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V.A.G1551汽车故障诊断仪使用手册.doc_第1页
大众V.A.G1551汽车故障诊断仪使用手册.doc_第2页
大众V.A.G1551汽车故障诊断仪使用手册.doc_第3页
大众V.A.G1551汽车故障诊断仪使用手册.doc_第4页
大众V.A.G1551汽车故障诊断仪使用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图示说明24仪器说明25自诊断26自诊断系统是如何工作的?27程序卡的更换210仪器的接通211操作说明215 1快速数据传递 215 单个功能21701 查询控制单元代码21802 询问故障记忆系统21803 终端执行元件诊断21904 基本调整21905 清除故障记忆系统22006 终断输出22107 编制控制单元代码22108 阅读测量数块22109 阅读单个测量数据块22310 匹配(自适应)2232闪光码输出 2253自我检测 2274服务站代码 2281 服务站代码显示 2282 服务站代码清除 2283 重新输入服务站代码 229更换打印纸231技术参数232 图示说明1诊断连线插孔2诊断连线 2a V.A.G1551/1, 用于2项扁插头的车辆。 2b V.A.G1551/3, 用于16项插头的车辆(1993年1月起) 2c V.A.G1550/1, 用于1项扁插头的车辆。 2d V.A.G1550/2, 用于与燃油泵继电器的连接。3打印机4键盘 按键09用于数字输入 C 清除输入, 退回到上一个操作步骤或终止程序运行 Q 确认输入指令 程序继续运行或翻页 HELP 调出帮助命l 打印纸输入控制PRINT 接通或关闭打印机, 打印机接通时, 二极管批示灯亮5显示屏幕6程序卡安装槽仪器说明汽车上用于控制各种零部件(如发动机, 变速器)的电子系统数量在不断地增加, 对服务站维修人员而言, 查出整个系统所产生的故障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 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故障阅读器V.A.G1551为维修人员查找故障和排队故障提供了帮助, 它易于操作。正面看大约由显示屏幕、 键盘、 打印机和诊断连线插孔组成。显示屏幕可显示二行共40个字符, 字符高度为13mm。 由于对比度好, 从几米远处即可阅读。 它可以为使用者输出各种信息, 并指导用户如何使用各种功能。各种工作指令可用键盘清楚地表明。故障说明, 测量数据以及操作指令可由容纳40个字符的热敏打印机收集、 整理并打出。 打印指令由按键“PRINT”(打印)来完成。检测仪还可在不同功能状态下提供辅助文字说明(帮助信息会显示在屏幕上), 以方便使用者在某一功能下的工作, 辅助文字说明可通过按下“HELP”键, 由打印机打出。电源通过诊断连线由车辆上与之配套的电器供给。仪器的全部功能由一个易于更换的带电脑软件的程序卡控制。这样, 以少量的费用就能使仪器与最新的发展需要相匹配。 程序卡的安装槽位于仪器上壳体的后部, 由一个盖板盖住。 可以有不同语言形式的程序卡。在仪器的背面还有一个连接交叉点, 通过此点可利用接口分配器(仪器小车V.A.G1700)相连, 将 万用表V.A.G1715 点火测试仪V.A.G1767 四元素排放测试仪V.A.G1788的测量数据经打印机打印出来。自诊断以前对电子系统的故障查找方法是:按序松开许多连线插头, 按照不同的操作对部件及其功能进行检测。 把插头松开再重新插上会使许多本已排除了的故障(如接触不良, 插头锈蚀)在短期内再次出现, 同时, 还会造成新的故障(如触脚弯曲, 连线断开等)。微电脑控制的车辆各系统的特点是: 连续不断地对传感器的信号、 控制单元功能以及执行元件的功能进行监控。 保护功能, 如防止发动机功能障碍。 代替功能, 既使传感器损坏, 也能保护车辆行驶到服务站。控制单元将识别的故障记录下来, 这为服务站提供了故障查找信息。车上的控制单元与故障阅读器之间可实现信息传递。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即故障阅读器不仅可以接收数据, 它还可把指令和数据传送给控制单元。在有故障诊断功能的系统上, 已采用“慢速数据闪光码输出功能”数年, 如今, 又开发出了信息量更大的“快速数据传递”功能。利用这一故障阅读仪, 并借用相应的资料, 可帮助服务站维修人员很快地进入故障系统, 提高了维修的安全性, 降低了修理费用。自诊断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一辆汽车上的所有电子系统都是以一独立的设计特点为基础的。传感器接通后把汽车瞬间工作状况的现实信息, 传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将这些信息进行处理, 并将其产生的信号来调整执行元件。 控制单元根据不同的原理来监控不同传感器和执行元件。下列描述的是发动机控制系统上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功能监控过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作用:为使冷起动效果好、 燃烧好、 且怠速稳定, 控制单元就需要瞬时发动机温度的信息。 这一信息由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提供。此温度传感器插入冷却液中并测量该处的温度, 这个温度值与发动机温度是一致的, 并把该信息传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用其确定有利于当时发动机温度的点火角最佳值、 喷油时间和怠速稳定值, 并将这些数值给执行元件。另外, 以下系统功能也需要发动机温度信号爆震控制怠速稳定调节的匹配调节油箱通风系统冷却液温度传感器里的测量元件是个半导体式的电阻, 具有负温度系数特性(负温度系数电阻)。 负温度系数电阻是个热导体, 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因而电压变小, 负温度系数电阻上的每个电压值都对应于一个温度值。功能监控和故障判断:控制单元中的软件将温度测量范围确定在到120之间, 超出此范围, 控制单元便可判断出信号出现错误或信号不清楚, 并将故障存入控制单元故障记忆系统中。故障原因和故障类别被同时存入控制单元的故障记忆系统中。 故障原因通过代码指示出故障元件。 一旦控制单元判断出故障, 故障类别将以文字方式给出所出现的故障类型。如果控制单元发现温度信号中断, 为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便使用一个代替(如80)。 但在冷起动和暖机运行过程中会明显地感觉到发动机运行不稳。如果出现的故障是暂的, 则这个故障被做为偶发故障显示出来, 显示标记为(/SP)。 若错误信号的存在超过一定时间, 那么这种错误就做为永久故障被显示出来。控制单元的故障记忆系统中没有故障的文字说明, 而仅有故障原因和故障类别的一个确定的代码。 故障阅读器调出控制单元的故障记忆系统中的故障代码, 并把代码转化成文字说明, 然后显示到屏幕上。以下显示的是有关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故障文字说明:故障原因说明: 控制单元的温度传感器上的输入电压为5V, 这相当于一个低于-35的温度值。断路(1)当输入端断路, 控制单元给温度传感器提供5V的电压。正极短路(2)当正极短路时(如在连接插头上), 温度传感器输入端上的电压同样为5V。控制单元对这两种故障类别是区分不开的。故障原因说明:控制单元输入给温度传感器上的电压为0V, 这个电压相当于温度值大于120。接地短路(3)当接地短路时(如导线的绝缘材料被磨透), 温度传感器在输入端上的电压等于0V(搭铁)。由于控制单元不直接与受检查的零部件相连, 而是通过导线和插头与这些零件相连, 所以仅通过更换零件不一定能够排队故障。 当在线束或插头中存在故障时, 控制单元便会通过传入的错误信号识别出故障类型来。 可通过故障阅读器显示出来的故障代码和维修手册中的故障一览表相对比准确地判断出故障原因。程序卡的更换故障阅读器中的所有功能都由程序卡的软件程序来控制。这个程序卡也同样是检查卡。随着汽车新型装置的使用, 有必要使仪器的软件有实用性, 帮有必要更换程序卡。注意: 程序卡只能在阅读器无电压(诊断插线未接通)的情况下才能抽出和插入。 不能触摸程序卡的触点, 避免产生静电!从阅读仪壳体护板上拆下程序卡安装槽的盒盖(松开梅花螺钉并向后推盒盖)。将不干胶标签向上取出。把新的程序卡插到安装基座的档块处, 但要注意不干胶纸上的插入方向。将不干胶标签向后折, 关上支架极盒盖。连上诊断插线。选择工作模式3(仪器的自我检查)。仪器自我检查结束后, 旧的程序卡就不再需要了。仪器的接通这类仪器都配有一个供给电压极性变换的保护装置。当供给电压正确接通时, 输入和输出板的安全保护装置才会发挥作用。在接通仪器时一定要注意以下顺序:诊断连线V.A.G1551/1将用于阅读器电压供给的黑色插头按到中央电器盒内的黑色扁平插座上。注意屏幕的显示内容(*)将交替显示。屏幕上无信息显示:白色和/兰色的插头没有接通, 阅读器的供给电压极性相反或中断。检查车上黑色的扁平插座A上的电压并同时检查电极性, 供给电压至少达到10V。(可能还需给蓄电池充电)。 插脚1=蓄电池负板(-) 插脚2=蓄电池正板(+)检查诊断连线V.A.G1551/1是否接通。 接车的一侧扁平插头 插脚接仪器的一侧插头D插脚黑色白色兰色蓄电池负板()蓄电池正板(+)L连线K连线照明灯线屏幕上出现信息显示:白色和/兰色插头接通。诊断连线V.A.G1551/3把诊断连线接在车上中央电器盒的插座上。注意显示内容。(*)交替显示屏幕上无信息显示:检查车上诊断插座的电压及极性。供给电压至少达到10V(必要的话需给蓄电池充电)。检查诊断连线V.A.G1551/3是否导通。接车的一侧插头/插脚接仪器的一侧插头D/插脚蓄电池负极K接线照明灯线L接线蓄电池正极插脚4=蓄电池负板()插脚16=蓄电池正板(+) 诊断连线V.A.G1550/1把诊断连线的黑色接线柱与蓄电池负极(-)接通。把红色接线柱与蓄电池下极(+)接通。注意屏幕上显示信息。出现显示时才可把诊断插头连接在发动机舱内的诊断插座上。注意: 点火线圈的接线柱1不要与诊断连线接通!诊断连线V.A.G1550/2将专用插头插入燃油泵继电器的插孔上。将诊断连线的红色接线柱与蓄电池正极(+)接通。在屏幕上无信息显示(V.A.G1550/1 /V.A.G1550/2):检查车上的蓄电池电压, 供给电压至少为10V(必要时需给蓄电池充电)。检查诊断连线是否导通。同样, 一个弄脏了的程序卡也可使屏幕上出现错误的显示。 这种情况下用一块酒精棉把程序卡的接触部位擦净, 然后再把程序卡插入槽内。操作说明说明:显示屏幕和打印机上显示或打印出的文字是不定的, 可随所接通的控制单元和使用的程序卡版本而有所不同。在对各个系统工作时, 须使用相应的维修手册。在接通阅读器后, 可用按键来选择所需工作模式。除上述二种数据传递的工作模式(*)被显示外, 仪器还可提供以下工作模式: 3自我检测 4服务站代码按下HELP键, 仪器的工作模式便由打印机出来。 1 快速数据传递在这种工作模式下, 阅读器等待着二位数字编码的输入。 这一编码构成了控制单元的地址码。按下HELP键,打印机会将地址码一览表打印出来。输入地址码后, 按下Q键予以确认, 显示屏幕第二行上便会显示出该系统的地址码及其名称, 可通过按C键来更改输入指令。特殊情况下, 可输入地址码:00, 进行自动检测按下Q键, 阅读器会逐项地输输出各个地址码, 相关控制单元答复后, 显示屏会短时间显示该控制单元类型并将显示文字打印出来。于是, 阅读器阅读该控制单元的故障记忆系统, 通过打印机将结果打印出来。 一个地址码数据传递结束, 输出下一地址码。以发动机和变速器控制单元的输出结果为例:说明:如果阅读器与控制单元无信息传递(诊断连线断开或控制单元损坏), 则不会输出结果。阅读完故障记忆系统后, 阅读器退回到接通电压时的那一工作状态。与控制单元进行的数据传递:按下Q键, 就建立起阅读器与控制单元间的数据传递。控制单元予以确认。按下“”键后, 工作模式“快速数据传递”下的每个功能都可以选择。单个功能:为调出单个功能, 阅读器用一个2位数的代码作为固定指令输送给控制单元。如所选择的功能没存在控制单元内, 或目前运行状态下此功能无法执行, 阅读器则答复:01 查询控制单元类型一旦建立了数据传递, 在显示屏幕上显示控制单元类型:显示屏幕的第一行显示控制单元的零件号, 系统名称和数据状况(软件版本)第二行显示控制单元目前的编码。控制单元存储编码(见功能07)除了显示自身编码外, 还显示服务站代码(WSC)表明由哪一家最后对控制单元编制了代码。02 查询故障记忆系统故障原因/故障位置(第一行)和故障类型(第二行)的文字说明可用40个字符加以叙述。 在某些情况下, 说明解释必须缩短。 完整的文字叙述见维修手册。 故障阅读器询问控制单元的故障记忆系统并显示所出现的故障数量。按下“”键, 每个故障的文字说明都单独地出现在显示屏幕上。下一行显示的故障类型上带有/SP字样, 表明此故障为偶发性故障。如果接通打印机, 故障文字说明则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为使显示出的故障同维修手册上的故障一览表正确对应, 每个故障均带有5位数的故障代码。 如果是闪光码, 在故障代码后有一个4位数的闪光码。03 诊断终端执行元件对执行元件进行诊断也是电子系统检测的一部分。 通过对执行元件诊断可检查每一个执行元件的电路状况。故障阅读仪发出一个指令给控制单元, 要求控制单元对第一个终端执行元件进行诊断检测。按下“”键, 发出对下一个终端执行元件进行诊断的指令。 执行元件的诊断顺序由控制单元决定。 如果某个执行元件在显示屏幕上显示出不工作, 则必须对此元件进行检查, 是否在插头、 线束、 电气元件或机械部份存在故障。04 基本调整对某些系统, 在维修后或保养时必须进行基本调整。在基本调整过程中, 控制单元的运行状况达到固定的基本值。例如: 对点火角的基本调整属于对此系统的基本调整。基本调整只能在规定的车辆运行状况下才能进行调整(如: 机油温度超过80)。 有些控制单元输出一些内存的数据值用以进行基本调整。在选择了功能后, 首先要输入一个小组编号, 用Q键予以确认(见功能08)。测量值以物理量形式输出, 所选择 的小组编号在显示屏幕的第一行显示。另一组测量组的显示可通过按动C键, 并输入所希望的小组编号来进行。非物理量测量值的输出通过小组编号00来进行。说明:显示屏幕上所显示的数字的文字说明在维修手册中查找。05 清除故障记忆系统在修理之后, 必须清除控制单元的故障记忆系统。在输入清除指令之前, 必须首先用阅读器查询故障记忆系统。尽管文字显示故障记忆系统已被清除。 但还需再次查询一次故障记忆系统, 看是否还有故障存在, 必要时排除故障。06 终断输出终止输入到控制单元的数据传递。 阅读器接通到可输入新的地址码的工作区域。07 编制控制单元代码说明:参考维修手册!控制单元内的存储内容可通过此功能加以更改。 控制单元的工作方式可以更换, 以适应不同的发动机、 变速器、 车身或行走系统, 或者适应不同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编码数值可介于000和127之间, 必须是三位数, 用Q键确认。输入编码后, 控制单元便会显示现在的控制单元代码和与之对应的服务站代码(WSC)。08 阅读测量数据组不同的控制单元可传输多种测量数据。 这些数值提供了各系统的运动状况, 即所连传感器的信息。 在许多情况下, 传递的测量数据值可帮助寻找并排除故障。由于这些数据不能同时传递, 因此需各个显示小组划分, 每个小组均可通过小组编号进行选择。输入显示小组编号后, 用Q键确认输入指令, 测量数据在显示屏幕的第二行显示出来。发动机控制单元内的各测量数据按下列顺序排列:1机油温度2发动机转速3进气温度4蓄电池电压所选择的显示组编号也在显示屏的第一行显示出来, 其它数据组的显示可通过按动C键并输入所需的显示小组编码来进行。非物理量的测量数据的输出必须输入显示小组编码00。发动机控制单元内的各测量数据按下列顺序排列:1 冷却液温度2 发动机负荷3 发动机转速4 积分器5 怠速适应值6 适应值7 适应值8 怠速稳定控制9 开关输入端10 点火正时说明:显示屏幕上的显示数值的文字说明在维修手册中查找。09 阅读单个测量数据块这一功能使显示单个测量数据成为可能。通道号必须用二位数字输入, 并按下Q键确认输入指令。使用“C”键以选择不同的通道。10 匹配(自适应)说明:参考维修手册!操作者可通过此功能改变控制单元内用于某些车辆的匹配基本值(例如怠速、 喷油量等)。匹配阅读阅读匹配值需首先输入2位数字的通道号, 并用Q键确认输入指令。然后控制单元输出当前所使用的匹配值, 同时还显示出附属的通道号。匹配检查利用按键1(匹配值减1)和按键3(匹配值加1)可将匹配值以单位步进的方式加以理发, 且可检查控制单元的反应。 通过按动键可输入一个新的匹配值且可用Q键确认输入指令。在许多情况下, 除了匹配值外, 还可观察附属的测量值。如果某一通道内排有测量数据, 此数据将在显示屏的第二行进行显示。测量数据的显示方式取决于控制单元的方式。匹配存储如果已得到正确的匹配值, 必须用Q键确认此值。按下Q键确认存储指令, 匹配值被传递给控制单元加以存储。2 闪光码输出有些系统只可使用闪光码输出。 按下键2即可调出。通过按下“”, 使闪光码输出进入工作状态。按下“HELP”键, 闪光码输出操作提示通过打印机打出。只要出现下列显示, 则可通过L线触发控制单元(要求输出故障)。然后阅读器等待从控制单元输出的闪光码(故障记忆系统的输出)。如果控制单元内的信息完全传递(屏幕上显示4位代码), 则与闪光码有关的文字说明在屏幕的第二行显示出来。按下“”, 屏幕继续显示故障。当故障记忆系统全部输出后, 控制单元传出闪光码0000(输出结束)。故障输出结束后, 屏幕上显示下列文字说明:按下“”键, 阅读器回到初始工作状态, 在此状态下, 可再输出其它控制单元的闪光码。有些车型的控制单元的闪光码输出可能与上述情况不符, 此时, 请参照维修手册中的说明。 如果想将故障的文字说明用打印机打出, 需在屏幕上显示第一个故障前按下“PRINT”(打印)键。此外, 在“闪光码输出”工作模式下, 也可进行“清除故障记忆系统”和“诊断终端执行元件”两种功能。但不同的控制单元, 这两种功能的操作方法不同(请参照维修手册)。3 自我检测该仪器可以进行很宽范围内的自我检查, 以此来检查仪器中的电子元件及诊断连线。按下键3仪器便开始自我检查。显示并打出现有的程序卡版本打印出服务站代码和名称操作屏幕显示和打印元件的控制(操作者目视检查)检查现有程序(显示并打印出现有故障)键盘检查, 操作各个按键并通过显示器检查(如有故障, 显示器显示出来, 当一个键上同样错误出现三次时, 便打印出故障)检查所有输入极和输出极(K线和L线)的接线。 接线如未接通, 显示器上便显示出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