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科学原理之17 冰川对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影响广东海洋大学廖永岩(电子信箱:)1冰川形成对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影响在冰川形成和消融过程中,的确有相应的火山形成,这已为大量的地质资料所证明(Kennet and Stott, 1991; Zachos, et. al., 1993; Eldholm and Thomas, 1993; Zachos, et. al., 1994; Renne, et. al., 1995; Clark, et. al., 1986; Jin, et. al., 2000; Zhou and Kyte, 1988)。但是,冰川的形成和消融如何引起火山喷发和地震?或者说,冰川形成和消融引发大规模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原因如何?这却很少有资料报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CO2等温室气体的浓度降低,使大气温度下降。当两极及高山的温度下降至0以下时,极地及高山冰川形成(Berner, 1997; Berner, 1993)。地球表面是由地壳和上地幔围成的固态岩石圈。岩石圈内,则为具有一定液态性质的软流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地球看成是一个由固态岩石圈围成的液体球。在第四纪冰川时期,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和加拿大哈得逊湾地区都存在过北极冰川。最近15000年以来,哈得逊地区抬升了大约300m,这一地区至今还保持着每年上升2cm的速度。经过计算,该区地面要恢复到冰期以前的原有高度,并重建地壳均衡状态,还需要再上升80m。斯堪的纳维亚地区,近万年来,其上升幅度达250m,至今仍以每年1cm的速度上升(陶世龙,1999;Stacey, 1992)。这说明,地球这个由固态岩石圈圈闭而成的液体球,具有一定的塑性。冰川形成时,冰川下的地壳和冰川一道,在冰川巨大质量的重力作用下会下沉。冰川消融时,由于这个巨大重力的消失,会反弹性上升。冰川和地壳的这种下降作用,会造成火山喷发和地震。下面,我们以现有的南极冰盖为例,来分析这种作用过程。冰盖未形成时,岩石圈和地幔处于流体静力学平衡状态(见图1,a)。当南极冰盖形成时,2.641019kg的海洋水转移至南极,引起海退;海洋岩石圈上的重量将减少,南极大陆岩石圈上的重量将大大增加(见图1,b)。在冰川形成时产生的巨大重力缓慢作用下,地球表现出明显的塑性(刘本培和蔡运龙,2000)(见图1,c-f),南极冰盖下的地壳将大幅度下降(见图1,c-f)。地球是一个密闭流体球体,岩石圈就是这个密闭流体的容器。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密闭流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流体不会或几乎不会被压缩;根据巴斯噶原理:“施加压强于密闭容器内的流体,此压强无变化地传到流体的各部分及容器的器壁”(赵景员和五淑贤,1981)。所以,当巨大质量的冰川引起南极岩石圈下陷时,将产生巨大的压强,流体地幔会把这个压强传至地幔的任何地方,并传至垂直于地壳的任何方向,且压强不变,方向向外(见图1,b)。这样,地球将在这个巨大作用力的作用下,向外膨胀(图1,c-f)。图1.南极冰川形成引起的造海过程. A,岩浆从洋中脊涌出;B,南极冰川;C,老岩石圈;D,软流层;E,由洋中脊处涌出岩浆形成的新海洋岩石圈.“”示火山喷发因为地球可看成一个密闭流体容器,若岩石圈的某处不破裂,冰川及冰川下地壳就不会下陷。北极冰川地区现在反弹性上升的事实告诉我们,北极冰川形成时,的确曾下陷过。这说明,北极冰川形成时,曾使地球膨胀而至地壳撕裂过。或者说,冰川形成时产生的重力,足够使地壳破裂。地球向外膨胀时,地球表面积将增加;也就是说,冰川形成的巨大作用力,在岩石圈的某处(最易破裂处,一般为洋中脊),将其撕裂,这就是地震。为了释放压力,岩浆将会从破裂处喷出,这就是火山喷发。大量岩浆从洋中脊排出,也会使海底扩张,产生造海运动(图1,d-f)。因冰川的形成,是由于长期的光合作用,使大气中的CO2浓度过低,温室效应过弱而造成的(Berner, 1997; Berner, 1993)。所以,火山喷发喷时,大气或海洋中的CO2浓度,应是最低时。由于火山喷发和地震,将大量的CO2补充至大气或海洋中。当火山喷发和地震释放入海洋和大气中的CO2大于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量时,海洋和大气中的CO2浓度停止下降,并开始升高。这时,冰川形成停止,地球进入冰期。因这时大气或海洋中的CO2,主要以火山喷发和地震等地球去气作用产生的气体为主;而地球去气气体的13C值相当低,为-7左右。大量的去气气体进入大气和海洋,会造成13C负漂移。最负值接近或等于-7,说明这种CO2气体,几乎是由去气气体组成。在局部区域,若火山喷发时,造成了甲烷等天然气水合物的气化释放的话,有可能加速13C值负漂移。但是,和火山喷发及地震释放入大气和海洋中的CO2相比,天然气水合物释放出的甲烷量毕竟有限,不会造成13C值负漂移过强。2 冰川消融对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影响冰川的消融作用,也一样会造成火山喷发和地震。下面以北极冰川的消融为例,来分析这种作用。当北极冰川消融时,情况刚好和冰川形成时相反。北极冰盖消失,大量的水注入海洋,海洋水面将升高,海水重量增加。极地冰盖消失,极地岩石圈将从原来的下降状态升起,地球的内部压力减少。地球将在以上两种力的共同作用下收缩,造成岩石圈皱缩,最终形成地槽。海洋岩石圈比大陆壳薄,这种皱缩形成地槽的作用,主要发生在海洋。图2.地槽形成和造陆过程. A,岩石壳;B,早期沉积物;C,负压腔;D,后期沉积物;E,火山堆;F,类花岗岩岩浆层;G,类玄武岩岩浆层;H,玄武岩;“”示火山喷发.具体演变过程如下:地球收缩,对岩石圈产生水平挤压,一旦岩石圈宽度超过其刚性范围,海洋岩石圈将发生形变,要么隆起,要么下降(见图2,a-b)。若隆起,就成为地背斜(海山)。若下降,就成为海盆(地向斜)(见图2,b)。由于海洋岩石圈的密度比较大,再加上冰川消融后形成的海水增加,地球内压下降,海洋岩石圈下降的面积将远大于抬升的面积,也就是说,海盆的面积远大于地背斜的面积(见图2,b)。海盆一旦形成,将有沉积物在海盆里沉积(见图2,b)。随着冰川不断地消融,岩石圈严重收缩。海盆边缘受到严重挤压,因为海洋岩石圈刚性作用,海盆底部将不断下陷(见图2,b-c)。同时,海盆里沉积的上km的沉积物,也进一步加剧了海盆的下陷(见图2,b-c)。下降的海盆,将又会有大量的沉积物沉积(见图2,c)。海盆下降深度越来越深,盆口面积越来越小。海盆下陷到一定程度,就转变为地槽(见图2,c)。地槽下降越深,槽底洋壳的弯曲度就越大,当弯曲度越过海洋岩石圈的承受力时,槽底断裂产生地震(见图2,d)。由于负压的作用,将造成大量玄武岩火山喷出(见图2,d-e)。随着地槽的下陷,地背斜将被抬升。通过地背斜的抬升,来达到地槽和地背斜共同构成的浮力和重力平衡(见图2,b-c)。随着地背斜的抬生和地槽进一步下陷,将加剧地槽底部岩石圈和地背斜岩石圈的弯曲。当其弯曲程度超过连接它们海洋岩石圈的承受度时,将发生断裂。这就引起地震,引起地槽和地背斜的分离(见图2,g)。一旦地背斜和地槽分离,地槽因为失去两侧地背斜的牵扯,由于地幔的浮力而上升(见图2,g-h);地背斜将因为没有地槽的支撑而下降,冲击下面的岩浆而引起火山喷发(主要为中性或酸性岩浆的喷发)(见图2,g-h)。同时,地背斜岩石圈较重,地槽岩石圈较轻(地槽里沉积岩的比重小于火成岩性质的海洋岩石圈),地背斜和地槽岩石圈断裂时,地背斜岩石圈将向地槽下插入,这样,更进一步造成地槽抬升,形成中央隆起(见图2,g-h)。从而形成地背斜和地槽之间的重新组合,产生造山作用,形成山脉,地槽作用完成(见图2,h)。综上所述(见图2),在冰川消融引起的地槽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火山喷发和地震。这样,大气中由地球去气作用产生的CO2浓度,会因冰川的消融而进一步升高,13C值进一步负漂移。受冰川形成和消融的共同作用,当去气作用造成的13C负漂移作用,大于光合作用的分馏作用造成的正漂移作用时,就造成大气或海洋中13C的负漂移,最终导致13C在冰期呈强负值。随着大气中CO2浓度的不断升高,温室效应越来越强,导致冰川快速消融。冰川的消融,大量的冰碛岩沉积。由于pH=1/2(pK1+pK2-logCco2(T)/Cco32-(T)(郭锦宝,1997),当大气中的CO2浓度升至最大值时,pH最低。低pH值造成大量硅酸盐风化,产生大量的钙、镁等金属离子。CO2浓度升高,温室效应增强,温度上升,绿色植物大量繁殖,生长繁茂,光合作用越来越强。硅酸盐风化时,使硅酸盐最终变成二氧化硅沉淀,吸收大量氢离子使海洋pH值上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CO2,形成大量的矿物有机物,使pH值上升。由于pH = 1/2(pK1+ pK2- logCco2(T)/Cco32-(T)(郭锦宝,1997),随着pH值上升,Co32-浓度上升。由于Ks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死期合同(标准版)
- 2025威海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教育学(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模拟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2030中国固体碱硅酸盐行业供需态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双马来酰亚胺三嗪(BT)树脂行业现状调查及产能预测报告
- 2025人民银行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计量竞赛试题及答案
-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 水稻螟虫绿色防控
- 2024版2025秋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
- 家电合伙合同(标准版)
- 血站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 2025年iptv技术考试题库
-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学科交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山东中专学籍管理办法
- 老年营养健康宣教
-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