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量沙土处理有限公司生产泥和沙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方量沙土处理有限公司生产泥和沙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方量沙土处理有限公司生产泥和沙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方量沙土处理有限公司生产泥和沙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方量沙土处理有限公司生产泥和沙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4环境质量状况18项目评价使用标准22项目工程分析23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5项目环境影响分析26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36【环保验收竣工要求】37结论与建议38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5336项目名称中山市方量沙土处理有限公司生产泥和沙新建项目建设单位中山市方量沙土处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谢继泽联系人谢继泽通讯地址中山市民众镇锦标行政村民江路 36 号联系电真/邮政编码528400建设地点中山市民众镇锦标行政村民江路 36 号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搬迁行业类别及代码C3039 其他建筑材料制造用地面积(平方米)13903.7建筑面积(平方米)3201.6总投资(万元)213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0.2工程内容及规模:一、环评类别判定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 年 9 月)及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2018 年 4 月 28 日)的“十九、非金属矿物制造业,56、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其他”类别,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建设单位中山市方量沙土处理有限公司委托深圳市国志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对中山市方量沙土处理有限公司生产泥和沙新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依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报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审批,以期为项目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二、相符性分析1、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本项目属于 C3039 其他建筑材料制造,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 年修正),项目不属于淘汰类和限制类,因此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根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项目为 C3039 其他建筑材料制造,属于许可准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入类。根据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2018),项目不属于广东省引导不再承接的产业,故项目符合该政策。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广东省及中山市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2、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中山市民众镇锦标行政村民江路 36 号,根据“中山市规划一张图”,项目所在地在为工业用地,符合镇区的总体规划,地理位置和开发建设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不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区、水源保护区等其它用途的用地,因此,可以认为该项目的选址合理。3、中山市差别化环保准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细则相符性分析根据中山市差别化环保准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细则中规定:根据中山市差别化环保准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细则(中环(2015)109 号)(以下简称“细则”)中的要求:设立印染、洗水、化工、危险化学品仓储、电镀、金属表面处理等污染行业定点基地(集聚区)。定点基地(集聚区)外禁止建设印染、洗水(普洗除外, 下同)、化工、线路板、专业电镀、专业金属表面(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铝的表面铬酸盐转化、锌的铬酸盐钝化、酸洗、磷化、喷漆、喷涂等,下同)项目。定点基地内可建设化工、专业金属表面处理、电镀、线路板、洗水、印染项目。项目不含电镀工艺,不涉及酸洗等表面处理,符合细则的要求,所以,本项目建设符合中山市差别化环保准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细则。4、与中山市涉挥发性有机物项目环保准入管理规定(中环2017158 号)的相符性分析:(1)准入要求:主城区(东区、西区、南区、石岐区)、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 区(五桂山生态保护区片区和南朗镇孙中山故居片区)内不再审批(或备案)新建、扩建涉 VOCs 产排的工业类项目。各企事业单位应使用低(无)VOCs 含量的非有机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等原辅材料,全面替代溶剂型原辅材料,重点推广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无溶剂涂料、辐射固化涂料(UV 涂料)、大豆油墨、水性胶粘剂等绿色产品。涂料、油墨、胶粘剂相关生产企业的低(无)VOCs 涂料、油墨、胶粘剂产品比例应分别达到 60%、70%、85%以上。项目位于中山市民众镇锦标行政村民江路 36 号,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不属于主城区及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该项目不属于使用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等原辅材料的高 VOCs 产排项目;项目不属于涂料、油墨、胶粘剂相关生产企业。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中山市涉挥发性有机物项目环保准入管理规定(中环2017158 号)相关要求。三、编制依据1、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修订);(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 月 1 日);(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0 月 26 日修订);(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 年 11 月 7 日修正版);(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2 月 29 修订);(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 年 1 月 1 日施行);(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 8 月 28 日);(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订)(2016 年 9 月);(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 年 3 月 1 日);(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 年 7 月 1 日);(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修订)(2016 年 9 月 1 日);(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 1 月 1 日);(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 年 10 月 1 日);(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10 年 4 月 1 日)。2、地方法规、政策及规划文件(1)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18 年 11 月 29 日修订);(2)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防治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 134 号,2009年 5 月 1 日);(3)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粤环发201018 号);(4) 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2018 月 11 月 29 日修订);(5)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9 年 3 月 1 日实施);(6) 广东省实施办法(2010 年 7 月 23日第二次修订);(7) 广东省清洁生产联合行动实施意见(粤经贸资源2001972 号,2001 年12 月 13 日);(8) 关于印发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粤环201114 号,2011 年2 月 14 日);(9)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粤办函2009459 号);(10) 广东省地下水保护和利用规划(粤水资源函2011377 号);(11)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7-2020)粤环201728 号,2017 年 5 月 31 日);(12) 广东省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导则(粤环200842 号,2008 年 4 月28 日);(13)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办法的通知(粤府20196 号,2019 年 1 月 19 日);(14)广东省用水定额(GB44/T1461-2014);(15) 关于印发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的通知(粤水资源函2011377 号);(16)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5131 号 2015 年 12 月 31 日);(17)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 2017 年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粤环201755 号);(18) 关于进一步明确固体废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粤环2008117 号,2008 年 12 月 8 日);(19)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意见,粤环(2005)11 号;(20)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治污保洁工程实施方案(粤办发20048 号);(21)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三五”规划的通知(粤环20172 号);(22)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严格控制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TVOCs)排放的意见(粤环201218 号);(23)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粤府2018128 号);(24) 关于同意调整中山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方案的批复(粤府函2010303 号,2010 年 12 月 22 日);(25)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2003 年 9 月 24 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83 号);(26)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粤府200635 号,2006 年4 月 4 日);(27)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 年)(2005 年 2 月 18 日);(28) 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 年)实施方案(粤环函2005111 号,2005 年 2 月 3 日);(29)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30) 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09-2020 年)(粤府办201042 号,2010 年 7 月 30 日);(31)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执行国家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通知(粤环201283 号);(32)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山市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2005-2020)(中府办201910 号);(33) 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保护规定(2016 修订)(中府函2016236 号);(34)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中山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的通知(中环201887 号);(35) 中山市水功能区区管理办法(中府200896 号);(36) 中山市水环境保护条例(2019 年 4 月 3 日实施);(37) 中山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保护规定(中府1997115 号,1997 年 12 月 8日);(38) 中山市内河涌管理规定(中府2002)52 号;(39)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中环201534 号);(40) 中山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中府199682 号);(41) 中山市污染物排放口规范化管理规定(中府200138 号)(42) 中山市市域环境卫生控制性规划(1999 年 12 月);(43) 关于加强治理有机废气的通知(中府办199839 号);(44) 印发中山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1 年 11 月 18 日);(45) 中山市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替代实施方案(2017-2020)(2017 年 6 月 12日);(46)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印发的通知(中环2015109 号);(47)中山市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修编(中府函2015730 号);(48) 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年)(中山市人民政府,2009 年);(49) 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3、技术规范(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4) 建设项目环境评价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 2.32018);(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HJ9642018)。4、项目相关文件及资料(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 建设项目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 。四、环境要素的评价等级判定 1、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判定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的有关规定,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取主要污染物,采用估算模式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Pi(第 i 个污染物),及第 i 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 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D10%。其中Pi 定义为:(1) 式中:Pi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2)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 g/m 3;(3) C0i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m 3。表 1 评价工作等级判据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判据一级Pmax10%二级1%Pmax10%三级Pmax1%同一项目有多个污染源(两个及以上)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等级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1) 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筛选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见下表:表 2 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表(2) 地形图项目地形图详见附图(3) 估算模式参数表 3 估算模式参数表参数取值城市/农村选项城市/农村城市人口数(城市选项时)3000000最高环境温度/38.7最低环境温度/1.9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区域湿度条件潮湿是否考虑地形考虑地形否地形数据分辨率/是否考虑海岸线熏烟考虑岸线熏烟否海岸线距离/m/海岸线方向/评价因子平均时段标准值/(g/m3)标准来源TSP小时平均9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年平均20024 小时平均300(4) 大气污染物源强编号名称面源长度/m面源宽度/m面源有效排放高度/m年排放小时数/h排放工况污染物污染物排放速率/(kg/h)M1生产车间42253.03000正常排放颗粒物0.023表 4 核算面源源强一览表(5) 正常排放下主要污染源估算模式计算结果序号污染源名称下风距离(m)相对源高(m)Pmax(%)1M12307.87各源最大值/-占标率最大值对应的 D10%(m)/表 5 估算模式计算结果统计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的判定方法,正常工况下, 本项目主要废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均较小,各污染因子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 7.87%,因此,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二级。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产生量约 0.54m3/d,远小于 1000m3/d,项目属于民众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内,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道排入民众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 2.3 2018)要求,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 B。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中山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中山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的通知(中环201887 号),该建设项目选址所在地属于 3 类区,项目类别属于小型,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量3dB(A),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 GB3096 规定的 3 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目标噪声声级增高量在 3dB(A)以下(不含3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按三级评价),因此,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4、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中附录 A 规定, 本项目属于制造业中的非金属矿物制品,项目属于“其他”类,故项目为 III 类项目。本项目用地面积为 13903.7m2,属于小型建设项目。根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可知,项目面源最大落地浓度距离为 23m,项目车间 23m 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项目周边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属于不敏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 中表 4 的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本项目土壤评价等级为“-”,表示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4、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要求, 项目无风险物质,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均为简单分析。五、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1、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水环境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项目属于民众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内,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道排入民众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到民众涌;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为三级B,不设立地表水的评价范围。2、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确定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厂址为中心点,边长5km 的矩形范围。3、噪声环境评价范围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外200 米的区域。4、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本项目不设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六、项目建设内容1、基本情况中山市方量沙土处理有限公司位于中山市民众镇锦标行政村民江路 36 号(项目所在地经纬度:N224057.41,E1133005.93),项目用地面积 13903.7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3201.6 平方米。项目主要从事泥和沙的生产、销售,年产沙 6 万吨、泥 26 万吨,项目西面及北面为空地,南面为居民区及鱼塘,东面为民江路,隔路为居民区。项目定员15 人,均在厂内食宿(只设置配餐)。项目每年生产 300 天,每天生产约 10 小时,不涉及夜间生产。2、项目组成及工程内容项目组成及工程内容见下表。表 6 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类别工程功能主体工程生产车间1 栋 1 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用地面积 1050m2,建筑面积 1050m2。年产沙 6 万吨、泥 26 万吨辅助工程原料池位于生产车间北侧内,主要贮存生产原料。容积为 1760m3清水池位于生产车间南侧内,容积为 501.6m3泥浆池位于生产车间南侧内,容积为 453.6m3洗车池位于生产车间西北侧内,容积为 64.8m3公用工程办公楼员工办公,用地面积 355m2,建筑面积 1065m2。宿舍楼员工住宿,用地面积 1045.5m2,建筑面积 1045.5m2。供水市政供水,厂内消防给水与生产、生活给水分别设置。排水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道排入民众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到民众涌。供电电源由供电部门负责提供。环保工程废气处理措施定期洒水抑尘、覆盖防尘网;对沙子表面进行洒水增湿,加强产品调度管理。废水处理措施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道排入民众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到民众涌。噪声处理措施对噪声源采取适当隔音、降噪措施固废处理措施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处理;一般固体废物收集后交由符合要求的企业利用或者处置;危险废物交由具有相关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理。4、产品产量项目产品及产量见下表。表 7 项目产品产量一览表序号产品名称年产量去向备注1泥60000 吨工地回填或送陶瓷工厂当原料使用车间内堆放,汽车运输2沙260000 吨外售车间内堆放,汽车运输5、原材料及用量:项目原材料生产用量见下表。序号名称年耗量储运方式主要成分来源备注1沙泥32 万吨原料池堆放,汽车运输二氧化硅地铁开挖泥沙颗粒状,40%含水率表 8原材料生产用量表6、主要生产设备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下表。序号设备数量1压滤机4 台2脱水筛1 台3水车3 台表 9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及数量表7、能耗在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电能,年耗电量为 5 万度。8、供水与排水项目生活用水参考广东省用水定额(DB44/T1461-2014),按生活用水量 80 升/人日计,则生活用水量为 1.2t/d(360t/a),生活污水产生量约 1.08t/d(324t/a),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道排入沙仔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到民众涌。搅拌工序用水量约 0.2 吨/日,60 吨/年,该部分水均进入产品,不产生生产废水。另外项目清洗工序循环用水量约 30 吨(一次性投入,按年生产 300 天计算),该清洗过程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泥浆,泥浆经过压滤后大部分已被截留,小部分则直接进入四级沉淀池沉淀处理后足以满足清洗工序用水的水质要求,因此该部分用水可循环使用不外排,日常运营过程定期补充蒸发用水即可,补充蒸发用水量视生产情况而定,补充用水量约 2 吨/日,600 吨/年。堆料场喷淋洒水降尘用水量约 0.5t/d(150t/a)自然蒸发,不外排;项目运输车辆清洗用水量为 1t/d(300t/a),运输车辆清洗后废水汇集经沉淀池后,循环使用,定期补充损耗,不外排,其损耗量按运输车辆清洗用水量的 10%计,则项目循环水池补充用水量为 0.1t/d(30t/a)。36360生活用水324民众镇污水处理厂162民众涌60搅拌用水60进入产品600清洗用水301110新鲜用水3660喷淋用水30洗车用水300项目水平衡图(t/a)9、物料平衡表 10 物料平衡表序号入方(t/a)出方(t/a)物料名称数量物料名称数量1沙泥(含水率)320000.6产品泥60000沙260000合计320000.6废气粉尘0.6总计320000.6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根据实地调查,该项目位于中山市民众镇锦标行政村民江路 36 号。周围主要为工业厂房。其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项目的纳污河道为民众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排入该河道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断增加,使得该河道水质受到影响。为保护纳污河道水质,以该水道为纳污主体的厂企应做好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水道的综合整治工作。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中山市的位置于珠江三角洲南部,北纬 22112246,东经 1130911346,北靠顺德,西接江门,东临珠江口,南接珠海,毗邻港澳。总面积 1800.14km2,2014 年末,中山市常住人口 319.27 万人,户籍人口 156.06 万人。2、地形、地貌与地质中山市地势中高周低,地貌层状结构明显,类型丰富多样,但以平原为主;地貌形态明显受北东、北西走向的地质构造控制。地层结构主要由第四纪以后的河流冲积物层不整合覆盖于燕山期发生褶皱凹陷地层之上构成。地层多以沙砾、砂质粘土、粘土和淤泥组成。地表多为现代河流冲积物覆盖,少见基岩露头。地貌上,属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平原。中山市的岩石主要是侵入岩和变质岩,其中侵入岩以中生代燕山期侵入岩为主, 并加有部分加里东侵入岩;变质岩大致可分为区域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岩。据钻探揭露,项目所在地主要见有填土、淤积成因的淤泥和泥炭质土,冲积成因的砂层及粘土、粉质粘土,残积成因的粘性土,下伏基岩为侵入成因的白垩系花岗岩(燕山期)。3、气象与气候中山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濒临海洋,受热带季风影响,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主要气候特点表现为:冬暖夏长、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季风明显及夏、秋季节常有热带风暴的影响。(1)气温:中山市 1997-2016 年平均气温 23.0。(2)风向风速:中山市 1997-2016 年平均风速为 1.8m/s,近五年(2012-2016 年) 的平均风速为 1.88m/s。各月的平均风速变化范围在 1.62.1m/s 之间,七月份平均风速最大,为 2.2m/s,一月和十二月平均风速最小,为 1.6m/s。根据 1997-2016 年风向资料统计,中山地区主导风为 N 风,频率为 10.0%;次主导风向为 SE 风,频率分别 8.3%。(3) 降雨:中山地区降水具有雨量多、强度大、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等特点。1997-2016 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为 1961.5mm,年雨量最大为 2888.2mm(2016 年),最少为 1441.4mm(2004 年)。(4) 相对湿度:中山市 19972016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7.0%,月平均相对湿度最大为 81.3%(6 月),月平均相对湿度最小为 68.4%(12 月)。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值为 79.9%(1997 年);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小值为 70.6%(2011 年)。4、水文特征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下游,磨刀门、横门、洪奇沥 3 大口门经市境内出海, 东北部是北江水系的民众涌,流经中山市境内长度 28km,北部是东海水道,流经长度7km,下分支鸡鸦水道(全长 33km)和小榄水道(全长 31km),后又汇合成横门水道(全长 12km),西部为西江干流,流经中山市河长 59km,在磨刀门出海,还有桂洲水道、黄圃水道、黄沙沥等互相横贯沟通,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河网地带,围内共有主干河道、河涌支流及排水(洪)管道等 298 条。本项目纳污河道为民众涌。民众涌起始于民众沥,终止了石涌,全长 2km,宽约 26m, 流经新伦村,民众涌水域功能为农用、景观,执行地表水类标准;5、土壤中山市的土壤主要有 5 个土类、10 个亚类、23 个土属和 36 个土种。5 个土种主要为:赤土壤、水稻土、基水土、滨海盐渍沼泽土和滨海沙土。其中水稻土包括赤红壤水稻土和珠江三角洲沉积水稻土,水稻土又以耕层浓厚、供肥力强、结构良好的沉积水稻土为主;赤红壤包括耕型和非耕型两类,耕型赤红壤已开垦种植旱作物,非耕型红壤未开垦耕作。6、植被与生物多样性中山市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具有良好的亚热带植被发育条件。所发育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中山市野生动物的主要活动场分布于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高丘林地区,现存的经济动物主要有小灵猫、食蟹獴、豹猫、南狐、穿山甲、板齿鼠和各种鸟类、蛇类等;平原地区以爬行类、两栖、鸟类和鼠类为主;水生动物有鱼类、甲壳类和多贝类。本项目道路沿线主要为一些常见的小型动物,如各类昆虫、鼠、鸟类等,评价范围内未有国家及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项目所在地功能区划:项目选址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下表:编号项目内容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根据中山市水功能区管理办法(中府200896 号印发),纳污河道民众涌保护目标为IV 类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 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根据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2016 修订版)(中府函2016236 号印发),该项位于属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及中山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中环201887 号),本项目所在区域项目执行 3 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 类标准。4是否农田基本保护区否5是否风景保护区否6是否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否7是否水库库否8是否环境敏感区否9是否污水管网范围是(民众镇污水处理厂)表 1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2016 修订版)(中府函2016236 号印发),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1) 空气质量达标区判定根据中山市 2018 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中山市城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的年均值及相应的日均值特定百分位数浓度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一氧化碳日均值第 95 百分位数浓度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臭氧日最大 8 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 90 百分位数浓度值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降尘达到省推荐标准,具体见下表,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不达标因子为 O3。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g/m3)标准值(g/m3)占标率(%)达标情况SO2百分位数日平均质量浓度1715011.3达标年平均质量浓度96015达标NO2百分位数日平均质量浓度798098.8达标年平均质量浓度324080达标PM10百分位数日平均质量浓度7915052.7达标年平均质量浓度457064.3达标PM2.5百分位数日平均质量浓度587577.3达标年平均质量浓度303585.7达标O3百分位数 8h 平均质量浓度165160103.1超标CO百分位数日平均质量浓度1100400027.5达标表 11 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由上表可知,O3 第 90 百分位数日均浓度超标,表明,中山市 2018 年整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不达标区。(2) 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SO2、NO2、PM10、PM2.5、CO、O3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中山市 2018 年空气质量民众监测站点日均值数据,SO2、NO2、PM10、PM2.5、CO、O3 的监测结果见下表点位名称监测点坐标/m污染物年评价指标评价标准g/m3现状浓度(g/m3)最大浓度占标率%超标频率%达标情况XY民众站1132934.28223739.51SO224 小时平均第 98 百分位数1501625.30达标年平均607/0达标NO224 小时平均第 98 百分位数8079137.51.9达标年平均4034/0达标PM10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150104104.70.5达标年平均7056/0达标PM2.5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7550150.70.8达标年平均3526/0达标O38 小时平均第90 百分位数160225174.418.4超标CO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4000120037.50达标表 12 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由表可知,SO2 年平均及 24 小时平均第 98 百分位数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O2 年平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PM10 年平均及 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PM2.5 年平均及 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CO 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O224 小时平均第 98 百分位数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O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第 90 百分位数浓度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道排入民众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到民众涌。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 2.32018)要求,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 B,故不进行地面水现状调查。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及中山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中环201887 号),本项目所在区域属 3 类声功能区域,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 3 类标准,昼间噪声值标准为 65dB(A),夜间噪声值标准为 55dB(A)。委托广州华鑫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 2019 年 12 月 18 日对四周声环境质量进行现场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本区域声环境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中的 3 类标准要求。表 13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监测结果调查点位项目东北侧 1#项目西北侧2#项目西南侧3#项目东南侧4#西南面居民区 5#东侧居民区6#调查结果昼间616360615352夜间535251524443评价标准昼间65dB(A);夜间55dB(A)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是保护该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主要是保护项目周边区域,使其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是以项目为中心 5km 的矩形。名称坐标/m保护对象保护内容环境功能区相对厂址方位相对厂界最近距离/mXX民众镇区113.37841122.637562村庄人群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北侧1430锦标村113.37222922.651371村庄人群西南8接源村113.38663822.650162村庄人群西南900浪网村113.36386222.653192村庄人群西北1770多宝村113.37551622.639640村庄人群西南850沿江村113.37252522.65253村庄人群东南1920表 14 项目评价范围内大气环境敏感点一览表2、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水环境保护目标是民众涌,使其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中的 IV 类标准要求。项目评价范围内无饮用水源的保护地等水环境敏感点。3、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保护目标是确保该项目建成及投入使用后其周围的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 3 类标准。项目周围 200 米范围内环境敏感点情况如下表所示表 15 建设项目周围主要环境敏感点一览表敏感目标方位与项目最近距离 m与高噪声设备的距离 m规模保护性质居民区 1东侧6380500 人噪声:3 类居民区 2西南83520 人噪声:3 类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 IV 类标准;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 3 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二级标准(第二时段);2、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三级标准(第二时段);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 3 类标准;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总量控制指标/项目评价使用标准项目工艺流程简述(图示):生产工艺流程:工艺说明:(1) 项目将原材料混入新鲜水进行搅拌,然后通过清洗使泥和沙分离,分离出的沙即可成为建筑材料,接着泥水经过压滤后即可成为建筑材料泥。搅拌时间约 40min,清洗时间 5min。(2) 压滤工序中产生泥浆水,该部分泥浆水直接回流到四级沉淀池内进行沉淀,沉淀后均回用于生产过程,该水除部分蒸发外不外排。(3) 项目在搅拌工序在泥浆池内进行,不产生粉尘,但装卸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粉尘。项目主要污染工序:1、废气(1) 装卸会产生少量扬尘。参考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混凝土分批搅拌厂沙装料、储料 0.01kg/t 系数,项目沙产量为 60000t/a,则粉尘产生量为 0.6t/a。产品堆放在车间内,产品为湿料且粒径较大,并采取定时喷水措施来控制堆场扬尘,粉尘在项目区内可沉降 90%左右,则堆场扬尘排放量为 0.06t/a,排放速率为 0.02kg/h。(2) 汽车运输扬尘本项目运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扬尘。在道路完全干燥的情况下,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汽车运输起尘量:Q=0.123(V/5)(W/6.8)0.85(P/0.5)0.75式中:Q每辆汽车行驶扬尘量,kg/km辆;V汽车速度,km/h; W汽车重量,t;项目工程分析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 .本项目运输车辆在厂区行驶距离按 30m 计,平均每天发车 30 辆次,按载重约30.0 t,厂区内速度为 5km/h,道路表面粉尘量按 0.1kg/m2 计算。经计算,项目运输车辆扬尘为 0.08t/a,建设单位采取对厂区内地面进行定时撒水, 以减少道路粉尘,限速行驶等措施后,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辆运输途中扬尘产生量,约10%的扬尘外排至环境中,运输时间按 10h/d 计算,则运输扬尘排放速率约 0.0027kg/h。2、废水员工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生活污水约 1.08t/d(324t/a)。3、噪声本项目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约 7580dB(A)的生产噪声。具体噪声值见下表序号噪声源等效声级 dB(A)备注1压滤机80距离设备 1m 处2脱水筛75距离设备 1m 处3水车75距离设备 1m 处4运输车辆80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