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 季 垂 钓 方 法 夏季夏季垂钓方法 夏钓谚语“夏天到,鱼难钓”。立夏后,白天气温增高,鱼类进入生长期,食欲旺盛。由于气温、水温较高,夏季并不是钓鱼的最好季节,也给钓鱼人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掌握了鱼儿在夏季的生活规律,加之垂钓得法,仍能做到鱼儿满篓。有不少夏钓谚语,都实践证明了夏天能钓到鱼、多钓鱼的科学道理。“早钓太阳红,晚钓鸡入笼”。这句钓谚说的是夏钓的最佳钓时是早晨和傍晚。因上午9时之前,气温、水温一般在2030之间,正是鱼儿吃食的最佳水温。此时鱼儿食欲旺盛,四处觅食,特别是喜欢到岸边“进餐”。下午4时之后,太阳西斜,灼热程度大减,气温、水温下降,鱼儿在深水休息后预感夜晚的到来,纷纷从深水游向岸边觅食。夏日的中午一般是难钓到鱼的,因气温、水温太高,鱼儿多游至深水区“避暑”去了。故钓谚云:“早晚钓一阵,回家吃一顿”、“酷暑三伏钓早晚”、“宁钓早晚一刻,不钓中午半天”、“早钓鱼,晚钓虾,中午钓个癞蛤蟆”。“夏钓夏钓,夜间比白天好钓”。这句钓谚是说夏日钓鱼,夜间比白天好钓。因到了晚上,水温、气温皆在30以下。再因鱼类都有怕惊扰、怕强光的习性,夜间干扰少,光线弱,加之夜间凉爽,晚风一吹水中氧气增多,鱼儿便无忧无虑,大胆游到岸边觅食。夜钓,除白天能钓到的鱼类外,还能钓到鲇鱼、鳜鱼等肉食性鱼类。夜钓,主要是凭手感和听觉,也有用电子发光浮漂和目测发现鱼体或水生动物配合手感进行。凭手感垂钓的方法有:抛竿抛出后,握住竿柄,将线拽直,鱼吃钩时,抛竿频频颤动,大鱼吃钩时,手感觉到有鱼将竿拉向河心的力度,提竿便得鱼;手抛竿钓,将饵钩直接抛入水中,顺风浮钓、悬钓、底钓皆可,将线扣于手上,或拴于脚上,凭感觉提竿;手竿浮钓,顺风将饵钩抛出,让线拉直,草鱼、鱼感鱼吃钩时拉的力度很大,手握竿柄,感觉很明显,提竿上钩率高。 听觉夜钓,现在越来越普遍。就是用一排几根抛竿或几根短手竿,饵钩抛入水中后,将线拉直,把竿固定在岸边。竿梢端夹一个小铃。鱼吃钩,铃响。“大麦黄,钓鱼忙。这句钓谚说的是夏钓的最佳季节。芒种前后,大麦成熟时,正是夏钓的最佳季节。因为鱼儿交配、产卵后,需要大量补充营养,就得大量摄食,便四处游动,到处找食。这个季节各种鱼类都易上钩,特别是鲤鱼格外好钓。故钓谚云:“大麦须须亮,鲤鱼遍沟放。”“夏钓荫、夏钓深,不冷不热钓边边”。这句谚说的是夏钓的最佳钓位。夏钓荫。因为夏天气候炎热,阳光直射,对水温极为敏感的鱼儿,此时也都躲在深水和有树荫、坡荫、水草的地方乘凉、戏水、觅食、集聚栖息。故钓谚云:“水草旁,树荫下,夏季钓鱼不放空。”夏钓深。入夏后,浅水区温度上升超过鱼类生活的适宜温度时,鱼类便由浅水转入深水游动、觅食。因为水深1米以上水温变化缓慢,昼夜温差小,所以酷热的白天,鱼类大多喜欢在23米的深水处觅食,故所谓钓深,不是越深越好。不冷不热钓边。夏天,气温不高,水温适度,鱼儿便从深水处游向岸边觅食,故钓位应选择在岸边、浅滩。“雷阵雨后,钓鱼丰收”。这句钓谚说的是夏钓的最理想天气。夏天,雷阵雨后,凉爽宜人,水中温度明显下降,水中氧气充足,岸上冲刷下来的食物增多,鱼儿游动、觅食非常活跃。若在池塘、湖泊、水库下钓,鱼儿便频频上钩。若在江、溪、河下钓,要等到退水时,才是钓鱼的好时机。故钓谚云:“大雨过后好钓鱼”、“涨水钓河口,落水钓深潭”。这句钓谚说的是夏钓的水情、钓位。因涨水时,有大量新水注入水域,水位迅速上涨,一些具有逆水争游习性的鱼类,便借机逆水而上,拥向进水口一带。再因新水裹挟各种籽叶、昆虫、虫卵及其残骸碎骨,为鱼类带来新鲜佳肴,诱使鱼类在进水口附近争先夺食。但在落水时,水位发生明显下降,浅水区的水都不深,鱼儿没有藏身之处,尤其是野生的大鱼警惕性都很高,多表现出惊惶不安,纷纷逃离近岸区或顺流而下,潜伏于深潭之中寻找食物。故钓谚云:“进水口,鱼上走”、“涨水钓浅滩,枯水钓深潭”、“涨水钓河口,鱼儿爱往这里游”。夏季不钓西南风 夏季因为天气炎热,气温很高,东南风会带来大量水蒸气,使大气中的水分增多,气压变低,造成水体溶氧量减少。鱼儿在缺氧的情况下,不爱进食和活动,上钩率很低。所以鱼谚说,“钓翁钓翁,不钓西南风”。夏季垂钓,以刮北风最好,其次是东北风。 上午钓西,下午钓东 鱼儿在水中游动,对岸边人畜的动响和倒影十分敏感。“上午钓西,下午钓东”,可以防止垂钓时人和渔竿在水中形成倒影,使鱼受惊吓而逃逸。 早晚钓近,中午钓远 一般天然水域的鱼都比较机警胆小,为躲避人畜和其他动物的干扰,白天都不到岸边活动、觅食,只是在早晚光线暗淡时,才来到岸边,利于近钓。而夏天中午岸边的水温较高,鱼儿纷纷游到远处深水区去“避暑”去了,所以中午必须用长竿长线,在离岸边较远的深水区钓鱼。 宁钓日落后,不钓雷雨前 夏季中午气温高,水中严重缺氧,鱼儿憋气难受,大都浮于中、上层水体,吃钩率极低。而日落后,气温下降,微风吹拂水面,溶氧量显著增多,鱼儿刹时活跃,争相觅食,频频上钩。夏季雷雨前,乌云密布,空气湿度大,气压低,水中氧气匮泛,鱼儿难以忍受,纷纷浮出水面,无心摄食,自然不会咬钩。 梅雨钓鱼,越钓越喜 梅雨季节,江河湖泊涌人大量雨水,同时也将陆地的昆虫、植物残屑及有机物带入水体,为鱼类送去了充足的饵料。与此同时,雨水还使水中的氧气大量增加。鱼儿空前活跃,食欲旺盛,频频咬钩,故是垂钓的大好时机。夏季的好钓位 1如果正好赶上往鱼坑里加水降温,水流的两个侧面会有两个回流区,这里是最好的钓位。因为该水体的含氧量要高于其他水域,而逆流而又是鱼类的天性,所以一定要把钓位选在这里。 2树阴下。由于树的遮蔽,这里的水温会稍低于其他水域,而且此处的能见度又低于其他水域,会让鱼类感到安全和舒适。3“夏钓潭”的钓谚说的很有道理。不同的深度有不同的水温和压力,每增加10米就能增加一个大气压。在天气较热、气压较低时,垂钓较深的水域会有较好的收获,这是每个钓鱼人都知道的。4在闷热的天气里钓鱼,钓位可选在离岸较近的鱼坑边上的浅水区,因为这里的含氧量要大于深水区。5一般来说,自然水域,如水塘、河沟、湖泊、河流等等,应选择有水草、芦苇的地方下钩,或在树旁、歪树下、乱石、桥桩附近垂钓,这些是鱼儿聚集的地方。人工挖掘的养鱼池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方池钓四角,长池钓两腰。就季节来看,春钓阳,冬钓午,夏钓两头,秋钓全天。夏季如何钓鱼一、选择天气出钓当天的气温最好低于30度;阴天伴有小雨,并有二三级风;暴雨之后。在这些天气出钓,气温低,水中的溶氧高,鱼儿活跃,食欲旺盛。二、选择钓场钓深水;钓活水;钓树荫;钓入水口。这些地方水温低,水中溶氧量高,鱼儿常聚集在此休息、躲藏、进食,因此,可钓到大鱼。选择大水域,勿选小水塘。三、选择时间钓早晚早9点以前、晚17点以后,气温转低,各种鱼儿抓紧进食,是垂钓的黄金时间。钓夜间。夜间天气凉爽,水温较低,并伴有微风,且水边寂静,饥饿了一天的鱼儿会趁机猛烈进食,大鱼也趁寂静到水边进食。四、选择对象鱼鲫鱼、鲤鱼不喜欢高温天气,但草鱼、鲢鳙、鲂鱼,则进入一年的旺食期。出去垂钓,不妨多做些准备,早晚钓鲫鲤,午时钓草、鲂、鲢鳙。夏季钓鱼有方法夏天鱼儿食欲会大减,垂钓的上钩率一般不高,要想钓有收获,需弄清“水性”和“鱼性”。下面介绍夏天钓鱼的5个方法。 不钓草丛钓明水。夏季近草丛处钓鱼明显不如钓明水(亮塘水),因为水草丰盛的地方通风条件差,散热慢、水温高于空旷的明水区。夏季多雨水、多风浪,除天上下的雨水可增加水中的氧气外,水随风而动,也可增加水中的氧气,这时明水区氧气充足,是选择钓点的最佳位置。 不钓雨前钓雨后。夏天多雷阵雨,雷雨到来之前空中云层厚,气压也低,此时的水体溶氧量少,水中的鱼感到烦躁不安,浮于水面嚼水,再好的饵料甩近它嘴边也不想吃。相反,雨后晴天因水中增添了活水,氧气比雷雨前更充足,加之有波浪(如23级风),鱼儿活跃,雨后“出征”必有收获。不钓阴天钓晴天。夏季气候多变,由阴转晴的间隔时间多为13天,由低压大气流转为高压大气流,水中会增加溶氧量,加之气流运动,时有23级的和风,垂钓水域微波荡漾,气温下 降,鱼儿显得十分活跃,故钓手不能放过阴转晴的好天气。 不钓中午钓早晚。中午鱼儿已从浅滩转移到深水区乘凉,钓手也要适当休息,以防暑气伤人。这个季节的早、晚还是可以钓上鱼的。早上和午后的58点钟,近水草外的明水区、石洞旁、竹排下、桥墩边、回水沱、牛滚凼、淘洗码头等处下钩,水位深1.21.5米,垂钓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不钓底层钓半水。夏季除早、晚可钓底层外,其余多数时间不合适钓底层,而适合钓半水。鱼儿遇到闷热天气,近水中常呈浮头状态,这时应将钓线上的坠子取下12或23,采用半水逗钓鱼儿(主要是鲫鱼),并将鱼线上下或前后左右缓慢牵动,诱鱼上钩。气象条件对垂钓不同鱼类的影响1鲫鱼 鲫鱼喜欢温暖,不喜欢酷热严寒。春秋垂钓最佳,夏季次之,冬季较差。鲫鱼怕强光,以阴到多云的天气,在空旷、水草稀少的水域中垂钓最好。春季,南风、偏南风时鲫鱼活跃,摄食强烈,容易上钩;北风和偏北风鲫鱼少动寡食,较少上钩。风力在23级时,迎风垂钓最容易上钩。这是因为迎风钓点水面泛波,使水中溶氧丰富,鱼儿活跃;波浪还使鱼儿不易看清岸边的人,而觅食大胆。因鲫鱼生性胆小,风力过大时,则潜入深水或水草中不动,很少上钩。冬季来临前,鲫鱼准备过冬摄食量大,这个时间也是垂钓鲫鱼的较好季节。2鲇鱼 鲇鱼喜欢阴暗,怕光。白天在好天气时总是潜伏在深水和洞穴、石缝里。烈日当空,万里无云的天气不大容易上钩;阴到多云,细雨绵绵的天气垂钓最佳。春天,鲇鱼喜欢在浅水域游动。夏季,鲇鱼多在河湾处觅食。秋后,喜到水温较高的深水处栖息。因此,钓鲇鱼,春钓浅水:夏天钓河湾;秋钓深水。3鲢鱼 鲢鱼耐缺氧的能力极差。水中一缺氧,鲢鱼往往浮到水面吸氧,不肯摄食。天气闷热,气压低,水中缺氧时,鲢鱼是不容易钓着的。鲢鱼在气温为2030时食欲旺盛,因此春、夏、秋是钓鲢鱼的好时机。冬季鲢鱼游到深水层过冬,基本不摄食,难钓。4甲鱼 甲鱼是名贵的水陆两栖动物,营养价值很高,味鲜美。钓甲鱼季节性很强,立夏以前甲鱼不容易钓到,立夏以后至立秋以前易钓到甲鱼,三伏天是钓甲鱼最好的时机。5黄鳝 垂钓黄鳝最好的季节是清明和谷雨这两个节气。因为在这两个节气里黄鳝纷纷出洞,经过一冬的冬眠,体内消耗很大,需要大量摄食补充体内营养,这时容易上钩。夏季垂钓黄鳝要差一些;深秋季节黄鳝开始归洞,此时垂钓黄鳝上钩率较低。6鲤鱼 鲤鱼怕强光,喜欢弱光。阴到多云的天气垂钓非常理想。但是,晴好天气的拂晓和接近黄昏这两段时间鲤鱼上钩率也比较高。春末、夏初,鲤鱼喜欢在河城湖库靠岸边有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的地方游弋,此处钓鲤鱼最佳。7草鱼 草鱼一般是选择水温20左右的水层活动。因此钓草鱼的深度也要随着季节和时间的不同而改变。一般情况下,春秋季节的早晚,靠近底层的水温较高,适宜草鱼的生活习性,中午水面水温升高,草鱼喜欢在上层水面活动。因此钓草鱼要早晨和晚上钓底层,中午钓上层为好。夏季伏天草鱼喜欢在水的中层游弋,把鱼钩定在中层最佳。钓鱼的有利天气条件1夏秋两季久晴初转雨。雨水给水中带来了氧气,鱼儿活跃,食欲旺盛,是垂钓的好天气。2久雨初晴气压升高时。因为连续多日降雨、低水温和低气压使得鱼儿厌食,天晴后,气压升高,水中氧气充足,鱼儿活跃食欲旺盛,容易上钩。3大风转小风或无风的天气。由于大风时水中波浪大,鱼儿受惊,躲进深水层区,不动不食。当转成小风或无风的天气时,鱼儿感觉水中平静,转而觅食。4夏季的早晨和傍晚。夏季中午水温过高,早晨和傍晚水温较低,适合鱼儿活动。所以早晨、傍晚和中午的水草缝中垂钓比较有利。5 23级风对垂钓很有利。风增加了水中的溶氧量,鱼儿活跃,食欲非常旺盛。6大风、暴雨、雷雨等恶劣天气来临前是垂钓的大好时机。鱼儿对天气变化有一定的预见性,当它预感到恶劣天气快要来临之前,就加大摄食量,以免恶劣天气中摄食因难,特别是较大的鱼类,摄食更强烈。7晴好天气微风或无风的夏季夜晚。此时选择有灯光照射着的水面垂钓,鱼容易上钩。因为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大多数鱼儿在夜间有趋光性,受到灯光照射着的水域里去觅食。垂钓的不利天气条件1 雷雨前。雷雨前天气燥热,气压低,水中缺氧,鱼儿在水中呼吸因难,浮头不肯觅食。2 持续性大到暴雨天气。钓场水位升高,水色浑浊,泥沙杂质多,不利于钓鱼。3 雷雨天气。这种天气鱼儿惊慌不安,龟缩到深水处少动不食,钓者也极易受雷击。夏季钓鱼是在水草丛中好,树荫下好,还是光水面好?夏日水草繁茂,将水面盖住,夜里,它们不进行光合使用,要向水中吸取氧气,水草中的鱼虾及水生动物都游到光水面进食,清晨还在光水面游弋,故早钓鱼,多钓光水面和水草外缘。太阳不断升高,表水、浅水渐渐发烫,水草进行光合作用了,水下不仅阴凉,且氧气丰富,鲤鱼、鲫鱼、以至怕光的鲇鱼、鳜鱼等,都回到水草下。这时,在水草中打洞垂钓,效果不错但甲鱼、鳊鱼,不怕热,越热食量越大,活动量也越大,它们还在光水面迎风抢食从陆地上吹来的食物。在夏日的中午前后,钓者如果不怕热的话,用浮钓、悬钓法,在钩上装菜、青草、芦苇嫩芯、蚂蚱等,顺风抛钓,草鱼、鳊鱼上钩率惊人,当然,吃钩后挣扎力大得也惊人也有的草鱼和鳊鱼进入草丛,但多在稀疏的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中或边缘,不肯进入浓密的水草底下青鱼也不大肯进水草,它们多在光水面较深的地方吞食螺、蚬、蚌等贝壳动物。钓青鱼要用螺蛳肉、蚬肉,抛入较远的深水。 但是,中午太热,这三种鱼也会感到炎热难当它们也进入深水,或隐身树荫下休息。这时,钓树荫下的阴影,不仅可钓到青、草、鳊、鳗、甲鱼、黄颡等,也可钓到鲫,鲤、鳜鱼等。傍晚前后,浅水热深水阴凉水草经过一天的曝晒,所吸收的热量大量向下方水域传递,导致草下水炎热难当,草下的鱼儿也纷纷出草乘凉这时,钓光水面深水比水草中要好得多。 当然,如果水草下水深在2米以上,水草中还是可以垂钓的,但效果没有光水面好。夏季大鱼力大凶猛,钓到大鱼怎么办?首先要稳定情绪,不必过于紧张。抛竿钓到大鱼后,从手感中可以得知大鱼的份量,迅速把放线器的旋盖扭到和线、钩同步的拉力上,边摇线,边准备它挣扎时放线手竿则不急于将鱼头拉出水面,看看是什么鱼,或者鱼多大,如果这样鱼一露头,见到人和阳光,势必拼命向河中心猛力挣扎,容易将竿线拉成一直线,造成线断鱼逃应用软硬劲将其拉住,人向后退二、三步,慢慢将其从水底向近身拉近,但千万不可松线。 大鱼开始知痛挣扎,会猛力向河中或左右窜去,钓者则要运用渔竿的弹力,向其相反方向牵引运动,必要时,竿梢尖可以入水,在水中周旋竿尖和线在水中阻力大,增加了拉力,减弱了鱼的冲力。大鱼上钩后往往有猛力的三窜,只要钓者弯竿与其冲击相反的方向用软硬相谐的力气控制住,三窜以后,力气就小了。这时候,还不急于将鱼头提出水面,还应采取“鱼动我不动,鱼不动我动”的策略,将鱼按照自己的意志,左拉右拉,多盘旋几个回合,待手感觉得它无猛劲了,可以将其头拉出水面,让其吃空气和表水,这时它再猛窜,已无力气,有的已吸入空气,无力挣扎,肚皮向天。这时,将其牵引至身边,用抄网抄取之。千万不可用手拉线取鱼。因线的拉力往往不如鱼的重量,是竿子的弓弹力和线长的综合拉力,加水的阻力,人的巧劲,才使线不断,鱼不逃。如果用手拽,只有这么1米长的短线的拉力,经不起鱼的重量,往往一拉就断,或鱼钩断裂,或鱼嘴拉豁。 夏日钓大鱼逃不掉的前提是:事先检查渔竿是否结实,有无断裂处,接口处牢不牢,如竿子不行,要另换新竿或修补好;线要检查有无伤痕最好用新线。钩要检查是否受伤或本身钢性硬度足否,钩与线的接头处是否牢靠,是否有磨损钩上大鱼后,还要检查下渔钩是否变形受伤,线有无在与鱼相持时磨损受伤接头处有无磨损等,再投入垂钓。如有磨损,立时更换,避免再次钓到大鱼时出问题。抛竿钓到大鱼比手竿要稳定得多,因它可自动放线,但也不可麻痹大意。鱼拉到身边后应用抄网取鱼,并注意不要被其它没钓住鱼的钩子扎伤手,或扎到衣服上。东北地区夏季垂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夏天到,鱼难钓”这是广大钓友多年经验的积累和共识,所谓难,就是不像春秋两个季节那么好上鱼,但并不是说钓不着鱼,如果掌握好当地的天气规律,合理安排出钓时间,恰当选用饵料,同样可以钓到鱼、钓好鱼、多钓鱼。 从节气上讲,每年的5月5日立夏后便应进入夏季,但东北和南方还不一样,虽然节气上立了夏,其实从气温上讲还没有进入夏季。由于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不同,那么进入夏季的具体时间也不同。长白山西南边陲,位于东经12554、北纬4141度,从气象上讲日平均温度达到20时才算进入夏季,而我地需要到每年的6月10日左右,气温才能爬升到20度,夏季开始整整推迟一个月,20度以上的气温一直会持续三个月到8月10日左右,到了这时从节气上已是立秋的第二或第三天了。 为了摸索夏钓的规律,我从2003到2004两年的气象资料统计中得出如下规律: 天气变化。注意观察垂钓头天夜间到垂钓当日白天的气温变化,如果垂钓当天与头一天相比,夜间(这里的夜间指垂钓日的前一夜)最低温度与白天最高温度同步上升,且温差小,则不宜出钓;如果温差变大,可出钓。夜间气温和白天气温连续几日不变,即便是雨天也不宜出钓。连续几日高温天气后出现降温天气,且降温幅度不超过5度,温差10度,则是垂钓好时机。 出钓时间。夏季白昼的气温一般都很高,出钓的时间最好选择凌晨,即东方刚刚鱼白肚时。我们每次都在天见亮时下竿,一般在凌晨3点半到上午9点,过九点就收竿。不钓中午,也不钓下午和傍晚,实践证明傍晚效果不如早晨。 关于风、雨、云天气。根据二年的资料统计,我地区的夏季风向很少有北风天,整个夏季偏西风约占59%,西南风占37%,东风和东南风仅占4%。通过实践我们这里偏西风优于西南风,西南风天气一般都多雨或多云,晴间多云天一般均刮西风,只要风力不超过34级,都可以出钓。多云天气效果优于晴间有云,但阴天效果不好。 夏钓饵料的选用。夏季鱼难钓的第二个原因就是饵料的选择,春秋两季节钓鲫鱼一般野钓都选择蚯蚓,但到了夏季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春季鱼从苏醒活动开始一直喜爱荤饵,但到了夏季就换口味了,开始喜爱素饵,而且对素饵要求也苛刻,对于那些味浓的饵料基本拒绝,喜爱吃清淡的原汁原味的饵,如玉米面、豆粉等。进入7月以后市场出现新鲜的嫩玉米,则是上好的饵料,用玉米粒破碎后不加其它添加剂直接打窝,再用整个玉米粒挂钩垂钓,效果特别好,钓鲫鱼的同时还可以钓到大鲤鱼。如果用蚯蚓进行夜钓可以钓到鲇鱼,当然用小河虾、泥鳅鱼也是垂钓鲇鱼的好饵料。 总结以上诸方面就是,只要掌握好当地的天气规律,适时选择出钓时间,做到合理用饵,无论是低温的春季,还是炎热的夏季,仍然可以钓到鱼、多钓鱼。夏钓专题连载(二十二问)吉林通化 林杰 (整理)一、夏季是不是钓鱼的好季节 立夏以后白天气温不断升高,鱼类开始进入生长旺盛期,食欲旺盛。但由于夏季白天气温平均都在25度以上,进入小暑以后到大暑气温高到30度到35度以上,江河的浅水区水温可到35度以上,也就是说夏季并不是钓鱼的最好季节。 夏季白天虽不是最好的钓鱼时间,但夏季是鱼的生长的旺盛期各种鱼类的吃食量都很大,只要掌握他们的生活规律,是可以钓得多、钓得大的,除了春天可以钓得到的鱼外,大鱼的上钩率会明显提高,虽然说“夏天到,鱼难钓”,但夏季早晚是钓鱼的最佳时机,一般可在早晨的4点到上午的9点,下午的5点到8点还是可以钓得不错的。鱼谚说:“早钓太阳红,晚钓鸡入笼”,“早晚钓一阵,回家吃一顿”,“酷暑三伏钓早晚”。二、夏季钓鱼是钓水草好,还是钓亮水好 东北地区一般在立夏到芒种期间,江河鱼塘的水草陆续长满水面,并将水面遮盖得严严实实。由于水草生长需要氧气,夜间他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水草要向水中吸取氧气,所以夜间鱼一般是不到水草中栖息的,直到第二天的清晨,鱼多数都在亮水中游戈寻找饵料和活动。所以夏天的早晨钓鱼多数都是钓亮水或水草边缘,而水草中是钓不到鱼的。 早晨太阳出来后一小时左右,由于气温不断升高,鱼便开始逐步向水草下游动觅食,这时便可以钓草缝和草眼了。当然阴雨天和多云天气在水草边做窝还是优于亮水的,春、夏、秋总的来说钓草优于钓亮水。鱼谚云:“钓鱼不钓草,等鱼瞎胡跑”。三、夏钓流水好,还是静水好 夏季烈日高照,静水中由于温度上升,含氧量减少鱼儿不适应不是浮头就是进入深水寻找新水。另外静水水温高,水中浮游生物繁殖快,也容易造成缺氧,这也是鱼儿不适应的原因之一。因此多数钓者不愿在静水中垂钓,和鱼一样喜欢寻找活水、流水。流水多数是雨水降到陆地再流到江河湖泊,含氧量高清澈无杂质,浮游生物较少,但带有陆地的植物茎叶和昆虫等食物,鱼喜欢在活水中享受清凉,效果之好不言而喻。四、夏季钓鱼在上风好,还是下风好 众多钓者的经验证明,手竿底钓在下风头(即迎风钓)好。下风头波浪大含氧多、食物多,上下水温平衡,利于鱼的觅食生长。但下风头抛竿困难,不易抛准、抛远,且浮漂因有波浪不易看清。 需要说的是,不是所有的钓法都是下风头好。浮钓、悬钓和抛竿钓还是上风头好,一是因为在下风头钓饵阻力大抛不远;二是抛出后风不断把浮漂向身边吹,最后到脚跟前不可垂钓。在上风就不同,顺风轻轻一抛就很远,即使抛不远,风也将浮漂和钩饵越吹越远。手竿浮钓、悬钓,线都较长,抛竿浮钓更可放出几十米,故这两种钓法在上风头好。五、夏季清晨有雾是否好钓鱼 鱼谚云:“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寒霜冬雾雪”。夏季除梅雨季节晨雾会有雨外,一般都是辐射雾。清晨8-9时散去后,无风天气骤热,下午2时经常可高达38-40度,鱼儿浮头和避入草下,深水,不肯吃食,因此,夏季清晨雾后一般钓者不愿出钓,也难以钓到鱼。夏日有时也有平流雾,雾后形成小雨到中雨,气温水温都不高此时钓鱼效果好。 六、夏季钓鱼遇到雷暴雨怎么办 夏季南风多,天气闷热时多,雷暴雨经常出现,有些局部雷阵雨连气象台也预测不准。在雷暴雨到来之前,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骤起,已有预兆,垂钓者不能坚持垂钓,而应立即找地方躲雨。不可躲在树下、瓜棚、牛棚下、屋搪下、田野稻草、麦草堆里,而应进入民房,或地下干燥无漏雨的厂房、磨房、仓库等建筑物里面,鱼竿最好收好,来不及收或想雨后抢时间垂钓的,不可把竿直竖向天,而应平躺在地面上,以避免被雨水淋湿后导电遭雷击(碳索钢竿本身就导电)。雷雨时不可步行或骑车冒雨行走。雷雨过后,水中湿度明显降低。溶氧多,鱼儿食欲旺盛,即可外出垂钓;在流水口垂钓效果更好。 七、夏季钓鱼手竿用长竿好还是短竿好 鱼竿以长短分可以分为三类,手竿:6.3米以上为长竿(常见的有6.3、7.2、8、9、10米等),4.5米5.4米为标准杆,3.6米以下为短竿。夏季垂钓也分为池塘钓、野外钓(江河湖泊水库等),在野外一般水域当然用长竿,主要是为了钓远钓深,常用杆长为6.3米和7.2米两种,太长的竿即重又笨不便操作,当然夏季要钓草的话,采取长竿短线法垂钓也可以选8米或9米,10米以上的杆子在北方不太使用。 但夏季有不少钓鱼爱好者喜爱野外钓白鱼(白条)或到池塘钓鲤鱼,这是一般都选择4.5米以下的短杆具有轻揉、方便、敏感等特点。 八、夏季钓鱼用什么鱼线好 夏季的鱼经过春天的苏醒活动后,鱼的体力恢复后具有力气大,游动快,被钓着的鱼具有非常大的挣扎力,其力量一般可达鱼本身体重4-5倍,所以夏季钓鱼预先选得要比春天钓鱼用线粗一些。 手竿野外钓一般可以选择2-3.5号线,具体线号要看所钓对象鱼的品种,如果是钓鲫鱼选择2号线即可以了,如果专攻鲤鱼,那就选择2.0-3.5号鱼线,脑线要比主线小一个号即可。如果是用抛竿钓,线号应选择4-6号线。多数钓友都选择锦纶线(也称尼龙线),有无色透明和有色两类,有色线常见的有红、黄、绿、灰、黑等。鱼线按功能分又分为子线(脑线)和主线(大线),购买选择时最好向渔具商说明。 九、夏季钓鱼是浮钓好还是底钓好 自然界的鱼按生活习性可分为底层鱼、中层鱼和上层鱼,鲫鱼和鲤鱼属底层活动的鱼,鲢鱼、鳙鱼(胖头)、草鱼属中上层鱼,而一些小型鱼类如白鱼(俗称白条)、马口、溪哥、红鳞子青鳞子等属上层鱼,所以采取什么钓法主要看所钓对象鱼的种类,当然在特殊情况下有些鱼也会改变其游动的水层。 比赛一般都是钓鲫鱼,所以要采取底钓法。如果所在鱼池鱼的密度大,在垂钓过程中可能出现鱼会上浮,这时就要及时调整钓法改成钓浮(缩短水线一标深至两标深)。 在野外垂钓也要根据所钓鱼的习性具体确定是钓底还是钓浮。 十、夏季用什么钓饵好 鱼谚说:“春虫夏面秋蚯蚓,冬钓唯有用红虫”这里面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季节、二是鱼的食性,钓谚所说的是一般规律,具体垂钓还要根据季节、鱼种、天气、水质、水域等具体灵活运用。 鲫鲤鱼属杂食性鱼,荤素都吃,但春季以荤为主,到了夏季由于气温高,像人一样不爱吃荤,所以夏季素饵也倍受鱼的青睐,所以这个季节荤素对鲫鲤鱼来说,都可以使用。当然在养鱼池有鱼塘主经常喂一些颗粒饵料,所以在池塘垂钓还是素饵为好。 十一、夏季钓鱼是早晨好还是中午好 夏季是鱼类食欲的旺盛、生长速度快的季节,又是难以钓获的季节,有经验的钓者都是钓早晚而不钓中午。 夏季的早晨气温一般都在15-25度之间,水温一般在20-30度之间,正是鱼儿吃食的最佳水温,天未亮之前的凌晨三时左右,气压低,鱼多浮在水面吸氧,天蒙蒙亮,水生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而释放氧气,气压升高,此时,鱼儿食欲旺盛,四处觅食。由于早晨凉爽,人们垂钓也避开了酷暑的干扰,鱼吃钩,人感觉舒适,钓鱼效果最好。 夏日中午气温太高,最高辐射温度可达40-60度,河塘表水和岸边浅水发烫,钓者在这样的高温下吃不消,鱼也吃不消,多数鱼避入深水凉爽处或水草下、树荫下,鱼不爱进食所以上钩的鱼也少。 上面所说是正常的晴天情况下,特殊天气当然例外,如梅雨天气、阴天、雨天,多云天气等,气温水温都不高的情况下,中午当然可以钓,只是鱼的生活规律决定此时食欲差,上钩率低,但比晴天要好些。 鱼谚云:“宁钓早晚一刻,不钓中午半天”,“春钓草,夏钓早”,“早钓鱼,晚钓虾,中午钓个大王八(中午炎热甲鱼吃食旺盛)” 十二、夏季钓鱼是有风好还是无风好 夏季钓鱼特别需要风,如果烈日暴晒、又风平浪静,水中氧气很快随着水分蒸发而跑掉。如果有风吹动水面起波浪,会加大水面与空气的接触,从而增加了水中氧溶量,另一方面,由于波浪的作用又可以将水表的热量迅速与空气接触而散发掉使水温相对降低,与气温逐步保持平衡。由于风的作用使水面起波浪,波浪可以使水的上层和下层得到交流,促使水的上中下层温度逐步一致,使水的上中下层温差减少,有利于鱼的生存和觅食。 夏季无风往往是天气即将变化的象征,无风的面和水表面在一个小时之内温度可以上升5-10度。水温高水中溶氧就少,有风天可以改善水的溶氧量。但是风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利于垂钓,一般将风力超过4级以上就得停竿收钓了。 十三、夏季钓鱼是晴天好还是雨天好 夏天由于过于炎热,钓鱼是雨天好还是晴天好,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 夏季的雨多属间歇性的,大雨、暴雨多,连续阴天、小雨少。大雨暴雨到来时多有雷电伴随,所以有雷电的雨天不可垂钓。雨后、连续阴天小雨,鱼吃钩率高,钓鱼效果好。晴天只有早晚和夜钓效果才好。 十四、夏季钓鱼是用手竿好还是抛竿好 具体地说,用什么竿主要根据水情、鱼情和个人的习惯而定。水情-系指钓场的水面大小,水的深度,一般水库水面大,水深,此时使用手竿蔽多利少,宜用抛竿;如果在水面较大,又想专钓大鱼的话(1000克以上),也宜用抛竿。抛竿在结构上鱼手竿不同,由于绕线轮的作用,对于遛大鱼特别有利,这是手竿不能及的。 当然如果不是在湖、库垂钓,只在鱼池或小的坑塘垂钓小型鱼,手竿的效果要优于抛竿,手竿具有看漂清晰,提鱼手感具有刺激性,究竟用手竿好还是抛竿好,要因人而异。 十五、夏季钓鱼是用软竿好还是硬竿好 鱼竿不仅有长短之分,还有软硬之分。软竿壁薄轻柔,适用于冬春垂钓,硬竿壁厚重牢,用于夏秋垂钓较好。夏日鱼的挣扎力大,尤其在水草多、障碍物多的地方,钓大鱼(5001000克),用软竿只能在水中慢慢遛,容易造成挂草断线跑鱼,用硬竿则可以直接提鱼(或飞鱼)至水面,顺水拉到身边,不至于被障碍物和水草挂住,还可以节省时间。就是3000克左右的大鱼,也可以将鱼嘴提至水面,不至于让其鱼挣扎窜水。 十六、夏季钓鱼钓深水好还是浅水好 鱼谚曰:“春钓滩,夏钓潭”,“春钓活水冬钓清,夏秋池水黑阴阴”,虽说用词不同,但都说明一条经验,夏季钓深水好,钓有阴凉的地方好。 深与浅是相对而言的,多少为深,多少为浅,需对具体的某个水域具体地讲。大型水库水深从几米到几十米,而一般河流水深从几十厘米到几米,不同的水域深浅有不同的概念。拿江河来说,到一个地方要大致测量一下其水的深浅,在春季就要找这个地方的较浅处(可以是几十厘米到一米以上),如果最浅处有0.5米,最深处有2米,那0.5米就为浅,2米就为深,在夏季就要钓这2米附近的水(但也不是绝对的),根据天气、气温、气压具体确定钓多深,夏季一般早晚要钓浅水,中午就必须钓深水了。夏季有些地方有树荫,虽然这里水不是最深,但由于无烈日暴晒,也可以钓浅水。 十七、夏季钓鱼什么风向好 风向对钓鱼一直是个重要因素,一般地讲风向对鱼儿进食有以下规律: 风向东风南风西风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冬)西南风(春夏秋三季)进食情况进食差进食差进食差进食好进食好进食好进食好进食好进食差 南风热,北风寒,夏季吹北风包括西北风正北风一般都气候干燥,凉爽舒适气压高。北风有利于气温和水温下降,鱼儿进食活跃当然好垂钓,东北风占了个东字有时凉爽,但从海上来难免带有湿气,湿气要重就会带来雨,可以降温但也会降水,故东北风钓鱼也不错。 但我国夏季南风较多,北风较少。夏季越刮南风天气越热,东南风多雨但较凉爽多数情况还可以钓鱼。刮西南风天气闷热,易有雷阵雨天气,如果无雷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气温在西南风的作用下,可上升到40度以上,人、鱼都不适应,而且鱼会出现浮头现象,所以西南风最难钓鱼。 十八、台湾钓法适用于夏钓吗 台湾钓法是我国台湾的钓者根据东南亚调法改进而成的一种新型的比速度的钓技,在台湾的淡水池和海滨钓场,那是四季皆宜的。可是这种钓法传入大陆后,许多钓者在实践中都产生了这样一种看法,台湾钓法只适合钓小鲫鱼、非洲鲫鱼的,只适宜冬、春钓,不适宜夏、秋钓。经过同台湾高手多次交谈和一起垂钓,不少钓者改变了初衷,认为台钓法也可适用于夏钓。 台湾钓法的技术关键在于线细、钩小、面饵易溶和浮标灵敏。浮标与坠、钩及水的比重浮力适当。细线,拉力在强碰到大鱼也易断,钩小,韧力再坚也会被大鱼拉直或拉断。因此,夏钓运用台钓法,要在线组上作适当的改进,线,要改粗一些,如冬春主线用0.8号或1号,夏秋就要用2号-3号线;钩子要大些,钩条要粗些,如冬、春季用2-3号钩,那么夏季就要用4-6号钩,手竿也要在吊子上加硬,选超硬或极硬调性的竿子。 但有两点要注意,尽管钩线作了改进,但只适用于静水垂钓,如鱼塘等,在有流动的水域是不适用的,另外钓到大鱼特别使5公斤以上的大鱼,台钓法也不如传统钓法钓的把握大。在需要长杆的水域台钓法不如传统钓法那么自如,因为台钓法最适用于打竞技比赛。 十九、夏季钓鱼要不要打窝子 夏季鱼儿食欲旺盛活动量大,吃钩率高,那么还要不要打窝子呢?这要看水面和用何种钓法而定。一般来讲传统钓法,无论海钓还是淡水钓,也无论是春、夏、秋、冬,要想钓的多,钓得大,钓的持久都要打窝子聚鱼,在鱼塘也是如此。台湾钓法钓前是不打窝子的,它是属诱钓结合的一种钓法。 夏季有人在鱼池垂钓,打窝子的地方不上鱼,而在旁边的地方却上鱼,就产生在鱼池钓鱼不用打窝子也能钓上鱼的想法,这种偶然性不具有代表性,打窝子只要饵料对路,都有聚鱼留鱼的作用,所以不管春夏秋冬钓鱼除台钓法外,都应该认真打好窝子。 二十、夏季钓到大鱼怎么办 广大钓者都希望钓到大鱼,钓到大鱼具有极大刺激感,使垂钓者常追求的一种乐趣。那么钓到大鱼应该怎么办?首先要稳定情绪,不必过于紧张,不要急于提鱼上岸,要用鱼竿本身的弹性绷住鱼;其次要根据鱼竿的受力感觉作出初步的判断,判断鱼的大小和其挣扎力度,然后迅速作出遛鱼的活动范围,看其是否有障碍物,包括陆地和水中的;再次应根据鱼的逃窜方向和要线力度,果断地作出给线和收线动作,同时求助别人帮助准备好抄网,利用8字遛鱼法将鱼遛翻白为止;一般鱼中钩后都要经过三个回合的挣扎,最后才会老实听话上岸,所以要有耐心和信心,用抄网接鱼时一定要等鱼翻白后,将抄网从水下送到鱼的下方,切不可从空中递向鱼的位置,因为在空中一旦有影子晃动,鱼受惊会再次进行挣扎。最后最后就是拿鱼上岸了!二十一、夏季夜钓都能钓什么鱼 就东北地区而言,除了白天可以钓到的鱼以外,一些白天不易钓到的鱼,如鲇鱼等都可以钓到。不同的是要根据钓什么鱼,就用什么饵,如鲇鱼是食荤的,就不能用素饵,其他鱼也是这样。再者夜钓在钓法和钓具上与白天不同,所以就不能用白天的观漂法去判定是否上鱼,大多都是凭手感和听觉,如竿的颤动或铃声等来确定。所以鲫鲤草鲢鲶这些鱼在夜间都可以钓得到,只是在方法上与白天不同而已。二十二、夏季钓鱼带什么饮料好夏季炎热出汗多,钓鱼必须带足饮料。适时多饮一些饮料不仅能及时补给身体必需的水分,保证有充分的精力,同时还能防止中暑。饮料中常备的有白开水、淡盐水、绿豆水和凉茶水(当天早晨新沏的茶水)。不宜携带一些市场出售的罐装饮料,如桔汁、橙汁、雪碧、椰汁等,这些饮料虽然可以解渴降温,但都含有糖份不宜多饮,再者这些饮料都含有防腐剂对身体不利。总之,尽量带一些自备的即清洁卫生又有防暑降温的饮料,千万不要在野外喝不干净的生水。夏钓八选择夏天,天热,水温高,鱼感不适,食欲减弱。因此,从总体上讲,夏天是野钓 “淡”季。然而,“淡”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只要我们注意选择好的出钓时机、地点,充分发挥垂钓技能,那么,“淡”中就会有“旺”。 一、选择钓“早”。即指选择早晨垂钓。早晨空气新,天凉,鱼活跃,觅食频繁,咬钩积极。因此,可钓到9时,以后太阳高照,气温、水温升高,加之鱼已肚饱体乏,很少咬钩。选择钓“早”,并非排除钓傍晚。在傍晚,虽然时间不长,但也是垂钓良机,值得一钓。 二、选择钓“雨”。即指选择小雨天垂钓。在夏天,有时因天气变化,带来北风轻拂,小雨沥沥,天气变凉,天色变暗,水温下降。因此,鱼异常活跃,纷纷游回近岸水域大胆觅食。对这一可遇而不可求的良机,钓者应主动“出击”,争创佳绩。此外,在大、中型雷阵雨过后,也是垂钓的好机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不要错过。 三、选择钓“风”。即指选择风天垂钓。选择风天出钓,是明智之举。刮一定级别的风,能缓解炎热,使人舒适,而且风力将水域上风的微生物及其他天然饵料,源源不断地吹到下风水域。这样,在下风水域,饵料丰富,水中氧也充足。鱼受“追食”、“追氧”本能的驱使,很快就会游到下风水域中戏浪、觅食和栖息。这时,在下风水域中选点垂钓,效果很好。风力有大有小,对4-5级大风,虽然可以垂钓,但钓效不佳;对0-1级小风,也可垂钓,但也不太理想。最好选择刮2-3级风。四、选择钓“流”。即指选择流水垂钓。夏天,属丰水期,雨水较多,流水水域并非鲜见,如小河、小溪、渠道等,都有流水。由于水流的原因,水的交换量较大,散热快,水温较低,水中氧充足,水质新鲜,饵料丰富。因此,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应注重选择流水水域垂钓。垂钓时,应在上述流水体弯曲部的回水区和缓流区选点垂钓。同时,也不要疏忽了在野塘、小型湖泊进水口附近的两侧选点垂钓。 五、选择钓“草”。即指选择水草处垂钓。按照“钓草”的技术要领,寻找草边、草洞和草缝施钓,一般成功的把握较大。 六、选择钓“深”。即指选择深水区垂钓。夏天出钓,如果没有适合垂钓的风天、小雨天气;如果已错过早晨垂钓的机会;如果也没有好的流水钓场可钓;如果您又急于想过一把钓瘾,在这种情形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有关钓场的深水区选点垂钓。这是因为夏天的中午和下午,气温水温都很高,鱼儿对水温相当敏感,它们必然会陆续朝水温较凉爽的深水区转移。所以,选择深水区垂钓,是有一定道理的。选择深水区垂钓,主要应掌握两点:1.只能适度钓深,不能钓得太深,最好是选择深浅水结合部的深水边,或者水中有障碍物的深水处布窝垂钓;2.在深水处底钓,有时效果不佳,说明鱼儿没有完全沉底,可立即改为底浮钓,可能形势就会转变。 七、选择钓“素”。即指使用素饵垂钓。杂食性鱼类,它既喜荤又喜素,但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其食性喜好略有侧重,如春冬季节爱荤,夏秋季节喜素。夏天野钓的实践证明:双钩上挂上自制的色、味、形俱佳的面饵,垂钓效果良好;一钩挂荤饵,一钩挂素饵(面饵),效果也可以,只是小杂鱼闹钩明显增多。 八、选择钓“阴”。即指选择阴凉水域垂钓。在有些野钓场所附近有大型建筑物(如楼房、桥梁)、植物林(如大树林、竹林),它们都可以在一定的方位上给某一水域遮阴,使该水域的水温明显偏低,是鱼儿“歇脚”、“纳凉”的好地方。此外,在有些野钓水域,水面上生长着成片的茂盛水生植物,能有效地遮挡阳光对水面的直接照射,使水下水温也明显偏低,此处也是鱼儿栖身、觅食的好场所。出钓时,应选择上述阴凉水域选点垂钓。夏季钓活水夏季鱼难钓,是指在一些面积小水又浅的坑塘。由于夏季烈日炎炎,浅水一晒就非常热,水温往往超过30以上。这对于生活在塘中的鲫鲤来说,是很难耐的。它们除了一早一晚拿一小阵食外,其余时间都是潜藏在水域中较深的地方和水草里,不食少动。因此,在面小水浅的坑塘,垂钓当属淡季,鱼儿不爱咬钩纯属必然。但是,对于有经验的垂钓者来说,在夏季鱼儿又不算十分难钓。就是说他们在选择钓场方面和天气方面都比较到位。 在选择钓场方面,他们首先是找水面不大但水较深的沙坑和窑坑等,这样的水域虽然同样遭到太阳毒晒,但在水深2-3米以上的地方,水温仍然比较凉爽,适合鱼儿正常生活的需要。因此,鱼儿仍很活跃,照常摄饵吞钩,而且还常常能钓获其他季节难以钓获的大鱼。 其次,是选择有活水注入的坑塘。这些原本面小水浅、一潭死水的坑塘,一旦有新水注入,不仅水温有所降低,而且氧气状态也得到了缓解。鱼在水中生活最关键的两个基本条件得到了改善,它们自然就全变得活跃,并蜂拥顶水而上,争先恐后地游向进水口嬉戏觅食。垂钓者只要在进水口附近选个水流较稳或有障碍物的地方作为窝点,上鱼率往往很高。 第三,是选择活水河道,活水河道的特点是因长年流水不断,受天气影响较小,水温稳定适中,氧气充足,所以在夏季到河道垂钓,往往效果奇佳,例如前些年每当夏季,笔者都多次去京北温榆河钓鱼。选个回水湾、河汊子或桥墩下方等处撒饵下钩,鱼儿都特别爱上钩。 另外,是选择风天。夏季,特别是盛夏,闷热天气居多,尤其是雨前的闷热天气,湿度大,气闷蒸人,鱼儿同样也感到水中严重缺氧喘不过气来。这样的天气鱼儿哪还有心思摄食!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如刮起三四级较为凉爽的西北风,不仅人感到清凉舒畅而且在风吹浪涌之下,亦能把鱼激活,塘水上下对流,水温既有所降低,又为水中输送了大量氧气。垂钓者如在下风头选个钓点撒窝下钩,定有上好收获。谈谈我在盛夏钓鲫鱼用的钓饵盛夏是鲫鱼进食最旺盛的季节,我认为盛夏是钓鲫鱼的好季节,按我个人经验盛夏全天都是钓鲫鱼的黄金时期。而有的钓友认为盛夏的中午3040度的气温鲫鱼不喜欢进食,但是从我在盛夏钓鲫鱼的实践中发现真实的情况不那样的。关键的问题出现在钓手所使用的饵料和钓点所决定的。今天我把我自己在盛夏(30到40度的气温)钓鲫的用饵和选择钓点的体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仅供参考,说的不对的地方希钓友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1、我自己在盛夏中用的钓饵俗话说三分钓七分饵,不管是钓什么鱼钓饵都很重要,但是不同的季节选择的钓饵应该是有差别的。现在在市场上出售的钓饵大多价格昂贵,偶尔买上几袋钓钓如果钓技得当,当然也会取的不错的效果。但是每天都用商品饵势必会是一笔不小开支。所以在实践中我自己做了一些钓饵,同过实践每次都可以取的不错效果,有时候比商品饵效果还要好。下面就是我在夏天用的自制饵,效果很不不错,如果有兴趣你也试试:粗玉米面(炒出香味)4成,普通日用面粉1成,麦麸(炒出香味、色发微黄)5成,花生米(炒黄压碎成粉末状)少许,芝麻(炒黄压碎成粉末状)少许,如果用酒泡小米打窝那么就在和饵时加点泡小米用的酒(适量),和饵时先软后硬此饵的使用方法:1、不打窝用法:先用大一点钓钩(伊士尼6号)装大饵(樱桃大小)每次必须打到同一个点上等漂站立时就立即拉出,这样的动作反复做30下以上,如果这时有鱼最好别让它有时间咬钩,如果你的钓点得当,不到半个小时有就会很多鲫鱼聚集过吃食,当然这个饵鲤鱼也喜欢。发现有大量鲫鱼进窝时马上换小钩(伊士尼4号以下,可用二号三号根据情况)丝线(0.5子线,要长一点)。这我在实践中用这种钓法和钓饵经常会上双鱼。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一定节奏的下竿次数,钓饵落低后一般不要超过2分钟就应该提竿,这样以供不断补窝。 2、打窝钓底:用酒泡小米打窝,(和饵时在饵中加一点泡小米瓶中的酒)窝子打成三角形,打窝时在三角的角上打重一点,其他的地方打轻点,也就是说窝子的面积可打的大一点,但是要分轻重,在下钩的地方大重一点,可是窝里打些嫩玉米,但是要把玉米砌碎打。如果钓点得当,约一个小时后就会有大量鲫鱼光临。这时用该用把饵上小上紧点,绝对一发就中。我用打窝钓法一次一天钓了几百条。此饵的特点:此饵以素为主,纯自然香味,正合夏天鲫鱼和鲤鱼的口味。经济实惠,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发散快,雾化好。并可根据钓点情况随时用白面调配软硬。我自己用了好几年,感觉很不错。一次可做数公斤备用。如有兴趣的钓友试试!钓午时鱼的高招渔谚说:“夏秋钓早晚,神仙难钓午时鱼”。但是实践证明,天气炎热的夏、秋季,中午的鱼照样能钓上来,问题是我们要搞清楚天气炎热时中午的鲫鱼在哪个水层。气温在32左右时,为了躲避炎热,鱼都跑到有荫凉的树下,草旁。没有荫凉的水体里,鱼就会到离底1040厘米的水层中活动(水深1米的,鱼离底10厘米左右;水深2米的,离底30厘米左右;水深3米或3米以上的,离底40厘米左右)。只要气温不超过35,气压又不太低时,在这个水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城北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设备买卖合同》模板
- 幽门螺杆菌课件
- 巡察档案培训课件
- 岩棉生产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尾气清理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11.2 平面的基本事实与推论
- 9.1.2 第2课时 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 个体美容美发店员工服务合同范本
- 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的护理查房
- 《国际探险公园设立规范》
- 闽教版2023版3-6年级全8册英语单词表
- 巴林-奈曼(金沙)-阜新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 医学纤支镜引导下气管内插管课件
-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课件
- 护理操作无菌技术课件
- 大学生国家安全与保密培训
- 2023新能源光伏发电生产指标体系
- 《CAD CAM应用技术(CAXA 2020)》 课件 模块1-3 CAXA制造工程师2020软件基本操作、二维图形的绘制、曲面建模
- 快递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