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评估材料-汽检专业范文.doc_第1页
专业评估材料-汽检专业范文.doc_第2页
专业评估材料-汽检专业范文.doc_第3页
专业评估材料-汽检专业范文.doc_第4页
专业评估材料-汽检专业范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总结报告一、 专业概况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我校重点专业,成立于1990年。2001年,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被授予“国家高等工程专科示范专业”;2003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专业;2006年学校首批进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首批示范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本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的理念,培养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的维修、管理、服务等岗位所需要的,熟练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懂专业管理知识的,具有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以一线维修服务岗位为就业目标,以服务顾问、索赔员、服务经理、技术经理、备件经理、技术总监等关键岗位为发展目标,面向全国汽车行业培养毕业生。多年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深受企业好评,供不应求,连续多年学生入学分数大多数高于本科线,学生生源素质高。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荣获2007年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荣获2008年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团队内有一名吉林省教学名师。建设成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国家级精品课1门,汽车底盘系统检修省级精品课一门,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总线系统检修校精品课二门,汽车电子、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修理国家级资源库。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代表队在2011年吉林省汽车检测与维修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2012年国家汽车检测与维修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二、 专业建设与成效1、 工学深度结合,确立柔性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学结合不断深化的实践中,切身感受到目标企业在经营理念和用人观念的不同,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不同,相应的必须要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更加贴近就业市场,我们还与企业合作共同创办了各种定向培养班,兼顾普适性培养与定向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柔性化。截止到目前,我们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了下列人才培养模式:2+1普适性培养模式:普适性班级采取一年基础专业平台学习,一年高级专业平台学习,一年企业实习的三阶段培养模式。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在企业实习。1+1+1订单培养模式:T-TEP、TQP订单班级、博世订单班等采取一年基础专业平台学习,一年定向专业平台学习,一年定向实习的三阶段培养模式。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在企业实习。中德SGAVE 2+1订单培养模式:中德SGAVE订单班采取二年定向学习,一年定向实习与发展的二阶段培养模式。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在企业实习。中德SGAVE项目具有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和领头作用,是中国职业教育的重大创新,对职业教育改革有着深远意义。3+1四年制模式,四年制班级采取一年基础专业平台学习,二年高级专业平台学习,一年企业实习的三阶段培养模式。前三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在企业实习。随着汽车技术发展,汽车产品升级,汽车维修工作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为了培养新形势下的汽车维修人才,我们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制上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培养流程:2、 以能力培养为根本,以素质培养为基础,结合岗位群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为了培养出真正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我们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就目前行业发展趋势及对人才培养机构的要求进行充分研讨,同时专业教师团队成员深入到更广大的企业中调研,倾听一线岗位的声音,汇总归纳成行业企业用人标准,根据能力递进原则,形成课程体系框架。(1)“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的理念教学指导思想: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转向培养学生的自主与创新能力,并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课程的开发要依据是用科学的方法对职业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探究出隐含在工作任务中的知识和能力,最后抽象出职业工作任务。 教学内容确定把工作过程知识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 把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并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模式构建,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实行“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领域来源于对行动能力的系统分析。教学按照活动过程进行,旨在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学习形式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更多的是教学的咨询者与主持者。 (2)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上述理念、思路,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构成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通过系统设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课程的设置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化,打好汽车机械识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维修电工等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打好必要的基础。(2)课程内容设计是根据人才培养和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3)知识技能的积累由经验到策略,更关注故障诊断与分析能力的培养,高职更注重逻辑思维,策略层面的培养,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4)课程的设置注重能力的培养,从单一到综合能力,由基本到高级的培养,逐级递进。3、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校企共建,合作育人(1)利用企业智力资源,制定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注重吸收企业专家,在专业建设上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专业建设委员会中,企业、行业专家占有重要地位。专业坚持校企共建的开放式办学模式,定期与企业、行业专家召开毕业生座谈会,针对长春市乃至整个国内汽车领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发展状况,提炼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要素,论证和制定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对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进行充分地分析和讨论,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从前期研讨、制定、实施监控、反馈和修订,周而复始,不断更新,我们一直听取企业、行业专家的宝贵意见。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过程中,及时把企业的专业培训内容与教材引入进来,形成了新鲜、完整、动态的课程体系。专业建设委员会不断补充新鲜血液,邀请企业工程师、研究所专家等加入专业建设委员会。(2)企业提供教学设备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在与一汽大众、一汽轿车公司、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博世公司等企业的多年合作过程中,企业陆续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设备,如奥迪、迈腾、高尔夫、皇冠、锐志、卡罗拉、凯美瑞、马自达、红旗等30余辆轿车,发动机总成、变速器总成50余台, 检测仪器VAS5051、5052、6150、VAG1552、IT2、GTS共20余台。配套这些设备,企业还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和企业标准,共同建设校内学生实训基地。在举办2012全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大赛期间,一汽大众提供20台迈腾车以及相应的维修资料,与赛事组委会共同研究大赛标准。一汽大众旗下的多家4S店又提供了20余位专业裁判。将有条件的课程和教学环节课堂建在企业,建设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教学实训基地,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引导、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方式将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教学团队,课程中引入公司、企业业务流程和工作项目,聘请业务骨干指导实践教学。(3)利用企业培训资源,推动师资培养和认证我们利用一汽大众、一汽轿车公司、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博世公司的培训资源,培训专业教师并获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认证。T-TEP项目赵晓宛、石庆国等6名教师接受丰田体系汽车维修技术培训,并获得相应认证。TQP项目张军、丛彦波等5名教师接受一汽大众体系汽车维修技术培训,并获得相应认证。博世项目夏英慧、孙雪梅等2名教师接受博世公司培训,并获得相应认证。田丰福、李明清等4名教师接受中德SGAVE培训,并获得相应认证。(4)学校与企业联系密切,沟通及时,保证学生实习就业岗位学校与企业联系密切,沟通及时,通过招聘会、网上面试等形式,每年由一汽大众、一汽轿车公司、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博世公司提供500多个实习、就业岗位,保证学生实习就业岗位。(5)合作开发多少教材,丰富教学资源学校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方法,大力促进工学结合教材建设,丰富教学资源。迄今为止,共同开发了,18本校企合作教材。(6)充分利用企业专家,提供兼职教师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学环节聘请企业的兼职教师,比如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择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关键技能训练项目和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这些都有兼职教师的身影。4、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采取“任务驱动,工单引领”的方式,促进课程建设,推动课程改革课程体系中的职业核心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开发,首先提炼职业活动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对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形成课程框架,然后把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融入课程内容,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全面发展。按岗位标准(行业标准)来建立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课程建设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采取“任务驱动,工单引领”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1)课程建设过程中,贯彻“任务驱动,工单引领”的理念我专业的13门职业核心课程均通过“客户委托工单”、“任务单”导入教学目标,然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首先学生明确“我要达到什么学习目标”,其次“我要通过学习什么来实现目标”,此过程教师起到纠正、补充、完善作用,最后学生讨论、制定方案,“如何做来实现目标”,实现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2)教学实施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本专业有发动机理实一体训练区、汽车底盘理实一体训练区、汽车电气理实一体训练区、汽车装配与调整理实一体训练区等,能够完全实现理实一体教学。目前有汽车发动机维修、传动系统检修等16门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上课。学习过程采用理实一体化的形式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交替进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做中会”。 (3)建设学习型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深入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建设学习型课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听懂”变为“学会”,学生真正的在“学”,才会有学习的困惑,教师的教学才会有针对性。我们采取了以赛代练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对实训内容、考核标准、熟练程度、规范程度等方面精益求精、刨根问底的精神。(4)课程内容表现形式多样,提高教学吸引力为了提高课程吸引力,方法之一就是增加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主要职业核心课程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如图片展示,实物,视频挑错,网上问答,教学资源库,网络资源,校本维修手册等,课程内容载体形式多样,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实施的有机结合(5)不同订单项目课程建设各具特色,针对性强1)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SGAVE)项目的课程建设进行了全新的教学模式探索,开发8大学习领域课程,包含43个情境、14个综合能力,建立基于能级递进的课程模式,每个学习领域课程贯穿3年,课程安排遵循能力递进(新手到专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课程采用客户委托,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问题和处理问题为导向进行学习,探索全新教学模式。2)丰田技术教育项目课程注重丰田理念熏陶和职业素质提高,丰田理念、丰田5S管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等贯穿培养过程始终。注重规范性,注重技能培养,教学标准由丰田公司统一制定,主干课程的教材和训练工单由丰田公司方统一制定,精确对应岗位需求。3)博世教育项目采用了嵌入式教学模式,学员不仅需要学习TQP课程,诸如大众车系网络技术、大众车系汽车行驶与操纵系统检修等,还需要学习博世课程,如汽油机管理系统、博世汽车检测诊断设备,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十分显著。而且,这样的订单培养项目结合后,学生既学习了TQP的知识,也学习了博世知识,将订单培养和企业相结合,让学生就业的时候参加TQP体系,减少了学生的后顾之忧!课程建设成果:课程级别性质建成时间负责人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国家级精品课2008年李春明汽车底盘系统检修省级精品课2009年焦传君汽车发动机维修校级精品课2009年赵晓宛汽车总线系统检修校级精品课2009年张军汽车电气系统检修省级优秀课2008张军汽车售后服务管理省级优秀课2009年赵晓宛汽车电子、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修理国家级资源库2011年张军5、 编写具有国际水准的工学结合高职高专教材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实施,教材是关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师和一汽大众公司等企业共同编写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教材,在国家各级出版社出版,其中汽车底盘技术被评为省优秀教材二等奖,有的被评为国家十一五优秀教材,编写多部实践训练校内教材见表。表7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材建设规划表序号教材名称出版时间出版社主 编1汽车发动机维修2010校本教材赵晓宛2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2009校本教材李春明、张军、焦传君3汽车总线系统检修2010校本教材张军4汽车维修电工基础2010校本教材张军、杨金玉5汽车电工电子技术2011.3铁道出版社张军6汽车电工电子基础2011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军、杨金玉7汽车电气系统检修2009.3人民邮电出版社张军副主编8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2009人民邮电出版社张 军9汽车结构与使用2009人民邮电出版社刘艳莉10汽车中控门锁与防盗2008高等教育出版社赵晓宛、许大伟11汽车ABS结构与检修2008.8电子工业出版社李东兵12自动变速器原理与检修2008.7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李东兵13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2009人民邮电出版社张 军14汽车舒适安全与信息系统检修2010.5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张 军15汽车总线系统检修2010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张军16汽车机械基础2010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陈位铭17汽车舒适与安全与信息系统检2011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张军6、 跟踪前沿,汽车新技术同步进入课堂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始终秉承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的理念,跟踪前沿。专业建设委员会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以汽车高新技术为切入点,邀请前沿技术企业工程师、研究所专家等加入专业建设委员会,就目前行业发展趋势及对人才培养机构的要求进行充分研讨,对于新开发的专业核心课程,增加企业兼职教师的授课学时比例。及时把汽车新结构、新技术纳入到教学,比如汽车的TSI技术、DSG技术、总线技术,先进的6150、GTS检测仪器等在最短的时间纳入到教学,与企业同步。 7、 实训平台与实训内涵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拥有校内实训面积14000m2,由34个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室和装调实训基地组成,层高均在5m以上,包括汽车保养实训区、汽车电工实训室、汽油机电喷实训室等52个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及工量具,拥有奥迪、迈腾、速腾、高尔夫、皇冠、锐志、卡罗拉、马自达等40余辆轿车,总价值2000多万元人民币。另外,教师自己研制和企业合作制作教学实训设备有:捷达发动机实训台、威驰发动机实训台、卡罗拉轿车电气实训台、捷达、奥迪轿车空调实训台、红旗轿车整车实训台40台套等、01J自动变速器实训台架、自动变速器性能检测试验台、阀体检测试验台、。通过上述实训设备,能够进行汽车电气系统线路分析、汽车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保养及汽车性能检测等实训项目。实训室(基地)汇总表实训室名称数量实训室名称数量汽车装调实训区3中德项目实训室4汽车保养实训区4发动机基本构造实训室3汽车检测实训区4汽油机电喷实训室4汽车故障诊断实训区4柴油机燃油喷射实训室2自动变速器性能检测实训区3发动机综合实训室1自动变速器检修实训室2丰田T-TEP实训基地1汽车电气与电路实训室3汽车传动系统实训室2汽车总线技术实训室1汽车制动系统检修实训室2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实训室3汽车转向系统检修实训室1汽车电工技术实训室2汽车行驶系统检修实训室2合计52上述实训条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校内专业实践实训基地群,为本专业营造了具有职业氛围的真实的实践、实训环境。汽车工程学院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被吉林省劳动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评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实训基地在国家、省市、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各级别的培训鉴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拥有一汽大众公司、一汽丰田公司、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通立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签定协议的校外实训基地90多家,并与一汽集团、各大品牌汽车集团200多家品牌经销店保持紧密联系,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办学关系,形成了长期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群。这些国际化的品牌公司,管理规范、技术领先,兼职教师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参与热情高。通过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向企业开放等手段,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和使用校内实训基地,形成校内实训基地面向学生和合作企业开放的机制;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和环境建设完善;根据职业岗位能力标准要求,开发和制定出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和管理文件,使设施设备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开发出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吻合度高,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发、使用和管理的长效机制。继续建设好提高专门的T-TEP丰田专业训练区、TQP大众专业训练区的建设水平和利用水平,为订单培养项目提供专业化的硬件条件有力支撑。根据企业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逐步探索教学实训一体化、项目化管理方法,有效制订学生实习实训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我们还根据职业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科学划分实习实训阶段,制订不同阶段实习实训教学计划,建立教学大纲与阶段计划有机结合,阶段计划又相对独立的实习实训体系,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就业需求的需要,提高实习实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训基地具有真实职场的环境和氛围,实训设备条件应与生产设备条件尽量接近;建有具备学习功能的工作岗位;布置逼真的包括企业理念、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流程、生产安全须知等企业文化的环境氛围。我们安排专人担任项目负责人进行职场环境设计的实地调研,专门邀请有关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人员共同来设计和建设实训基地的职场环境。实训基地配备双师结构的项目教学团队,除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外,采用聘请大量的企业技术人员一起承担教学,教学中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按专兼教师1:1的比例聘请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8、 建设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为专业发展提供支撑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本领过硬的教学团队,共有专兼职教师36名。专业教师经过相关企业的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直接参与一些教学环节,体现工学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荣获2007年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荣获2008年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团队内有一名吉林省教学名师。自然状况年龄30岁以下30-39岁40-49岁50岁以上人数910107职称状况职称初级中级高级正高人数915111学历状况职称本科研究生人数1615出国/出境培训情况国籍德国新加坡台湾香港人次8148相关企业/机构专业培训情况企业一汽大众丰田公司博世公司中德SGAVE本田人次86482专兼职结构职称专职兼职人数2412(1)培养骨干教师、建设教学团队的途径、方法我们依据多年的校企融合办学经验,结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采取以下办法来培养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1)参加专业改革、建设,深入企业实践,结合订单项目和其他校企合作项目,采用工作伴随、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对于新招聘的大学生,在他们走上讲台之前,都安排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让他们了解企业,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和制定,从而充分理解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各项内容。定期组织青年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和用人单位,了解人才需求情况,让每一位青年教师都与一个或几个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建立长期的联系,不断学习、掌握企业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并将它应用到教学与培训中来。通过与一汽集团各分公司的合作与开展的各种技术培训、服务,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使教师始终跟踪先进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及时应用于教学中。加强团队梯队建设,建立新入职教师快速培养体系,让新入职教师助课、承担任务、压担子。例如:我们承担了一汽集团公司新入职大学生“汽车技术”培训项目,在老教师的带领下,年轻人如石庆国、徐广琳、李明清、田丰福等同志勇挑重担,承担了教材编写、课件制作,并担纲主讲几门课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了有关领导和学员的好评。李文博、李起振等同志带领学生下厂实习,承担了规定的任务,业务能力提升迅速。2)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广大教师及时跟踪一汽的最新技术及产品,自己动手,及时把新技术、新产品转化为实训设备,大众发动机实验台,不同车型的电器实验台、汽车空调系统实验台等多台套实训设备;在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学校鼓励年轻教师都必须积极参与,这样做,一方面保证了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的不断完善和实训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另一方面,锻炼了年轻教师队伍。3)依托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提升教师学历水平、教学科研水平和教育理论水平能力;依托订单项目(企业),打造建设专项教学团队,利用企业认证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如夏英慧、田丰福到一汽大众学习汽车新技术。石庆国、董长兴到丰田公司学习丰田一级、二级培训内容。赵洪涛、代孝红、孙雪梅到博世公司培训。4)专业团队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教学氛围利用年轻人有朝气、接受新鲜事物快的特点,在团队负责人的带动下,及时总结推广专业团队或教师的先进经验。固定教研活动时间,明确教研课题,在教研活动中实现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努力创设一种青年教师成长、中年教师进步、老年教师提高的良好氛围。扩大国际交流,利用中德论坛等方式,扩大教师视野。5)大力促进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本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依托一汽集团这一国有特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优势始终与企业保持着密切合作并建立了一支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他们不但参加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工作,而且参与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工作,为本专业的发展和职业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6)强化双师结构为了提高教学团队的实力,强化双师结构,从企业聘请了一批拔尖人才,如获得吉林省首席技师的孙雪梅等。(2)培养骨干教师、建设教学团队的的政策和措施为了配合专业的教学改革,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教学水平及实践能力,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的选拔评审制度;老、中、青教师传帮带制度;鼓励青年教师下厂实践,完成只要完成下厂实践报告,按满工作量计算。同时,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挂职锻炼或在校内实训基地参加实践。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学位、进修。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高学历。9、 教学管理规范,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教学实施与管理过程中,管理规范,遵守教学质量检查办法实验室工作规程理论教学质量评估及标准实习教学规定等有关管理规定。借助于学校、院部和教培室三级教学监控机制,有效监督保障了教学质量,即学校教务处设有督导室负责检查全校的教学质量、院部设有教学副主任负责监控本院的教学质量、专业由负责人来检查本专业的教学质量。本专业课程均制订了课程标准,包括详细的教学目标、内容、时数、教学方法的建议等等,并要求严格按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学期中切实开展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师评学等活动,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对教学过程不断反馈完善。我们还实行了教学看板制度,对教学过程进行目视化管理。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校内教学”与“企业实践”管理并重,建立了包括企业实践在内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内容体系、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并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结合“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特点,重点开发科学严密的实习计划,保证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对应,技能训练和企业岗位实际要求相对应。实习计划和大纲由企业与学校相关专业共同制订,共同实施,指导教师和企业培训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对实习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评价。10、 承办大赛,全方位提升专业实力通过承办和参与地方大赛和全国大赛,全方位提升专业实力。近年来,我们承办了吉林省和全国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大赛,在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实训室建设和学生的学习热情等方面,全部出现了明显的提升,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目标。通过承办大赛,指导参赛队伍,提高了师资水平,夏英慧、孙雪梅、张军等教师在辅导大赛、执教水平方面有了明显提升。实训条件通过大赛也得到了改善增加,迈腾车三辆、电气实训台16台。配套的国际化的考核标准也同时引入,对于今后的实训标准,考核标准建设都有启示意义和改善作用。通过大赛,搭建了国际交流平台,也和国内84家职业院校进行了深入交流。我专业代表队荣获2011年首届吉林省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项目大赛一等奖,显著提高了专业知名度、树立了专业品牌。11、 学生考核与评价我们在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方面,深化考试考核方法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过程考核和实践考核,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转变评价观念,促进学生素养的养成,促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提高,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灵活运用。并能对学生的安全意识、5S意识、思想修养、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考试考核标准,注重过程考核和实践考核。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和发展方向的不同,深入企业和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师共同确立企业行业专业类岗位用人标准和评价标准、企业行业管理类岗位用人标准和评价标准。构建专业测试题库,确立了知识、操作与理论并重的考核模式,将单一的理论考试改革为注重过程性考核的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考核。过程考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考核点分散于每次课实训目标的完成情况,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纳入最终成绩考核的范围,有利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的养成。12、 毕业生受到社会欢迎多年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深受企业好评,供不应求,连续多年学生入学分数大多数高于本科线,学生生源素质高,目前已有200多人成为汽车维修企业技术总监、总经理等,已形成品牌专业。近三年毕业人数与就业率毕业人数就业率2009年218100%2010年24098%2011年28698%2012年28999%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优秀毕业生孟祥文、李锐、李全来、刘井奎、云晓生、何英俊、孙雪梅、孙江山、李锐、王学文等在汽车售后维修行业中取得显著成就。孟祥文在一汽-大众Nick-Nickel服务竞赛决赛中获得决赛团体及个人第一名;孙江山获长春市维修工大赛第一名;孙雪梅获全国一汽大众汽车维修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名;乔伟获奥迪技术大赛中国赛区第一名等。我专业参赛队2010年获首届国家高职院校“汽车技术”项目大赛三等奖和2011年首届吉林省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项目大赛一等奖。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代表队在2011年吉林省汽车检测与维修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2012年国家汽车检测与维修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3、技术支持与技术培训几年来,我们在对社会培训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先后举办了国家级中高职师资汽车技术培训项目、吉林省中高职师资汽车技术培训项目、一汽集团公司新入职员工汽车技术培训项目、一汽集团高技能汽车技术培训项目、长春市汽车维修技师培训项目、米其林公司汽车技术培训项目、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汽车技术培训项目等。三年累计培训超过8000人日。培训效果受到了培训单位以及学员的高度好评。三、 特色与创新 (1) 校企深度融合,资源要素共享我专业在在建设过程中和企业合作密切、深度融合,在人力资源、场地和设备资源、软件资源等方面能实现要素共享,达到校企双赢。(2) 国际合作,打造高端订单培养项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目前已经与德国奔驰、宝马、保时捷、奥迪、大众和日本丰田、雷克萨斯等国际高端汽车企业合作,确立了相应的订单培养项目,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三)同步汽车新技术在专业教学内容方面,我们始终注重跟踪前沿,及时把汽车新技术纳入到教学中。四、 存在不足与整改措施1专业近年来招生规模逐年增加,专职教师数量略显不足。整改措施:树立校企融合、专兼结合的建设理念,多途径、分层次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从企业引进部分有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工程师作为学校的专职教师,同时聘请部分兼职教师,改善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水平和层次。完善聘任、激励和保障机制,稳定兼职教师队伍。构建交流、合作和管理平台,探索兼职教师队伍多元化管理模式,完善师资队伍培训体制。2.科研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整改措施: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将教学过程视为科研过程,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这是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学习理解学校的相关管理、激励政策,鼓励专业教师对教科研建设、奖励的投入。五、 自评结论专业评建工作小组认真对照评估指标体系的7项主要评估指标、22项关键评估要素及其标准逐项自评,认为每一项均为“合格”。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结论为“通过”。榜样离我们很近,模范就在我们身边。人人心中都有榜样,我们总是在媒体上看到榜样们的事迹,总是觉得榜样在大家的“眼里”implementation of corrective tasks for the new problems found in a timely manner into 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 and rectification category. In-depth summary of good practices and good experience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good around the typical,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rectification, to prevent repeated rebound, use of the results of the activities, timely organization look back again.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continuously consolidate and deepen and exp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to achieve the system results, practical results. Three, the main problems and rectification measures focus on rectification goals, determined to honor the commitment rectification measures to build long-term mechanism style construction bureau Party,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style The construction and working level, according to the list of issues to sort it out, with overall requirements to carry out the mass line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focu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ctification, enhance team ability to discover and solve their own problems, focus on building a political firm, pioneering and innovative, wholeheartedly for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