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阆中为什么能成为风水古城地势:阆中风水文化独具特色。阆中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的中游,其由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水系交汇聚结形成严密缰绕合护的形胜之地。“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其山川形势独特,山水城融为一体。其城市选址是按照中国古代风水学的理论为指导选择的,非常符合“地理四科”即“龙”、“砂”、“穴”、“水”的意象。阆中所处的龙脉属于秦岭山脉的分支,阆中城就建在小蟠龙山脚下平坦的扇型冲积滩上,仿佛真龙从昆仑山上奔涌而来,紧紧衔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阆中有大小凤凰山两座。站在位置恰当的地方,就可见大凤凰山山头似鸟首,山湾似雀颈,整个山似凤凰腾飞。古城四周的锦屏山、蟠龙山、梁山、玉台山形成了“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伏”的至善至美的风水格局。人才辈出,皆因风水奇佳?在阆中当地,传说华胥就是在阆中生下了人皇伏羲,而伏羲根据阆中奇特的地貌而创制了先天八卦。因而阆中被称做“华胥故里”,至今还保留着“妈皇山”、“皇娘垭”等地名。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阆中以风水奇特见长。其地理得天独厚,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建城也以“天心十道”布局,山、水、城融为一体,被国内外专家誉为 当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风水古城”。因而,唐代风水大师袁天罡和李淳风奉皇命测步王气来到阆中,留下了“锯龙脉、破风水”的传说。他们为这片奇特的山川、 神秘的风水所吸引,先后定居阆中从事天象、风水研究,两人死后都葬于现阆中天宫乡,并留下天宫院、淳风墓、天罡墓、观星台等遗迹。此处,四围之山秀峰层 集,林木葱郁,有九条生动活泼的山脉环拱托捧,呈“九龙捧圣”之势,乃是奇绝的风水宝地水源:阆中市境内主要河流有嘉陵江,从北向南流经石子乡、保宁镇等13个乡镇,过境全长59.45公里,还有白溪、东河、构溪、西河等4条嘉陵江支流贯穿境内,分别于江南镇、文成镇、河溪镇、南部县定水镇流入嘉陵江。如果河流能像手一样抱住住处则吉。所谓藏风纳水。能留得住气。气候: 阆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温度17C。极端最高气温39C,最低气温-4.6C。常年无霜期290天,年均日照1379.8小时,年均降水量1033.9毫米建筑:古城阆中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城市建设应权衡四周山水而择定城市中心,以此中心确定纵横轴线,纵轴线应前向案山,后对来龙。阆中古城的城市格局是严格按照此要求来建造的。纵轴线是北大街和双栅子街,北大街正对蟠龙山的龙脉,清代的道台衙门就建在北大街尽头偏右的学道街;双栅子街正对酷似宝案或笔架的锦屏山。横轴线是西大街和东大街。在纵横轴线交叉的地点叫做“天心十道”,古时建有中天楼,现在的阆中市政府决定恢复中天楼,以此标志古城的中心。古城其余街道均以中天楼所处的位置为核心,分东西、南北展开。东西向和南北向均是九条街,九纵九横构成八十一个小方块。风水学中还把城市中的房屋、街道比作乡村中的山和水,一排房屋就是一条山,一条街道就是一道水,山关系人的兴旺,水代表财富的运势。由于衙门在北,那么南北走向的街道容易将财富流走,因此,阆中许多南北走向的街道都不直通江边,而是直抵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的街心,然后在旁边开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巷通往江边;或者是北宽南窄,有的还在南端建楼镇财。名胜古迹:阆中古城几何中心位于“中天楼”之处,中国古代“崇方”、“尚中”,所以城中心的确定和安排是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从地图上看,“中天楼”位于城中东西南北主干道的交会处,正应风水“天心十道”之喻,乃阆中城正穴。城内街巷,以此为核心四向展开,分别与“案山”朝对并据为底景,所谓“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对锦屏”。以“中天楼”为中心还分布着保宁府署、川北道署、文庙、武庙等衙署机构和宗教文化建筑,符合风水“京都以朝殿为正穴,州郡以公厅为正穴”之说。 阆中城外,东北山势高峻,主山蟠龙之顶,筑有“观星台”;西南地势低平,立“火神庙”;东南舟楫往来,商贸繁荣,立“财神楼”。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原来,与风水九宫八卦相关。周易说卦指出,东北为艮卦,象征山,为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古代风水家以此为观测天象之最佳方位,故筑此观星台,使阆中天象观测日盛,成为古代著名的民间天文研究中心。正南离卦属火,故近此方位修“火神庙”以祭火;东南“巽”卦,主财,立“财神楼”祈财祈福,这是风水上最常见的做法。 城东南一片繁华,寺庙、祠堂、会馆、镇江楼(正对江南气口南津关之华光楼),一应俱全。风水书宅谱问答指要上讲,城市“南门、东门,生方,宜高昂轩朗”,正应此番景象。可见,古代风水讲究的“府州县城,内立衙署、仓库、文昌阁、奎星楼、城隍庙、关帝庙诸祠;外建社稷坛、里记、历坛于北,风、云、雷、雨、山川坛、旗纛庙于南”,古城阆中的城市布局多因于此。风水的选择,不仅抚慰了人们的心理,而且在景观上进一步构成了“西津晚渡”、“石匮凌云”等古阆胜景。历史相关记载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唐贞观中有望气者上言太宗,观测天文,西南千里之外有王气。太宗令袁天罡测步王气,由长安到四川,行至阆中,果见灵山嵯峨,佳气葱郁,其脉在蟠龙山山系之小蟠龙山鞍部。袁天罡在此处凿断石脉,水流如血,阆中人呼其地为锯山垭。”此“锯山垭”现今尚在,曾有守城者在此设关,又名“锯山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位奉圣旨来凿断阆中龙脉的鼻祖级术数风水大师,于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再次来到阆中,并在蟠龙山筑台观天象,后沿隆山驿古道入阆中西南的天宫乡,因见其地理格局朗阔,风水绝胜,有如仙家灵地,遂定居于此,后葬于观稼山。袁之挚友,唐朝的另一位风水学大师李淳风也于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循剑阁金牛古道入阆中,追寻挚友袁天罡察得的“风水宝地”,后亦定居于阆中天宫乡,死后葬于五里台,与观稼山袁天罡之墓遥遥相望,在中国风水学的历史上传为千古奇事。 袁、李二人作为一代风水学宗师,对唐代以后阆中古城的风水格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唐以后的阆中古城完全按照袁、李二人所形成的完整成熟的风水理论进行设计,基本上已具备了今天的格局,使之与自然山川更加有机地融为一体。 唐武德及贞观年间,高祖李渊的公子鲁王李灵夔和腾王李元婴先后被分封阆州,二王“仿长安”,并以袁天罡和李淳风的风水理论为指导,造宫苑,建五城十二楼,誉之“阆苑”。 阆中城共开四门,北门偏西,南门偏东,东、南、北皆加筑了瓮城,惟西门缺。从地形上看,应该是西墙距河较近,空间局促所致。查资料记载果真如此:汉时阆中城址在城西北,后嘉陵江河床变迁,逐渐向东岸侵蚀,到了唐朝,城址只得东移南迁。考察一幅清代道光元年的阆中治城图可知:为改善西门无瓮城的状况,建城者据风水原理作了弥补。这种弥补在图中得到完整的反映,我们可以看到西门外有阆风亭、览胜山房、石匮阁、王爷庙、镇水旧铁犀、新鱼翅等地物。其风水意象契合阳宅会心集所言:“城门者,关系一方制民,不可不辩,总要以迎山接水为主。”又言:“如有月城者,则以外门收之;无月城者,则于城外,建一亭或做一阁,以收之。”月城就是瓮城。西门外未建瓮城,便修筑以上亭、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2章构建三维模型2.1三维建模基础-高中教学同步《信息技术人工-三维设计与创意》教学设计(人教-中图版2019)
- 线缆厂成品出库检查记录制度
- 2024-2025学年高中防范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
-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新说课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
- 2.2 乘法公式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湘教版2012七年级下册-湘教版2012
- 保险业务担保合同集合
- 智能家居设备人工费承包及售后服务合同模板
- 生态旅游区开发合同履行与生态资源保护协议
- 高级法院认证离婚协议及子女抚养安排
- 农田流转与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租赁合同
- 2025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五
- 山东省建筑工程优质结构标准
- 浙江大学新宇集团部门负责人岗位说明书
- TSCS 000013-2021 碳化硼-碳化硅芯块 无机阴离子(F-、Cl-、Br-、I-)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 GB/T 14846-2014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
- 广西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
- GA/T 594-2006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 髋关节解剖资料课件
-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联培训)课件
- 颅脑外伤(共61张PPT)
- 人教版《生命.生态.安全》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