音素的差异是否构成功能差别也不同相同的音素进入不同的音系,其相互关系可能不同每个语言/方言的音位及其内容不同。英语pp:people/speak一个音位/p/;汉语两个音位;英语pb:pig/big两个音位/p/、/b/,汉语一个音位。4.简约原则:尽可能少,系统尽可能简化。5.土人感原则:音位的分合最终决定于当地人自己的语感。,.,(五)音位分类1.音质音位音质音位:根据音质特征所构成的功能差别来考虑,从音质辨义的角度归纳出来的音位。音质音位主要指元音、辅音音位。音质音位在语流中总是按出现时间先后一段一段地排成线性序列,所以又叫做音段音位。2.超音质音位超音质音位:根据音高、音强、音长的特征归纳出来的功能差别单位。超音质音位主要指调位、时位、量位。超音质音位不局限于一个音的音位,常附在音段音位的序列上面,所以又叫做超音段音位。(1)调位具有辨义作用的音高构成的功能差别单位,由调位变体组成。(1)不同语言或方言中调位的数目不同。(2)普通话有4个调位,即4种音高对比模式(高平/55/、中升/35/、降升/214/、高降/51/)。(4)邻近调位相互影响会产生条件变体,通常用典型调位变体来表示调位,如/214/(包括/214/、/35/、/21/等一般变体)。,.,(2)量位(重位)具有辨义作用的音强构成的功能差别单位。(1)由量位变体组成。Perfectadj.完美的v.使完美Subjectn.学科v.使隶属(2)构成量位的音强是相对的,通常重读音节要读重些。(3)一般只有具备自由重音的语言才可能有量位,重音位置固定的语言由于不能形成对立差别因此无量位。如:法语的重音在最后一个音节;芬兰语的重音在第一音节;波兰语的重音在倒数第二音节。(4)汉藏语系多属非重音语言。普通话的轻声比较特殊,它有辨义作用。(3)时位具有辨义作用的音长构成的功能差别单位。(1)由时位变体组成。(长短也具有相对性)(2)英语中长短元音的差别可看成时位的对比。如:sitsitseatsi:t(3)我国广州话和少数民族语言中有这种对立。辅音的长短差别也可以形成时位。如:广州话:“蓝”/la:m/“林”/lam/(4)普通话一般没有时位。元音长短差异表现在个别“儿化韵”中,但无普遍意义。,.,(六)音位聚合1.区别性特征一个音同其他音区别开来的语音特征就是区别性特征。音素与音素的区别性特征主要靠语音发音的生理特征和声学特征来确定。如辅音p是由辅音、清音、不送气、塞音、口音、唇音等特征聚合而成的。一个音位实际上是若干个区别特征的总和。不同音位之间至少有一个区别的特征相区别。音位是属于具体语言或方言的,因此构成它的区别性特征同样受到系统的规定和制约。如普通话/p/音位的区别性特征与英语/p/音位的区别性特征不同:普通话/p/:辅音性;双唇音;塞音;不送气;口音英语/p/:辅音性;双唇音;塞音;清音性;口音音位的区别性特征按二元的偶分法来确定,表现为二元的对立。一个音位实际上是一束区别特征的集合。音位描写可采用矩阵方式。,.,2.聚合群具有同一区别特征的音位构成一个聚合群。音位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一对或几对语音特征的对立。音位的聚合具有平行、对称的结构特点。双向聚合:某些音位分属两个聚合中,呈平行对称分布;有的音位彼此依靠多项特征相互区别多项对立如:/p/p/m/t/t/n/整齐对称分布/k/k/不送气送气鼻音普通话音位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中,往往出现不对称的现象。单向聚合:有的音位只靠一项对立特征与别的音位区别。如/z/仅是清浊的对立孤立对立/单项对立,.,一、音节(一)基本概念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语音结构单位,可由一个或多个语音单位构成。音位组合规律通常在音节范围内进行研究,其组合特点表现在音节构造上。普通话音节最少有一个音素,最多四个音素。(二)组合原因语音单位是语言符号的组成元素语流中不可能孤立存在;语音单位有限,语义内容无限。(三)发音过程发音器官由松到紧再恢复到松。弱强弱的形式。两音节交界处是最弱的(音谷),处于音峰位置上最强的音大多是一个音节中最响亮的元音(开口最大的元音或紧张度最强的辅音)。,第五节语音组合,.,(四)音节构造1.渐强阶段起音;音峰阶段领音;渐弱阶段收音。2.基本模式:起音+领音+收音(辅音闭音节;元音开音节)3.构成方式:领音;起音+领音;领音+收音;起音+领音+收音4.个性特征:汉语音节通常可以分为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领音+韵尾)、声调三部分。根据韵母第一个元音的情况,一般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合称四呼。复元音:一个音节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体。复元音包括二合元音(前响二合元音ai与后响二合元音iaua)和三合元音(中响复合元音uiuei)复辅音:一个音节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体。如英语fly的“fl”;俄语(国家)中的“”。汉藏语系中某些语言和南亚语系中复辅音比较丰富,都出现在音节开头,如plblkl等。藏语sbr-三个辅音结合很密切。印欧语系中复辅音结合比较松,形式不固定,可以多个连在一起,位置也不固定,如英语strit。汉语普通话塞擦音不是复辅音:结合紧密,作用同单个辅音。,.,二、语流音变语音演变包括:共时变化语流音变历时变化历史音变(一)概念特定语流中的音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或者由于所处的位置特殊,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也叫连读音变。大多数情况下,语流音变都发生在音位范围内条件变体的替换。(二)类型1.同化与异化(1)同化两个不同或不相近的音连读,受影响而变得相同或相近。变化了的音被同化音;未变化的音同化音普通话的“面包”minbo,前一个音节的韵尾/n/受到后一个音节的声母/p/影响,读成了/m/;英语:think/、looked/t/元音和谐是导致元音同化的一种较为特殊的规律。,.,顺同化(前进同化)/逆同化(后退同化)顺同化:前面的音同化后面的音。广州话:精i神si精神ini莆田话:红旗xokixoi逆同化:后面的音同化前面的音。难免nanmiannammian辛苦inkuikuThis+shapeieipinbedimbed近接同化(邻近同化)/远接同化近接同化:(光明kuamikuammi)远接同化:藏语(太阳imaim)完全同化/部分同化/互相同化(溶化同化)完全同化:广州话(一元jatmanjamman)部分同化:勤恳inknikn互相同化:福州话(新妇sipousimmou;皇帝xuotaxuomna),.,(2)异化两个原来相同或相近的音连读,受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原因:避免拗口,增强邻音差异性)。汉语主要表现为声调的异化:两个上声连读,前一个变阳平。/214+214/35+214/2.弱化和脱落(1)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发音时受所处地位(末尾、助词)的影响而引起的肌肉紧张度减弱的音变现象。辅音弱化发音阻力减弱(清浊;塞擦)大的tAttAd元音弱化:前、后、高、低元音央、中元音妈妈mAmAmAm复元音单元音木头mutoumut声调弱化:有调音节轻声(2)脱落语流音变中连读的某个音消失的语音现象。汉语轻声音节经常出现脱落情况。如:我们womnwom;豆腐toufutouf英语:letus/letAs/lets/lets/,.,3.增音语流中连读发音时音素增加的语音现象。现代汉语“啊”音变受前面音的影响增加一个声母或韵头。天啊tinAtinnA;好啊xuAxuuA英语:placespleisiz;冠词在元音前加n:如anactor4.换音/合音/分音(1)换音语流中连读的两个音的正常位置发生了变化。如北京话“言语”inyyniiy互换徐州话“煎饼”(2)合音相邻的两个音节会产生融合而变为一个音节。如北京话:“不用”puyop“那一”nAinei覅(3)分音一个音节分裂成两个音节。坷通立巴,.,三、韵律层级(一)音步语流中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标准音步:双音节;非标准音步:单音节、三音节。(二)停延段由停延隔开的更大的韵律单元。停延包括停顿和延宕。停顿是在段后停止发音动作,延宕是把段中最后一个音节的韵母延长。(三)语调段由一个或多个停延段组成,其末尾部分要有承担语气的语调曲线。,.,第四章语法,【教学内容】一、语法特点二、语法单位三、组合规则四、聚合规则五、变换规则六、语言类型,【教学目的】理解语法概念和特点,掌握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的基本原理,认识变换的意义,了解不同语言语法结构的特点。,.,第一节语法特点,一、基本概念语法是一套规则系统,是一种语言的语言单位之间的组合结构和制约关系。它客观存在于语言之中,是独立于任何人的意志之外语言运用的积淀,是任何人都必须遵守的,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语法就是词的构成、变化规则和用词造句规则。语法规则主要指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组合规则包括词法和句法,聚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归类和变化规则。a.词的构成规则词法(构词法、构形法);b.句子构成规则句法(短语构成规则、句子构成规则);c.语法单位归类、变化规则语法单位分类(形态特点、组合特点)。,.,二、主要特点(一)抽象性语法是从大量的语言事实当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有限规则。有限规则隐含在大量句子中,是无数句子模式的抽象概括,又叫概括性。词法不给具体的词,句法也不给具体句子。语法规则概括大量具体话语的共同特征,舍弃它们之间的差异。比如:词类、句型(二)生成性大的复杂的语法结构由小的简单的语法结构逐层组合而成。重复使用同一条规则以便生成无限新语句和无限长的句子,又叫做递归性。生成性保证少量语法规则造出大量语言单位,供人们使用。比如:偏正、主谓结构(三)历史性语法是语言长期发展的产物,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语法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比如:汉语构词、量词产生,.,(四)稳固性相对于语言的其他要素,语法变化、发展较为缓慢。很多语法规则千百年沿用,很少改变。语法的稳固性有利于人们的正常交际和思维。比如:主+谓+宾、名词谓语句(五)民族性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规则,同一语言的语法规则又有着自己的系统,各种具体的规则之间互相联系。在同一语言内部,在不同方言之间,语法规则也或多或少有着一定地域差异。比如:量词、双宾句、反复问(六)普遍性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和思维工具,不同语言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共性特征。人类的语言复杂多样,但是不同的民族语言之间也有一些相同或者相类的语法特征,这是语法普遍性的体现。比如:名、动词区分;主宾位置,.,第二节语法单位,语法规则跟语法单位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密不可分。语法单位存在于具体的语句中,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语法单位可分语素、词、短语和句子四个基本层次,大单位都是由小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的。一、语素(一)概念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1)音义结合体;(2)最小结构单位;(3)构词备用单位(不能独用)。(二)分类语素可据一定标准分出不同类别。根据语素构词能力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根据构成合成词时语素作用可以分为词根和词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