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黄斑病.doc_第1页
柑桔黄斑病.doc_第2页
柑桔黄斑病.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 介: 柑桔黄斑病又叫脂点黄斑病,在我国各柑桔产区均有发生。严重时导致大量落叶,对树势和产量影响很大。症 状: 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出现褪绿小点,对光透视呈半透明状。扩展后成大小不一的黄色斑,并在叶背病斑上出现疱疹状淡黄色突起小粒点。随着病斑扩展及老化,小粒点颜色加深,变成暗褐至黑褐色的脂斑。与脂斑相对应的叶正面上,形成不规则形的黄色病斑,边缘不明显,中部有淡褐色至黑褐色的疱疹小粒点。叶片发病后,常引起大量落叶(图1)。 ( 图1 受害叶片 ) 病 原: 柑桔脂点黄斑病的病原是柑桔球腔菌(Mycosphaerella citri Whiteside),属于子囊菌亚门(图2)。其无性阶段有两种:一是Stenella citri;二是叶点霉(Phyllosticta sp)均属于半知菌亚门。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30。 ( 图2 病原菌的孢子囊及子囊壳 )发病条件: 在广东每年67月是侵染的主要季节,发病的高峰期是在910月。病害发生与下列条件有关:1、栽培管理 凡管理水平较低,树势生长衰弱的柑桔园,病害发生严重。相反,树势生长良好,病害发生较轻。2、树龄 同一管理水平的同一品种,幼龄树发病轻,老龄树发病重。3、品种感病性 不同品种感病程度有一定差异。以椪柑,蕉柑,柚子发病较重,桔类其次,甜橙发病较轻。防治方法: 以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结合药剂防治会收到较好的效果。1、加强果园栽培管理 做好冬季清园,收集病叶集中烧毁,以减少初侵染来源。合理施肥,注意排灌,促进树势生长壮旺,提高抗病力。2、药剂保护 根据该病菌孢子接触寄主后并不立即入侵寄主组织的特点,故使用药剂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每年67月是病害侵染的主要季节,也是药剂防治的重要时机。药剂可选用40多菌灵、百菌清混合胶悬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