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本文针对北京西山地区以杂灌木林地为主的林分状况与现实立地条件,从香山地区旅游发展的总体要求出发,立足项目区现有景观格局的分析、景观游憩林树种选择及其树种配置,结合FRAGSrl诱TS工具,综合各类数学统计方法,研究建立适应项目区风景游憩林建设的树种选择评价体系模型、树种配置决策模型,以期为杂灌木林地的景观游憩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利用FRAGSI谈JS3.3对项目现有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得出现有林分的景观格局破碎,斑块间离散度高,观赏性低下等问题。结合旅游发展规划目标研究提出了景观游憩林规划模式。在景观游憩林的营建中,针对树种选择问题应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适应北京西山地区的主要树种的观赏与生态特征,并建立了以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观赏性、抗病虫性、生态效益为依据的景观游憩林树种的选择评价体系。在对候选的32个常用造林树种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在北京西山挂甲塔地区的风景游憩林营建中,树种选择宜采取针阔混交的方式,以花色、叶色较好的高分树种(山杏、黄护、元宝枫、奕树、白蜡等)为基调搭配常绿针叶树种(侧柏、油松)营建季相美景为特色的风景游憩林最佳。针对风景游憩林营建中的树种配置的问题,论文以适地适树为理论基础,结合模糊决策法对某一具体立地条件下的各种植物材料未来的生长情况作出定量预测,在通过定量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最佳植物材料选择方案为基础的最优化立地资源配置方案。论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对研究区的森林生态景观进行了规划设计,采用了近自然模拟的设计思想,综合文化旅游定位、生态景观环境塑造、空间营造因素,以自然野趣、层次多样为特色,打破京西森林旅游规划固有模式,预期将营建一个独具特色、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风景游憩林分,为北京市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度假、休闲旅游的场所。关键词:北京西山、挂甲塔、风景游憩林,景观空间格局,树种选择,层次分析法,模糊决策法娜尸尹ABSTRACTLandscaPereeonstruetionofmhedshrubforestIUkeSeenie&RecreationalForestResearchof兀angshanGuajiataTOwerasanexamPleMasterCandiadate:ChenQiaojing(IJrbanforestrySUvieultUre)DireetedbyAsseociateProfessorPengZuodengABSTRACTAecordingtoBeijingXishanareawithshrubforeststandeonditionsandthereality一basedSiteCondition,thisPaPerstartedfromthegeneralrequirementsofto如smdeveloPmentProeeeding,ProjeetareabasedontheexistinglandseaPePattemanalysis,landseaPeandreereationalforesttreesPeeiesselectionandtreesPeeies,eombinedwithFRAGS工A1,5tooltoeonsolidatethev丽ousmathematiealandstatistiealmethodstostudytheestablisllxnentoftheProjeetareatoadaPttotheconstructionofreereationalforesttreesPeeiesseleetionevaluationmodel,deeisiontreesPeeiesmodeltotheeomPlexlandseapeofopens扮lblandtransformationtoProvideaseientifiebasisforforest.ThesisProjeetstudiedexistinglandseapePatternanalysisbyFRAGSrlATS3.3,andobtainedtheexistingPattemofforestlandseaPefragmentation,disPersionbetweenPatches15high,lowomamentalissues.CombinationoftourismdeveloPmeniPlanningfocusedonProposedreereationalforestlandseapePlanningmodel.ThisreseareheonsideredtheloealenvironmentandeeosystemtodetermineasetofstandardsfortreesPeciesseleetionandthendeterminethebesttreestouse.AeeordingtotheAHP,standardseonsistingofbiologiealeharaeteristies,eeologicaladaptation,omamentaleharaeteristies,insectPetresistaneeandeeologiealfunetionsindexeswereehosen.TheevaluationsystemwasaPPliedto32treesPeeies,andtheresultProPosedthemixed(needieleafandbroadleaf)eonstruetionstyle.肠ketheeolor-leafedtreesPeciesasaeentralthemeandmixthemwithevergreeneoniferstoereatSeasonalbeauty.ForsceniereereationalforestoftreesPeeiesissues,thePaperbasedonmatehingsitewithtreestheoryeombiningfuzZydeeisionmakingonasPeeifiesiteeonditionsinavarietyofPlantmaterialtothe九h止egrowthofquantitativePrediction.OnacomParativebasis,theProPosedsite15optimizedresou了cealloeationseheme.Papersbasedontheoretiealanalysisandfieldsurvey,gaveouttheforestIandse叩ePlannLmganddesign.Usinganearnaturalanalogdesign,andintegratedeultUralto而smlocation,eeologieallandseaPeandenvironmentalmodeling,sPaeetoereateafaetor,ereattherustiechannofnatore,variouslevelsoffeaturesandbreakingJingxinaturalforesttourismPlanningmodel.lt15exPeetedtobuilda丽que,Personalityandmentaloutlookoftheseenieandreereationalforest,toBeijingtoprovideagoodvaeation,leisureandtourismvenuesKeywords:BeijingXishanMoutain,GuajiaTower,Seenie&ReereationalForest,landseapesPatialPattem,treesPeeiesseleetion,analytiehierare场Proeess,evaluatlonsystemII针对挂甲塔地区现有杂灌木林林分的景观格局破碎,斑块间离散度高,观赏性低下等问题且目前风景游憩林的营建中,树种选择及配置多数采用定性分析,科学依据不足,说服力不强的缺点,本研究旨在以科学依据为基础,结合专家意见,在挂甲塔地区杂灌木林的景观改造问题上从景观游憩林树种选择、树种配置建立提出探索性系统方法,在最大限度提升游憩林美景度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本项目研究的意义在于景观改造问题上从树种选择、配置环节构建探索性系统方法,借助景观格局分析技术、层次分析法、模糊决策将生态学、森林培育学与美学交叉结合,达到风景游憩林高美景度,丰富景观结构,适地适树的目的,最终以期达到为风景游憩林营建游憩林营建提出借鉴性方法理论。目录目录一一中文摘要.ABSTRACT.引言.1森林游憩规划营建理论与技术研究综述.1.1森林游憩兴起、内涵及内容.LLl森林游憩的兴起.1.1.2关于森林游憩(ForestReereation)的定义.1.1.3森林游憩的特点及作用.森林游憩的作用.LL3.2森林的净化作用.LL3.3空气负离子.绿色.小气候.1.2关于森林游憩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研究.1.2.1森林游憩资源开发的研究.关于森林游憩资源开发原则.关于森林游憩资源开发的条件.,.1.3.森林游憩规划的理论及技术.,1.3.1森林游憩规划的主要理论与技术.L3.Ll反规划理论.1.3.L2PDA设计途径.1.3.2当前森林游憩规划存在的问题.L3.2.1规划意识问题.森林游憩资源调查问题.,.森林游憩特色问题.,.L3.2.4可持续发展问题.森林游憩规划的多学科覆盖问题.1.4游憩林营建理论及技术研究现状.1.4.1国内外风景游憩林营建研究现状.国外风景游憩林营建研究现状.国内风景游憩林营建研究现状.1.4.2国内外风景游憩林营建技术存在的问题.1.5风景游憩林国内外研究趋势.1.6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1.7论文研究的目标.1.8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1.8.1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及规划模式构想.,二1.8.2杂灌木林地景观游憩林的营建.京西风景游憩林规划研究1.8.3挂甲塔风景游憩区功能分区及生态景观设计.功能分区.,.功能区绿地规划设计.81.9研究方法.,.81.9.1AllP(层次分析法).,.81.9.2模糊决策法.81.9.3问卷调查法.81.10技术路线.82项目区基本情况.112.1研究区域概况.n2.1.1地理位置.,.n2.1.2地形地貌.n2.1.3气候.n2.1.4水文.n2.1.5土壤.n2.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122.3森林资源状况.,.,.122.3.1项目区主要林分种类(含灌木).,.122.3.2项目区主要林分生长情况.,.132.4社会经济状况,.巧2.5旅游业相关方面状况.162.5.1文化古迹.,.162.5.2旅游市场.,.游客分析.山地度假村模式.163项目区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及规划模式设计.173.1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方法.173.1.1斑块划分.173.1.2斑块类型划分.173.1.3景观指数的计算.。.173.1.4结果分析.193.2规划模式构想.224景观林营建树种选择方法和过程.254.1研究背景.254.2研究材料.254.3研究方法.254.3.1评价体系的建立.,.评价指标的筛选.,.2建立递阶层次结构.2评价指标的量化.,.26目录4.3.2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Wi).2构造判断矩阵并赋值.,.2层次单排序及总排序.284.3.3综合评价及排序.305景观林营建树种配置方法和过程.335.1立地类型的划分.335.1.1立地因子的选择.,.335.1.2主导因子分级.,.335.1.3立地类型划分表.345.2各立地类型土壤肥力综合评价.,.,.345.2.1实验方法.,.345.2.2评价方法.355.2.3土壤养分综合评价.355.2.4土壤肥力水平综合评价.365.3不同立地条件的树种配置评价.365.3.1数学原理.365.3.2树种生理生态指标综合评价.375.3.3各立地类型树种效果值.395.4树种配置优化决策.415.4.1建立综合效果测度矩阵.,.415.4.2灰靶决策.,.425.4.3适地适树的决策方案.445.5现有杂灌木林地改造内容及措施.455.5.1人工造林、补植更新.455.5.2林木定向抚育.475.5.3林地土壤改良.495.5.4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496挂甲塔沟谷功能区划分及生态景观设计.,.516.1设计核心思想.516.2功能区划.516.3功能区植物配置.526.3.1住宿区一庭院森林景观配置.536.3.2接待中心.566.3.3带露天电影院的生态餐厅.566.3。4活动健身区.576.3.5观景区.576.3.5古迹游览区.587.结论与讨论.,.597.1结论.597.1.1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及规划模式.59百京西风景游憩林规划研究7.1.2景观游憩林营建树种选择.597.1.3景观游憩林树种配置方案.,.607.2讨论.,.,.60附图.63个人简介.,.75导师简介.,.77致谢.791森林游憩规划营建理论与技术研究综述1森林游憩规划营建理论与技术研究综述森林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诱人的野趣及其独到的保健功能,越来越多游客被其所吸引。森林游憩作为绿色旅游的主体,己成为世界上正日益盛行的融旅游娱乐、环境教育和自然保护为一体的新兴旅游业生态旅游业的主体。为了在四季青挂甲塔景观规划项目中实现游憩林的合理规划营建,现将近年来有关森林游憩规划营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森林游憩兴起、内涵及内容森林游憩的兴起美国是发展森林游憩较早的国家。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一一黄石国家公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意识到了在森林中发展旅游业的生命力。到1960年,旅游由于它的现实价值而最终获得了各界人士的承认,而且一跃成了森林资源的一个主要部分。在美国举行的以“森林多目标利用”为中心议题的第五届世界林业会议,是森林游憩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以后各国积极投入到自然保护区及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马建章,1998)。1.1.2关于森林游憩(ForestReereation)的定义l)森林游憩(ForestReereation)是指任何形式的到林区(地)从事旅游活动,这些活动不管是直接利用森林还是间接以森林为背景都可称之为森林游憩(旅游)或称森林生态旅游(Rob州:w.Douglass,1975)。2)马建章认为:狭义的森林游憩是指人们在业余时间,以森林为背景所进行的各种游憩活动,它包括野营、野餐、登山、赏雪、观鸟、滑雪、狩猎等。广义的森林游憩是指在森林中进行的各种活动,任何形式的野外游憩,它还包括在森林区内的乘车、骑马、划船、漫步、漂流、联欢、探险、摄影、观光和科学研究等(马建章,1998)。3)王兴国、王建军认为:森林游憩是在林区内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发生的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多种形式的野游活动,这种野游无论是直接利用森林还是间接利用森林,都属于生态旅游的范畴(王兴国,1998)。1.1.3森林游憩的特点及作用马建章从森林环境的特点阐述森林游憩不同于一般性的旅游,其具有冒险性、健身性及景观多样性。除森林本身所处地形地貌复杂外,森林资源景观本身还有一年四季性变化(马建章,1998)。森林游憩的作用森林游憩除一般旅游的观光娱乐等作用外,还有其独特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尸京西风景游憩林规划研究森林的净化作用森林能维护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过滤空气中的粉尘,吸收有毒气体,减弱噪音,改进水的品质,提供人类生存的最佳空间(朱忠保,1991)。空气负离子又称为空气的维生素和生长素。森林里的空气负离子浓度高,具有降尘、灭菌、仓库保鲜等功能。空气负离子不仅能强身,还能治病。日本的森林健康医院,德国的气候疗法,主要是利用森林的空气负离子和植物的精气,又称“芬多精”(吴楚材,1998)。绿色森林是一个绿色群体。绿色本身对人体有一种解除疲劳、镇静安神的作用。绿色植物对光有吸收、透过和反射作用。由于森林能吸收强光中的紫外线,对光的反射作用强,具有保护视网膜的作用(李世东,1993)。小气候森林游憩区的小气候具有夏凉冬暖、风小且稳、云雾多、水汽重、气候景观丰富、感觉舒适时间长等优良特征,是发展旅游业的潜在资源优势,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2关于森林游憩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研究1.2.1森林游憩资源开发的研究关于森林游憩资源开发原则为避免盲目开发造成资源和经济上的浪费,马建章提出森林游憩资源开发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马建章,1998):主题性:通过开发,使森林游憩资源景观得以充分表现,形成一个旅游主题。多样性:多样性与主题性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合理开发不仅不会冲淡主题,反而更能突出主题。协调性:作为整体的旅游开发,整体协调十分重要。适应性:适度的开发才能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陈秋华也在森林游憩业发展的生态经济思考一文中提出森林游憩发展的三个原则181:必须遵循森林生态经济原则;树立生态市场营销观念;重视森林游憩的生态文化建设。关于森林游憩资源开发的条件森林游憩资源要开发成游览地,一般有3个基本条件(马建章,1998):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即“进得去、出得来、散得开”。土地和气候条件:土地条件主要考虑的是负载能力。气候条件主要考虑的是季节性原有基础:是指当地的水电、排废、1森林游憩规划营建理论与技术研究综述道路等设施,利用原有基础,可以减少投资,降低成本;较短时间内达到接待旅游者程度。.3.森林游憩规划的理论及技术1.3.1森林游憩规划的主要理论与技术1.1反规划理论“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空间规划的方法。“反规划”是一个系统的规划,主要通过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系统的生态基础设施(EI)和人文设施为前提,以景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根本目标。由过去“资源+市场一产品”的开思路式转变成“环境保护十资源+市场一产品”的开发思路,彻底改变过去先开发后保护、边建设边保护的资源掠夺型的开发模式,提倡先保护后开发(俞孔坚,2005)。梁振然等(梁振然,2008)指出,作为一种空间景观规划,“反规划”在方法上先确定包括景观绿地在内的生态基础设施,即景区的不建设区域作为景区的“底”。这种方法颠覆了传统的“图一底”关系。如此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资源,构建更好的景观生态系统,使旅游开发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PDA设计途径上世纪50年代,SylviaCrowe通过借鉴建筑、绘画等艺术领域的视觉理论成功解决了森林种植、采伐等森林作业与视觉质量之间的冲突,得到了当时林业委员会和后人的认可(郝小飞,2007;Crowe5.1978)而后,经过DuncanCa娜bell,OliverLueas和SimonBell等人的实践和努力,逐渐形成了如何对地形结构复杂、规模相对较大、自然过程和格局占支配地位的森林景观进行设计的一套理论体系和具体技术。英国林业委员会首席景观设计师simonBell将这一系列森林景观设计理论和技术称为“主动设计途径”伊DA)(Bell5.2004:)在长期的实践中,英国的景观设计师认为形状、视觉力、规模、多样性、统一性和场所精神等是森林景观设计最重要的6项原则,它们对感知有重要的影响,并与设计结果的好坏有紧切的联系(0wRLucas.1991;2001)。BellS把PDA基本设计原则分为基本元素、变量及组织3个层次并指出三者的结合可以作为描述现有景观视觉格局的语言(owRLueas.2001:Bells.2004)。1.3.2当前森林游憩规划存在的问题规划意识问题现在一些地方“政绩”风严重,把旅游规划作为一种摆设,或仅仅作为政府重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种标志而缺乏实施力度。京西风景游憩林规划研究.3.2.2森林游憩资源调查问题在确定森林游憩开发的战略时,要通过调查了解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摸清森林游憩资源家底掌握森林游憩资源的利用状况和一些相关的数据,寻找开发利用潜力。要求调查人员具有宽阔的视野、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预见性。森林游憩特色问题我国森林游憩发展的历史不久,旅游产品比较单一且不具地方特色,以至于出现游客在景区内逗留时间短、回头率低等现象。陈秋华浪、陈贵松在森林游憩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中指出森林游憩规划应突出森林游憩资源特色,充分发挥游憩林的疗养保健功能、强身健体功能以及增知启智功能。除此之外,也应充分发挥林区优势,进行深层次、多方位、高品位森林游憩产品开发,保持并扩大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问题一些森林游憩开发者认为:森林游憩是投入少产出高的产业,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无烟工业”和“高效产业”。事实上,从旅游价值观来看,森林游憩资源主要还是不可再生资源。其次,旅游业作为一种产业,产出的各种废物对环境也造成污染,只是其形式不同于传统工业污染,且对这些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的难度更大。正是在种观念的指导下,各地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缺乏应有的资源环境配套保护措施,从而造成了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森林游憩规划的多学科覆盖问题由于自身专业的限制,有些规划人员对于旅游业的理论不够了解,有的对林业知识知之不多,有一些专家视野宽阔,但缺乏管理旅游行业和林业企业的实践经验,对当地森林游憩经济规律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对规划地发展森林游憩业的具体条件,影响森林游憩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研究不够等等造成森林游憩规划的困难。森林游憩规划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工艺设计,所以要求设计人员从森林学、旅游学、生态学、美学、系统学和市场学等多方面提升自己。1.4游憩林营建理论及技术研究现状1.4.1国内外风景游憩林营建研究现状国外风景游憩林营建研究现状传统上对以提高风景游憩价值为目标的森林景观经营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采伐相关的各个环节上(枷11邓,1956:pa职etJ,1997:VodakMC,1985)。如今,许多国外学者着力于研究美景度同森林抚育之间关系。譬如Vodak(1985)及BruceHull(1986)研究证明,风景游憩林抚育强度越轻美景度值越高;美国的Schroeder等通过研究针叶林不同皆伐所造成林窗面积对森林景观质量的影响,表明即使是很小面积1森林游憩规划营建理论与技术研究综述的皆伐也会产生视觉影响,皆伐面积越大,可接受程度就越低。几hvanainen等(2001)认为采伐强度在25%以下的单一斑块皆伐作业也能被公众所接受;国外许多学者研究表明(RibeRG,1990)林分中既有优势木又有非优势木的组成时美景度提高。staffelbach(1984)更进一步指出混交针叶林和混交落叶林的美景度高于针叶树纯林;林分的美景度随林龄的增加而不断地提高(HullRB,1986:BuhyoffGJ,1986;HollenhorstsJ,1993);林内可透视距离越长,美景度越高;地被物(各种草类、树木幼苗)对林分的美景度具有促进作用,对于空旷性的林分,地被物对林分美景度意义更加巨大(几b吸G,1990:ArthurLM.,1977);Shafer等(shaferEL,1997)的研究表明经过择伐的有保留倒木的混交林比无倒木的同类混交林具有更强的景观吸引力;采伐剩余物的存在降低了林分的美景度,而集中堆放的采伐剩余物所产生的景观负面效应比分散时更大(VodakMC,l至)85)。除此之外,森林抚育要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重视游人的心理因素.风景林的抚育将影响生态因子的变化,抚育使林内的光照增加,空气和地表温度增高,二氧化碳同化能力随抚育强度的加大而提高,凋落物的分解率提高,这些对风景林的生长是十分有利的(张荣,2004)。Daniel等(1992)提出风景林抚育措施实施的景观效益评价可采用心理物理学派中的SBE法,该法可从定量的角度对风景林的每一抚育措施进行评判、分析,为科学的进行风景林抚育提供了可靠依据。国内风景游憩林营建研究现状国内风景林营建技术同国外相比起步较晚,目前大部分文献都是局限在论述风景林建设的一般原则方面,缺乏结构调整、更新改造以及景观配置等具体技术(张荣,2004)。在游憩林经营理念方面,翁友恒等(2001)提出风景林的建设应以生态美学和生态经济学为指引,适地适树,选择多类型、多层次、多品种阔叶树,改造劣质的单层针叶纯林,以绿化、香化、美化为目的,乔灌草结合,纯林与混交林结合,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结合,观赏与生产结合,形成多样化格局。在关于抚育方面,陆兆苏(1994)认为适当的间伐和更新伐,可使森林景观多样化。在游憩林营建技术方面,我国较为成型的风景游憩林营建技术体系是陆兆苏提出的包括风景林的树种选择、植物配置、空间配置、季相配置、抚育整形、更新改造、保护建议(陆兆苏,1991;1994),以及陈鑫峰(2000)提出的培育大径级林、改善林分状况、提高林窗景观统一度、丰富林内景观树种、营造混交林建议。林相改造研究主要是运用植物学和生态学原理,把生态功能脆弱、树种单一、林相单调、景观功能差的林分,逐渐向复层林、生物多样性高、景观多样的林分的方向改造(陈鑫峰,2000;韦新良,1999)。京西风景游憩林规划研究对于将森林公园现有森林培育为风景林,杨式唱(2001)总结通常有两项基本的营林措施,即景观伐与景观补植.郭宝章等将森林景观改造措施详细分为树种选择、修枝、伐木、林下整理与补景栽植4个方面,在实施抚育时必须考虑到伐区的位置、大小及形状等对景观造成的影响(万志洲,2001)。韦新良(1999)认为森林景观具体配置实行点、线、面相结合,保证点、线、面上的差异性。陈鑫峰37认为风景林应分季抚育和管理.春景抚育强调要有层次和色彩变化;重视不同植被的物候差异;要贯彻四维景观设计思想等.夏景抚育则强调要减少同一视域中的斑块和树种的数量,创造整齐一律或层次变化明显的林冠面特征;注重树形搭配,增加色彩等。秋景抚育则强调以建设“密集型“色块为主,在视域中加大常绿树的比例;色彩配置上要避免靠近色等(徐红梅,2007)。陆兆苏等(1991)为风景林抚育要借助园林中的一些造景手法,例如合理安排对景、透景、障景和隔景。1.4.2国内外风景游憩林营建技术存在的问题l)国外风景游憩林主要强调其自然性,针对林分的经营管理较少,但我国的风景游憩林经营管理注重理论研究较多,但能指导实践的少。2)风景游憩林的抚育尚缺乏林木分级、林木抚育对象和林分抚育对象确定、抚育强度和抚育间隔期确定等基本原理。3)在风景游憩林的改造方面,更多地采用人工痕迹过多的传统园林式改造,追求近自然理念仅限个别案例,如广州白云山风景游憩林改造(王国如,2005)。4)对风景游憩林的结构与景观功能的相关性研究很少。目前,更多的研究集中于较窄的专业范畴内,缺乏生态学、森林培育学、美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以至于难以形成科学的风景游憩林营建理论和技术体系。1.5风景游憩林国内外研究趋势城市化造成城市人口拥挤,城市空间狭小,城市居民对回归自然的渴望愈加强烈。风景游憩林作为重要的生态公益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风景游憩林的研究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工作进行验证。因此,今后需完善并规范风景林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应用于实践:l)风景游憩林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完善。2)定量分析风景林植物群落的结构及空间格局,对风景游憩林的植物群落生活型结构及空间配置进行分析和比较,归纳出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研究植物群落结构与美景度的关系,探讨近自然植物景观设计。3)引进新理论,结合多学科知识,不断发展风景游憩林建设理论体系。1.6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景观改造问题上从树种选择、配置环节构建探索性系统方法,借助景观格局分析技术、层次分析法、模糊决策将生态学、森林培育学与美学交叉结合,解决树种选择及配置主要是依靠设计者的经验和主观意愿进行选择,多1森林游憩规划营建理论与技术研究综述数采用定性分析,科学依据不足,说服力不强的问题。为风景游憩林营建游憩林营建提出借鉴性方法理论。论文以西山挂甲塔地区为例对森林生态景观进行了规划设计,综合文化旅游定位、生态景观环境塑造、空间营造因素,以自然野趣、层次多样为特色,打破京西森林旅游规划固有模式,预期将营建一个独具特色、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风景游憩林分,为北京市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度假、休闲旅游的场所。1.7论文研究的目标理论结合实际,景观改造问题上从树种选择、配置环节构建探索性系统方法,充分将生态学、森林培育学与美学交叉结合,最终达到风景游憩林高美景度,丰富景观结构,适地适树的目的,以期达到为风景游憩林营建游憩林营建提出借鉴性方法理论。1.8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1.8.1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及规划模式构想l)现有景观空间格局分析2)规划模式构想1.8.2杂灌木林地景观游憩林的营建l)风景游憩林营建树种选择应用AHP法建立以生物学习性、生态适应性、观赏性、抗病虫性、生态效益为准则的生态风景林树种选择评价体系,确定以生长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制造行业标准操作流程指南
- 企业团队协作项目管理框架
- 技术文档撰写与审核流程模板
-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标准化检测模板
- 智能化装备安全防护责任书9篇
- 美丽的天池300字9篇
- 农村信息技术服务支持协议文本
- 企业文档分类管理与搜索工具
- 供应链稳定持续承诺函8篇
- 企业风险管理标准化工具与应急预案制定
- 新闻编辑(修改版)马工程课件 第六章
- GB/T 2930.8-2017草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 勘察设计工作大纲
- GB/T 17188-1997农业灌溉设备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关于国有集团公司采购管理办法【五篇】
- 2022年资阳市雁江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2 第2课时 基本不等式的综合应用(课件)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排便课件
- 【高考英语精品专题】必修1 Unit 1 Life Choices-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备考方略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版)
-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概论(刘行芳)-课件
- 医学放射卫生相关法律法规ppt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