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主讲人:肥东圣泉中学陈芳富,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备和严密程度,是世界其他封建国家无法相比的,而且它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为中外政治家、学者所瞩目。,引言:,.,天安门前的华表在古代又被称为“诽谤木”。相传尧、舜都曾设立此木,主要用以刻字谏言。这既是统治者广开言路、积极纳谏的表现,也说明了对监察政务的重视。,监察制度源远流长,.,一,二,三,演变历程,重要特点,发展趋势,目录,四,两大系统,五,运行机制,全面评价,六,.,两大系统,监察对象:文武百官主要手段:弹劾,监察对象:君主主要手段:谏诤封驳,一,.,演变历程,二,.,演变历程:形成,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西汉末年,汉武帝,汉武帝,秦朝,御史府:御史大夫府,汉朝,御史府,丞相史,御史中丞,州部刺史,13个监察区,丞相司直,丞相率领,中央直属,地方,县乡:督邮,州牧,汉成帝,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特色:1、有中央地方之分,但系统紊乱2、监察和行政不分。,二,.,演变历程: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特色:1、形成了中央监察机构的初步统一2、谏官系统开始系统、规范化,魏晋南北朝,御史台:御史中丞,巡御史,御史系统,谏官系统,门下省或集书省,脱离行政系统,谏官权位上升,可封驳,二,.,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隋朝,御史台,谒者台,司隶台,唐朝,御史台,台院,殿院,察院,监察御史,设10个监察区(道),谏官,门下省,中书省,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给事中,右补阙,右拾遗,3、台谏并立,2、一台三院,扩大检查范围,1、御史权力扩大,特色:,二,演变历程:成熟,.,魏征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所言多被唐太宗采纳。,杜甫曾在安史之乱期间冒死投奔唐肃宗,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但很快因上疏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二,演变历程:成熟,.,特色:1、首开“台谏合一”先河;2、元朝形成全国范围的垂直监察网络。,宋朝,在中央承唐制御史台辖下三院,监州(通判),监察御史,元朝,御史台:御史大夫(蒙古贵族),江南和陕西行御史台,肃政廉访使,22道监察区,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原来谏官谏诤的对象由皇帝变为文武百官,二,演变历程:强化,.,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二,演变历程:强化,题目:“(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负责()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特色:1、结束了唐以来监察机构三院制2、实现了监察组织的空前完整和统一,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二,演变历程:高度完备,明朝,中央:废御史台,设都察院,中央:废谏院,设六科给事中,地方:13道监察御史、各省提刑按察司,清朝,中央: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地方:15道监察御史,科道合一,科道并立,补充:清朝总督和巡抚不仅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事行政司法大权,同时兼有监察地方之权。,补充:明朝特务机构(厂卫)也有监察权,直接对皇帝负责,.,【单选】关于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监察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谏议制度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明清时期的谏议机构比较完善言谏制度的发展轨迹和专制制度的强化呈反向发展A.B.C.D.,二,演变历程,【单选】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A.东周诸侯国与元省制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单选】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单选】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说法错误的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B.监察制度杜绝了官僚队伍的腐败C.都察院是明清时期的监察机构D.监察权来源于皇权,代表君主个人的意志,二,演变历程,.,运行机制,(一)审核文书程序监督1、受公卿奏事、举弹劾案章:通过接受公卿奏事文书,如发现有违失则纠劾之。这是秦汉御史通过收受文书进行监察官吏的手段和方式。2、文册报备稽考制度:秦汉以后,御史机关不再负责掌受百官公卿奏章和管理中央机要文书,但根据监察工作的需要,涉及人事、经济、司法等重要文册、案牍和财经报表仍须申报监察机关备案稽考。3、封驳制度:“封”,即“封还执奏”,退回内阁;“驳”即驳正违误,驳回题本、票本错误之处,再向皇帝请旨。,三,.,运行机制,(二)出使地方巡察监督1、定期和不定期巡察2、明察与暗察(三)现场督察随事监检1、监试:科举取士以来,凡乡试、会试、殿试都派御史到考场充当监试官。2、监军:战时督军3、监决:御史到刑场监决,有权暂停行刑。(四)知政参政实时监督(五)受理直诉事后监督武则天时期设匦受四方之书,三,.,四,发展趋势,【多选】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发展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有A.隶属关系:从隶属于行政机构,到与行政相分离,形成独立的、专门的监察机构;B.监察机构:从名目繁多、职权不清到台院制和六部分察制;C.监察系统:御史监察和谏官言谏两大系统从合并到分立;D.监察对象:从整个官僚集团到集中在中央官员;E.监察内容:逐渐深入行政、财经、司法、军事、文教、人事、仪制等各方面,.,五,重要特点,1、监察机构独立化监察机构行使权力以皇权为依靠,以封建法制为根据,独立行使职权。2、重视监察官员的选拔和相关法律的编修监察官一般由皇帝直接任命或御史台推荐,不受吏部制约。选拔标准包括学识、经验、德行等。加强监察立法,严格考核监察官的业绩,赏罚分明,以确保监察活动有效进行。3、监察方式的多样化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巡查、常驻和巡回相结合、反监互察机制等多种方式,确保监察全覆盖无死角。4、监察权与行政权职权混淆汉代刺史、清代总督和巡抚等都身兼监察、行政等权力,监察官多次演变成行政官,使得监察体制名存实亡。5、以轻制重,以贱治贵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六,全面评价,(一)积极作用1、能够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腐败、提高行政效率;2、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系国家稳定;3、修正统治政策,减少决策失误,维护封建统治;,(二)局限和困境1、依赖性取决于皇权的定夺监察机构是否完善取决于皇帝的决策。监察的权威来自皇权,御史行使职权需以皇权为后盾。御史监察弹劾的效果完全取决于皇帝。,.,六,全面评价,2、同构性强化皇权政治的需要一部封建监察制度史,从某种意义上看,可说是维护皇权独裁史。历代统治者在弱化对自己监督的同时,必然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监察,历代监察制度的变化,新的运行机制的建立的总原则就是有利于皇权的强化。3、异化性监察权力的失控西汉初期建立的刺史制度,起初刺史职守仅限为监察方面的权力,然而至东汉时,职权遂步扩大,获得了行政权、兵权,发展成为州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州牧)。明代的厂卫制度。,.,六,全面评价,5、狭窄性缺乏群众基础支撑用官吏监察官吏。没有发现有发动庶民对官吏进行监察的记载。刘邦的“约法三章”不是要老百姓跟他提意见;汉武帝“草缗告缗”,针对的是偷税、漏税的富豪大户。南北朝时期鼓励社会检举官吏不法之事,然而举报人也多为下级官吏,庶民不在其中;唐太宗只对上层官僚广开言路,武则天创立的“知匦制度”,举报箱也只设在朝廷之上。古代官僚政治基本特点是:“政府权力全把握于官僚手中,官僚有权侵夺普通公民的自由,官僚把政府措施看做为自已图谋利益的勾当。”监察权向公众开放或延伸就意味着利益的丧失。,.,六,全面评价,4、脆弱性“强干弱枝”最终与己愿违对京师百官的监察重于对地方官吏的监察。历代负责巡查地方的监察御史官职很低,一般为七品,属中央机构官员,代表皇帝和朝廷外出视事。一方面官轻可以使监察官不惜自身而弹劾权贵,提高科道官执行监察权威性的同时,又抑制他们飞扬拔扈滥用权力。另一方面,但由于官场复杂,弹劾权贵往往会遭到报复陷害,轻则被降职,重则丧命。如清顺治帝时,监察御史张煊列举陈名夏十大罪状予以弹劾,由于吏部尚书谭泰袒护,顺治帝反斥张煊“挟私诬蔑”,坐以绞刑。,.,【单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完备,但效能有限,其根本原因是A.监察官员素质低下B.政治腐败C.监察机构自身腐败D.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单选】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逆转的根本原因是A.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B.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C.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D.监察官员能力有限,六,全面评价,.,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监察体制的改革,古代监察机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资储备管理专业知识面试题集
- 2025年初级市场营销师考试试题集与答案详解
- 2025年初级财务经理面试技巧及模拟题答案
- 三球仪演示教学课件
- 2025年经济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模拟题及解析全解版
- 2025年行政助理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集
- 2025年嵌入式系统工程师中级考试预测题及备考指南
- 电信运营行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师中级实务操作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行政主管面试指南与常见问题解答
- 农村土地托管培训课件
- 老年专科护士学习培训汇报
- 基孔肯雅热防控培训课件
- 公司岗位补助管理办法
- 2025年第十届“学宪法、讲宪法”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游戏与儿童发展课件
- 捐赠助学活动方案
- 健康体检服务投标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某市公交线路特许经营权协议
- 汽车涂装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路亚用品市场销售模式与竞争前景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