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种苗有性繁育【PPT课件】_第1页
茶树种苗有性繁育【PPT课件】_第2页
茶树种苗有性繁育【PPT课件】_第3页
茶树种苗有性繁育【PPT课件】_第4页
茶树种苗有性繁育【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树种苗有性繁育,一、茶籽的生活力二、建立采种园三、采种茶园的管理四、茶籽采收、检验和贮运五、茶籽育苗六、苗圃地管理七、苗木出圃,优点: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后代适应性强,主根入土深,抗旱抗寒能力强。不足:异花授粉植物,后代易产生变异,不易保持母树的优良性状。,目录,一、茶籽的生活力,生活力即指茶籽发芽生长的能力。1、茶籽寿命很短,成熟后采收下树一般只有5-7个月(以发芽率50%),最长也不超过一年。因为茶籽脂肪含量高,胚又很微弱之故。故茶籽采收后,最好立即播种。2、如不能立即播种,应低温贮藏,强迫休眠。具体方法后面再细说,一、茶籽的生活力,茶籽脂肪含量多,当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转化成糖类需要大量氧气,况且萌发的顶土力弱,所以在播种时盖土不宜过厚。在生产上宜采用密播,3-6粒/穴,靠集体力量顶土出苗。,二、建立采种园,1、兼用采种园指采叶采种兼用的茶园,选择的要求:品种性状要基本一致;生长旺盛,种植规格均匀;土壤深厚、肥沃;地势平坦开阔;无严重病虫害。,二、建立采种园,2、专用采种园指专门用作采种的茶园,建立专用采种园需按以下几条设计:隔离条件选择与一般生产茶园有一定距离的或有森林、山巅为屏障的山间之地,这样可防止传粉混杂,保证良种的纯度;土壤、气候条件符合茶树良好生长的要求;选用无性繁殖的良种茶苗,采用大苗单株种植;种植规格3.01.0m,约200-250株/亩。,三、采种茶园的管理,1、采叶与留养兼顾,兼用采种园,既要留叶又要采种,这是一对矛盾。那么如何解决?合理采摘,采用与留养茶树相结合。,三、采种茶园的管理,每年6-7月当年生新梢上开始出现花芽,从花芽出现到种子成熟,共需经过约1.5年,而且从6月至12月的半年时间内,一方面是当年的茶花孕蕾开花、授粉,另一方面上年受精的茶花发育形成种子并成熟的过程,因此,对树体养分的消耗是很大的。,摄于11月初芙蓉山,三、采种茶园的管理,根据茶树以上的这个特点,在兼用采种园的采摘方法上与一般单独采叶的茶园上有所不同。,秋茶可以采摘。采取这样一套采摘留养制度,在兼顾一定茶叶产量、效益的前提下,对于保花、保果和提高茶籽的质量均有良好作用。,春茶要留叶采,采了春茶可以抑制顶端优势,促进腋芽生长,增加结实率;夏茶留养不采,可增加夏秋梢,以保证营养供应;,三、采种茶园的管理,合理施肥为解决采叶和采种矛盾提供物质基础。,2、加强培肥管理,具体到采种茶园要增施多少P、K肥,应因地因树而异。一般N:P:K=2:2:1或2:3:1;树势弱的情况,N:P:K=3:2:1肥料种类、施肥时间:春茶前施N肥,春茶后施N肥+速效P肥,有机肥于秋季作基肥施下。,据湖南高桥茶叶试验站的试验,在施用N肥的基础上增施P、K肥,可增产茶籽40%。,三、采种茶园的管理,2、加强培肥管理,施肥量:兼用采种园N肥按当地专用采用茶园标准,P、K肥按比例增加使用。,专用采种园一般每从(株)每年施厩肥或土杂肥2.5-3.5Kg,(NH4)2SO4100g,过磷酸钙100-150g。,三、采种茶园的管理,3、修剪疏枝,定型修剪:幼龄期的采种树和采叶树一样,需进行定型修剪,促进骨干枝的形成。,a.幼树一般要进行3-4次定剪,春夏秋季都可进行,以春茶茶芽未萌发之前的早春2-3月为最好。b.第一次定型修剪在茶苗离地12-15cm处水平剪去;c.第二次定型修剪是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次年进行,在原剪口提高15-20cm左右即离地30-40cm处剪去;d.第三次定型修剪是在第二次定型修剪后一年进行,在离地55-60cm左右剪去;e.第四次定型修剪在离地60-70cm左右处剪成弧形并培养树冠。f.幼龄期间贯彻“以养为主,适当打顶”的采养方法,即在茶树枝梢生长达到定剪高度以上进行打顶采摘,防止早采、强采和乱采。,三、采种茶园的管理,3、修剪疏枝,冬季疏枝修剪:剪除病虫枝、弱枝、过密枝及从根茎处抽出的徒长枝。因为在采种开始后,留养枝条促进增多,若母株枝条过多,容易引起落果;同时便于花期昆虫活动,增加授粉几率。,三、采种茶园的管理,4、抗旱、防冻、防病虫,抗旱:我国茶区夏秋季常有干旱,既影响花芽的形成,又易造成落果。故在夏秋季节最好进行铺草防旱,旱季来时采取措施灌溉。防冻:我国江北茶区(四大茶区之一)及高山茶区冬季、早春,容易遭冻害,枝条受冻,影响新梢萌发、茶果生长受阻。,防病虫:主要是茶籽象甲,秋季深挖茶园,杀死入土幼虫。,可在霜冻来临之前在茶树冠面覆盖塑料薄膜或撒盖薄层稻草。,(三)采种茶园的管理,5、促进授粉,茶树是虫媒异花授粉植物,在采种园放养蜜蜂,可促进茶花授粉,提高结实率。,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1、茶籽成熟的标准,茶籽成熟期依地势、品种、茶果着生部位而有不同,一般高山茶区茶籽成熟较晚,丘陵地区成熟较早;北坡向阴成熟晚,南坡向阳成熟早;树冠内成熟较迟,树冠外成熟早。产生差异的原因:气温、阳光的影响。,高山茶园我县芙蓉山茶园,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1、茶籽成熟的标准,成熟茶籽特征:果皮呈绿黑色或棕绿色,无光泽,有的果皮微裂开;种子壳硬脆呈棕褐色,有光泽、子叶饱满现乳白色。,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2、茶籽的采收时期,原则:应根据茶籽成熟的早晚,及时分区、分批采收。,按品种确定:由于品种不同,在9-12月均可采收。中小叶种在霜降前后(10月下旬)采收;大叶种在11月中下旬采收。,保证茶籽质量,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2、茶籽的采收时期,按成熟度确定:留种茶园80%茶果皮呈棕绿色或深绿色及4-5%的果壳开裂,即可第一次采收;以后根据情况,每隔15-20d采收一次;一般可采收三次。,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3、采后处理,茶果采回后,日晒0.5-1d,翻动数次,使果壳失水开裂,便于剥取茶籽;脱壳茶籽及时拣取,放在阴凉干燥之地摊放,便于散发过多水分;摊放厚度约10cm,种子切忌摊放过厚和日晒,防高温烫坏种胚,常检查翻动,阴干到种子含水量降至30%即可;,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3、采后处理,适度阴干的种子,除去杂物,拣出红棕色不成熟种,破损、虫蛀、空壳种;按不同品种类型的种子大小分别用筛孔为10、14、16mm的筛子,筛去小籽,筛面种子留作种用。,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4、茶籽品质检验,(1)茶籽标准品质要求发芽率75%夹杂物2%含水量22-38%种子符合成熟标准,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4、茶籽品质检验,(1)茶籽标准茶籽分级标准,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4、茶籽品质检验,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4、茶籽品质检验,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4、茶籽品质检验,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4、茶籽品质检验,(2)检验方法测定茶籽发芽率A.做发芽试验:任取茶籽100粒,剥去种壳,用20-25温水浸3-4h;在发芽盘内放一层吸水纸,再放上干净细沙;将种子放在细沙上,再盖一层细沙,使种子不露出沙面,加少量清水湿润细沙;把发芽盘放入发芽箱内,温度控制在25-30,经常加水换气;,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4、茶籽品质检验,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4、茶籽品质检验,(2)检验方法测定茶籽发芽率B.染色法:将种仁用0.1-0.2%靛红溶液浸2h,倒去溶液,用清水冲洗,检测染色粒数。没有染色的种子是能够发芽的,染色的则是丧失生活力的种子。短时间内测定种子生活力,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5、茶籽的贮藏,贮藏:即创造适宜环境,使茶籽新陈代谢缓慢进行,消除可能影响种子变质的因素,力争较长时间内保持茶籽的生活力。,影响茶籽生活力的因素:茶籽含水量;温度;,湿度;通气条件。,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5、茶籽的贮藏,控制好影响茶籽生活力的因素:茶籽含水量30%左右;温度5-7(不是室温,是指茶籽堆内温度);相对湿度60-65%;注意开窗通风,调节温湿度,保证茶籽生理活动需要。,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5、茶籽的贮藏,我国茶区广、贮藏方法也很多,现具体介绍一种方法:,(1)室内沙藏法贮藏期在一个月以上且数量不太多的茶籽可采用该法选一间阴凉干燥、无阳光直射的房间;先在四周铺一薄层干草,再在底层铺上不干不湿的干净细沙3-5cm厚;,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5、茶籽的贮藏,(1)室内沙藏法摊放茶籽5cm左右厚,然后在茶籽上撒一层细沙以不露籽为度;如此向上间隔铺4-5层,最后盖细沙3-5cm或铺一层稻草;在贮藏期内,要经常检查堆内温度、茶籽含水量。还有室外沟藏法等等,用于种多的情况下,比较复杂,在此不多讲。,四、茶籽采收、检验、贮运,6、茶籽包装运输,茶籽外调时(1)短途可用麻袋等包装;(2)长途需用竹篓或木箱包装,每件装茶籽25Kg左右,包装时先放麻皮袋,再把茶籽倒入袋内封好,用绳子扎牢即可。,五、茶籽育苗,1、苗圃地的选择,良种茶树苗圃地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地势高燥,平坦或缓坡地;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土质疏松肥沃,以壤土最适宜,砾土、沙土易受冻、受旱,故不宜;排灌条件较好,最好是“旱能灌涝能排”之地;,五、茶籽育苗,1、苗圃地的选择,良种茶树苗圃地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交通便利;前期作物不能选用烟、麻或蔬菜地作苗圃,选用生荒地或绿肥地,减少病虫害,特别是根线虫为害。,五、茶籽育苗,2、苗圃地的规划整理,(1)苗圃地全面翻耕促使茶苗根系深扎、减少杂草生长;翻耕3035cm;结合深施底肥,厩肥或堆肥10001500Kg/亩+过磷酸钙2530Kg/亩;深耕后,敲碎耙平土块,再作苗床。,五、茶籽育苗,2、苗圃地的规划整理,(2)苗床整理要求平、直;以东西方向为好;长度随地形而定,10m为妥,宽度1.0m,便于管理(除草等);苗床之间排水沟宽约40cm;苗床高度随土质、地形决定,一般1020cm。,重点:苗床做好之后,配制杀菌剂与杀虫剂的混合液,浓度可高一点,进行喷施或浇灌,消毒杀菌、杀虫,效果明显。,五、茶籽育苗,3、播种,(1)播种量每亩用60-75Kg净茶籽,育成茶苗约4.0-6.0万株。国家标准规定大叶种茶籽百粒重:级130g,级130100g,100g;中、小叶品种百粒重:级120g,级120100g,100g;,五、茶籽育苗,3、播种,(2)播种期茶籽采后,最好立即进行冬播冬播比春播出土早,发芽率高,还可节省贮藏的人工和费用;冬播以11月-12月初,春播以2月中旬3月下旬为好,4月中旬以后播种,发芽率大大降低,出土也迟。,五、茶籽育苗,3、播种,(3)浸种催芽可提早出苗,且茶苗生长整齐,粗壮,缺株少,抗旱能力强。,方法:先将茶籽用25-30温水浸4-5d,每天换水2次,捞出浮在水面的茶籽,淘汰;然后摊放在沙盘上(铺沙厚5-6cm),种厚7-10cm,上面再铺一层5-6cm厚的细沙,沙上再盖稻草;,五、茶籽育苗,3、播种,(3)浸种催芽,方法:最后将铺上茶籽的沙盘放于温床或加温室内,室温控制在25左右,每天洒水一次;室内空气适当流通,不可密闭;待到40-50%茶籽露出胚根时即可播种。,五、茶籽育苗,3、播种,(4)播种深度,茶籽宜浅播,以利提早出土。一般冬播深3-4cm,春播2-3cm为宜砂质土壤可稍深一点,粘质土壤宜浅。,五、茶籽育苗,3、播种,(5)播种方法,采用条播、穴播,不宜采用撒播;条播:株距3-4cm,行距20cm,单粒条播;穴播:株距15cm,行距20cm,3-6粒/穴;穴播因每穴茶籽较多,(集体力量)茶苗易出土,生长健壮、整齐,抗旱能力强,出苗率高。,五、茶籽育苗,3、播种,(6)播后覆土,覆盖种子最好采用配方营养土3/4锯木灰+1/4细沙+菜枯10-15Kg/m3+磷肥1.0-1.5Kg/m3+其他营养元素,充分搅拌,浇透水,覆膜发酵15-30d,备用。好处:利于幼苗出土,配方营养土轻;利于幼苗生长,配方营养土中营养丰富且无任何杂草。,六、苗圃地管理,1、除草松土,茶苗根浅、幼嫩,与杂草争养分、水分能力弱,需及时除草。出苗期以手拔为主,并以小锄在行间辅助松土除草;松土时应注意培土,以利茶苗根系恢复。,六、苗圃地管理,2、追肥,促使茶苗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提高抗旱能力和成活率。,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勤施薄施;冬播茶籽经浸种催芽后,一般在当年即可出苗,故在翌年3月份即可开始追施第一次肥;,硫酸铵0.25Kg+腐熟人粪尿0.5Kg,兑水50Kg,在行间浇施,注意不能浇在茶苗上,以防损坏叶片;2-3次/月,随着茶苗的生长,施肥浓度逐渐增加。,六、苗圃地管理,3、病虫防治,为害茶苗根部蝼蛄、蛴螬等,采用毒饵诱杀;为害幼嫩芽叶茶蚜、茶小卷叶蛾、茶小绿叶蝉等,2.5%鱼藤精300-500倍液喷杀,等等植物源、矿物源药剂,切记不能用违禁农药,如甲胺磷等。茶树病害褐色叶斑病、茶炭疽病等,喷波尔多液(0.6-0.7%石灰半量式),七、苗木出圃,(一)出圃条件,扯苗出圃前土壤应保持一定湿度,较易拔出来,以便不伤害茶苗根系,以根系带有泥土为宜,有利于途中运输,否则应在扯苗前12天浇水至适度。,七、苗木出圃,(二)茶苗标准,参照:GB11767-2003茶树种苗,还规定:所有苗木不得携带茶根结线虫、茶饼病、茶根蚧、根癌病等危险性病虫。,七、苗木出圃,(二)茶苗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