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常见弊病及处理方法(乳胶漆).doc_第1页
涂装常见弊病及处理方法(乳胶漆).doc_第2页
涂装常见弊病及处理方法(乳胶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涂装常见弊病及处理方法(乳胶漆) 弊病类别弊病的成因弊病处理方法起皮由于漆膜局部与基层脱离,丧失附着力,受到压力而鼓起。1. 基层酥松、粉化。2. 基层表面有浮灰、油污、脱膜剂等。3. 基层含水率过高。4. 高湿度环境下施工。5. 涂料未干结前受冻。1. 对基层进行加固。2. 彻底清除杂物。3. 在规定的含水率(10%)以下施工。4. 避免在高湿度(85%)环境下施工。5. 避免低温(5)施工。剥落漆膜与基层粘结力不好或受到破坏,漆膜自动或可轻易撕下。1. 外墙腻子耐水性差。2. 腻子一次批刮太厚,附着不好。3. 基层有浮灰,又没有使用底漆。4. 基层潮湿,有渗水现象。5. 面漆与底漆或旧涂层不配套。6. 基层受到严寒天气影响,漆膜成膜不良。1. 选用耐水性好的腻子。2. 腻子一次批刮不宜太厚。3. 去除浮灰,使用底漆。4. 查找、彻底修复渗水部位。气孔、针孔、气泡存在于漆膜内,也可浮在漆膜表面,有破裂的或完好的性状。1. 基层表面有孔穴。2. 涂料稀释过量。3. 涂料摇动或搅拌过度。4. 漆膜过厚。5. 开始涂刷时工具带水。1. 基层进行密实处理。2. 按规定进行涂料稀释。3. 涂料搅拌应均匀,避免过度。4. 涂刷时漆膜不能过厚。5. 应将工具甩干。泛碱、析白在漆膜表面出现不规则泛白变化或有结晶析出。1. 基层碱性太大或含水率较高。2. 修补部位未经养护。3. 基层有漏水、渗水现象。4. 没有使用封闭底漆和漏涂。1. 按规定进行基层干燥、养护。2. 修补部位也需干燥、养护。3. 查找、修复缺陷部位。4. 均匀涂刷封闭底漆,不能漏涂。粉化在漆膜表面形成的松散粉末,很容易脱落,并使漆膜色彩变化。1. 涂料耐光性、耐候性、耐老化性差。2. 多孔基层把涂料快速吸入。3. 涂料稀释过量。4. 漆膜固化缓慢,不充分。 5. 其它粉尘吸附于涂膜表面。6. 涂膜被砂纸打磨过。7. 内墙涂料用于室外环境中。8. 环氧类、自洁性涂料特性(微粉化)。1. 选用耐光性、耐候性、耐老化性较好的涂料。2. 多孔基层需用底漆进行封闭处理。3. 按规定进行涂料稀释。4. 避免内墙涂料用于室外环境。 透底漆膜没有达到完全遮盖基层颜色。1. 基层表面有油污,脱膜剂等难覆盖物。2. 基层含水率高,不吸料。3. 透明底漆在基层表面形成致密膜。4. 涂料稀释过量。5. 局部漏涂。6. 二遍涂料涂刷间隔时间短,前一遍被溶解而透底。7. 颜料本身遮盖力差。1. 彻底清除杂物。2. 在规定的含水率(10%)以下施工。3. 避免透明底漆涂刷过厚。4. 按规定进行涂料稀释。5. 顺次涂刷,避免漏涂。 6. 延长重涂间隔时间,待前一遍涂料干燥后方可进行后一遍涂料施工。 弊病类别弊病的成因弊病处理方法色差颜色与客户的要求有差异。1. 基层平整度及粗糙度不好。2. 基层吸收漆料量不同,漆膜厚薄不同。3. 工程补料在同一墙面施工。4. 工期较长,新旧差异。5. 颜料的耐候性差(有机颜料)。6. 颜料有泛色现象(轻重)。7. 化学物质影响(盐碱等)。8. 光线明亮阴暗的影响(内墙)。1. 基层做到平整及粗糙度一致。2. 涂刷底漆,均匀和降低基层吸水性。3. 在同一墙面上避免使用两个批号的涂料。4. 施工间隔时间不要过长。5. 基层注意养护,PH值控制在10以下。渗色下涂层或有色物质的扩散而导致表面涂料变色。1. 基层存在易渗色物质(煤烟、染料、沥青)。2. 在含天然色素的板材上涂刷涂料。3. 涂装系统封闭性不好。 4. 强溶剂面漆溶解了上道漆。1. 选用封闭性较好的底漆对基层进行封闭处理。2. 注意底漆和面漆特性,避免强溶剂面漆溶解上道漆。变色漆膜颜色发生异常改变。1. 耐光性、耐候性差的颜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发生颜色变化。2. 侵蚀性的工业气体中有易引起颜料变化的污染物。3. 霉菌的生长。4. 锈迹的渗出。5. 水性墙面漆受到油性漆的影响。1. 对于易长霉的部位进行预先处理(除霉水)并选用防霉涂料。2. 基材铁质材料需要进行防锈处理。3. 室内避免与油性漆同时施工。开裂漆膜表面产生裂纹,交叉成网状。1. (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基层开裂。2. 基层吸水性大。3. 温度太高,相对湿度较低,干燥速度太快。4. 漆膜太厚。5. 喷漆时雾化过度。6. 涂料中颜料成分含量过高。1. 弥补基层开裂可使用弹性涂料。2. 吸水性过强的基层需用底漆进行处理。3. 避免在温度较高及湿度太低的情况下施工。4. 涂刷时漆膜不能太厚。5. 喷涂时注意避免雾化过度。流挂漆膜受到重力作用产生的涂料向下流淌现象。1. 基层凹陷部分发生涂料滞留。2. 涂料稀释过量。3. 涂刷过厚。4. 冬季低温施工遭受雨雾以及露水影响。1. 按规定进行涂料稀释。2. 涂刷时不宜过厚。3. 在规定的温度(5)和湿度(85%)下进行施工。接痕漆膜在涂装搭接处出现颜色或光泽的差异。1. 基层吸水性大。2. 涂装时温度太高,湿度较低,干燥速度太快。3. 乳胶漆开放时间较短。1. 使用底漆,均匀和降低基层吸水性。2. 避免在高温或烈日直射下施工。3. 延长乳胶漆开放时间。刷痕漆膜干燥后无法消失的漆刷痕迹。1. 基层吸水性强。2. 溶剂挥发过快使涂料表层流平性消失。3. 漆量不足或涂刷过厚。4. 施工水平影响。5. 涂料本身流平性差。1. 使用底漆,均匀和降低基层吸水性。2. 避免在高温、风速过大的条件下施工。3. 避免一次涂刷过厚或过薄。4. 提高施工水平。弊病类别弊病的成因弊病处理方法长霉在漆膜表面出现黑色、灰色或褐色霉菌。1. 涂装前没有将基层上原有的霉菌清理干净。2. 潮湿、通风不好,少阳光的地方。3. 乳胶漆的防霉能力不足,防霉效果差。1. 对于已长霉的部位,需用防霉水清除。2. 在易长霉的地方涂刷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