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师范学院.doc_第1页
乐山师范学院.doc_第2页
乐山师范学院.doc_第3页
乐山师范学院.doc_第4页
乐山师范学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乐山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课程名称 古代文学 任课教师 徐立昕 授课班级 2006级外本 上交教研组日期 06、9 20062007学年度上 期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一、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发展脉络,使其头脑中有“史”的概念。2.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熟知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独立分析文学现象,品评作家作品。对作家的文学成就,作品特色有总体的把握。饼能进行独立的个性化的分析。二、所用教材及参考书目(1)所用教材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 备课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 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文学史纲要姜书阁 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学史四十讲姜书阁 青海人民出版社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 人民出版社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郑振铎 人民文学出版社(3)学生阅读书目中国文学史游国恩 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史长编郭预衡相关鉴赏性的书籍,和原著。三、教学措施(1) 适当选取教材内容,重在理清文学“史”的线索,在讲授中尽量引用学生容易理解的作品来说明问题,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2) 本学期作业共两次,为书面作业,本周交或下周交。(3) 成绩考核期末占百分之七十,平时作业百分之三十(4) 在课下可通过电话或网络辅导,也可当面辅导,或通过辅导课辅导教学进度表周次计划进度课 时 分 配备注讲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参观测验4绪论 上古神话35诗经概说诗经的主要内容36诗经的艺术成就诗经的影响先秦历史散文37春秋左传 38国语、战国策、先秦诸子散文、论语39墨子、孟子310庄子311荀子韩非子、屈原与楚辞楚辞的产生与由来、屈原的生平312离骚、屈原的其它作品屈原的影响313秦及西汉散文西汉的政论散文司马迁与314史记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成书史记的体例和思想内容315史记人物传记的艺术成就史记的风格史记的影响3 16汉书与东汉散文班固与汉书东汉其它散文317机动3教研室审查意见:严格按照教材、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计划,教研室同意按此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 年 月 日执行情况检查记载第一次: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 年 月 日 第二次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 年 月 日乐山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任课教师 徐立昕 授课班级 06级汉本3 上交教研组日期 06、9 20062007学年度 上 期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一、 教学目的要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目的是:1) 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和相关的古代文献资料。2) 使学生能够运用文学理论,独立赏析古代文学作品,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提高文学的审美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使学生能够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二、所用教材及參攷書目1、所用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新一版 2、备课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 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文学史纲要姜书阁 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学史四十讲姜书阁 青海人民出版社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 人民出版社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郑振铎 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民歌鉴赏辞典马斗全等主编 山西古籍出版社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诗史陆侃如 冯沅君 山东大学出版社中国诗史【日】 吉川幸次郎 复旦大学出版社3、学生阅读书目中国文学史游国恩 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史长编郭预衡相关鉴赏性的书籍,和原著。三、教学措施1、适当选取教材内容,重在理清文学“史”的线索,在讲授中尽量引用学生容易理解的作品来说明问题,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2、 本学期作业共两次,为书面作业,本周交或下周交。3、 成绩考核期末占百分之七十,平时作业百分之三十4、 在课下可通过电话或网络辅导,也可当面辅导,或通过辅导课辅导课时分配及教学方式周数课程内容理论教学课内实践教学课时小计备注课时数教学方式手段课时数教学方式手段4关 雎(周南)无 衣(秦风)蒹葭(秦风)4讲授45七月(豳风)桃 夭(周南)4讲授46伯兮(卫风)卫风-氓4讲授47晋公子重耳之亡4讲授48冯谖客孟尝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4讲授49齐桓晋文之事章逍遥游4讲授410逍遥游养生主 4讲授411离骚2讲授212离骚2讲授213山鬼 2讲授214湘君2讲授215湘夫人2讲授216涉江 2讲授217机动2讲授2教研室审查意见:严格按照教材、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计划,教研室同意按此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 年 月 日执行情况检查记载第一次: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 年 月 日 第二次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 年 月 日乐山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课程名称 中国文化概论 任课教师 徐立昕 授课班级 03级汉本1、2 上交教研组日期 06、9 20062007学年度 上 期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一、教学课程任务、目的和要求中国文化概论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的一门主干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为了使在校大学生,在了解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的基础上,把握其精神风貌和本质特点,对其进行历史的分析和科学的评判,从而为更新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和心理素质,建构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思想文化体系,提供养料和资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结构和文化思想格局;概括地掌握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制度文化、艺术文化、宗教文化和科技文化等;全面地把握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基本概况,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化历程、现代化转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所用教材及参考书目1、所用教材中国文化教程马敏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 备课参考书目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商务印书馆1994版;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金元浦、谭好哲、陆学明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 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程裕祯著:中国文化要略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三、教学措施本课程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主,并辅以课外阅读和作业练习,重点在培养学生的文化历史感、相应的思辩能力以及对当前文化现象的实际分析判断能力。力争做到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典籍分析与民俗考察相结合;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的教改措施。四、作业及成绩考核方式本课程全期作业2次,全批全改,并适当讲评。平时作业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周次计划进度课 时 分 配备注讲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参观测验6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源流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第二章 中国哲学与文化文化与哲学的关系哲学流派47传统哲学思想举要第三章 儒家思想文化48第四章 制度文化政治制度宗法制度49第五章 中国传统习俗节日与风俗 游艺娱乐410饮食与文化411服饰与文化412第七章 艺术与文化中国绘画413中国建筑414中国花文化动物与文化415第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