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品管圈ppt课件_第1页
儿科品管圈ppt课件_第2页
儿科品管圈ppt课件_第3页
儿科品管圈ppt课件_第4页
儿科品管圈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CC品管圈,黔南州中医医院儿科,.,圈徽圈名的选定,精灵圈,红色:代表着我们的爱心,代表着我们儿科护士团结奋进的精神;绿色:代表健康,使人对健康的人生与生命的活力充满无限希望,黄色:代表着每一天的朝阳.,圈名的意义:,圈徽的意义:,圈的组成,.,主题选定,围绕护理部和护士长的质量检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结合科室工作特点,小组成员共提出5个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缩短儿科门诊输液的等待时间,减少输液渗漏引起局部组织硬结、坏死、破皮、静脉炎,.,本圈圈员使用脑力激荡法,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想象力,采用投票形式选定主题。为病人提供全程、持续不间断的护理服务,保障其生命安全。,.,主题选定,.,最终主题确定,减少输液渗漏引起局部组织硬结、坏死、破皮、静脉炎,圈员的任务,针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治疗时出现局部组织硬结、坏死及静脉炎等并发症的缺陷,利用品管圈解决问题。,.,本期活动主题:,减少输液渗漏引起局部组织硬结、坏死及静脉炎的发生。,选题理由,.,现状把握,对象:住院期间静脉输液新生儿,调查时间:2013年10月2014月04日,调查地点:儿科病区,调查方式:查阅新生儿护理记录资料,调查者:全体圈员,发生并发症:23例,发生并发症率:8.04%,.,.,现状把握,.,(二)数据收集结果的分析,.,分析输液渗漏发生并发症的原因,.,.,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目标值=8.04%-(8.04%78.26%80%)=3.01%,.,.,影响因子特性要因分析,新生儿输液渗漏引起的硬结、破皮、坏死、静脉炎的原因,穿刺工具,留置针敷帖不透气,药物,高渗性药物,高浓度药,刺激性强药,人,患者,血管条件差,血管细,皮肤薄,穿刺肢体活动不当,依从性差,风险意识淡薄,未按时巡视,工作量大,观察、巡视不够,培训不够,穿刺经验不足,穿刺技术差,护士,责任心不强,年幼不配合,强酸强碱性药物,血管活性药,其他,辅助加压输液工具,专业知识不足,固定欠妥,人员不足,输液泵,注射泵,2014.08制图人:杨允亚,留置针材质不好,未开展PICC,留置针反复穿刺,不会观察,拔针不细心,需长期静脉营养,缺乏评估渗漏的经验,消毒范围不够,推药前未冲管,未充分稀释药物,未开展PICC及深静脉置管,缺乏渗漏的处理经验,血管选择不当,封管方法不当,治疗方案的评估,穿刺部位的评估,执行穿刺者,输液工具的应用,输液目的输液疗程输液速度药液性质pH值渗透压,皮肤状况穿刺部位的选择静脉能见度静脉弹性静脉瓣静脉直径、长短穿刺难易度,普通护士新入科两年护士,止血带的应用持针方法穿刺角度绷皮穿刺送套管的方法无菌术,病人情况的评估,穿刺工具的选择,穿刺部位的准备,护理、维持及管理,病程年龄、性别病人活动状况皮肤状况穿刺部位,合理选择工具类型穿刺导管材料的选择穿刺导管型号的选择风险管理选择外周静脉还是PICC置管,无菌意识正确消毒方法消毒剂的特性局部麻醉的应用,敷料的应用正确的固定方法冲管、封管技术留置时间记录与数据收集感染控制监测评估,影响因子特性要因分析,降低液体渗漏引起硬结、破皮、坏死、静脉炎,评估患者血管,评估药物性质,发生渗漏后的处理措施,选择穿刺部位和工具,穿刺及固定,输液医嘱,观察及巡视,现状把握流程图,.,.,.,PDCA,对策实施与检讨(一),.,无陪护新生儿病房输液巡视守则,做到15-20分钟巡视观察患儿一次。采取望、触、两侧肢体比较的方法。观察的内容:输液是否通畅,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肿胀、渗液、发红、水泡、坏死、糜烂。做到交接班时观察,输液治疗前后观察,静脉推药时观察,换尿布时观察,喂奶时观察.,.,PDCA,对策实施与检讨(二),.,儿科常用高危药品,多巴胺肾上腺素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营养液50%葡萄糖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有形成果改善后数据收集,.,(-)有形成果改善后数据收集,.,.,改善后数据收集,.,改善后并发症的发生人数为12人,发生率为5.31%目标值:3.01%未达到目标值,仍需查找原因,继续改进。,.,效果确认,(二)无形成果(雷达图),0,.,标准化,输液外渗的预防、合理选择血管、提高专业技术、掌握药物的性质、正确安排输液顺序、加强责任感与护理、健康教育,.,合理选择血管,1.尽量选择四肢较粗大、走向直、弹性好、易固定的血管。2.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避免长时间同一部位单一的血管输注。3.长期使用静脉营养的病人,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最好通过静脉置管,如PICC。4.尽量避免选择头部靠近颜面部的静脉。,.,提高专业技术,1、掌握正确的留置针穿刺方法,力求一针见血。2、穿刺成功后正确固定针头,避免滑脱和刺破血管壁。3、拔针后准确按压2-5min(有出血倾向增加按压时间)。4、刺激性大的药物输注前后可应用NS冲管。5、输液完毕后应用6.25u/ml的肝素液脉冲式封管。,.,掌握药物的性质,1、药物的酸碱度2、药物的渗透压3、药物的浓度4、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注意:要阅读药物说明书,特别是新药说明书,.,正确安排输液顺序,1、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浓度和输入速度2、正确的给药方法:用药前后用NS冲管;静推时边推药边抽回血,确保药物在血管内。3、浓度:不宜过高4、速度:不宜过快,.,(五)输液外渗的处理方法,普通药物外渗:抬高肿胀肢体,局部用硫酸镁注射液或95%酒精外敷肾上腺素外渗:用酚妥拉明注射液外敷葡萄糖酸钙外渗引起硬结、坏死:用丹参注射液外敷,红外线照射局部并按摩局部。输静脉营养液外渗:用碘伏消毒后,无菌针头刺破肿胀部位周围减压后用水胶体溃疡贴贴敷局部。,.,输液外渗的处理方法,肿胀明显,给予硫酸镁注射液外敷,消肿后再拔针,以免引起破皮。,.,(六)加强责任感与护理,加强巡视,每1520分钟巡视1次各班给药期间加强巡视,细心观察注射部位,尤其在使用输液泵时输注高危药品时做好标识严格交接班:包括药物名称,注射部位,时间,输液通畅情况,余量,做到安全交班在职教育:PICC仔细判断渗漏情况(望、触、比较),.,(七)健康教育,输注高渗性药物及渗漏后易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硬结、破皮、静脉炎的药物前应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告知渗漏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检讨与改进,通过品管圈活动,不断改善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使工作更有序化、标准化,减少护理安全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