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ppt课件.ppt_第1页
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ppt课件.ppt_第2页
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ppt课件.ppt_第3页
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ppt课件.ppt_第4页
作业环境的安全管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授课人:杨海燕,作业环境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各种构成要素的总和。包括生产工艺、设备、材料、工位器具、操作空间、操作程序、劳动组织、气象条件等。在作业环境中存在有:危险因素,和危害因素。,面向作业环境布设的安全管理作业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如何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有序与无毒无害,以给作业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实现安全生产。作业环境管理的任务就是发现、分析和消除作业环境中的各种有害因素,防止职业病害职业病的发生,清理整顿作业环境的布设,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有序。,一、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的要素(管理对象)1、厂区布局、设备、工具、物料的放置。2、物流的流向与通道。3、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4、事故疏散通道、出口,及泄险区。5、安全标志。6、作业环境合理的照明。7、职业卫生状况。(识别、评价、控制),二、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目标)以人为本地确定人与物在生产空间、场地的相互位置关系,通过对作业环境布设识别、评价、对不良改善;对有害因素的防治;作业环境管理及作业环境的日常检查管理。使作业环境整洁有序、无毒无害,保障生产安全、高效。,三、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1、现场调查,了解现状,分析作业过程,识别有危险、有害因素。【T16】2、评价危害程度,确定整治对象。3、确定整治方案并实施,评价整治效果并完善。4、日常检查,维护整洁有序、无毒无害状态。5、持续改进,完善提高。,四、作业环境布设作业环境的布设要做到整洁有序,而做到整洁有序的关键,一是要布置好,二是要经常维护清理。达到高效、协调、安全舒适、美观。1、布置原则(1)按危害程度分区,有害与无害分开(2)按功能分类(3)按顺序排列(4)频繁使用优生,重要优先(5)符合人机工程学,2、定置管理(在生产中的调节)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门科学管理方法(1)定位、定向、定量、定人、定作业方式。(2)实现安全、优质、高效、经济。(3)相对稳定、持续改进定置管理的目的是消除人的无效劳动,防止和避免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为生产者以最少的时间,最低的成本,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而创造条件。,3、定置管理的具体方法(1)5S(p242)整理按使用频繁分为常用、偶用、不用的整顿分类定位放置、常用优先清扫清除不用的清洁日常维护、各置其位、清除废物素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开展5S活动的原则(p247)【T17】,一、6S的定义,6S是什么?6S是在日本广受推崇的一套管理活动,它是用来维持环境品质的一种技术。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拼音均以“S”开头,简称5S。又加上Safety安全,有的Service,Simple等形成6S、7S、8S等,我们采用了6S的称呼方式,也就是加上了Safety安全,但其实质都差不多。其目的在于使企业的“多余”表面化,然后将其一扫而净,它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整理SEIRI,素養SHITSUKE,整頓SEITON,清潔SEIKETSU,清掃SEISO,安全SAFETY,6S的定义及做法和目的?整理:定义区分要用和不要用的东西,不要用的东西清理掉。做法1.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2.清除不需要物品。3.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4.制订废弃物处理方法。5.每日自我检查。,整顿:定义: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地摆放整齐,明确地标示。做法:1要落实前一步骤整理工作2布置流程,确定置放场所3规定放置方法4划线定位5标识场所物品(目视管理的重点)目的:所有物品摆放整齐、有标示,不用浪费“时间”找东西。,清扫:定义清除职场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做法1.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外)。2.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3.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4.建立清扫基准,作为规范。目的清除“脏污”,保持职场内干干净净、明明亮亮。,清洁:定义将前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成果。做法1.落实前3S的工作。2.制定目视管理,颜色管理基准。3.制定稽核方法。4.制定奖惩制度,加强执行。5.维持6S意识。6.高阶主管经常带头巡查,带动重视。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并显现“异常”之所在。,素养:定义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做法1.持续推动前4S至习惯化。2.制订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3.制订礼仪守则。4.教育训练(新进人员加强)。5.推动各种精神提升活动(早会、礼貌运动等)。目的提升全员的“素质”,养成工作规范认真的习惯。,安全:定义在前5S的基础上,遵守HSE/SOE的规则,所有设备、物品(包括夹/制/治具)、现场所有的布置没有安全隐患,不会导致事故发生。做法、定期保养并及时维修设备。、遵守操作规则,不违章操作。、工作场所的布置遵守HSE/SOE的规则。目的保证设备和环境的安全,消除安全隐患,减少/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整理SEIRI,没将要与不要的物品区分开来。,违反第一个“S”,整理就是要减少有效空间的浪费!,任其破烂没有修补。前3S的标准维持何在?,违反第四个“S”?,清潔SEIKETSU,上级有关心,下级才有责任心!,既然6S需要我们随时随地的养成好习惯,为什么资料掉在地上,没人去关心呢?!,违反第5个“S”?,素養SHITSUKE,有人丢垃圾,无人捡垃圾的工厂是三流的工厂!有人丢垃圾,有人捡垃圾的工厂是二流的工厂!无人丢垃圾,有人捡垃圾的工厂是一流的工厂!,安全SAFETY,违反第6个“S”?,在这“电网”的世界中办公,朋友,你是否感觉到安全?,改善后,高效率的工作管理,整齐清洁的工作人员及工作环境,是减少浪费、提高生产及降低产品不良最重要的工程。从不良现象加以剖析:仪容不整或穿着不整的工作人员机器设备摆放不当机器设备保养不良原料、半成品、成品、整修品、报废品随意摆放工具乱摆放运料通道不当工作人员座位或坐姿不当以上种种不良现象,均会造成浪费,这些浪费包括:,以上种种不良现象,均会造成浪费,这些浪费包括:资金的浪费场所的浪费人员的浪费士气的浪费形象的浪费效率的浪费品质的浪费成本的浪费,6S的效能1)提升企业形象2)提升员工归属感3)减少浪费4)安全有保障5)效率提升6)品质有保障,(2)PDCA(p249)系统化模型称为戴明模型(PDCA模型),是管理体系的运行基础。按照戴明模型,一个组织(用人单位)的活动可分为:计划(PLAN)确定用人单位的方针、目标;配备必要的人财物资源;建立组织机构,规定相应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识别体系运行的相关活动或过程,规定实施程序和作业方法等,是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行动(DO)实施计划规定的程序,保证所有活动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检查(CHECK)确保行动有效性,修正行为偏差改进(ACT)不断调整完善管理活动,4、安全标志准确迅速传递信息【T6】指示标志,警示标志指令标志禁止标志,5、采光与照明(1)不良光照对作业人员的影响(2)照度与光照质量按新标准GB50043-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旧标准废止:GB50043-9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民用照明设计标准,五、作业环境职业有害因素(一)有害因素的分类(按其来源分)1、生产工艺中的有害因素,指工艺方法、设备、物料等带来的有损健康的因素。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指劳动的时间、强度、方式、工具等引起的有损健康的因素。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指自然环境、工艺环境、人工环境以及厂房设计和设备布局不合理等带来的有损健康的因素。,生产中的有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使人致病的寄生虫、微生物、细菌、病毒等生物体,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不良气象条件及异常气压噪声和振动电磁辐射,空气温度过高、过低空气湿度过高、过低强热辐射有害气流气压过高、过低,电离辐射:如X射线、射线、中子流等非电离辐射:包括高频、超高频、微波红外线、激光、紫外线,过强的劳动强度过长的劳动时间不合理的作业方式设计不合理的工具、设备,自然环境的有害因素,如太阳紫外线辐射工艺环境的有害因素,如烘房的高温人工环境的有害因素,如照明不足不合理的厂房设计或设备布置造成的有害因素,如辐射源布置在作业人员密集的地方,有害因素的种类,生产工艺中的有害因素是主要的,可分为:化学因素(1)生产性粉尘(2)生产性毒物物理因素(1)不良气象条件(2)噪声振动(3)电磁辐射生物因素:使人致病的生物体其中危害较大的是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噪声。,(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及造成伤害的条件1、有害物质和生物体侵害人体的途径(1)粉尘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吸入(2)有的毒物可经皮肤吸收(3)毒物也可经消化道食入(4)生物体从这三个途径均可侵入,2、有害因素侵害人体的后果未造成实质性损害出现职业特征体质变弱及抵抗力下降造成实质性损害官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引起职业病死亡潜在性损害:致癌和基因突变胎儿损害:流产、畸胎、体格智力发育不良,3、有害因素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条件(1)人与有害因素有接触机会,有害因素侵害了人体。(2)有害因素作用人体的剂量超过了人的耐受能力。剂量由与有害因素的接触时间和接触浓度(强度)共同决定,剂量随接触时间或浓度(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对吸入性有害物,剂量还随体力劳动强度增大而增大。影响耐受力的主要因素: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营养状况遗传缺陷,120834802/110832403/120432404/32042160接触浓度接触时间劳动强度剂量,车间空气中有害物浓度(mg/),每日工作时间(小时/天),吸气量(/小时),剂量(mg/天),序号,(三)有害因素危害控制的基本措施1、工程技术措施控制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2、个人防护措施控制直接作用人体的有害因素的浓度。3、卫生保健措施用预防医学方法保护作业者。4、组织管理措施用制度强制保障以上项措施的落实。,六、生产性粉尘、毒物危害控制技术粉尘、毒物形态的医学概念、物理学概念,粉尘与毒物有相同的形态因而有相同的治理方法,(一)有害源控制1、工艺措施(替代)(1)有害源合理布局(2)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以减少接触(3)消除或减少有害物或危害程度2、密闭措施(隔离)将产生有害物的部位封闭起来,使有害物不能逸散到生产环境中。,3、通风措施(排除)设置吸风罩,在散发区内建立有足够吸捕速度的吸捕气流,将有害物抽走。因通风措施的吸风量比密闭措施大很多,且易受外部气流干扰,故只有不能密闭时才采用。【T19】4、湿法防尘(增重),(二)控制设施(P278)1、除尘系统与毒物净化系统的构成:风罩(密闭或敞口罩)、风机、净化装置、风管及其附件(p288)【T11】2、除尘与毒物净化系统的划分原则(p287)同一工序共同工作归同一系统不相容的不得合并,3、系统配置要点(p288)(1)负压操作(2)设备联动【T18-13】(3)密闭良好(4)避免积尘下尽量降低风速【T15】【T18-1】(5)防积尘、易清扫(6)设置调节阀等附件,4、系统的运行管理(p291)(1)基本要求:严密不漏;不积尘;维持阻力平衡;装置完好;及时清运。(2)管理要点:专人管理;定期清灰;加强检查维护;定期测定;定期检修。5、系统防火防爆(p291)【T20】,(三)空气中有害物的净化1、待净化废气的状态,有害气体是均匀相,气溶胶是非均匀相。,2、净化的基本方法(1)分离法是物理过程,将有害物直接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净化前后有害物的化学成分不变。(2)转化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转化为无害物或易于分离的物质,净化后有害物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3、净化装置的类型,按净化原理可分七大类(p292)【T除尘器可分为?】(1)机械式分离装置(净化烟尘雾)(2)过滤式除尘器(净化烟尘)(3)电场沉降净化装置(净化烟尘雾)(4)湿式净化装置(净化烟尘雾、有害气体)(5)燃烧装置(净化有害气体)(6)冷凝装置(净化有害气体)(7)吸附装置(净化有害气体),4、有害物的净化方法及相应设备(1)(6)的方法:重力沉降、惯性分离、旋风分离、过滤分离、洗涤分离、电场沉降适用净化烟尘雾【T5】(7)(10)的方法:燃烧净化、冷凝回收、固体吸附、液体吸收适用净化有害气体【T4】,(1)重力沉降扩大气流断面,使气流速度降低,利用尘粒、雾滴受重力作用而沉降,从气流中分离出来。适用于比重和粒径大的尘雾分离过滤,纤维尘不适用设备是重力沉降室,可处理高温烟气。【T10-1】【T18-3】,(2)惯性分离气流方向有障碍物或气流突然改变方向时,尘粒或雾滴惯性作用撞击到障碍物上而从气流中分离出来,适用于粒大的尘雾,纤维尘或粘结性尘不适用,设备是惰性除尘(雾)器。【T10-7】,(3)旋风分离利用离心力作用从旋转气流中将尘雾分离,适用于粒大的尘雾,纤维尘或粘结性尘不适用,设备是旋风除尘(雾)器。重力沉降、惯性分离、旋风分离合称机械式分离方法,是利用重力、惯性力、离心力的作用,尘粒或雾滴的质量越大,受到重力、惯性力、离心力的作用越大,越有利于分离。【T7】,(4)过滤式除尘器含尘气流经过滤料时,尘粒被分离。颗粒层除尘器用砂粒作滤料,可处理高温或粘结性粉尘(p303)。袋式除尘器用天然或化学纤维织物作滤料,不宜处理吸湿性大或粘结性强的粉尘和高温烟气(p301)【T18-2-8-12】,(5)洗涤分离是一个传质的过程,将含尘、雾的气流与洗涤液体充分接触,使尘粒、雾滴从空气中转移到洗涤液中而将其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分离的装置是湿式净化装置,能使含有尘、雾的气体与洗涤液体有很大的接触面积,达到气液充分接触,在接触过程中使尘粒、雾滴从空气中转移到洗涤液中。文氏管除尘、雾洗涤器(p304)水浴式除尘、除雾器湿式旋风除尘器和卧式旋风水膜除尘、雾洗涤器(p305)泡沫除尘、除雾器吸收塔(p325)【T8】,(6)电场沉降在非均匀电场中使尘粒荷电,带电尘粒在电场力作用下,向电极板移动并积聚在电极板上,从而将其从空气中分离。要求粉尘比电阻(即电阻率)在10451010cm范围,不在此范围除尘效率大为降低。(p306)【T10-2】【T18-4】,(7)燃烧净化将可燃有害气体(不含P、S、N)燃烧氧化转化为无害物,分为直接燃烧、热力燃烧和催化燃烧。【T10-1】直接燃烧,适用于高浓度的废气净化。热力燃烧和催化燃烧,适用于低浓度废气净化,在专用的热力燃烧炉、催化燃烧炉内进行。【T14】【T18-5】,(8)冷凝回收是一个传热的过程,利用冷却介质吸收含有有害蒸气的热空气的热量而将有害蒸气从空气中冷却凝结成液体。只适用于高浓度热蒸气状态的有害物,冷凝装置有直接接触式(如喷淋塔、吸收塔)和间壁式(如热交换器)【T18-6-9】,有害物100时的饱和蒸气压:P100,100时有害物的蒸气压:P,若PP15,有害物蒸气饱和的部分(PP15)冷却凝结成液体而从空气中分离出来,仍有部分(P15)呈蒸气存在空气中没有分离出来。若PP15,有害物蒸气仍未饱和,没冷凝液体析出。,PP100,有害物未饱和呈蒸气存在空气中,15时有害物的蒸气压:P,有害物15时的饱和蒸气压:P15,冷却前,冷却后,高温未饱和的有害,在冷却温度下在冷却温度下有害未饱和的有害蒸气饱和而冷却凝结成的,冷却,气液充分接触(直接或间接),热量从蒸气传给水,热量,进行二次处理,回收利用,随冷却水排放,间接冷却,直接冷却,蒸气,蒸气,液体,传热的过程,(低温)冷却水,热量,(高温)冷却水,空气,空气,(9)液体吸收是一个传质的过程,含有有害气体的空气与液体吸收剂充分接触,有害气体溶解在吸收剂中,而将其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分为化学吸收和物理吸收。吸收设备主要有填料式或板式的吸收塔。【T10-4】,有害气体,吸收剂,溶解,吸收,吸收液,吸收质,溶剂,溶质,物理吸收单纯溶解过程氨水氨水氨溶解于水,会达到饱和。化学吸收先溶解再发生化学反应氨水氨水盐酸氯化氨氨先溶解于水成为氨水,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氨。水中的氨不断消耗,有利于氨的不断溶解。,(10)固体吸附固体表层的分子具有将其表面周围介质内的原子、分子、离子吸附到自己表上来的能力。多孔性固体因有很大的孔表面,当废气与这种多孔固体(称吸附剂)接触时,废气中的有害气体(称吸附质)就会被吸附剂吸附而分离出来。适用于处理低浓度废气。吸附可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吸附净化是在专门吸附装置中进行(p331)【T10-3】,固体吸附液体吸收,有害气体,活性碳,吸附质,吸附剂,吸附,有害气体(吸收质),吸收液(吸收剂),吸收,洗涤分离与液体吸收的区别洗涤:有害物微粒进入洗涤液,如有害物微粒不溶于水,则会悬浮在洗涤液中,形成混浊液(非均匀相),如有害物微粒可溶于水则会形成溶液。吸收:有害气体分子是溶解在吸收液中(均匀相),形成澄清液。液体吸收与固体吸附的区别吸附:有害气体分子附着在吸附剂表面(非均匀相)。吸收:有害气体分子进入吸收液内部,均匀分布在吸收液分子中(均匀相)。,用于分离烟尘雾(气溶胶)中有害物微粒的六类方法,用于分离废气中气态有害物的四类方法T459,七、防暑降温(一)工程技术措施1、工艺措施2、隔热措施3、通风散热施(1)自然通风(2)机械通风(二)个人防护措施(三)卫生保健措施(四)组织管理措施【T13】,八、噪声危害控制技术(一)噪声相关概念及卫生标准1、声音三要素:声源、传播介质、接受器2、声音的频率与强度、声压与声压级(p332)3、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