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相关安全知识-最新版(1).ppt_第1页
劳动相关安全知识-最新版(1).ppt_第2页
劳动相关安全知识-最新版(1).ppt_第3页
劳动相关安全知识-最新版(1).ppt_第4页
劳动相关安全知识-最新版(1).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准铁路欢迎你!,大准铁路公司职教中心,铁路劳动安全-相关安全知识,课程主题一,消防安全,课程大纲,第一节消防安全知识第二节火灾的危险源辨识第三节灭火和逃生技能第四节事故案例分析,基本概念,1.燃烧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2.2.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的特性,1.普遍性不论在哪个地区,什么单位和部位都会发生2.随机性随时、随地都可能会发生3.必然性在放松警惕、没有预防的情况下,发生是必然的,燃烧的三要素,1.可燃物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剧烈反应2.助燃物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3.着火源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能量,常见着火源,1.明火2.电火花3.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火星4.高热物质和高温表面5.雷击6.自燃起火,火灾事故类型,按火灾的损害程度1.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损失100万以上。1.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上;损失30万元以上3.一般火灾不具备前两项的事故,常见火灾隐患,1.建筑布局不合理2.建筑物结构和耐火等级不符合防火规范3.建筑物的内部装修不符合要求4.火源、热源、电源距可燃物较近5.禁火区内有火源6.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设置不符合要求7.未设置避雷针或避雷设备失效8.未安装消除静电装置或不符合要求及失效,常见火灾隐患,9.从事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操作工种人员不具备消防常识,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上岗10.接触危险品的人员未经消防培训11.消防水源不足12.未配备灭火器材或消防器材缺乏及损坏13.损坏或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14.占用防火间距15.在工作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宿舍,常见火灾隐患,16.易燃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包装不符合规定,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17.消火栓、自动喷淋及自动报警系统等施不符合要求18.缺少防火制度和相应措施19.电气设备的类型与使用场所不相适应20.安全疏散出口少,消防通道不符合规定或堵塞,无疏散标志,防火的基本措施,1.控制可燃物2.隔绝空气3.消除着火源4.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消防标志,1.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或物质的标志禁止用水灭火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禁止放易燃物禁止带火种禁止燃放鞭炮,消防标志,2.火灾报警和手动控制装置的标志火警电话消防手动启动器发声警报器,消防标志,3.火灾疏散途径的标志紧急出口推开拉开散通道方向禁止堵塞禁止锁闭,消防标志,4.灭火设备标志灭火器地下消火栓地上消火栓消防水带灭火设备,消防标志,5.易燃物质标志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当心火灾-易燃物质当心火灾-氧化物,火灾报警,1.向附近人员报警1)呼喊2)敲锣3)广播4)按火灾警铃,火灾报警,2.向消防队报警火警电话:119119火警电话拔通后,应讲清楚以下内容:a.起火点的详细地址b.起火的部位c.着火的物质d.火势大小e.有无人员被困等f.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常用消防器材,1.泡沫灭火器2.二氧化碳灭火器3.1211灭火器4.干粉灭火器5.消火栓6.自动喷淋系统7.自动报警系统8.应急灯,泡沫灭火器,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扑救油品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植物油、动物油以及苯、甲笨等的初起火灾1.1化学泡沫灭火器使用方法a.平稳地将灭火器提到起火点。将其颠倒过来,泡沫即可喷出b.扑救固体物火灾,把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c.扑救容器内的油品火灾,应将泡沫喷於容器的内壁d.扑救流动的油品火灾,使用者应站在上风方向,泡沫灭火器,1.2空气泡沫灭火器a.手提上部提把b.在距起火点6米处拔出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只手握住喷c.紧握开启压把,将灭火器密封开启,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范围适于扑救精密仪器和贵重设备、档案数据、仪器仪表的初起火灾,还可以用于600V以下的电气设备及少量油类等的初起火灾使用方法a.手提灭火器的提把,在距起火点5米处停下b.拔去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筒,对准火焰c.另一只手压下压把,二氧化碳即可喷出,1211灭火器,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使用方法a.拔掉保险销,一只手紧握压把,另一只手扶灭火器底圈b.将喷嘴对准着火点根部,由近及远快速推进,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主要用来扑救石油及其产品、有机溶剂等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按下压把,干粉即喷出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左右摆动,灭火的基本方法,1.隔离法2.窒息法3.冷却4.抑制法,火场逃生的基本原则,1.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稳定的心态2.迅速撤离危险区,不要贪恋财物3.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或减少烟气的侵害4.穿过烟火区时,要爬行或昼量使身体贴近地面5.千万不要乘坐电梯逃生6.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焰,不可奔跑7.不能随便开启门窗,以避免火势迅速发展8.不要惊惶失措,盲目跳楼逃生,逃生方法,1.若人员被困在单层建筑内,火势较猛,烟气较大,应扎好口鼻,迅速逃向安全出口2.如发生在高层建筑内,可选择以下逃生方法a.结绳下滑法b.骑坐窗外空调法c.扒住窗台翻出法d.创造避难间法e.抛物跳楼法f.沿下水管下滑法,培训效果自测,课程主题二,预防中毒和窒息,预防中毒和窒息,定义:在工作生活中使用或接触有毒的物质能使人体器官组织机能发生异常改变,使人体呼吸过程受阻,产生全身各器官组织缺氧,功能紊乱和形态结构损伤的病理状态称为中毒和窒息。,中毒的类型,1.急性中毒指一次短时间的,如几秒乃至数小时经皮肤吸收或呼吸道的吸入,如经口时,则指一次性的摄入量或一次性服用剂量引起的中毒。2.慢性中毒指长时间地吸入、经皮肤侵入或经口摄入数月或数年引起的中毒。3.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窒息的类型,缺氧窒息如作业环境中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浓度增高,其含量大于84%时,会使氧气浓度降低,导致人缺氧出现窒息症状,如头晕、头痛、呼吸困难、心跳加快,以致昏迷或死亡。2.中毒性窒息有呼吸过程吸入化学性窒息气体后,则可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抑制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影响氧在组织内的传递和代谢,导致组织缺氧,引起窒息。,中毒和窒息危险源辨识,根据铁路行业工作特点,在运输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毒物品的运输、装卸作业;2.有毒物品的储存保管作业;3.在有毒有害场所作业;4.在密闭、有限空间作业;,中毒和窒息危险源辨识,有毒物品的运输、装卸作业有毒物品在运输途中由于各种机、泵和阀门等设备,发生跑、冒、滴、漏或辐射等危害因素,可是人在短时间,高浓度吸入或接触有害物品,发生急性中毒。在装卸过程中人体可能接触有毒物品或因装卸过程中的冲击、震动和挤压产生有毒物品散落,而发生中毒危险。,中毒和窒息危险源辨识,有毒物品的存储保管作业存储危险化学品受挥发或因生化反应、呼吸作用等,容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积聚,一段时间后,会形成较高浓度的有害气体。,中毒和窒息危险源辨识,在有毒有害场所作业在铁路生产运输生产检修作业过程中或直接人工操作的场所,如加料、质量分析、取样、装桶、刷洗储油罐和槽车、毒品车等,均可以发生急性中毒事故,特别当操作环境特殊,防护措施不力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急性中毒事件。,中毒和窒息危险源辨识,在密闭、有限空间作业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密闭空间作业可能会造成缺氧窒息、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中毒等危害,预防中毒和窒息的基本知识,有害场所作业中预防中毒的措施1.当接触危险化学品时,不能吃、喝、吸烟及嚼口香糖;2.不要再化学物品区域或生产岗位存放食物及饮料。3.与危险化学品接触后,必须用肥皂洗手。4.避免皮肤及眼睛与危险化学品接触。5.绝对不能用裸手与危险化学品接触。6.如果发现粉尘,必须立即戴防粉尘面具。7.定期更换衣服,危险化学品区所有的劳动防护用品要单独存放。,预防中毒和窒息的基本知识,在密闭、有限空间作业预防中毒和窒息措施1.在密闭、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通风换气。2.进入现场前,要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做针对性的检测和防护。3.对作业面可能存在的电、高低温及危害物质进行有效隔离。4.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戴有效的通信工具,曦安全绳。5.配备监护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6.严格安全管理,落实作业许可。7.在冬季采用煤炉取暖的作业场所或休息地点,要采取通风措施,防止煤气中毒。,中毒和窒息,事故案例,培训效果自测,1.何为缺氧窒息?2.何为中毒窒息?3.何为急性中毒?4.何为慢性中毒?5.在密闭、有限空间作业中有哪些危害?6.在有毒有害场所作业中有哪些危害?7.简述在密闭、有限空间作业预防中毒和窒息的措施。,课程主题三,防暑降温,防暑降温,定义: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中暑症状,中暑的诱因有人以为中暑一定是在阳光下、室外环境中,在家中是不会中暑的,这是误解,在家中不通风也没有空调的环境,也会导致中暑。中暑是一个与气温、室温相关的季节病,是可以预防的。老年人、产妇、儿童、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或体质较差的人容易出现中暑。,中暑的症状及急救方法,中暑的症状(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2)轻症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3)重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中暑的症状及急救方法,出现中暑后急救措施(1)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快通风处;(2)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3)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4)用凉水或酒精擦身;(5)重度中暑者立即送医院急救。,中暑危险源辨识,一生产性热源二高温天气露天作业三防暑降温缺陷,中暑危险源辨识,生产性热源生产性热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和散发热量的设备、产品或工件。铁路行业主要生产性热源的设备有内燃机车柴油机、锅炉等,场所有内燃机车驾驶室、机房、空调发电车机房等。,中暑危险源辨识,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存在高温、高辐射,作业时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适应性改变,但超过范围,则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病变。铁路企业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包括:线路施工、维修作业,接触网施工、维修作业,电务施工、维修作业,调车作业、列检作业等。,中暑危险源辨识,防暑降温缺陷1.高温天气露天作业,作业人员患有禁忌疾病。2.高温天气露天作业,防暑降温措施不到位。3.作业环境不良。4.安全管理不到位。5.防暑降温设施缺乏。,防暑降温的基本知识,防暑降温常识1.合理饮食,及时补充水分。2.保持充足睡眠。3.空调不易过冷。4.降温不易过快。5.衣服不宜过露。,夏季防暑降温品介绍,藿香正气水【性状】本品为深棕色的澄清液体(久贮略有浑浊);味辛、苦。【功能主治】解表祛暑,化湿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夏伤署湿,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泻泄;胃肠型感冒。【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10毫升,一日2次,用时摇匀夏桑菊【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颗粒;气微香,味甜、微苦。【功能主治】清肝明目,疏风散热,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克,一日3次,铁路企业室外作业人员防暑降温措施,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作业现场必须配足生活用水、清凉饮料、防暑药品、灭蚊物品等。2.入署前完成“双高”作业人员的体检,防止因员工患有职业禁忌症而在生产过程导致人身伤亡事故。3.对因“天窗修”、紧急故障抢修等原因不能避开高温时段的作业或没有防暑降温设施作业场所作业时,要督促个人做好防护,有条件的要搭简易凉棚和设置机械通风设备。,铁路企业室外作业人员防暑降温措施,4.对因“天窗修”、紧急故障抢修等原因不能避开高温时段的作业或没有防暑降温设施作业场所作业时,要督促个人做好防护,有条件的要搭简易凉棚和设置机械通风设备。5.严禁员工私自下河塘游泳或洗澡,防止淹溺事故。6.积极改善施工或作业地点生产生活环境。7.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避免引发中毒事件。8.各单位要加强对防暑降温设备设施和防暑降温工作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预防中暑的措施,预防高温中暑,医生认为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容易中暑的人群:过胖人、儿童、长者、患病者、在高温、通风不良的环境下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或剧烈运动的人群,也是易中暑的高危人群。,预防中暑的措施,1.经常留意天气警告,采取措施,避免中暑;2.避免剧烈运动;3.外出要穿着浅色、宽松和通爽的衣物,戴宽边帽子或伞以阻挡阳光直射。4.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5.应补充足够水分,防止脱水;6.要有充足的睡眠;7.不应做长程的登山或远足等活动。8.户外活动最好安排在早上或黄昏。9.避免和含咖啡因和酒类等利尿饮品;10.不应停留在停泊的车内。,防暑降温的相关规定,1.国家颁布的安监总安键【2012】89号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要求,切实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责任制,狠抓防范措施落实,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作业人员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防暑降温的相关规定,2.在高温天气跟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工作时间,适当增加高温作业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1)日最高温度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2)日最高温度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全天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超过6h,连续作业时间不超过8h,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h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3)日最高温度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人员加班。,防暑降温的相关规定,3.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足量的急救药品。4.做好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的人员,应调离高温作业岗位。5.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取勤倒班制,缩短一次性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培训效果自测,1.中暑按病性轻重可分为哪几种?2.哪些人群容易中暑?3.什么是生产性热源?4.铁路企业产生生产性热源的设备有哪些?5.日最高温度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有何规定?6.预防中暑的措施有哪些?(列举5条),课程主题四,防寒过冬,防寒过冬,铁路防寒工作的对象,主要是指铁路作业人员在冬季作业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防寒检查和整备。冬季时间较长,环境多变,气候条件恶劣,造成职工伤害的危险因素增多,保证作业人员防寒过冬是铁路冬季运输生产必须提前做好的一项工作。,防寒过冬基本知识,季节节气常识冬季始于立冬,止于立春。立冬:时值公历11月7日前后。小雪:时值公历11月22日前后。大雪:时值公历12月7日前后。冬至:时值公历12月21日前后。小寒:时值公历1月5日前后。大寒:时值公历1月20日前后。,冬季防寒常识,冬季防寒注意的问题冬季应尽量避免以下几个方面1.被褥太厚;2.蒙头睡觉;3.日晒过长;4.紧闭门窗;5.运动减少;6.戴口罩防寒7.热水洗脸;8.饮酒御寒;9.手脚冰冻用火烤;10.皮肤发痒用手抓。,冬季防寒常识,注意脚暖、膝暖、背暖、头暖。抗寒防病的方法,冬季作业安全特点,冬季的特征:天寒地冻、风大雪多、结冰期长,而且风霜雪雾交叉,给铁路运输生产作业带来了许多的困难和隐患。,冬季作业安全的特点,冷长笨滑凝畏忙,冷,描述对象:环境表象:气温低,天气寒冷,视觉、听觉行动受到影响。本质:给作业增加了难度,给人身安全带来了不利因素。,长,描述对象:环境表象:昼短夜长,夜间照明不好易产生死角,工作量增大。本质:给作业增加了难度,给人身安全带来了不利因素。,笨,描述对象:人表象:露天作业人员穿戴较多,造成行动不便,反应相对迟缓。本质:影响操作技能的发挥。,滑,描述对象:环境表象:路面滑、钢轨滑、车轮蹋面滑、铁鞋滑、站台、天桥等作业场所,可以说无处不滑。本质:给作业增加了难度,给人身安全带来了不利因素。,凝,描述对象:环境表象:雾多,能见度低,信号、玻璃、眼镜都容易凝霜、凝雾,影响视线本质:瞭望困难,影响作业,畏,描述对象:人表象:怕冷而缩手缩脚,简化作业程序,违标甚至是违章。本质:给人身安全带来隐患。,忙,描述对象:环境表象:冬运、春运任务重,元旦、过年两大传统节日家务忙,影响休息。本质:工作中精神分散,影响生产和人身安全。,消除影响的措施,人:思想、习惯、作业程序(培训)环境:防滑、防雾、防忙(合理科学布置)防冻,冬季上班前的要求,1.上班前严禁饮酒,充分休息,保证工作时精力充沛,思想集中。2.工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防寒帽必须有耳孔,禁止穿高跟鞋及带钉子鞋作业。3.作业前认真确认使用的工具、交接的设备状态良好,严禁使用不良机具,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脚加班制度。,冬季在站场作业及行走时的安全要求,站场上作业和行走时,禁止戴妨碍视觉、听觉的色镜和帽子或其他遮盖物,有冰冻时在鞋上绑扎草绳或穿其他防滑鞋具,以防滑倒摔伤;要随时注意来往列车和机车车辆移动,遇风、雪、雾天气更应特别注意邻线有无来往机车、车辆,要站在适当的位置,防止被车上坠落物品、篷布、绳索等击伤,严禁走枕木头、道心、轨面,严禁在车底下,车端部和站台边坐立、闲谈休息,避风雪。,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对有关人员进行防寒过冬培训,并按规定做好防寒劳防护用品的配备和发放工作;对铁路技术设备进行防寒过冬检查、整修,并做好包扎管路等工作。做好易冻设备、物资的防冻、解冻工作;储备足够的防寒过冬材料、燃料和工具,检修好除冰雪机具和防雪设备,组织好除冰雪队伍。,防寒过冬的准备工作,思想准备组织准备技术准备设备准备物资准备,思想准备,清楚冬季作业特点、难点;清楚工作环境、条件、设施设备的变化;清楚冬季作业的各项要求;,组织准备,要成立防寒过冬领导小组要制定应对冰、雪灾害的各类预案要成立扫雪队、突击队等人员准备工作,同时对责任区进行划分包保。建立联系网络。,技术准备,全员防寒过冬的教育1、技术业务2、安全知识,设备准备,机械动力设备检查保养房屋建筑物的保暖供暖设备的检查保养生产设备的检查保养,物资保证,各类防寒用品、专用工具。,巡视检查重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防寒组织及物资准备工作设备的保养状况取暖设备的安装情况防火措施的落实情况,冬季除冰雪作业,冻伤处置和预防煤气中毒,冻伤:是指在寒冷、潮湿和有风地带工作或劳动时,由于低温寒冷或肌体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下,引起全身或局部温度下降而发生的损伤。冻伤分类度(红斑性冻伤):皮肤浅层冻伤。度(小泡性冻伤):皮肤全层冻伤。度(坏死性冻伤):皮肤和皮下组织冻伤。,冻伤处置和预防煤气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1.中毒症状2.现场救治3.预防煤气中毒,培训效果自测,1.冬季职工上班前的有关要求有哪些?2.什么是冻伤?3.冻伤如何分类?4.冬季在站场上作业及行走时的安全要求有哪些?5.冬季作业安全的特点有哪些?,课程主题五,职业健康,职业健康,我国职业病防止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要求。,职业病的概念,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国家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包括10大类,115种职业病,包括尘肺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物理因素所致的职业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眼病3种,职业性耳聋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8种。,铁路常见职业病,铁路技术工种分工详细,其中约有80多个特有工种。铁路常见职业病一览表,铁路常见职业病一览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概念,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职业性精神(心理)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不能合理地安排与劳动者身体状况相适应的作业。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电焊烟尘、油漆苯系物等)生产性粉尘(电焊烟尘,打磨抛光磨尘等)2.物理因素噪声、振动、电离辐射(射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