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荒漠化的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doc_第1页
2.1 荒漠化的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doc_第2页
2.1 荒漠化的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doc_第3页
2.1 荒漠化的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doc_第4页
2.1 荒漠化的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 荒漠化的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第一课时抚宁六中 王菲导入大家看,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地球,在地球上,蓝色的是海洋,绿色的是森林、农田,黄色的是荒漠、沙漠,在陆地上属于荒漠化土地的面积所占比例约为2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之和,全球3600万平方千米。在我国,荒漠化的面积为2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28%。世界防治荒漠化的形势严峻,我国防治荒漠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那么这节课,我们先学习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第一课时,荒漠花的含义与成因 板书 4.1 荒漠化的含义与成因本节重难点:掌握:荒漠化的含义及成因知道: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及自然特征。重点:荒漠化形成的原因。难点:荒漠化的及主要表现 师问大家都知道沙尘暴是由土地荒漠化导致的,工地荒漠化是环境问题中生态破坏的一种,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荒漠化就是土地的沙漠化吗?板书 一、土地荒漠化的含义生答概念略师讲实质土地退化它的主要表现:沙漠化西北地区石漠化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土壤次生盐碱化华北平原分别展示几种类型的图片 过渡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地区,颁布面积广、受害严重、类型多样,程度严重,受风蚀、水蚀、盐碱化、冻融等因素的影响,分布广泛,尤以西北地区最为严重。那么我们先了解一下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我们在分析时,往往从几个角度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那我们看图,分别从这几个角度分析1、西北地区地图师问地理位置包括陕、甘、宁、青、新、内蒙古等省,这些省份有什么特征。生答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2、地形图师问找出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生答三山夹两盆,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以西、古长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3、降水量分布图师问从这幅图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生答降水量在400mm以下,属于干旱、半干旱区 总结特征:陈水稀少4、气候形成图师演示,生思考,会形成什么样气候?提示:结合刚才所学习的地形分布。师讲解高大的青藏高原,阻挡了印度洋湿润气流,黄土高原等阻挡了太平洋水汽的进入。所以降水少,受干冷的冬季风的影响大,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大风日 且集中。5、植被师根据降水量图,分析植被分布情况还记不记得咱们学过的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随着水分的减少,陆地从沿海向内陆,随着水分的减少,陆地植被表现为森林荒漠草原荒漠。6、河流河流少、多为内流河,水量少那么,总结一下,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见课件)。师议一议,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它出现荒漠化又有什么关系呢?生讨论,回答。师总结见课件。这里所说的是自然条件,那么生态问题的出现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看几幅图片,人为原因的表现,包括过渡樵采、过渡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过渡荒漠化问题的出现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探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板书二、荒漠化的成困自然原因 物质基础:植被 基本条件:干旱 动力条件:大风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其中,人为原因决定性因素那么我们具体看一个例子活动根据演示,分析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生答过渡根据刚才咱们所学习的分析方法,我们分析一下另一种荒漠化形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师自然因素:咱们从土壤、地形、降水、植被几个角度去分析,提示: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有所不同, 风力/流水。生讨论再回答师讲解2、有人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说出你的理由生讨论回答 顺着刚才的思路3、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从哪些方面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生答: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植被,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等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再分析另一种,红色荒漠南方的水土流失。 (1)“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哪里?(2)与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