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经编的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ppt_第1页
第十一章-经编的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ppt_第2页
第十一章-经编的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ppt_第3页
第十一章-经编的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ppt_第4页
第十一章-经编的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经编花色组织与编织工艺,第一节少梳栉经编组织与编织工艺,两把梳栉:F前梳,B后梳;三把梳栉:F前梳,M中梳,B后梳;多把梳栉:有机前向机后,梳栉编号依次为GB1,GB2,GB3,.,一、满穿双梳栉经编组织,两把梳栉为满穿(full-setthreading),满穿双梳经编组织的表示方法:两把梳栉编织相同的组织,且做对称垫纱双,如:双经平。两把梳栉编织不同的组织,则将后梳组织的名称放在前面,前梳组织的名称放在后面,如经平绒,经绒平等。较复杂的组织,用垫纱运动图或垫纱数码表示。,双梳织物中纱线的显露关系:,从工艺反面看:第一层:前梳延展线第二层:后梳延展线第三层:后梳圈干第四层:前梳圈干,(一)素色满穿双梳经编组织的结构与特性,1.双经平组织(twobartricotstitch),特点:1.两把梳栉的延展线在相邻两纵行之间对称交叉,相互平衡,构成完全直立的线圈纵行。2.当有线圈断裂时,该纵行将会自上而下脱散,导致织物左右一分为二,因此该组织通常不单独使用。,2.经平绒(locknitstitch),特点:1.前后梳反向垫纱,织物结构较为稳定;前后梳同向垫纱,则线圈产生歪斜;2.由于前梳较长的延展线覆盖于织物的工艺反面,使得织物手感光滑、柔软,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和弹性。应用:经平绒组织常用做女性内衣、弹性织物、仿麂皮子午等。,3.经平斜(satinstitch),特点:前梳延展线长而平直,紧密地排列在织物的工艺反面,使织物厚度增加,且具有良好的光泽。但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变差。应用:多用于起绒织物。,4.经绒平(reverselocknitstitch),特点:后梳较长的延展线被前梳的短延展线所束缚,织物结构较经平绒织物稳定,抗起毛起球性能得到改善,但手感较硬。,5.经斜平(sharkskinstitch),特点:经斜平组织厚实、挺括,结构稳定,抗起毛起球性能好,但手感较差,常用于做印花织物。,6.经斜编链(queenscordstitch),特点:织物横向稳定性极好,收缩率为1%6%。随着后梳延展线的增长,织物单位面积重量增大,尺寸稳定性变好。,经平绒长延展线处于织物反面,织物表面平滑,手感柔软,适宜于起绒织物。经绒平长延展线被短延展线束缚住,织物尺寸稳定,不易变形,适宜于做衬衫料。,(二)色纱满穿双梳组织的结构与特性,1.彩色纵条纹织物的形成方法通常后梳穿一种颜色的经纱,利用前梳栉局部穿入不同颜色、光泽、粗细、品种的纱线,产生纵条。纵条纹的宽度取决于穿经完全组织,曲折情况取决于梳栉的垫纱运动。,例2:,效应:1.两把梳栉做对称变化经缎垫纱,线圈直立,织物稳定。2.织物为粉红和白色的宽曲折纵条中,配置着细的黑色曲折纵条。,2.对称花纹织物利用一定穿经方式和垫纱运动规律可形成几何状花纹或对称几何状花纹。,例1:两把16列经缎组成对称几何花纹GB1:1-0/1-2/2-3/3-4/4-5/5-6/6-7/7-8/8-9/8-7/7-6/6-5/5-4/4-3/3-2/2-1/GB2:8-9/8-7/7-6/6-5/5-4/4-3/3-2/2-1/1-0/1-2/2-3/3-4/4-5/5-6/6-7/7-8/GB1:+IIIIIIII+GB2:IIIIIIII+I黑纱+白纱,效应:1.区域A和区域B为两梳同色纱的线圈重叠处,分别形成黑色菱形块和白色菱形块。2.区域C1、C2是有黑摆两色纱共同构成的,往往呈现混杂色效应。,例2:B:1-0/1-2/2-3/3-4/4-5/5-6/6-7/7-8/8-9/(9-10/9-8)5/8-7/7-6/6-5/5-4/4-3/3-2/2-1/(1-0/1-2)5/F:9-10/9-8/8-7/7-6/6-5/5-4/4-3/3-2/2-1/(1-0/1-2)5/2-3/3-4/4-5/5-6/6-7/7-8/8-9/(9-10/9-8)5/BB:IIIIIIII+FB:IIIIIIII+I黑纱+白纱,当穿经顺序及垫纱运动完全相同时,若起始横列的对纱情况发生改变,也会产生不同的花纹效果。例:B:1-2/1-0/1-2/1-0/1-2/1-0/1-2/2-3/3-4/5-6/7-8/8-9/9-10/10-11/10-9/10-11/10-9/10-11/10-9/9-8/8-4/6-5/4-3/3-2/2-1/1-0/F:10-9/10-11/10-9/10-11/10-9/10-11/10-9/9-8/8-7/6-5/4-3/3-2/2-1/1-0/1-2/1-0/1-2/2-3/3-4/5-6/7-8/8-9/9-10/10-11/,二、带空穿的双梳栉经编组织,(part-setthreading),定义:一把或两把梳栉的部分导纱针不穿经纱的双梳经编组织。效应:孔眼、凹凸效应。应用:头巾、夏季衣料、女用内衣、蚊帐、装饰用布、鞋面料等,(一)一把梳栉部分穿经的双梳经编组织通常采用后梳满穿,前梳部分穿经。效应:孔眼、凹凸。,前梳:两穿一空做经平垫纱后梳:满穿做经绒垫纱,凹凸条效应,F:IIIIIIB:IIIIIIIII,(二)两把梳栉部分穿经的双梳经编组织,孔眼效应,1.部分穿经网眼经编组织的形成规律每一编织横列中,编织幅宽内的每一枚织针的针前必须至少垫到一根纱线。,1.部分穿经网眼经编组织的形成规律必须使相邻的纵行在部分横列中失去联系,但纵行间的分离不能无限延续下去。,1.部分穿经网眼经编组织的形成规律有延展线横跨的纵行将聚拢起来,形成网眼边柱,而无延展线的纵行将分开形成网眼。,1.部分穿经网眼经编组织的形成规律两把梳栉做对称垫纱,则得到对称网眼。,对称网眼织物中,相邻网眼间的纵行数与一把梳栉的连续穿经数与空穿数的和相对应。,1.部分穿经网眼经编组织的形成规律,一般在连续穿经数与空穿数依次相等时,则至少有一把梳栉的垫纱范围要大于连续穿经数与空穿数的和。,1.部分穿经网眼经编组织的形成规律,某些部分穿经织物中,有些线圈是双纱的,有些线圈是单纱的,由此形成大小和倾斜程度不同的线圈,其适当分布,将使得织物花纹效应更加丰富。,1.部分穿经网眼经编组织的形成规律,2.部分穿经网眼经编组织的类型(1)变化经平垫纱,(2)经缎和变化经缎垫纱,(2)经缎和变化经缎垫纱,两把梳栉均采用二穿二空,做对称的变化经缎垫纱运动。,3.两梳部分穿经网眼组织的分析与设计两梳部分穿经组织的设计步骤:(1)画出意匠图。(2)标注孔眼。(3)画出梳栉穿经图。(4)画出垫纱运动图。(5)画出满穿处的两梳垫纱运动图。(6)写出两梳的垫纱数码。,三、少梳栉经编织物编织工艺实例,例子:三梳弹性灯芯条织物,B:1-0/1-2/满穿K;M:2-3/1-0/满穿J;F:1-0/0-1/1J,1空,1J,5空,利用在连续若干个横列中延展线长度的变化,形成薄厚不一、宽窄相间的横条效应。,第二节缺垫经编组织与编织工艺,定义:部分梳栉在一些横列处不参加编织的经编组织。效应:褶裥、方格和斜纹等。,单梳缺垫,两把梳栉轮流缺垫,(一)褶裥类,方法:前梳在一些横列缺垫,而其后的一把或二把梳栉在这些横列处仍然编织,从而形成褶裥。,例:三梳褶裥,B:1-0/1-2/M:1-2/1-0/F:(1-2/1-0)9/(1-1)18,(二)方格类,方法:利用缺垫和色纱穿经可以形成方格效应的织物。,第三节衬纬经编组织与编织工艺,衬纬经编组织(weftinsertionwarp-knittedstitch):在经编针织物的线圈圈干与延展线之间,周期地垫入一根或几根不成圈的纬纱的组织。衬纬形式:部分衬纬(weftinsertion)和全幅衬纬(fullwidthweftinsertion),部分衬纬经编组织利用一把或几把不作针前垫纱的衬纬梳栉,在针背敷设几个针距长的纬向纱段的组织称为部分衬纬经编组织。全幅衬纬经编组织将长度等于坯布幅宽的纬纱夹在线圈主干和延展线之间的经编组织称为全幅衬纬经编组织。,一、部分衬纬经编组织,1.结构,2.部分衬纬经编组织的机构特点(1)衬纬梳栉前至少有一把成圈梳栉(如果是两梳衬纬组织,衬纬纱必须穿在后梳),2.部分衬纬经编组织的机构特点,(2)如果衬纬梳栉针前、针背都不横移,则其将自由地处在织物的工艺正面,沿经向浮于两纵行之间。,2.部分衬纬经编组织的机构特点,(3)如果衬纬和编织梳栉针背垫纱同针距、同方向,则衬纬纱将避开(或称躲避)编织梳栉的针背垫纱,不受线圈延展线夹持,而浮于织物的工艺反面。,2.部分衬纬经编组织的机构特点,(4)当地组织为经平组织时,若衬纬和编织梳栉针背垫纱方向相反,则衬纬纱将被比其针背横移针距数多一根的编织纱所夹持。,2.部分衬纬经编组织的机构特点,(5)当地组织为经平组织时,若衬纬和编织梳栉针背垫纱方向相同,则衬纬纱将被比其针背横移针距数少一根的编织纱所夹持。,2.部分衬纬经编组织的机构特点,(6)如果只有两把梳栉,一把编织成圈,一把衬纬。(7)织物中如果有两组纬纱时,靠近机前梳栉上的衬纬纱将呈现在靠近织物工艺反面的地方。,3.部分衬纬经编组织的类型,起花衬纬组织衬纬纱按某一走针轨迹垫入,使之形成花纹。,3.部分衬纬经编组织的类型,起绒衬纬组织衬纬纱较粗衬纬纱与地组织的针背垫纱方向一致,以减少组织交织点。,3.部分衬纬经编组织的类型,衬纬经编网孔组织横向:连接纵向:加固GB1:(0-2/2-0)3/GB2:0-0/4-4/2-2/4-4/0-0/2-2/GB3:6-6/0-0/2-2/0-0/6-6/4-4/,3.部分衬纬经编组织的类型,装饰用经编衬纬组织地组织衬纬形成花纹,地组织,衬纬形成花纹,二、全幅衬纬组织,1.特性及应用特性:尺寸稳定性极好可使用较粗或质量较差的纱线作为纬纱应用:用于窗帘、床罩等室内装饰品,也可用于器材用布、包装用布等。,2.编织工艺,衬纬方式多头敷纬单头衬纬,2.编织工艺,衬纬方式多头敷纬单头衬纬,将多根纬纱铺覆在输纬链带上,纬纱织入织物后多余的纱段被剪刀剪断,形成毛边。,2.编织工艺,衬纬方式多头敷纬单头衬纬,纬纱在布边转折后,再衬入织物,形成光边。,2.编织工艺,衬纬过程送纬、退圈、垫纱、闭口、套圈、脱圈、成圈和牵拉。,2.编织工艺,全幅衬纬经编织物地组织设计要点:地组织对纱线的夹持程度取决于针背延展线的长度;地组织的强力取决于构成地组织的纱线是否同时承担外力。,例子:一个两梳全幅衬纬织物的编织工艺实例。机号18的拉舍尔经编机,垫纱数码及穿经完全组织如下:GB1:1-0/2-3/4-5/3-2/II550dtex高强涤纶丝GB2:4-5/3-2/1-0/2-3/II550dtex高强涤纶丝全幅衬纬:1穿1空2334dtex涤纶变形丝上述织物的网孔结构使织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而平行的全幅衬纬纱赋予织物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该织物适用于做运动鞋面料。,第四节缺压经编组织与编织工艺,定义:经编织物中部分线圈不在一个横列中立即脱下,而是隔一个或几个横列才脱下,这种组织称为缺压经编组织(miss-pressstitch)分类:缺压集圈、缺压提花,一、缺压集圈经编组织与编织工艺,定义:在编织某些横列时,全部或部分织针垫到纱线后而不压针(闭口)的组织称为缺压集圈经编组织。效应:形成纵条、斜纹、凹凸等效应。,编织工艺,平压板花压板花压板的运动:前后压针运动,横向移动。花压板压针作用时,平压板推出工作;而当花压板推出工作时,平压板工作。,二、缺压提花经编组织与编织工艺,1定义:在几个横列中的某些织针上,既不垫纱,又不压针(闭口),从而形成拉长线圈的经编组织称为缺压提花经编组织。,2.编织工艺采用花压板,梳栉不完全穿经。花压板的凸出部分必须正对每一横列中垫到纱的织针,以保证不会形成悬弧。花压板的凹口必须正对每一横列中垫不到纱线的织针,以保证不会形成线圈脱落。花压板需做横移。,第五节压纱经编组织与编织工艺,1.定义:有衬垫纱绕在线圈基部的经编组织称为压纱经编组织。形成具有浮雕效应的花纹。,2.形成方法:(1)压纱梳栉处于压纱板之前。(2)压纱板位于压纱梳栉与地组织梳栉之间。(2)所有梳栉均摆到针前,做正常的针前垫纱运动,返回机前后,压纱板下压,将压纱板前面(机前方向)的梳栉所垫纱线压至针舌下的针杆上,与旧线圈连结,一同脱圈。,3.压纱与衬纬的比较相同点:均不成圈不同点:压纱梳栉针前垫纱,衬纬梳栉针前不垫纱;压纱梳栉后面至少有一把梳栉,衬纬梳栉前至少有一把梳栉;压纱纱线浮在织物工艺反面,衬纬纱夹地组织圈干与延展线之间。,第六节经编毛圈组织与编织工艺,定义:经编织物的一面或两面具有拉长的毛圈线圈的结构称为经编毛圈组织(warp-knittedplush/pileloopstitch).应用:服装、浴巾或装饰用品。设备:毛圈经编机,一、经编毛圈组织的基本编织方法,毛圈形成方法:经编组织的变化脱圈法超喂法化学整理方法烂花法毛圈沉降片法毛巾生产法,1.脱圈法,在一隔一的针上形成底布,毛圈纱梳栉在邻针上间歇地成圈,待脱圈后形成毛圈。,L2:2-1-1/1-0-1/III;L1:2-3-2/1-0-1/III。L1为地纱梳栉,L2为毛圈梳栉。,形成的毛圈密度不够紧密,影响毛圈的丰满度。,2.超喂法,一般采用加大后梳栉送经量,使线圈松弛来形成毛圈。通常编织的织物1-0/1-2(前梳),2-3/1-0(后梳)的送经比由原来的1.0:1.24改为1.0:2.3.效应:毛圈不明显,但手感柔软。,3.烂花法,采用正确的纤维组合,在三或四梳栉特利柯脱型经编机上生产出的平面织物,下机后经由烂花后整理工艺,使某些纤维溶解,某些毛圈竖直成为毛圈。缺点:毛圈密度和高度难以调节。,二、毛圈沉降片法编织原理,毛圈沉降片和普通沉降片的片腹平面的距离为5mm。编织时,毛圈沉降片不作前后摆动,只在地纱梳栉针背垫纱时做与其同方向同针距的横向移动。机器的编织方法与任何普通复合针特利柯脱经编机一样。,两把梳栉编织毛圈织物,垫纱规律:L1:1-0/1-2/满穿L2:0-1/1-0/满穿,地组织的地纱梳栉运动必须与毛圈沉降片床的横移运动相一致。两者做同方向、同针距的横移。毛圈沉降片仅允许在针背横移期间横移。,三把梳栉编织毛圈织物的地组织,L1:0-0-0/0-1-1/1-1-1/1-0-0/L2:1-0-0/2-1-2/2-3-2/1-2-1/POL:0-0-0/1-1-1/2-2-2/1-1-1/,三、经编毛巾组织编织原理,采用脱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