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二首》优质教案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诗中流露出诗人难掩的喜悦之情。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景,再现了江南二月明媚的“春景图”。轻快明丽的景,兴致勃勃的人,饶富乐趣的事,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写的一首咏物诗。咏柳,即歌咏柳树。诗的前两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诗的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春风比作剪刀,赋予巧妙的想象,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其中“注意语气”,学生并不陌生,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多次训练过。“注意重音”是教材对学生的新要求。教学本课应通过反复、多次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古诗的情感意绪。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语气和重音,并能背诵积累。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恰当的语气和重音。 2.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诗人1.直接揭示课题。2.简介诗人高鼎及创作背景。 3.解释诗题“村居”的意思。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教师范读。2.学生练读。 3.讲授“堤、莺、柳、拂”生字识记方法。 (1)联系熟字比较识记“堤”字。将“堤提题”进行字音辨析,从字形上进行比较识记,借助图片理解“堤岸”的意思,进而拓展词语:河堤 湖堤 海堤 苏堤 白堤。 (2)偏旁归类识记“莺”字。“莺”和“鸢”都有鸟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字都与鸟有关系,进而理解“莺”和“纸鸢”的意思。 (3)字理识记“柳”字。“柳”字通过汉字演变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4)提供语境识记“拂”字。结合课后第三题中的词语识记“拂”字。 三、抓住特点,书写生字 1.出示“村、诗、童”,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特点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 (1)“诗”字:左右结构,言字旁,右边的“寺”第二横要长一些。 (2)“村”字:木字做偏旁的时候,最后一笔捺要写成点。这个点和寸的点要避让开。 (3)“童”字:上面是一个立正的立,要写的扁一点。第五笔是长横,要盖住“里”,“里”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3.学生练写。 四、再读古诗,感受韵味1.(课件展示节奏划分)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出古诗的节奏。 (2)句末韵母是“an”的字要读得响亮。 2.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五、抓字眼,理解大意 (一)学习古诗前两句1.同学们,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2.抓住“草长”“莺飞”“二月天”等字眼理解。3.边听教师朗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4.在情境中识记“醉”字。 (1)从会意字角度引导学生识记,拓展词语。 (2)出示图片,结合教师讲解,丰富对“醉”字的理解。明白“醉”字描绘出了杨柳被春风吹拂时摇晃的姿态,杨柳已经沉醉在迷人的春景中了。 5.朗读古诗前两句,感受春天的美好。 (二)学习古诗后两句1.充满诗情画意的春天,怎能不叫人沉醉呢?你们瞧!孩子们也被这迷人的春景所吸引了。(出示古诗后两句)2.抓住“散学”“东风”等词语理解古诗大意。3.(观察图片)体会孩子们放风筝愉快的心情。4.朗读古诗后两句,读得欢快活泼,突出儿童生活的情趣。 六、全文总结,感情升华 1.教师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春天的景色之美,后两句写出了儿童的活动之美,使整个春天的美丽跃然纸上。 2.配乐朗读古诗。板书设计 1.古诗二首 村居 草 莺 堤 杨柳 春烟 春景美 儿童 放纸鸢 人陶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咏、妆、丝、绦、裁、剪”6个生字,会写“碧、妆、绿、丝、剪”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语气和重音,并能背诵积累。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教学重难点1.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恰当的语气和重音。2.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出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村居这首诗,大家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今天我们要学习古诗二首里面的第二首咏柳。二、解释诗题,感知诗人1.解诗题,识记“咏”字。 (1)诗题是诗歌的眼睛。读懂本诗题的关键在于“咏”字。你们来猜一猜“咏”是什么意思?试着用它组组词。 (2)教师讲解,咏是形声字,是用口吟诵,所以是口字旁。“咏”就是“赞美、歌颂”的意思,进而明白“咏柳”的意思。 (3)扩展“咏梅”“咏荷”“咏鹅”的理解。2.感知诗人。教师介绍诗人贺知章,讲述金龟换酒的故事。 三、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教师范读。2.学生练读。 3.教师讲解生字识记方法。 (1)“裁”本意指裁制衣服,所以形旁是衣。引出“栽、戴”,通过比较加深对“裁”的理解、记忆。 (2)“剪”是形声字,我们可以采用形旁加声旁的方式进行记忆。 (3)“妆”从会意字角度引导学生识记,结合课后第三题中的词语识记。 (4)出示甲骨文“丝”字,了解字义。借助图片理解“丝绦”的意思。 四、抓住特点,书写生字 1.分别出示左右结构的字“妆、绿”和上下结构的字“碧、丝、剪”,学生观察每一组字的特点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1)“碧”字的“王”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下方的“石”字要写得扁且宽,并且石的横要稍微长一点。(2)“丝”字第二个撇折起笔的时候要从上一个撇折收尾处偏上方的位置起笔,要超出来一部分;最后一笔横要长。(3)“剪”字上面的前,基本上写在横中线稍下一点,不能太多。 3.学生练写。 五、再读古诗,感受韵味 1.(课件展示节奏划分)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出古诗的节奏。 (2)句末韵母是“ao”的字要读得响亮。2.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六、想象画面,悟情诵读1.一千多年前的春天,贺知章在回乡途中,远远看到一棵高大茂盛的柳树,于是写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观察“碧玉图”,想想它和柳树的哪部分相似。 (2)教师讲解古代文学中“碧玉”的意思。 (3)借助“丝带”图,观察“丝绦”和柳树的相似之处。2.边聆听教师朗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柳树之美。3.这么美的柳条,这么漂亮的叶子,是谁裁出来的? 4.诗人一问一答,把温暖的春风比喻成一把大剪刀,又把春风赋予了人的特征,这里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是多么丰富的想象力啊!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整个春天锦绣大地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