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白诗越中览古苏台览古,一、温故而知新,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所学过的李白的诗歌,试着讲述李白的生平及诗歌特点。请先独立思考,然后自由发言。,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擅用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手法),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瑰丽,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近千首,有李太白集。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白(701762),写谁的对联?判断的依据。1)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2)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3)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4)“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台湾诗人余光中寻李白,名句接龙,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随君直到夜郎西。,我辈岂是蓬蒿人。,抽刀断水水更流,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仰天大笑出门去,,,举杯销愁愁更愁。,南陵别儿童入京,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二)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初步感知这两首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译文:越王勾践把吴国灭了之后回来,战士们回来时都身穿着鲜艳华美的衣服。如花宫女站满了宫殿,(可惜)如今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了。,作者选取了哪些镜头?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镜头一:战士还家尽锦衣战士凯旋,得到赏赐,不穿盔甲穿锦衣。一个“尽”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一个“满”字表现出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锦衣战士、如花宫女,渲染出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的气氛!,镜头三:只今惟有鹧鸪飞眼前景,“鹧鸪飞”点出凄凉之境。,前三句所写景物为作者的推测想像之景,极力渲染出当时的热闹繁华,“只今惟有鹧鸪飞”为眼前景,写出今日此地的凄凉冷落,“鹧鸪飞”三字饱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与前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中间蕴涵着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对盛衰无常的感慨。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发现诗人的历史思考:忘却昔日的屈辱和苦难,陶醉于暂时的胜利和光荣,其结果只能使胜利化为乌有。,讨论:前三句极写得胜之盛,与第四句是什么关系?从第四句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慨?悟出了怎样的道理?,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三)、理解内容,背诵全诗。,越中览古,述历史事件:勾践破吴归。(带着胜利的喜悦),第二句描述越军胜利者姿态(骄傲),第三句写王宫繁华欢乐的景象(荣华),第四句写眼前凄凉景象。(凄凉),昔盛,今衰,对比,诗歌所用的写作手法,1、虚实结合。由眼前荒凉之景引发联想和想象,写出越国的繁华,虚实相生。2、对比手法。古越的热闹、繁华与现在的荒凉、衰败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一种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二、比较阅读,李白南游吴越时,还写了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请比较:两首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做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练而自然。次句接写当前景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象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做历史的见证人罢了。,相同点:1.题材相同:两诗都写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帝王。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后来卧薪尝胆誓报此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73年果真灭掉了吴国。2.主题相同:两诗都是诗人游历吴越古遗址有感而发。诗人的笔触不在历史人物的战功赫赫从而抒写自己功业不成的苦闷,也不在历史人物的昏庸无能从而劝谏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也不在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评说从而表明自己褒贬态度,李白却把笔墨落在今日遗址的凄清荒凉与昔时的繁华兴盛的对比上,从而抒发人事变化兴亡更替盛衰无常的感慨。,.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不同点: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越宫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三、归纳总结,能力提升怀古(含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伤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回忆你所学过的怀古诗歌,并试着说说这类诗歌在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异同。请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言。,历史评说“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写作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诗词内容: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写昔日的繁华、欢快的事物来衬托内心的悲伤,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思想感情:多书对古人的敬仰或惋惜,感慨个人命运,抨击社会实质。具体为:国家国运衰微,国土沦丧(多为宋朝)统治者昏庸腐朽,骄奢淫逸古地昔盛今衰,人事沧桑古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艺术手法(1)“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借古伤今(3)“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语言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思想大多沉重,感情基调苍劲悲凉。,怀古诗主题:,1、登高游览,发昔盛今衰、时空流转、世事无常之叹伤世2、怀古伤己,抒志士壮志难酬之幽思伤己3、托古讽今、曲意讽谏,起忧愤讽喻之劝伤今(伤时)这是常见的几种主题,当然也有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弄清史实,疏通文意,读懂咏史怀古诗,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在南京,东晋时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朱雀桥在秦淮河上和南岸的乌衣巷相邻,昔日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昔日的王谢权门现在已居住着寻常百姓之家;今昔对比,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令人叹惋再三。如果不了解这些历史知识,就很难深入的理解蕴涵其中的诗意。,领悟感情,触发共鸣,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抓往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心情,同时,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感情成分较浓。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如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为什么追念王昭君呢?其实,这是没有找到二者的对接点:一是在王昭君的出塞与杜甫的“飘泊西南天地间”,二是在王昭君美冠后宫而不得恩宠与杜甫“古来材大难为用”的悲剧命运。诗中的明妃就是诗人自己,诗人自己就像当年的明妃。抓住此对接点,就不难揣摩出诗作的含义。,分析技巧,体察诗心,咏史怀古诗歌的写作一般是先叙事写景,极力铺垫;后议论抒情,点明主旨。还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留有充分想象发挥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主题决定的。怀古咏史诗的写法多样,有以景衬情的,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电公司分支机构管理办法
- 保密法考试题及答案
- 在职研究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香烟考试题库及答案
- 政治会考试题及答案
- 普通选调面试题及答案
- 如何高效提升孩子洞察力
- 2026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家电公司突发事件报告细则
- 2026届云南省元阳县第三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测试题及答案
- 2025民族团结测试题及答案
-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突破-基于24所学校的调查研究
- 乙型病毒性肝炎护理查房
- 2025年生物科技研发专家知识技能检测试题及答案
- 妇产科护理巨大儿
- 银行纪检工作管理办法
- 【中考真题】2025年贵州省中考数学真题(含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增强型飞行视觉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校本阅读活动方案
- 学堂在线 数据结构(上) 章节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