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课时声速与回声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02s自动拍照一次,拍下了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选项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小球运动情况的是( )ABCD2 . 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D“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音调高3 . 人能分清原声和回声,则其时间间隔应大于0.1 s。那么要能区分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人离高墙的距离至少应该( )A大于17 mB小于17 mC大于34 mD小于34 m二、多选题4 . 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小雨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请你判断正确的是( )A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B乐队在会场的演奏将变得很混乱C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D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的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飞机5 . 某同学从下列表格信息中得到以下几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介质声速/m/s介质声速/m/s空气(0)331海水(25)1 531空气(15)340冰3 230空气(25)346铜(棒)3 750软木500大理石3 810煤油(25)1 324铝(棒)5 000水(常温)1 500铁(棒)5 200A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B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的大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气体中最小D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声音的传播速度也是不同的6 . 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B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C地震发生时水塘内的鱼恐慌极了,争着跳离水面,说明水能传播地震波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这是因为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三、填空题7 . 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我们听到的雷声是_产生的,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 m/s,声音在_体中传播速度最快。8 . 我们吃饭时,能听见自己咀嚼食物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利用了_的方式传导9 . 有一次实验时候空气中的声速恰好为300m/s,声音在某种合金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6000m/s,在一种液体中的速度为150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最短为0.1s。甲、乙两位同学利用这种长合金金属管研究声音的传播速度,甲将耳朵贴在空管一端,乙在另一端敲一下,甲要能听到两次声音,合金管至少要_米长。如果将合金管中充满这种液体,甲要能听到三次声音,合金管至少要_米长。(结果保留整数)。10 . 小红参加800m体育测试成绩为3min20s,她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m/s;以操场上的旗杆为参照物,她是_(填“静止”或“运动”)的。11 .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_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是_m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操场上说话听起来更响亮,原因是屋子的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延迟时间_,最终_四、实验题12 . 如图所示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使用说明书(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2)复位后用小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收。(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毫秒(1毫秒秒)。(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屏的示数为_。(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均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变远,液晶屏的数值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猜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他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如果的确是“温度越高,声速越小”,则液晶屏的数值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五、计算题13 . 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六、综合题14 . 阅读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回答问题。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电话,你知道科学家们发明它是受什么启发吗?是传声筒。让我们去参观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主题展B厅声音之韵展,观察、研究一下传声筒,直观地去体验传声筒传递声音的过程吧。装置简介:两个非常粗的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在空中盘成螺旋状,布置在展区的两个不同位置,相距大约十几米长,如图1左上角就是其螺旋状的管路之一。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分别为听筒管路和话筒管路,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端口分别是听筒和话筒,如图2所示。就像人打电话一样,用话筒说话,用听筒听声音,如图3所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在振动介质(空气、液体或固体)中某一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发生振动,并带动周围的质点也发生振动,逐渐向各方向扩展,这就是声波。声波前进的过程是相邻空气粒子之间的接力赛,它们把波动形式向前传递,它们自己仍旧在原地振荡,也就是说空气粒子并不跟着声波前进!如图4所示,连续振动的音叉,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疏密相间的连续波形。声波是一种振动的机械波,它的基本参数是频率f 、波长和波速v。通过示波器可观测到可视化波形如图5所示。频率是声源(或某一质点)1秒内来回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而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T,其单位为秒。显然,f。频率与人耳主观感觉声音的音调有关。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振幅与声音的强度有关。波长是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也是波形图中相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这三者的关系是v = f。人耳能感觉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2020000Hz,称为音频波。在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振动波,就其物理特性而言与声波相似,但对人类不引起声音感觉。声速亦称音速,是声波通过介质传播的速度,它和介质的性质与状态(如温度)等因素有关。当温度为22时,空气中声速为334.8m/s,水中声速为1440m/s,钢铁中声速为5000m/s。现实世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波,但因为声波的能量随扩展的距离逐渐消耗,最后声音消失,一旦声源远离接受者就无法准确获得信息。早在十八世纪欧洲已有“电话”一词,用来指用线串成的话筒(以线串起杯子)。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声音信号的传递借助电磁波传送。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不但传播速度快,而且频率范围广,但它在水中会被吸收而急剧衰减。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手机这种移动通信工具,它兼具发射和接收两种功能,在同步地球卫星的协助下能使通信范围几乎覆盖地球上的每个角落。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传声筒”的展示项目,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管路中的_振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2)以下的应用或工具利用“传声筒”原理的是(_)A. 医生给病人看病用的听诊器B. 水杯琴C. 天坛回音壁D. 超声波医学检查(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C. 声波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附有答案详解含答案详解【a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彩蛋押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5一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十页纸(填空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得分题)打印附参考答案详解【a卷】
- 微某著名企业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附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题型汇编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题库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中国物流集团国际物流事业部招聘面试经验及模拟题集
- 乡镇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航空业面试者必看航空公司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诗歌朗诵稿: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 2025秋仁爱科普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三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信息安全应急演练记录
- 社区医院创建汇报课件
- 轴对称及其性质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第一 单元 富强与创新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2025-2026学年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