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基础知识.doc_第1页
Word基础知识.doc_第2页
Word基础知识.doc_第3页
Word基础知识.doc_第4页
Word基础知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部分第一节 Word基础知识1.1 认识Office:Office是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套装办公应用软件,它先后经历了Office 4.x、Office 95、Office 97、Office 2000、Office 2003等版本。它包括五大组件: Word :文字处理软件Excel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Office包括 Powerpoint :幻灯片制作软件Access :数据库Frontpage :网页设计软件1.2 Word 的启动和关闭 启动: (1) 桌面的快捷方式(2) 开始程序Microsoft word(3) 运行Winword 关闭: (1) 关闭按钮(2) 双击窗口控制按钮图标(3) Alt+F41.3 Word 窗口界面组成 (1) 窗口控制按钮图标 单击:弹出快捷菜单 双击:关闭程序窗口 (2) 标题栏 显示当前打开程序的名称 单击可弹出快捷菜单 双击可在最大化和还原之间切换 移动窗口(在窗口非最大化状态下) (3) 窗口控制三按钮 (4) 菜单栏 : 单击 双击 (5) 工具栏 打开和关闭的方法:在菜单栏上任意处右击选择和取消选择 (6) 水平、垂直滚动条 (7) 水平、垂直标尺 (8) 文档编辑区 (9) 状态栏 (10) 浏览对象三按钮 (1、页面视图 2、大纲视图 3、Web版式视图)1.4 在Word 进行文字输入 (1) 新建一个空白文档 单击新建按钮 文件-新建 (2) 进行文字输入 中英文切换:CTRL+空格 输入法切换:SHIFT+CTRL (3) 打开一个文档进行编辑 光标定位a) 鼠标单击b) 键盘定位: Home :本行行首 End : 本行行末 Ctrl+: 上一段段首 Ctrl+: 下一段段首 Ctrl+Home:文首 Ctrl+End :文末 光标移动键: (2) 选择文本 鼠标:任意字行 :在一行前单击多行 :先选一行再按住鼠标不放拖动一段 :在一段前双击多段 :先选一段再按住鼠标不放拖动全文 :在文档左侧连击三下左键或按Ctrl+A 键盘:必须带SHIFT键a) 从当前光标到文末: Ctrl+Shift+Endb) 从当前光标到文首: Ctrl+Shift+Home4. 保存一个文档(1) “文件”“保存”(选择保存位置,输入文件名)单击保存按钮(2) 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第二节 Word 格式设置2.1 设置字体格式步骤: 1.选定相关文字 2.进行字体设置,方法有三种: 用格式工具按钮 在选中的区域上右击-字体命令 单击格式菜单-字体练习:将水莲设置为黑体,倾斜,蓝色三号字,加着重号,字符间距为加宽5.6磅2.2 设置段落格式 步骤:选定相应的段落 进行段落设置,方法有两种: 在选区上右击执行段落命令 单击格式菜单-段落练习:将文章全文设为楷体,小四号,深红色,每段段首缩进2 个字符,行间距为固定值25 磅,字符间距加宽1磅 将水莲的第一段设置为左右缩进各1厘米,段前1.8厘米,段后2厘米,行距1.5倍,首行缩进0.9厘米。2.3 边框和底纹 步骤:选定相关段落 单击“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 应用范围:文字、段落2.4 段落的项目符号和编号2.5 设置文字的简、繁转换 选中文字后按工具栏上的繁简转换按钮2.6 改变文字的方向1、 按工具栏上的改变文字方向按钮2、 右击文字方向2.7 对文章段落进行分栏 先选定相应的段落,再执行“格式”菜单中的分栏命令,进行设置。2.8 段落首字下沉 步骤:将光标定位在该段中双击“格式”菜单“首字下沉”注:若要对多段都设置首字下沉,只需设置第一段,然后将光标定位在一段,按CTRL+Y键或执行编辑菜单中的“重复首字下沉”2.9 格式刷作用:用来复制格式步骤:选中目标 单击工具栏上的格式刷 用格式刷刷目标文字或段落课后作业: 打开留园简介文档,要求在正文上方添加文章标题“WORD文档”,设为一号加粗红色楷体,加蓝色双下划线,字符缩放150%,字符间距加宽3磅,并且居中显示,礼花绽放效果。 将第一段落分成3栏,首字为隶书并下沉三行。 将第二段首行缩进2个字符,左右各缩进1.2厘米,段前距为 20磅,行距为固定值25磅,并转换成繁体中文。 将第三段设为四号倾斜并加着重号,蓝色阴影框,边框线宽为1.5磅,再设置底纹填充色为浅青绿色,式样为黄色的50%,设置页面边框为艺术型(黄色小五角星)。 将设置好的文档保存在软盘“我的资料”文件夹下,取名为Myfile.doc第三节 Word 制表3.1 在Word 中制表1、 工具按钮插入X行Y 列的表格2、 双击“表格”菜单“插入”“表格”(对话框)3、 手工绘制表格:步骤:A、 单击绘制表格按钮,打开表格和边框按钮B、 设置线型、线色、线宽C、 单击铅笔按钮,先画表格边框,再用第二步骤设置画内部3.2 中表格或单元格1、 选中行或单元格2、 选中一列或多列3、 单击表格左上角的图标,选中整个表格3.3 调整表格的行高、列宽1、 用鼠标拖动2、 选中相应的范围后右击-表格属性注:删除表格:按工具栏上的剪刀.练习:将第一行到第五行、行高为最小值为1.5厘米,第六行到第九行行高为固定值0.8厘米,第一列列宽为3.5厘米,其余列宽为2.5厘米3.4 设置单元格对齐方式1、 选定相应的单元格范围2、 在选区上右击执行“单元格对齐方式”命令3.5 表格的修改1、 在表格中插入一行、多行/删除2、 在表格中插入一列、多列/删除3、 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4、 平均分布各行、各列、(选中整表后右击)5、 设置文字方向6、 设置表格的边框和底纹3.6 表格的标题设置对于多页的表格,要让标题相同,则将光标定在标题一行、双击表格菜单执行标题行重复命令3.7 表格自动套用格式3.8 表格和文字进行转换(表格执行命令“命令”)3.9 在表格中使用公式命令1、 单元格的表示方法(“表格”“公式”)2、 表格中函数的使用SUM::求和 AVERAGE:求平均 MAX:求最大值 MIN:求最小值3.10 对表格进行排序 1、 绘制带斜线表格 2、 “视图”菜单“工具栏”“绘图”状态栏下的自选图形可画作业:个人简历姓 名出生年月照 片性 别学 历籍 贯专 业专业技能工作经历求职意向自我评价要求:1、上面的表格,并将标题设为楷体一号深蓝色粗体,红色双下划线,字符间距加宽3磅,闪烁背景。2、表格外边框为1.5磅的深绿色双线。第一列的底纹为浅绿色,里面的文字为四号楷体加粗竖排。3、其余文字都为五号宋体居中显示。各行各列都平均分布第四节 Word图文混排4.1 对文档进行分页步骤:将光标定位在分页处 执行“插入”菜单“分隔符”“分页符”4.2 在文档中插入页码 将光标定位,执行“插入”“页码”4.3 在文档中输入特殊符号 在任一菜单上右击,打开符号栏 “插入”菜单 “特殊字符”4.4 在文档中插入日期和时间4.5 在文档中插入图片(1) 插入剪切画(2) 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3) 自选图形(4) 艺术字 设置图片格式(线条、大小、版式)4.6 在文档中插入文件 将光标定位,执行插入菜单-文件,再选择4.7 设置页眉页脚 双击视图菜单-页眉和页脚 工具栏的使用方法 如何设置奇偶数不同4.8 脚注和尾注 作用:解释和说明作用 脚注:插入说明性文字在页面底端 尾注:插入说明性文字在文档末尾4.9 插入超级链接作用:从当前文档自动跳到目标文件创建的方法:(1) 选中链接的文字-右击-超级链接(2) 单击浏览目标文件(3) 选择目标文件(4) 单击确定4.10 查找和替换 查找:只查找文档中存在的内容 替换:不仅查找所需的文字,并且按查找内容替换成其它内容1. 将所需要的文字直接替换成其它文字2. 利用剪贴板进行替换:1) 将所需要的文字设为最终效果2) 单击复制命令3) 编辑-替换,并输入查找内容4) 打开高级按钮设为常规5) 将光标定位在替换为处6) 从特殊字符-剪贴板内容7) 将搜索范围改为全部8) 单击全部替换4.11 文档的页面设置 页边距:上、下、左、右 纸型:A4 横向/纵向 作业:(1) 打开“苏州专利”文档,在第一段后的文字分为第二页,并插上页码,数字格式为A、B、C(2) 在第二段中插入一幅剪切画,大小为 5*5,并浮于文字上方居中显示(3) 为此文档插入“苏州专利”艺术字,作为文档的标题,设为居中显示(4) 在文档末尾插入“留园简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