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单元:构成物质的微粒一模型和符号的区别1.模型方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2.符号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3.区别模型与符号的关键抓住是否表示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例题1:下列所示的代表符号的是 ,代表模型的是 A. 地球仪 B. 小明的像片 C. D. 实验室的电流表 E. 地图 F. S=vt; G. W.C. H. H2O例题2: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 )例题3:读图八(下)P2页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回答下列问题:(1)改变水的 ,可以使水在固、液、气三种状态间相互转变。(2)状态甲、状态乙相比,内能较大的是状态 。(3)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的间隔变 。二物质的构成和组成物质都是由微粒成的。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其化学性质就由该种微粒保持。1.熟记: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1)所有的金属;(2)全部稀有气体;(3)部分固体非金属单质碳(金刚石、石墨)、硅2.由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种物质,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造成物理性质不同。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的不同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的种类不同;而分子种类的不同是由构成分子的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例题1:下面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 B. 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碳单质C. 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D. 将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例题2:写出下列二种物质的化学式:碘 ;溴 。 例题3: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 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沾取碘液,以现馒头也会变蓝色。则:(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 变蓝色(“会”或“不会”)。(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用来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沾取少量的碘酒,馒头 (“会”或“不会”)蓝色。(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4)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 (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4.酸、碱、盐等都是由离子构成。例题:写出下列离子的符号和在水溶液中的颜色。碳酸氢根离子 高锰酸根离子 铁离子 亚铁离子 铜离子 5.教材模型的分析(1)教材八下P5页,图18 水分子电解模型观察模型获取信息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概念)。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概念)。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与原子的联系)。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概念)。例题1: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上述操作中没有任何变化 B该变化为化学变化C此项技术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 D上述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例题2:下列实验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加热氧化汞会有汞和氧气生成 B.碘加热升华成气体 C.蜡烛熔化 D.加热水产生蒸气(2)教材八下P13页,图125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电子得失观察模型获取信息 原子得失电子后会带上电荷显电性变成离子;钠(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后变成了阴离子;氯化钠本身应不显电性。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钠原子半径比氯原子大;钠原子失电子后粒子半径变小;氯原子得到电子粒子半径变大。 钠离子化学性质比钠原子稳定;氯离子化学性质比氯原子构稳定。 原子变成了离子的反应是化学反应。6.离子和原子的区别和相同点(1)区别:原子呈电中性,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质子数电子数。(2)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但化学性质不同。7.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粒子的大小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但很小。原子的半径一般这 米数量级,原子的质量一般在 千克数量级。例题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比原子的体积大得多 B.分子比原子的质量大得多C.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氧气分子(O2)和臭氧分子(O3)具有不同的性质例题2:在做“估算高锰酸根离子大小”的实验时,取一颗体积为V的高锰酸钾小颗粒配制成10毫升溶液,从中取1毫升溶液加入9毫升水稀释,溶液颜色变浅;从稀释后的溶液中取1毫升溶液加A入9毫升水稀释,溶液颜色变得更浅;再从第二次稀释后的溶液中取1毫升溶液加入9毫升水稀释,溶液略显紫红;再从第三次稀释后的溶液中取1毫升溶液加入9毫升水稀释,此时溶液无色。已知最后能看出略显紫红色的1 O毫升溶液中存在n个高锰酸根离子,则高锰酸根离子的体积大约为( )AV/10n BV/102n CV/103n DV/104n三分子(微粒)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物质由分子(微粒)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分子(微粒)不断地在作无规则运动。(易与微小物体运动相混淆)3.分子(微粒)间有空隙。(易与微小物体间有空隙相混淆);注意:(1)物质的三态变化是分子(微粒)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不粒子本身的大小发生变化。(2)扩散现象 含义:是指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浓度相等为止的现象。气体、液体和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实质:物体内部大量粒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 温度越高,粒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教材实验分析:(七上P141页 图443 气体的扩散现象、P142页 图444 液体的扩散现象)问题1:实验中采用红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墨水的优点是 ;问题2:实验中二氧化碳氮气体、红墨水置于另一种物体的下方,其目的防止二氧化氮或红墨水的 比另一种物体 而造成的干扰。三原子的结构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原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坚硬的实心小球。原子之父道尔顿模型(实心球模型)汤姆生模型(西瓜模型)卢瑟福模型(核式结构模型)波尔模型(轨道模型)电子云模型最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大门的伟人。电子之父也叫行星模型近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电子分层排布2.卢瑟福实验现象及推测(1)大多数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2)有小部分改变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 。(3)极少数被弹射了回来,原因是 。例题: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粒子被反弹了回来。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 )A.原子核质量较大 B.原子核体积很小 C.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 D.原子核带有正电荷3.同位素原子(1)同位素原子:原子核内 相同, 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的统称。(2)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分别是 、 、 。(3)同位素原子:三相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化学性质);三不同(中子数、原子质量、物理性质)。例题1:下列关于同位素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14同位素原子可以用于古董鉴定 B.同位素原子在医学上可以作为示踪原子C.利用氢的同位素原子“氕”作为核聚变材料D.目前人类已可以控制铀的同位素原子进行核裂变速度,使其原子能平稳地释放出来例题2:18O是科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示踪原子,用仪器可以观测到它在化学变化中的行踪。在某一饱和硫酸铜溶液(不含18O)中,加入ag带标记18O的无水硫酸铜粉末(CuS04中的氧元索全部为18O),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其结果是( )A. 无水硫酸铜不再溶解,ag带标记18O的无水硫酸铜粉末没有发生改变B. 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18O的SO42-,且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小于agC. 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18O的SO42-,且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大于agD. 有部分带标记18O的SO42-进入溶液中,但固体质量保持不变巩固练习1.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事实或现象解释A八月桂花,十里飘香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B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分子间是有间隔的D浓氨水和浓盐酸接近时“空中生烟”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3.钾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下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得出的部分信息。下列关于钾元素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钾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9 B钾元素在人体及植物体内以单质形式存在C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0 D施用草木灰,可给农作物补充钾元素4.已知某新物质M的化学式为C19H15N4FSO2。下列说法错误的的是( )A. M由六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B. 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2C. M中氮氧原子个数比为21D. 化学正在加快发展5.碘131原子和碘127原子都属于碘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具有相同质子数 B.它们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 C. 它们的核电荷数不同 D.碘131不能加入食盐中 6.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B给篮球打气分子变小了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构成二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7.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从显微镜下观察分子和原子的运动已经成为可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从科学预测分子原子的存在,到真实看到分子原子,科学研究是一个大胆假设、实践验证的过程B分子间有间隔,固体中分子排列是有规律的C分子是由更小粒子构成的D分子是有外壳的实心球体,通常情况下静止不动8.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性质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A不锈钢比普通钢材耐腐蚀 B水在自然界天然循环C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 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9.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C酸溶液的pH小于7,所以柠檬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D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10.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53131I和53127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 B属于同种元素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 D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11.下列关于镁原子和镁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 镁原子的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有关 D.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12.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 B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8个质子C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 D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3.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化后,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该原子的原子核14.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下列总结出的规律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B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C导体中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15.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16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铜 B干冰 C氯化钠 D金刚石17下列选项中代表离子的是(数字代表质子数,“+”表示原子核所带的电荷,黑点代表核外电子)( D )18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B )19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表示( D )20.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氨分子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21.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22.下列试验,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的是( ) A.湿衣服晒干了 B.通电分解水 C.磷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D.水结成冰 22.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右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的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23.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氧化镍(NiO)晶体中就存在如图所示的缺陷:一个Ni2+空缺,另两个被两个Ni3+所取代。其结果仍呈电中性,但化合物中Ni和O的比值却发生了改变。某种氧化镍的组成为Ni0.97O,该晶体中Ni2+和Ni3+的离子个数比为( )A.91:6 B.89:12 C.97:3 D.100:324.学好化学,必须要熟悉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下图“”、“”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A和B,根据模型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D四种物质所涉及的化学式及物质的类别。A , ;B , ;C , ;D , 。(2)从图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如下哪个结论 。(选填编号) A.混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B.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24.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3)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25.现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B元素的原子核外8个电子,C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其中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青少年缺乏D元素会得佝偻病。A元素的单质是 ,它是由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B、D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6.微粒模型观察与比较。如左下图所示,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个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1个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若用r、m分别表示微粒的半径和质量,以“”或“”或“”填空。(1)m(Na) m(Na+); (2)r(Cl) r(Cl);(3)r(Na) r(C1); (4)r(Na+) r(Cl)。27. 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咖啡智能化管理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美术与设计灵感库与教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冷冻牙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业生产数据分析与预测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法律园艺设计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动物油脂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广播媒体融合与虚拟偶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量子密钥分发技术专利布局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年文化科技融合在数字博物馆虚拟展示中的应用模式与发展前景报告
- 2025年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在工业用地中的应用效果与成本效益分析报告
-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知识培训
- 符合标准2025年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矿产权评估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套
- 人工智能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 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虚实结合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 2025年《新课程标准解读》标准课件
- 员工培训内容与进度记录表
- 苏州印象城考察报告3.31课件
- 《分娩指导及助产技巧》课件
- 图像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洞察分析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