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血液,(BLOOD),血液的作用:运输缓冲pH值维持体温相对恒定防御保护功能,本章内容,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第二节血细胞生理第三节生理性止血第四节血型和输血原则,一、血液的组成,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二、血量(bloodvolume),体重的7%8%(7080ml/kg)循环血量储存血量一次急性失血20%,显著影响生命活动;30%,则危及生命。,三、血液的理化性质,血浆渗透压(一)渗透压和渗透渗透压:是溶液所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大小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颗粒数成正比。渗透: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不同浓度的容液,水分子从低浓度溶液通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中扩散的现象。,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NaCl(80%)、葡萄糖、尿素等晶体物质,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主要是白蛋白),血浆渗透压,(二)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和正常值,正常值:300mmol/L300mOsm/(kg.H2O),相当于770kPa,5790mmHg,1.5mmol/L,300mmol/L,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其中的晶体物质。,概念:溶解于血浆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主要是NaCl)形成的渗透压为血浆晶体渗透压。正常值:约300mmol/L作用: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体积。,1.血浆晶体渗透压,组织液:晶体渗透压水吸收到组织液水肿晶体渗透压水吸收到细胞细胞肿胀,水可自由通过细胞膜,晶体、蛋白质不能自由通过,概念: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为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值:1.5mmol/L作用: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2.血浆胶体渗透压,血管壁对晶体离子、水等完全通透,对蛋白质不通透,肾病:蛋白质血浆胶体渗透压水吸收到组织液水肿,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相等的溶液0.85%的NaCl、1.9%尿素等张溶液:能够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大小的溶液(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0.85%的NaCl输液时必须输等张溶液。,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功能(一)血小板的生理特性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和吸附1.血小板的粘附(plateletadhesion)粘附是指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粘着的现象。参与粘附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vonWillebrand因子(vWF)和内皮下组织中的胶原。,第二节血细胞生理,2.血小板的聚集(plateletaggregation)聚集过程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粘连在一起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纤维蛋白原、Ca2+及血小板膜上GPb/a的参与。,3.血小板的释放指血小板受到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体、-颗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ADP、ATP、5-HT、vWF、PF4、纤维蛋白原、酸性蛋白水解酶、组织水解酶等。4.收缩5.吸附,(二)血小板的功能1.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促进受损血管的修复。2.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节生理性止血,一、生理性止血的概念和基本过程(一)概念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小血管损伤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的现象。出血时间(bleedingtime):反映生理止血功能状态。正常:9min,1.血管收缩2.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3.血液凝固,(二)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组成和作用是什么?2.什么是生理止血?阐述其发生过程。3.血液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有何作用?,(一)血液凝固和血清的概念血液凝固(bloodcoagulation)是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血清: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凝块又发生回缩,并释出淡黄色的液体称为血清。,血清和血浆有何区别?,二、血液凝固,1.概念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二)凝血因子,2.特点:除F是Ca2+外均为蛋白质;大多是无活性的酶原,须激活才起作用;除F外均存在血浆中,肝内合成,有些需维生素K参与。,(三)凝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原()凝血酶(a)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a),根据因子被激活的途径,血液凝固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凝血途径。如果凝血过程完全依靠血浆内的凝血因子激活因子从而发生凝血的,称为内源性凝血途径。如果依靠血管外组织释放的F来参与因子的激活从而发生凝血的,称为外源性凝血途径。,1.凝血因子多数在肝脏合成,部分需要维生素K。2.凝血过程是一种正反馈,一旦触发就会迅速进行下去,直到完成为止。3.Ca2+在多个环节中起作用,且易于处理,因此在临床上可用于促凝(增加Ca2+)和抗凝(减少Ca2+)。4.凝血过程的每一步骤都是密切联系的,任何一个环节受阻或作用减弱,则整个凝血过程就会停止或延缓。,小结:,外源性途径起关键性作用,组织因子是凝血的启动者;内源性凝血途径对凝血反应的维持和巩固起重要作用。,血清与血浆区别:前者不含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增添了少量血凝时释放的物质。,血清和血浆有何区别?,(四)血液凝固的调控,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2.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及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3.生理性抗凝物质,(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中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凝血因子a、a、a、a、a的活性中心均含有丝氨酸残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与活性中心结合,使上述凝血因子失活,从而达到其抗凝作用。,(2)蛋白质系统:灭活F、等(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4)肝素:结合血浆中的抗凝血酶和肝素辅助因子等,使这些抗凝物质的活性大大增强。,临床:体外影响因素,温度:-延缓;-加速接触表面的情况:光滑-延缓;粗糙-促进加入抗凝剂:去Ca2+剂,如草酸盐、枸橼酸钠;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三、纤维蛋白的溶解,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系统):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抑制物,纤溶与血凝之间的动态平衡,如血凝血栓形成倾向纤溶出血倾向,正常时血液在血管内为什么不易发生凝血?,第四节血型和输血原则,自学,主要了解ABO血型和输血的原则。,复习思考题,1.叙述血液凝固发生的条件和过程。2.思考正常情况下血液是如何保持流动状态的。3.体液中有哪些抗血液凝固的物质?4.简述血型测定原理和输血原则(自学)。,本章要求,了解:血液的组成及血细胞的功能,输血与血型鉴定的生物学意义。熟悉:血量,血液在内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抗凝和纤溶系统。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广播电视天线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版保安员考试试题附含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公路养护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中式烹调师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理疗技术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水土保持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食品与饮料行业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标准与监管报告
- 2025-2030中国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行业供需态势及前景动态预测报告
- 元宇宙社交平台虚拟社交平台用户满意度提升策略2025年分析:用户体验与瓶颈突破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水利机械运行维护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GB/T 27749-2011绝缘漆耐热性试验规程电气强度法
- GB/T 10058-2009电梯技术条件
- GA 1016-2012枪支(弹药)库室风险等级划分与安全防范要求
- FZ/T 07012-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毛精纺产品
- 地质灾害培训班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 常见遗传性代谢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课件
-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 um-joyo c2001跨平台监控防误一体化系统使用说明书
- 输液泵/微量注射泵使用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国家科学技术奖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范围简表
- PWM控制技术的最新科技成果-介绍ISL675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