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者行为)_第1页
初级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者行为)_第2页
初级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者行为)_第3页
初级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者行为)_第4页
初级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者行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第一节厂商及其技术和投入第二节具有单一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第三节具有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第四节长期和规模收益第五节成本的性质和最佳投入组合第六节短期成本函数第七节长期成本函数,.,第一节厂商及其技术和投入,一、厂商的定义和组织形式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其他组织形式二、利润最大化假设三、技术和投入技术的约束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四、短期和长期,.,第二节具有单一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一、生产函数的定义和基本类型1.生产要素:包括劳动(L)、资本(K)、土地(N)和企业家才能(E)。2.生产函数:Q=f(L,K,N,E)3.生产系数:为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可变技术系数生产函数不变技术系数生产函数,.,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总产量TP:TP=f(x)平均产量AP:AP=TP/x=f(x)/x边际产量MP:MP=TP/x,.,例:TP、AP和MP,L,TP,AP,MP,012345678,0820364855606056,0810121211108.67,08121612750-4,Q,TP,AP,MP,O,L1,L2,L3,Q2,Q1,L4,Q3,T2,N,T3,Q4,B,C,D,E,F,K,T1,T4,L,.,生产的三个阶段I:报酬递增阶段II:报酬递减阶段III:负报酬阶段TP、AP、MP的关系AP=O为起点的直线的斜率MP=切线的斜率=Q2Q3/L2L3=Q/L=KB/NK=TP线的斜率,.,(1)总产量与平均产量;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平均产量,就是原点O到这一点射线的斜率。开始时,射线随总产量的增大而增大,平均产量递增;当射线与总产量线切于B点时,其斜率最大,即平均产量最大。过了B点,其斜率递减,即平均产量递减。(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的边际产量,就是这一点切线的斜率。在拐点N之前,切线的斜率为正且递增,即边际产量递增;到N点,切线的斜率最大,即边际产量最大;过N点以后切线的斜率递减,即边际产量递减;到达C点时,切线斜率为0,即边际产量为0;过C点以后,切线的斜率由正变负,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也开始下降。(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增;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减;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最大,说明边际产量过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定义:在其它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如果连续追加相同数量的某种要素投入,其产量的增加在达到某一点后会减少。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前提条件:(1)技术水平既定不变;(2)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可变;(3)增加的要素须有同等的效率。可变投入使用量的合理区间,.,第三节具有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一、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Q=f(x1,x2)目标:最低成本、最大产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K,.,二、等产量线,定义:等产量曲线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可以生产出同等产量的两种要素有效组合点的轨迹。,组合方式L数量K数量X的产量,ABCDE,357911,1510631,200200200200200,QX=100,QX=200,QX=300,A,B,C,D,E,K,L,O,等产量曲线的特点:1)等产量曲线斜率为负,即要素替代;2)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3)等产量线凸向原点,其斜率递减。,L,.,三、边际技术替代率,1.定义: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当产量水平不变时,两种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或者说,为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不变,每增加一单位X要素的使用而必须放弃的Y要素的数量。2.公式:MRTSxy=Y/X3.劳动和资本的边际替代率:4.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产量或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不断增加一种要素以替代另一生产要素,那么,一单位该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将不断减少。实际上这是由于收益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四、射线、脊线和生产的经济区,射线,具有固定投入比例的等产量线,资本,劳动,O,Q=50,Q=100,Q=150,A,B,C,L,O,Q=50,Q=100,Q=150,A,B,L1,L3,图中OA、OB为脊线;脊线以内等产量曲线斜率为负的区间即是生产的经济区,这时两种要素可替代,能找到比脊线以外更有效率或更便宜的组合,X,Y,.,第四节长期和规模收益,一、规模收益递增产量的增加比例大于每一种投入增加的比例:规模收益递增;产量的增加比例小于各种投入增加的比例:规模收益递减;产量的增加比例等于各种投入增加的比例:规模收益不变。思考:规模递增和规模递减的实例,.,二、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1.规模经济2.专业化和分工三、规模递减的原因生产中的规模不经济管理层次、信息传递等原因,.,O,L,K,50,100,150,A,D,B,C,O,L,50,100,150,A,D,B,C,O,L,50,100,150,A,D,B,C,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三种情况的图示,.,规模收益的度量:n1时,规模收益递增;n1,则规模收益递增;若+1,则规模收益递减;若+=1,则规模收益不变。,.,第五节成本性质和最佳投入组合,一、成本的性质和定义1.成本即生产费用,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支出。厂商的成本是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的乘积的加总。西方经济学中成本的概念包括工资、地租、利息、正常利润。经济学中的成本指的是机会成本成本=直接成本+隐含成本总成本=工资+利息+地租+正常利润,.,2.利润: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正常利润:企业家才能的回报,属于隐性成本的一部分。经济利润为0时,企业家依旧获得正常利润,所以,经济利润实际又是超额利润。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超额利润3.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在成本分析中一般分为短期和长期,划分的标准是厂商是否全部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从而改变生产规模。短期指规模不变,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长期指调整所有要素数量,调整规模。由此,成本也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例题:有人放弃了年薪5万元的工作创业,年初投入积蓄10万元经营,年终获得销售收入15万元,问此人赚钱了吗?假定储蓄利率为5%。解答:成本:10+5+10*5%=15.5万元销售收入:15万元经济利润=15-15.5=-0.5万元所以,此人当年的经营是亏损的,亏损了5000元。,.,二、等成本线,定义:等成本曲线是指一定数量的总成本所能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最大组合点的轨迹。例:假定某厂商有总成本支出R=100,每单位劳动的价格PL=10元;每单位资本的价格PK=20元,则可能购买的商品组合为:,54321,K,L,246810,100=20K+10L斜率=OA/OB=R/PKR/PL=R/PKPL/R=PL/PK,O,B,A,C,D,要素价格不变等成本曲线平行移动,80=20K+10L,L要素数量K要素数量总支出R,0246810,543210,100100100100100100,.,三、最佳的要素投入组合,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图中E点最佳投入的条件:成本既定、产量最高或者产量既定、成本最高方程联立对于多种投入:,MRTSLK=-K/L=MPL/MPK=PL/PK,O,K,L,Q=50,Q=150,Q=100,E,A,B,.,第六节短期成本函数,一、短期的概念厂商不能改变某些要素投入的数量,此时,有些要素可改变投入量有些不行。比如:可以增加工人,但是不能扩大厂房。,.,二、各种短期成本函数总固定成本(TFC):不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总可变成本(TVC):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短期总成本(STC):STC=TFC+TVC平均固定成本(AFC):AFC=TFC/Q平均可变成本(AVC):AVC=TVC/Q短期平均总成本(SAC):ATC=TC/Q=AFC+AVC边际成本(SMC):,.,(1)Q,(2)TFC,(4)STC=(2)+(3),(3)TVC,(7)AFC=(2)/(1),(8)SAC=(4)/(1),(6)AVC=(3)/(1),(5)SMC=STC/Q,0123456789101112,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030496580100124150180215255300360,6090109125140160184210240275315360420,301916152024263035404560,6030201512108.67.56.765.55,3024.521.7202020.721.422,523.925.527.330,9054.541.7353230.7303030.631.532.835.,.,短期总成本曲线,C0=60,O,STC,TVC,TFC,产量Q,成本C,60,.,AVC曲线和SMC曲线的推导:如右图TVC上每个点与O的射线的斜率即该点的AVC;SMC:TVC上与产量相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TVC,TFC,SAC=ATC,AVC,AFC,O,SMC=MVC,成本C,O,产量Q,切线,成本C,产量Q,STC,.,三、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1.当SMC小于AVC和SAC时,AVC和SAC是下降的;同理,当平均成本在下降时,SMC一定小于AVC和SAC;2.当SMC位于AVC和SAC之上时,AVC和SAC会上升;3.SMC分别在AVC和SAC的最低点处与AVC和SAC曲线相交并相等。,.,第七节长期成本函数,长期的概念:所有的投入都是可变的一、扩展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总成本LTC是指长期生产某一产量所支付的成本总额,或者说是厂商在长期生产中,调整生产规模、生产各种产量水平所需要的最低成本点的轨迹。长期总成本的每个点对应的都是某个短期的生产点。用最佳要素组合、即最优生产规模生产某种商品的不同产量,厂商为此支付的总成本就是长期总成本。由于扩张线上的各点都是均衡点,即代表生产要素最佳组合,所以长期总成本就是生产扩张线上各点所表示的总成本。,.,50100150,K,L,O,O,LTC,扩展线,50,100,150,R/PL=LPLL=RR/L=PL,R2=OH2PL,R1=OH1PL,R0=OH0PL,总成本TC=R,产量Q,B2,B1,B0,H1H2,H0,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推导,.,二、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LAC是指长期生产中厂商对每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支出,或单位产量所分摊的长期总成本。LAC表明长期生产各种产量所需要的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公式:LAC=LTC/Q长期边际成本LMC是指在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量。公式:LMC=LTC/QLMC曲线是每一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点所对应的产量下,在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各点的轨迹。,Q,Q,LACLMC,O,O,LMC,LAC,LTC,LTC,.,三、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LAC与SAC的关系:LAC上的每个点,都是与SAC的切点,LAC曲线是SAC曲线的包络线。,LAC,Q,O,LACSAC,SAC4,SAC1,SAC2,SAC3,.,LMC与SMC的关系:LMC曲线是各个最佳规模时短期SMC在其产量水平上的交点的轨迹。在交点左边,SMC位于LMC之下,在交点右边,SMC位于LMC之上。,LTC,LAC,LMC,Q,Q,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