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医药制造行业2012年信贷投向指引.doc_第1页
13、医药制造行业2012年信贷投向指引.doc_第2页
13、医药制造行业2012年信贷投向指引.doc_第3页
13、医药制造行业2012年信贷投向指引.doc_第4页
13、医药制造行业2012年信贷投向指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医药制造行业2012年信贷投向指引一、适用范围本指引中医药制造业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医药制造业(行业代码C27),包括化学药品原药制造(C271)、化学药品制剂制造(C272)、中药品饮片加工(C273)、中成药制造(C274)、兽用药品制造(C275)、生物生化制品制造(C276)、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C277)等七个子行业。在我行行业分类中,该行业对应于医药制造业。二、近期行业运行特征及政策要求(一)近期运行特征1、医药行业继续快速增长,行业整体盈利增速放缓。受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城镇化和老龄化持续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新医改推进等因素影响,医药产品刚性需求持续增加,推动国内医药制造业快速发展。2011年1-9月全行业销售收入达10220.54亿元,同比增长30.1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但受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部分药品价格下降、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全行业利润总额增速慢于收入增速,2011年1-9月实现利润总额1012.52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速比上半年下滑0.47个百分点。图1:1999年-2011年医药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2、主要子行业收入增速均较快,但利润增速出现明显分化。2011年1-9月,医药制造行业各主要子行业的销售收入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利润增速分化明显:中药饮片加工子行业在行业整合和消费升级的推动下,利润同比增长62.71%;中成药子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9.4%;普药和抗生素占主体的化学制剂子行业增速有所放缓,利润同比增长13.64%;由于部分大宗原料药价格出现下跌,化学原料药子行业利润仅增长10.39%;生物生化制品子行业利润增长6.62%,主要为部分产能过剩和进入一类疫苗品种价格有所下降所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主要子行业运行指标如下:表1:2011年1-9月医药主要子行业运行指标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化学原料药2202.6623.68%164.6310.39%化学制剂 2934.5124.79%313.6813.64%中药饮片加工 570.4659.02%42.1162.71%中成药 2295.5335.66%244.1839.4%生物生化制品1085.3328.68%142.166.62%3、全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集中度尚处较低水平。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市场份额相对分散,集中度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见下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末国内共有制药企业7000余家,其中70%以上的企业营业收入不足5000万元,有近15%的企业(1000余家)处于亏损状态。受产业集中度偏低等因素制约,全行业自身新药研发、生产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产品仍以仿制药为主(占60%以上市场份额),进而制约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行业内生需求和外部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产业集中度提升已成趋势。图2:医药行业前列企业市场占有率4、行业国际化经营程度不断提高。在成本控制、环保压力等因素驱动下,跨国药企巨头企业将研发、生产业务等以外包方式(CRAMS)转移至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的趋势日益明显。目前我国CRAMS总体规模仍较小,占全球不到5%,但近年来增速保持40%以上,依托优良的基础生产设施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承接医药制造外包业务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除CRAMS形式外,国内医药企业产品出口、境外扩张力度亦不断扩大,与跨国药企的合作已从生产延伸至研发、销售等产业链。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生产条件、质量技术标准等与欧美市场已完成对接,制剂出口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但是在产品储备(通过欧美规范市场认证的制剂产品)和销售渠道方面仍不成熟,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打开大规模的出口市场。5、国内药企研发投入加强,带动仿制药到专利药的技术升级。我国目前仍然是以仿制药为主,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专利药比重较小的原因在于现阶段国内企业的新药研发投入较低,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近年来,国内药企对研发的投入持续加强,以生物技术等新兴制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新一轮新药研发技术升级推动了中国制药企业实现从仿制药到专利药的技术升级。(二)产业政策要求及影响1、产业“十二五”规划即将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推动生物制药行业加快发展。国务院2010年10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将生物列为“十二五”期间国家鼓励加快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生物制药是生物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国家启动的“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对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给予了有力扶持,已有一批市场潜力较大的新药投入市场或进入临床和临床前研究阶段,进而带动生物制药产业的较快发展。医药工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规划将于近期出台,对医药工业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集中度提高等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生物医药领域,政府将主要扶持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等创新型药物品种,配套研发专项资金预计在100亿元以上,平均每个新药将获得500-1000万元的项目资金。2、国家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遏制国内药企对大宗普通药品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7月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解读-医药产业,明确了医药行业生产技术和产品的鼓励、限制和淘汰方向,与2005年版目录相比,医药产业鼓励类条目由21个修订调整为8个,条目变动主要为相关内容的整合,同时对生物医药支持条目进一步细化,并增加了新型医用材料、人工器官及关键元器件的开发和生产、基本药物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提升及降低成本等条目;限制类条目由10个修订调整为7个,相关条目加强整合,并增加了新建、扩建古龙酸,新建维生素B1、维生素E原料生产装置,新建青霉素工业盐、6-氨基青霉烷酸(6-APA)等生产装置,新建紫杉醇(配套红豆杉种植除外)等生产装置等条目;淘汰类条目由10个修订调整为13个,将部分原属限制类的工艺调整为淘汰类,并增加了咖啡因装置和输液用聚氯乙烯(PVC)软袋(不包括腹膜透析液、冲洗液用)等淘汰类工艺和产品。上述新纳入限制类的装置主要为近期国内产能过剩态势已较明显、供需失衡的大宗普通药品生产设施,政策的变化反映了有关部门对制药行业鼓励创新、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明确导向。3、药品降价进入新一轮周期,对药企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影响。医保药品进一步降价是2011年医改政策持续推动的重点,从目前的政策走势分析,国家立足控制医疗费用支出过快增长,药品的持续降价将成主流趋势。2009版医保目录出台后,2010年12月起国家发改委推动新一轮医保目录品种调价工作,2011年3月和9月,发改委分别就抗生素、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部分品种进行调价,平均降价幅度为14%。预计仍将会有若干个相关文件在2012年出台,而后续各省招标的降价幅度也难免受到影响。根据现行政策导向,药品降价将主要压缩中间流通环节、特别是多层批发等费用,但亦将不同程度地传导至药品制造企业,进而对后者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4、抗生素用量受到严格限制,促进相关药企加快产品结构的更新、调整力度。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出台对抗菌药使用影响较大,抗生素新品种研发受到打压,行业增速下滑。据相关报告估计,市场整体可能会缩容20%-30%。业务订单减少、销售增速下滑的局面已在不少抗生素类上市公司近期财报中有所体现,哈药、华药、鲁抗等业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在上述形势下,以抗生素为主导产品的药企需加快产品结构的更新和调整力度。5、新版GMP标准提高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要求,加速行业整合。国家药监局公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已于2011年3月1日起施行。新版GMP对制药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水平和硬件设备配备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强调动态监测的同时,特别明确了在生产过程中的无菌、净化要求,并给予企业不超过5年的过渡期。根据新版GMP标准,国内制药业的质量要求已与欧美发达国家基本吻合,其实施将为国内制药企业提高出口经营能力、纳入全球制药工业产业链打下重要基础。从行业整合方面的影响来看,标准更为严格的新版GMP将给制药企业的经营环境再次带来压力,造成制药企业规模增速放缓,亏损企业比例升高,小企业所受冲击将尤为严重。目前在相关领域先行一步的优势企业将借力政策支持完成技术升级,加速产业中落后技术水平的淘汰,行业集中度将明显提升。根据发改委的预计,到2015年,百强新药企业销售收入将占全行业销售总收入的50%。6、中药饮片行业有望规范整合。中药饮片行业因其优势独特而受政府大力扶持,在药品市场领域属政策风险小、成长稳定的子行业,近年行业收入保持30-40%增速。但该行业目前市场主体分散(龙头企业康美药业份额仅2%左右),2011年药材价格的飙涨和“硫磺当归”等质量问题频出,中药材的交易、加工环节都亟须大型企业主导行业的整合规范。有关部门即将出台的中药产业“十二五”规划将着手规划药材储备制度,并扶植大型企业主导行业的规范和整合。三、存量信贷结构及风险收益表现(一)存量信贷结构略。(二)风险收益表现2011年9月末该行业经信用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为49.4%,高于23.46%的全行平均值。该行业符合“RAROC高、历史平均违约率高”特征,位于行业价值分析坐标的第1象限。影响该行业RAROC的相关因素如下:1. 行业客户评级情况我行医药制造行业非违约客户平均PD为1%、平均级别为6级,全行非违约客户平均PD为1.29%、平均等级为6级,该行业平均PD低于全行平均值。该行业最近一年的实测违约率1.3%。该行业客户评级分布如下:2. 行业债项评级情况该行业债项评级分布如下:该行业的平均LGD为31.91%,优于34.1%的全行平均值,主要为该行业信用贷款占比相对较低所致。该行业与全行组合的抵押担保情况比较如下(余额占比):保证方式信用保证抵押质押其他医药制造25.3%44.1%25.2%4.8%0.5%全行组合34.23%31.78%22.25%8.65%3.09%3. 行业业务品种结构该行业的业务品种与全行组合比较如下(余额占比): 业务品种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贴现贸易融资表外业务其他余额占比72.5%7.8%0.3%09.5%9.8%全行组合32.2%26.9%1%0.5%28.1%11.4%4. 资本占用要求(K)根据新资本协议要求,该行业的平均资本占用要求K为4.1%,全行的平均值5.7%。该行业在全行资本占用率为0.5%。5. 行业的收益结构该行业收入中利息收入、存款净收益占比均高于全行平均水平,中间业务收入增长潜力较大。该行业与全行组合的收入结构比较情况如下(收入占比):收益品种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存款净收益医药制造87.7%3.3%8.9%全行组合87.1%4.1%8.8%6. 行业贷款定价情况根据分析,该行业平均EL为0.37%,低于0.48%的全行平均值。行业存量贷款平均利率为6.1%,高于5.86%的全行平均利率水平。行业的平均贷款期限为1.11年,短于2.07年的全行平均贷款期限。7. 综合回报表现原因分析及客户价值提升措施上述风险收益综合表现原因主要为以下三方面:一是中小型企业相对较多,我行具有一定议价优势,贷款平均利率较高,且存量贷款期限较短,扣除资金成本后的净利差收益较好(利息收入为资金成本的1.69倍,高于1.51倍的全行平均水平,在2012年行业投向指引体系内可作风险收益分析比较的46个行业中列第3位)。二是存量客户预期违约率较低,存量贷款中抵押担保比例较高,经济资本占用小(单位余额资本占用0.036元,低于0.045元的全行平均水平,在46个行业中列第15位)。三是历史平均违约率偏高,行业风险不确定性值得关注(近4年历史平均违约率为1.34%,高于1.01%的全行平均水平,在46个行业中列第38位)。综合上述因素,建议全行应从以下两方面提升客户价值:一是进一步加深信贷合作,有效带动企业在我行的经营结算,提高资金沉淀,扩大综合回报;二是把握细分类别、择优支持的原则,在合理管控风险的前提下,可择优支持销售收入在2-8亿元之间的企业。四、行业投向指引(一)总体目标和原则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医药制造业增长仍较快,且在多重有利因素推动下发展前景较好;行业结构调整加快,准入门槛提高,子行业和企业发展逐步分化,高风险高收益特征较明显。因此,2012年我行对医药制造业信贷投放的基本原则是:在严格准入、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基础上,通过加大对优势领域和优质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子行业主要支持较成熟的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中成药领域,对中药饮片加工子行业仅限支持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优质企业,对属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之一的生物制药子行业,应在把握细分产品技术、市场成熟度的前提下开展信贷合作。针对该行业经营和财务特点,从严控制中长期贷款,提高贸易融资占比,并积极挖掘信贷合作对负债、中间业务的带动潜力,进一步提升风险收益水平,扩大综合回报。根据行业经营变化情况,对存量客户要继续推进授信风险排查与风险减退加固措施,持续改善信贷结构和提升资产质量。(二)行业准入标准1、客户准入(1)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通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认证,新药研制企业符合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和药品临床实验管理规范(GCP);(2)环保达标、“三废”排放符合行业排放标准要求;(3)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且市场需求稳定,未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淘汰类和限制类、以及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或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中的禁止类和限制类;(4)经营财务状况正常,资产负债率原则上应不高于以下水平:中成药子行业、中药饮品加工子行业和生物制药子行业60%、化学制剂药子行业和化学原料药子行业70%。(5)对于生物制药子行业客户,还须同时满足:近三年平均销售收入5000万元;连续三年盈利,且利润率不低于10%;主营产品获得国家一类、二类、三类新药证书。对存在以下问题的客户,应加快减退力度:一是产品或项目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淘汰类,或列入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或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中禁止类和限制类的企业;二是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量大,环保风险较高,发生过环保不达标且未整改完毕的企业,或者近三年出现过药品安全重大事故;三是产品无特色、品种单一、财务状况不佳、竞争能力不强、发展前景不明朗。2、项目准入标准(1)项目投资方或承贷主体达到客户准入标准;(2)项目核准(备案)、环评、土地、药品生产许可证等合法性批复齐备有效;(3)新建项目须符合新版GMP标准;(4)项目资本金比率不低于30%;(5)固定资产贷款业务期限原则上应控制在5年内。(三)子行业信贷策略1. 化学原料药子行业主要支持规模及成本优势明显、工艺技术水平高、成本控制能力强、经营管理规范、环保设施完善、产权清晰的普通原料药生产企业,以及市场反应快、已形成稳定销售市场、产品需求受益于全球专利药进入解禁高峰期的特色原料药生产企业。审慎介入维生素C、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等产能过剩类原料药制造企业,原则上不参与新、扩建项目融资。2. 化学制剂子行业重点支持在新药研发、制剂创新、品牌及营销等方面已具备较强优势的企业。其中,考虑到抗生素产业在国家严格施行限抗政策下需求总量将下降,故应仅支持具备规模、技术、品牌等综合优势的龙头企业。审慎介入产品较单一、以仿制尚处专利保护期的国外新特药产品为主、再仿药市场明显饱和的企业。3. 中成药子行业和中药饮品加工子行业主要支持具备传统品牌优势、拳头产品优势突出、拥有药材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生产、销售渠道畅通的现代中药制造企业,对贯通中药饮片上下游“中药材种植-中药材贸易-中药制造-医院、OTC、消费品”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企业可加大支持力度。4. 生物制药子行业属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企业良莠不齐,可择优支持股东实力强、资金来源较充足、自主研发能力突出、已拥有成熟产品或产品属国家收储对象、明确进入快速成长期、经济效益已显现、具有稳定销售市场的优质企业。(四)信贷策略和产品组合1、第一层级客户该层级客户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产业链较完整、产品覆盖面广、经营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制药企业集团(参考范围见附件一前30位左右企业集团)内骨干企业,集团一般应达到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利润总额2亿元以上水平;二是在各主要子行业中居前的大型制药企业,其中大宗化学原料药企业年销售收入不低于10亿元;三是拜耳、罗氏等世界知名制药巨头控股的在华投资企业。对该层级客户,我行一是应根据客户生产经营特点,为其提供经营周转性短期融资,特别是通过供应链方式开展贸易融资服务,针对此类企业应收账款盘活需求,积极开展买方为优质三甲医院的无追索权国内保理业务,并带动药企、医院在我行的结算存款回笼;二是择优支持创新药物产业化、基本药物上水平、药品生产质量保证体系升级、中药现代化等相关项目,在我行自身提供项目融资支持的同时,应充分发挥我行综合化经营优势,通过融资租赁、信托等方式多渠道解决企业建设资金需求,深化银企合作,同时带动我行子公司业务发展;三是对龙头企业的并购整合可择优给予并购贷款支持,并相应成为并购对象的结算主办行。对该层级客户应按照客户价值提升要求,充分挖潜,提高综合回报。一是积极争取成为其结算业务主办行,做大结算流量和存款沉淀,拓展存款资金来源。二是对于母公司实力雄厚的外资制药企业,可利用我行国际化经营优势开展境内外联动,通过灵活的融资安排吸引结算份额;三是充分利用该层级企业大部分已有直接融资渠道的特点,发挥我行投行业务优势,在并购增发财务顾问、发债承销等业务方面加强合作,并通过募集资金托管、理财等后续衍生服务有效提升我行综合收益。2、第二层级客户主要指虽未达到上述第一层级规模,但在区域或细分市场具较强竞争优势、产品及工艺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产品成熟且市场稳定、成长性较好的企业,一般应达到年销售收入1亿元、利润总额1000万元水平。对该层级客户,我行信贷合作应以短期贸易融资类产品为主,审慎介入中长期贷款,针对该类客户销售渠道主要依托医药分销企业的经营特点,可加大以大型分销商为买方的国内保理等供应链融资业务支持力度,对其中获省级药品招标中标资格且中标药品销量较大的企业可予积极支持。通过信贷合作,一是应积极要求客户在我行开立基本账户,购销资金应主要通过我行结算,相应带动负债、中间业务开展及上下游客户群拓展;二是结合中型成长性客户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我行综合化经营优势,通过与交银国际、交银国信等子公司联动,为客户提供引进私募股权、产业投资基金、战略投资者等、以及后续的境内外上市等财务顾问及投行服务,有效增强客户自有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有效降低我行信贷风险和提升长期回报;三是进一步带动企业高管人员等个人理财、信用卡、个贷等零售业务开展。3、其他中小型客户对符合我行信贷准入、但未达到上述两层级条件的客户,应审慎开展信贷合作,主要通过结算等金融服务,积极争取非信贷类中间业务与负债业务。对其中目前经营财务较稳定的中小型客户,可在落实有效抵质押或有实力第三方担保的前提下,适度叙做对应具体贸易背景的银票、国内保理(原则上仅限于买方为下游大型制药企业、医药分销企业的应收账款)等业务,且预期客户经信用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应大幅高于全行一般水平。(五)信贷管理要求1、充分关注产品降价、新药研发及产能过剩等风险因素影响。(1)产品降价风险。为降低社会医疗开支与成本,国家发改委连续直接调降药品价格,导致近年来行业利润增速相对低于收入增速;同时,在基本药物制度框架下,由各省主导的药品集中采购模式亦将驱动药品中标价格下调,预计未来药品价格下降仍将是主旋律,业内主导产品为普药品种、成本控制能力弱、产品毛利率较低的企业将面临盈利下降甚至亏损出局的困境。(2)新药研发风险。新药研发具有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等特点,统计显示,从新活性成分的合成到药品上市平均需要12-13年,在实验室合成的10000种物质中平均只有1-2种可顺利通过所有研发过程而成功上市,新药开发普遍投资规模较大。与此同时,新药科研工作还存在着竞争风险,即其他研究者进行同样或相似课题的科研项目、并提前完成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3)产能过剩风险。我国医药行业集中度低,部分领域重复投资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比如大宗原料药维生素C,目前我国年产能累计约18万吨(占全球90%),但全球内需求仅约12万吨,产能过剩率约50%,企业间价格战导致产品价格由09年的约140元/公斤高位持续深跌至近期的约40元/公斤,行业利润被侵蚀殆尽;再如国内获得白细胞介素2研发批准证书的企业已不少于15家,但每年仍有数家企业新进入该领域,干扰素的生产企业有近20家以及许多医院、研究机构。产品种类重复和产能过剩,将导致企业间竞争激烈,投资利润较难保障。(4)产品替代风险。随着医药研制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加大医药创新扶持政策的实施,疗效更好、副作用更低的创新药品将进入市场,对相似老药品形成更新换代,无法完成产品转型或升级的企业将被淘汰。(5)产业整合升级过程中企业关停风险。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业集中度处于较低水平,伴随着行业内生需求和新版GMP实施、中药产业“十二五”规划等外生政策的共同作用,产业集中度将大幅提升。产业整合升级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化学制剂子行业环保不达标和中药饮片子行业整合兼并导致企业关停的风险。2、其他管理要求一是动态关注政策及市场信息。针对行业政策和监管措施出台频率较快且对相关企业影响较大的特点,分行应及时了解行业政策与信息,包括新医改配套方案、药品降价、环保信息等;跟踪市场走势,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政府集中采购中标情况等;尤其对突发性药品安全事件须反应迅速,分析判断授信客户受到的影响及程度、我行授信业务风险有无增加,并及时调整授信策略以有效防控风险。二是加强存量客户管理和调整力度。针对我行该行业客户中中小型企业占比较大且不良贷款率较高的现状,各行应进一步增强行业风险意识,着力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对不符合我行信贷准入标准的存量客户及风险较大的客户,应通过调整业务品种和减退加固降解风险。三是提高授信抵质押比例。针对存量业务担保方式中抵质押占比较低、部分担保人实力偏弱的情况,相关各行在叙做授信业务时,应积极争取客户提供有效资产抵质押于我行,提高抵质押担保比例。四是提高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针对该行业PD值较高的特征,应积极提高贷款利率水平和手续费等,注重带动存款与结算等派生业务,加大贸易融资占比,通过提高综合效益提升收益风险匹配度。附件:一、2011年1-6月国内医药企业集团排名前50强(按利润总额)二、行业财务评价标准值附件一:2011年1-6月国内医药企业集团排名前50强(按利润总额)排序企业名称排序企业名称1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26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27汇仁集团有限公司3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28上海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4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29浙江海正集团有限公司5山东东阿阿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0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哈药集团有限公司31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7南京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32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3东北制药总厂9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34吉林修正药业集团10太极集团有限公司35中国(杭州)青春宝集团有限公司11新华鲁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36深圳万基药业有限公司12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7河北省高营企业集团公司13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8横店集团康裕药业有限公司14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39利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5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40山东淮坊海王医药有限公司16江西省医药集团公司41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7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42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8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3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9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44成都地奥集团20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45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21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6陕西东盛集团有限公司22天津太平(集团)有限公司47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3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8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24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49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5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50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附件二:医药制造行业财务评价标准值医药制造行业(以国标C27医药制造业为该行业标准值)全行业指 标优秀企业值良好企业值平均值偏差企业值较差企业值一盈利能力指标1股本收益率(%)37.9023.4211.934.30-1.032毛利率(%)57.5347.4832.4119.8212.363总资产收益率(%)19.2912.815.07-0.39-4.244成本费用利润率(%)36.2323.6012.065.22-0.65二债务风险指标5资产负债率(%)20.5832.2842.7359.0369.386流动比率2.421.901.360.990.707总债务/EBITDA1.452.565.0910.2716.928息税前利润保障比率31.6919.7811.197.713.329速动比率2.291.701.100.710.4710现金债务总比率0.640.340.140.03-0.02三资金营运指标11总资产周转率(次)1.681.340.880.440.2812流动资产周转率(次)3.172.391.520.830.6013存货周转率(次)10.997.844.772.661.4614应收账款周转率(次)16.4710.996.203.281.98四发展指标15营业收入增长率(%)38.5727.0912.421.67-11.6716有形净资产增长率(%)27.0617.668.59-0.01-9.1517总资产增长率(%)28.7720.578.45-0.86-7.5018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35.6525.016.71-12.24-27.72大型企业指 标优秀企业值良好企业值平均值偏差企业值较差企业值一盈利能力指标1股本收益率(%)37.1722.5610.532.82-2.902毛利率(%)57.4045.0628.8417.208.993总资产收益率(%)22.6416.248.703.41-1.164成本费用利润率(%)34.5821.2010.774.28-3.47二债务风险指标5资产负债率(%)25.4135.3148.2061.9471.046流动比率2.361.741.240.920.657总债务/EBITDA1.893.156.4511.5119.368息税前利润保障比率18.7811.115.231.76-6.419速动比率1.971.420.950.670.4210现金债务总比率0.510.270.100.01-0.05三资金营运指标11总资产周转率(次)1.381.040.740.420.2512流动资产周转率(次)2.672.121.410.790.5213存货周转率(次)9.056.384.131.941.1014应收账款周转率(次)14.579.705.502.711.47四发展指标15营业收入增长率(%)35.7225.1011.40-0.27-14.8316有形净资产增长率(%)24.5216.126.94-1.03-10.2317总资产增长率(%)26.3119.757.85-1.90-8.7218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33.8223.904.85-16.47-29.30中型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