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国外遇冷 新加坡子女养老仍是主流.doc_第1页
以房养老国外遇冷 新加坡子女养老仍是主流.doc_第2页
以房养老国外遇冷 新加坡子女养老仍是主流.doc_第3页
以房养老国外遇冷 新加坡子女养老仍是主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房养老国外遇冷 新加坡子女养老仍是主流“以房养老”在、美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已推行多年,是养老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从实施效果来看,市场并不热烈。专题据新华社澳大利亚:迫不得已的最后选择说起“反向抵押贷款”,也就是俗称的“以房养老”,70岁的澳大利亚老人卡萝尔安赫西摇了摇头说:“不是迫不得已,我不会考虑申请这种贷款。”在赫西看来,只有家里急需用钱,比如孩子们需要一大笔钱,或是自己做生意需要一笔启动资金,老人们才会想到这种贷款。许多澳大利亚人的住房有3至4间卧室,当孩子们长大成人后,老两口不需要住大房子,会选择将房子抵押出去,获取贷款用来租或买一个小房子居住并提供一些收入。新南威尔士州消费者信贷法律中心首席律师凯瑟琳莱恩说,反向抵押贷款比较适合没有孩子的老人。在申请贷款之前,老人一定要确保有足够的钱将来入住养老院时使用;要考虑获得贷款后可能失去政府提供的某些福利。在澳大利亚,反向抵押贷款是机构针对老年人推出的一个金融服务产品,存在风险。大多数反向抵押贷款利率较高,而且是复式利率,可能导致贷款者债务膨胀,以致需要进老人院时凑不足入住押金。美国:发展20多年市场空间小美国政府自1989年开始试点运行“以房养老”,到1998年转为正式项目。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如今每年签约量只有7万左右,市场空间非常狭小。美国式“以房养老”是在老人去世后,银行将房子拍卖后连本带息收回贷款。如果房产价值超过贷款本息,剩余部分归还给继承人;如果房产价值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由政府负责补足差额;子女如想继承房产,也可将贷款本息还给银行然后将房产赎回。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让老人能够避免“无家可归”,只要老人健在并且这处房产是老人唯一住所,银行就不能收走房产。“反向抵押贷款”由美国政府提供担保。2007年至2009年次贷危机期间,美国房价大幅下跌,许多“以房养老”的房产价值不足以偿还老人获得的养老贷款本息。作为项目担保人,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需动用保险基金弥补银行损失,这让该机构损失50亿。新加坡:子女养老仍是主流上世纪90年代,反向按揭率先在狮城试水,2006年扩大到覆盖八成居民人口的政府组屋市场,但反应冷淡。屋契回购计划自2009年推出至今,只有474名申请者。遇冷原因是套现作用不明显,需优先填补公积金账户;很多老人担心,30年期满后若还健在,是否会无家可归。郭祖恒今年67岁,妻子8年前去世,膝下无子,与母亲、弟弟一起生活在一套1985年购置的三房组屋。他参与了屋契回购计划,以30万新元将剩余70年屋契卖给建屋发展局,其中17万用于支付未来30年房租,剩余13万大多归入公积金账户,每月领取700新元,基本满足一家开支。“很多人跟我说,如果在公开市场卖这套房,可以拿到更多钱,但是我觉得太麻烦。我觉得这个计划很好,可以继续住在自己的房子里,留在熟悉的社区,”郭祖恒说。不过他承认,如果有孩子,一定不会卖房养老,会把房子留给孩子。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