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辨平仄第一讲平仄 一古今平仄概况分辨平仄,先要分辨四声。古今四声,都分平仄两类。古代四声,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后三声为仄声;现代普通话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前二者是平声,后二者是仄声。怎样辨平仄第一讲平仄一古今平仄概况分辨平仄,先要分辨四声。古今四声,都分平仄两类。古代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后三声为仄声;现代普通话四声(简称今四声,下同),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二者是平声,后二者是仄声。由于语音是发展的,古四声和今四声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相同处,是古平声,在今四声里仍然是平声,只是分为阴平声、阳平声;古上声,在今四声里,一部分仍然是上声,一部分转入去声;古去声,在今四声里仍然是去声。基本情况如此,个别的有例外。变化大的是古入声。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古入声分别转入平、上、去三声,即所谓“入派三声”,入声消失在普通话阴、阳、上、去四声之中。古今平仄四声对应状况如下表:学习格律诗,要了解古今两种平仄,并且熟练掌握其中一种,两种都能熟练掌握当然更好。如果只懂得古平仄,仍旧按古平仄写格律诗,其作品如今按普通话诵读播讲,有时会令人感到别扭不顺,失去其平仄交互所应有的美感。如果只懂得今平仄,就难以欣赏干百年来按古平仄所写格律诗的声律美,难以理解和掌握我国诗词格律。普通话是我国各民族的共同语言,宪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以求逐步达到祖国语言的统一,以利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利国际交往。诗词创作,使用平仄,现在是古今两制并存。但使用今平仄,是大势所趋,是诗词大众化、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格律诗振兴、发展的要求,不久的将来,势必以今平仄为主。二今四声各声调发音,在高低、升降、曲直、长短上有所不同。其实际发音状况称调值。普通话四声调值如图:四声发音状况举例说明如下:阴平高平调。发音时,前后一样高而平,不升不降,相当于55。调号是“-”。例字:春(chn)、天(tin)、花(hu)、开(ki)。阳平中升调。发音时,由中度上扬,升到高处,相当于35。调号是“”。例字:提(t)前(qin)、完(wn)、成(chng)。上声降升调。发音时,起音半低(比阳平起音低),先降低,再往上升到半高(比阳平升得低),相当于214。调号是“”。例字:永(yng)、远(yun)、美(mi)、好(ho)。去声全降调,或称高降调。发音时,由高一直降到低,相当于51。调号是“”。例字:大(d)、干(gn)、快(kui)、上(shng)。学习今四声,现在有若干便利条件,广播、电视、讲座、磁带,到处有师(包括小学生)。自学,可反复念读下面依序排列的字,仔细体会四个声调的各自特点:阴yn妈m衣y施sh耶y哀i飞fi滔to温wn乡xing通tng中zhng山shn风fng深shn非fi高go心xn生shng英yng中zhng阳yng麻m移y时sh爷y癌i肥fi桃to文wn翔xing同tng华hu河h调tio谋mu常chng朋png明mng财ci雄xing流li上shng马m以y始sh也y矮i匪fi讨to稳wn想xing桶tng伟wi美mi雨y远yun感gn满mn眼yn有yu好ho砥d去q骂m异y试sh夜y爱i费fi套to问wn向xing痛tng大d丽l顺shn虑l谢xi座zo亮ling道do汉hn柱zh先横向念,品味每个字音调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领会四种声调的区别和各自特点。然后可以纵向念,如“妈、衣、施、耶”“麻、移、时、爷”“马、以、始、也”、“骂、异、试、夜”进一步领会每种声调的各自特点。能学会今四声,从而掌握普通话,自然很好。如果念不好今四声,说不好普通话,那也不要紧。只要在学习过程中,能逐步分辨出哪些字属于平声,哪些字属于仄声,能运用于对联的写作中,那就算取得很好的成绩,达到了能写作对联目的。讲方言的人,不妨用方言念上边排列的例字,品味自己方言中念阴平、阳平、上、去四声,在高低、升降、曲直、长短诸方面的特点领悟出自己方言中,像“妈”、“麻”那两类声调的字就是平声,像“马”、“骂”那两类声调的字就是仄声。这就是找到了自己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和调值上的对应规律。这样,举一反三,依此类推,就可以解决一大批字的平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不可能,也不是很容易,可以阅读x x(地方)人学普通话这种书,可以向懂得自己方言与普通话对应规律的人求教。三古四声古代平仄四声发吉状况,由于没有原声留下,现在难以确知。前人有描述。清代学者顾炎武说:“平声轻迟,上去入之声重疾。”江永说:“平声音长,仄声音短;平声音空,仄声音实;平声如击钟鼓,仄声如击土木石。”康熙字典载有一首歌诀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意思大致是:平声随口平读,声音不高不低,尾音自然延长;上声向上高读,声音亢而响亮,并无尾音;去声向下重读,声音哀而且远,尾音较短;入声向直急读,声音木而且实。如下表:声别读法发声尾音平随口平读声和平尾音长上向上高读声响亮尾音无去向下重读声哀远尾音短入向直急读声木实尾音无近人有用击鼓发声来区分四声:用木逨轻击鼓的中心,声音为“东”,是平声;再击鼓面四周,声音为“董”,是上声;若在鼓的中心以木逨重击,声音为“冻”,是去声;若用一手技鼓面,一手重击,声音为“笃”,就是入声。下边的字,按平、上、去、入四声的顺序排列,可作试读练习。 平上去入孤古故割 东董冻笃真轸震质 空孔控哭巴把霸伯 江讲绎觉坚茧见洁 微尾未物阳养漾药 平上去入先本后末 风洒露沐河海静谧 民喜岁熟泾以渭浊 为善最乐杯酒自适 乡里叹服情好甚笃读的方式,同练习今四声一样,先横向读,然后可以纵向读。由于平、上、去三声古今基本相同,所以试读练习重点要放在古有今无的入声上。要注意入声一行的字的读音,按照入声短促木实的特点去读。现代南方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北方山西、内蒙、陕北等一些地方,还保存着入声。湖南也保存着入声,只是不短促。上述地方的人辨别入声很容易。北方大部分和西南大部分地区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北方的入声字,大部分变为普通话的去声,其次是变为阳平,再次是变为阴平,变为上声的最少。从湖北到四川、云南、贵州的西南方言里,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这些地方的人,辩识入声字比较困难。四识别入声字1辨识入声字的方法辨识入声字,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排除法以n、ng为韵尾的韵母(an、ian、uan、an、en、in、un、n、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的字,没有入声字。这就大大缩小了入声字的范围。(2)重点注意法入声字多属以a、o、e、ie、e、i、-i、u、为韵母的字。如:答(d)、郭(gu)、涉(sh)、碣(ji)、尺(ch)、瀑(p)。(3)偏旁类推法某些偏旁相同的字。如已知其一字是入声,则相同偏旁的字多半是入声。如:白帛、百、伯、泊、柏、拍、近、柏、箔各阁、胳、搁、洛、落、烙、骆、络复腹、馥、覆、蝮此法基本可靠,但有例外字需记住。(4)记诵名作法诗词中有押入声韵的作品。因为入声韵独立使用,不与上、去、平声韵通押,所以认识一个韵脚字是入声,一般可以推知这首作品的其他韵脚字也是入声。背诵入声韵的名作,同时记下了它韵脚的入声字。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入声字是“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入声字是“壁、泣、易、镝、急、迫、夕、激、敌”。(5)勤查典籍法辞源字条下注有平、上、去、入四声,诗韵合璧、诗韵新编等许多韵书,有入声韵部或入声字单独列出,都可翻查。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通过多次翻查,就会记住和掌握一些常用入声字。识别许多入声字。诸法中,牢记是掌握入声字最好的办法。辨识入声字,并不需要识别所有入声字。对联用字只须分辨平仄。入声转入今上声、去声的字,仍然是仄声,可以丢开不管。我们只要知道入声转成阴平、阳平,作平声使用的那些字,这就可以了。诗词写作指导附录“新韵”,在今平声中的古入声字下加有符号,清晰易辨,一目了然。对于只知今平仄而不知古平仄,或只知古平仄而不知今平仄的人,都很有用处。现按原书分部,摘录如下表。2今平声中的古入声字表(字以声母表的声母为序。“”前为阴平,后为阳平。)一齐(i)一揖b遇鼻p劈d滴笛迪涤敌嫡镝狄荻t踢j积芨绩激击唧屐缉即急亟殛疾嫉瘠吉棘集及汲岌级圾笈极楫辑藉籍缉q七戚漆x昔惜析淅晳锡吸夕汐息熄悉膝习席袭檄隰二支(-i)zh汁织直植殖执挚职侄跖ch 吃sh失湿虱十什拾蚀食石实识四姑(u)屋p仆璞f伏袱福幅蝠辐匐弗拂佛(仿)绋服菔绂d 督独毒渎读椟牍犊t秃突k哭窟h忽惚核斛鹄鹘觳zh竹竺逐烛躅蹋ch出sh叔淑菽孰熟塾赎秫z足卒族镞s俗五鱼()j掬鞠鞫菊局橘q曲(弯)屈x戌六麻(a)b八叭扒拔跋魅p扒f发(展)伐筏阀乏罚d答搭哒答瘩达怛t塌l拉zh吒扎扎札轧(钢)测闸ch插插察sh杀铩z匝咂砸杂c擦s撒(娇)(ia)压押鸭j夹挟夹荚颊铗戛q掐裕x呷瞎侠狭峡匣狎柙黠辖(ua)挖g刮聒鸹h滑猾sh刷七波(o)喔b饽拨钵剥勃渤博搏膊薄(轻)礴伯泊箔舶帛驳踣p泊泼f佛(法)(uo)d咄掇裰度(揣)踱夺铎t托脱橐l捋g郭聒蝈国帼h豁活zh拙捉卓桌灼酌浊镯着啄琢诼斫濯茁缴(弓)ch戳sh说(解)z作昨c撮(合)s缩八歌(e)额d得德g割鸽阁格骼革葛(布)隔k榼磕壳h喝合盒核劾阂涸貉阖翮zh螫折哲蜇蛰摺谪辙磔sh舌z泽择则责啧帻箦九耶(ie)噎b憋鳖别p瞥d跌叠迭瓞喋堞谍蝶碟牒垤耋t贴帖n捏j秸结接揭疖洁诘拮结颉桀节杰劫讦竭碣捷睫截x歇蝎楔协胁挟(e)曰约j撅屩|觉(悟)决诀抉玦鴂孓绝倔掘崛角(主)桷厥橛獗蹶蕨噱攫爵嚼谲q缺阙x薛削学穴噱十开(ai)b白p拍zh摘宅ch拆s塞(堵)(uai)sh摔十一微(ei)h黑z贼十二豪(ao)b薄剥雹zh着着sh勺芍z凿x削十三尤(ou)zh粥轴注:字后加“”,表示此字古有入声和非入两读,意义不变重出的字,表示读音不同,或音同而声调不同。表中仅收常用字,今平声中的古入声字未全收入。五平仄两读的字平仄两读的字,古代比现代多。大致分为两类:1古代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这类字,如今多半只有一种读音。如:叹、看、望、忘、醒、漫、患、跳、莹2古代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同这类字,至今不少仍保持平仄两读。有容易分辨的,如:中(央,击)、为、长、传、担、和(平、泥)、冠(鸡,军)、将、相、荷(花,负)、调、称(呼,心)、扇、监(察,太)、弹、难、强、铺、缝、磨有些字今人已不容易分辨,举例说明于下:(以字的笔画多少为序):王平声,名词,侯。仄动词,称。从平声,动词,随。仄去声,名词,随的人。今俱平声。分平声,动词,开。仄去声,名词,名;又动词,料想。不平声(读fu),疑问,同“否”。仄声,副词,表示否定。占平声,卜。仄声,据。令平声,动词,使。仄去声,名词,命,县。今俱仄声。过平声,经。仄声,过,失。今俱仄声。华平声,美。仄去声,山。行平声,动词,走,为。仄去声,名词,行。今俱平声。创平声,名词,伤。仄去声,动词,开。任平声,堪。仄去声,听,务。今俱仄声。(姓、地名“丘”平声。)当平声,应,值。仄去声,恰,心以为。衣平声,服。仄去声,动词,穿。论平声,动词,讨。仄去声,名词,言。今俱仄声。污平声,秽。仄去声,动词,染。今俱平声。兴平声,动词,形容词,起,盛。仄去声,名词,致。观平声,察。仄去声,名词,寺。更平声,三,改。仄去声,加。吹平声,口;仄去声,名词,鼓。今俱平声。间平声,中。仄去声,隔,离。纵平声,横。仄去声,放纵。今俱仄声。和平声,形容词,动词,连词,谐,好,与。仄去声,动词,唱。治平声,动词,理。仄去声,形容词,国。今俱仄声。胜平声,能承受,任。仄去声,超过。今俱仄声。重平声,叠。仄上声,轻;仄去声,更为。便平声,安静,善辩。仄去声,方。施平声,行。仄去声,舍。今俱平声。闻平声,动词,听。仄去声,名词,名誉。今俱平声。扁平声,名词,舟。仄上声,形容词,不圆。炮平声,动词,制。仄去声,名词,弹。乘平声,名词,史;动词,便;驾。仄去声,名词,车。殷平声,形容词,富。仄上声,形容词,雷声。今俱平声。浪平声,水名,沧。仄去声,波。教平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级消防国考试题及答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护理考试题答题技巧及答案
- 2025科目一科四考试真题及答案
- 湖南幼师招考试题及答案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 考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与运动》定向攻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红会急救考试题及答案
- 2025黄冈中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同步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艾梅乙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四章 三角形 问题解决策略:特殊化
- 校外培训机构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 大学语文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南昌大学
- 【MOOC】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60岁以上务工免责协议书
- 【MOOC】机械之美-神奇的矿冶机械(双语)-江西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T-IAC CAMRA 47.3- 2022汽车覆盖件低碳维修技术规范 第3部分:车辆玻璃
-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
- 信息技术居间协议书
-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