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刑罚体系和种类.ppt_第1页
第十四章刑罚体系和种类.ppt_第2页
第十四章刑罚体系和种类.ppt_第3页
第十四章刑罚体系和种类.ppt_第4页
第十四章刑罚体系和种类.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ase,被告人赵某与钱某因青梅竹马而生情愫,但赵某之父母为了换亲却强行将赵某嫁与邻村之孙某。赵某与孙某结婚后感情不和,经常发生吵骂、扭打。赵某便心生杀死孙某另嫁钱某之念头。1998年12月5日夜,经赵某反复劝说,钱某即随同赵某溜进孙家,乘孙某熟睡之际,共同用绳子将孙某勒死。,然后,两人将其尸体绑上石头沉入门前湖中。不久事发,两被告人旋即被捕获。被告人赵某被捕时已有三个月身孕。在起诉前赵某被做了人工流产。问:本案应如何处理?,第十四章刑罚体系和种类,第一节刑罚的体系第二节主刑第三节附加刑第四节非刑罚处理方法,第一节刑罚的体系,一、刑罚体系的概念所谓刑罚的体系,是指国家为充分发挥刑罚的功能、实现刑罚的目的,基于刑法明文规定而形成的、由一定刑罚种类按其轻重程度而组成的序列。,特点:1、要素刑罚方法2、法定刑法规定3、体系标准排列4、目的发挥刑罚的功能和目的,二、刑罚体系的功能1、教育2、威慑3、科学化4、有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三、我国刑罚的体系主刑与附加刑标准:各刑种能否独立适用1、主刑刑法典第33条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2、附加刑刑法典第34、35条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理论分类:生命刑自由刑财产刑资格刑,第二节主刑,特点:1、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2、一个罪只能适用一个主刑,不能同时适用二个以上主刑,一、管制,管制,是指对犯罪人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方法。管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轻刑,特点和内容:1、管制的对象刑法典未作明确限制2、不予关押区别于其他主刑3、限制犯罪人的一定自由区别于免予刑罚处罚,限制自由的内容是:(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注意:劳动同工同酬4、具有一定期限(1)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2)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3)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4)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5、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管制的执行机关只能是公安机关,二、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关押并实行教育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特点和内容:1、适用对象主要适用于那些罪行较轻,但又须短期剥夺其人身自由进行劳动改造的犯罪人2、剥夺自由注意:与管制的区别,3、刑期较短(1)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2)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3)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4)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4、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待遇:(1)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2)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3)对象路途较远的,可以累积使用假期,与行政、民事、刑事拘留的区别1、性质不同2、对象不同3、适用机关不同4、适用法律不同5、后果不同,三、有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并强制进行劳动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特点和内容:1、适用对象广泛2、剥夺罪犯自由3、具有一定期限(1)6个月以上20年以下,(2)死缓减为有期徒刑时为15年以上25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25年;(3)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开始计算;(4)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4、进行劳动改造我国刑法典第46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改造”是强制性的,除丧失劳动能力的以外,都必须参加劳动,四、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人终身自由,实行强迫劳动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特点和内容:1、剥夺犯罪人终身自由2、实行劳动改造凡具有劳动能力的,应参加劳动,接受教育改造,3、羁押时间不能折抵刑期4、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根据刑法典第57条之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五、死刑,死刑,又称生命刑、极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态度:一是死刑保留论;二是死刑废止论我国的死刑政策:1、保留死刑2、坚持少杀、反对多杀、防止错杀,我国死刑的限制,1、适用条件刑法典第48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2、适用对象刑法典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1)犯罪的时候,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2)所谓不适用死刑,是指不能判处死刑,而不能理解为可以判处死刑,但暂时不执行,待犯罪分子年满18周岁或怀孕妇女分娩后再执行死刑。,(3)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能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4)所谓“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的时候,被告人是怀孕的妇女,(5)对于怀孕的妇女,无论是羁押期间还是受审期间,都不应当为了要判处死刑而给其进行人工流产;(6)已经人工流产甚至自然流产的,仍应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能适用死刑。,3、核准程序我国1997年刑法典第48条规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4、执行制度刑法典第48条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条件:(1)罪该处死(2)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结局:(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2)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2年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3)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判决确定之日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注意:羁押时间不计算在缓期2年的期限之内缓期2年届满后至裁定减为有期徒刑之前的关押日数,则应计算在减刑之后的有期徒刑的刑期之内。,第三节附加刑,特点:1、既可独立适用,又可附加于主刑适用2、可以适用一个,也可适用两个以上3、种类: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一、罚金,(一)概念和特点1、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2、罚金属于财产刑的一种,区别与行政罚款、赔偿损失3、适用对象主要是经济犯罪和贪利犯罪4、对单位一律使用罚金刑,(二)罚金的适用方式1、选处罚金2、单处罚金3、并处罚金4、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三)立法规定1、比例制2、倍数制3、比例兼倍数制4、特定数额制5、抽象罚金制,(四)司法适用刑罚典第52条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五)罚金的缴纳1、一次缴纳2、分期缴纳3、强制缴纳4、随时追缴5、减免缴纳,二、剥夺政治权利,(一)概念是指依法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参加管理国家和政治活动的权利的刑罚方法。,(二)适用对象1、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则应以刑法分则的明确规定为依据共22条,主要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危害国防利益罪四类。,(三)剥夺的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四)期限1、对于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对于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3、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判处有期徒刑、拘役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其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4、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其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五)起算与执行1、独立适用的,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执行2、被判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与管制的刑期同时起算,同时执行,3、被判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以及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起,或从假释之日起开始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4)判处死刑、无期徒刑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从主刑执行之日起开始执行(5)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刑期从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起,或从假释之日起开始计算,期限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剥夺政治权利由公安机关执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服从监督不得行使刑法典第54条规定的各项权利,三、没收财产,(一)概念没收财产,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一种刑罚方法(二)适用方式1、必须并处没收财产2、可以并处没收财产3、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范围第59条规定:“没收财产是没有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没有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四)债务偿还1、没收财产以前的债务2、正当债务3、需要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