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体育与非体育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比较研究.doc_第1页
论文——体育与非体育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比较研究.doc_第2页
论文——体育与非体育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比较研究.doc_第3页
论文——体育与非体育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比较研究.doc_第4页
论文——体育与非体育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比较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育与非体育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比较研究徐学美 秦 钢摘要:通过对我国部分在校大二女学生的身体自尊综合测试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专业的与非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在实际身高、实际体重、BMI指标以及理想体型中的体重落差、身高落差和理想BMI这六项指标上存在着显著差异;(2)在外表自尊中的外表取向和外表评价上无差异,在体能自尊上体育专业的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女生;(3)健康取向方面,体育专业的要比非体育专业的女生高些,在健康评价、疾病取向和体重过重偏见指标上无差异。关键词: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身体自尊 1 选题依据21世纪,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除了对物质的享受之外,特别是对外在美的追求,加上美容美发行业地兴盛,减肥瘦身产品不断地更新,使得消费大众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许多人关心自己的体重,如体重过重会被排挤,也有很多人关注自己外貌,尝试改变其外貌,希望拥有更好的形象。有研究指出1,超过50%的少女认为他们自己体重过重,体重过重者更关心体型满意度,且常节食减肥,因而常导致钙、铁摄取不足,而这些营养素对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却十分重要。最近美国所做青少年危险行为之调查2,发现女性青少年33.5%自觉体重过重,男性则占22%,曾尝试减重的青少女仍高居六成左右(59.7%),报告在节食中的人也接近五成(45.7%),对体重的关心和节食行为已成为青少女相当常见的行为。1997年美国总统体适能与运动委员会的报告也指出2,许多女性并不胖却认为自己体重过重,企图利用过度运动来控制体重,常造成危险,其身体满意度常处于个人自我知觉和现实之间的冲突。自我知觉是人类动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自尊是人的一种自觉意识,寻求自我、表现自我是人类行为活动的起点和终点,Harter的能力动机理论认为个体对自我的知觉可以影响动机、从而影响其体育锻炼参与3。Caruso等的研究证实自尊作为一种心理指标,它是反映经常性体育锻炼心理效益最具潜力的因素。自尊是指个体对自身身体特点、个性、社会身份和行为的认知评价及情感反应(Son-seroem,1984),它被认为是最能预测情感和生活变化的个性变量4。因此,自尊研究一直受到国外心理学家的重视。身体自尊(bodyesteem)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身体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5,此概念包括个人对自己身体各方面特征的了解(如强弱等)与看法(如美丑等),它是整体自尊(globalself-esteemg)的一个具体领域。Melnick和mookerjee的研究表明6,大学生整体自尊的提高与其身体状况的改善、力量和忍耐力的增强有关。由于身体自尊对研究体育锻炼参与的心理前因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变化能引起整体自尊水平的同方向变化,因此它在西方锻炼心理学领域已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7,8。他们的研究涉及到锻炼者参加锻炼的方式与自我知觉、身体自尊的关系9,其中,DiNucci和FinKenbery的研究发现10,女运动员在“体重关注”和“身体状况”维度上的自尊显著高于非运动员,而“性吸引力”方面无明显差异。另一方面,Wiggins和Moode的类似研究则发现11,女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大学生在“性吸引力”和“体重关注”维度上无显著差异,而在“身体状况”维度上比非运动员有更高的身体自尊和更积极的身体自尊知觉。很显然,这两项研究结果是不一致的。那么,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大学生在身体自尊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有差异,其差异具体表现在哪些维度上呢?它与女性的身体自尊是否不同?对于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并无一致的结论。虽然我国学者何颖和徐明的研究表明12,运动量大的大学生其身体自尊水平显著高于运动量小的大学生,男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显著高于女大学生。但该研究所用身体自尊量表与上述研究所用量表不同,其身体自尊的各维度也不一样,这就使研究结果之间不存在可比性。体育专业的学生和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运动上有差异,对于体育专业人士来说,运动行为是最关心的问题,Doswell等人针对146位9-13岁黑人女孩的研究中发现,通过运动能建立正向的身体满意度并降低忧郁、增进自尊与自信。从研究中发现,有运动习惯的女生,身体满意程度较高;相反的,没有运动习惯的女生,身体满意程度较低。尽管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快,但他们就不同专业对身体自尊的影响,特别是运动群体和非运动群体的身体满意度的研究还很少。 本研究采用国外广泛使用的身体自尊量表13探讨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状况,为研究女大学生自尊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数据。2 研究对象、方法2.1 研究对象 随机整群选取丽水学院二年级的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年龄范围18-24岁。体育专业选取体育系60人,实际收回有效问卷53份。非体育专业分别选取人文学院和数理学院共80人,有效收回68份。平均年龄21.43岁,共发放问卷140份,实际收回问卷132份,其中有11人未正确填答,有效问卷共121份,有效率为86.43%。2.2研究方法2.2.1身体自尊测量以多向度身体和自我关系问卷( MultidimensionalBody-Self Relation Questionnaire,简称 MBSRQ)施测11,系参考Cash及其同事所发展的身体和自我关系问卷(简称BSRQ),1990年Cash进一步对BSRQ作修正,成为更多面向的MBSRQ,可以测量外观、体能及健康等三方面的态度(含评价、注意/重要性及行为)。此量表包含:外表评价、外表取向、体能评价、体能取向、健康评价、健康取向、疾病取向、身体部位满意度、体重过重偏见及体重自我分类等分量表。本问卷采用五点计分,由非常不满意(1分)到非常满意(5分),分数愈高,表示愈满意自己的身体部位。(注:下划线反向计分。)表1 多维度身体和自我关系问卷的结构维 度代号包 含 的 题 项题数外表评价外表取项体能评价体能取向健康评价健康取向疾病取向体重过重偏见各部位满意度运动动机总题数AEAOFEFOHEHOIOOPBAS1.49.5024.33.56.45.58.55.5610.20.57611.612.613.614.615.616.617.618.61958.59.6071231368539369身体质量指数:体质量指数(BMI)是根据被试者自填身高体重数值,套入身体质量指数计算公式(体重(kg)/身高(m)2)换算而得。2.2.2 程序 以各院学生干部为主试(正式测验前先对其进行统一要求),以院系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MBSRQ。调查采用匿名方式,回答不受时间限制,但要求“尽可能快地”完成,回答完毕后即回收问卷。2.2.3 数理统计法本研究回收的所有有效问卷结果输入计算机,运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2.2.4 仪器测试法使用教育部指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仪器进行测试,获得测试者的体重和身高的资料。3 结果与分析3.1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实际体型的比较分析表2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实际体型的比较 专业N平均数标准差标准误Sig实际身高体育53163.7174.923950.676357P0.01非体育68158.85294.7763870.579222实际体重体育5354.735855.2993140.727917P0.01非体育6849.014715.1470690.624174BMI体育5320.392331.3892990.190835P0.01非体育6819.421071.8076230.219207 从实际体型来看,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女生在实际身高、实际体重和BMI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由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体育专业的女生需要长期从事体育锻炼活动,使得体育专业女生的实际身高、实际体重和BMI这些指标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女生。3.2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理想体型的比较分析表3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理想体型的比较专业N平均数标准差标准误Sig体重落差体育53-4.245282.7797740.381831P0.01非体育68-2.720592.9005690.351746身高落差体育532.8113213.0700580.421705P0.01非体育684.9705883.4423640.417448理想BMI体育5318.198091.2485480.171501P0.05非体育682.724790.4451770.053986外表评价体育533.1477990.452510.062157P0.05非体育683.0735290.5069030.061471体能取向体育532.9182390.5770010.079257P0.01非体育682.5637250.8190460.099324体能评价体育533.0275760.3538250.048602P0.01非体育682.6074660.6733780.081659 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女生在外表评价和外表取向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有研究显示,男生和女生在这两个方面有显著差异,男生的外表取向低于女生,但是,男生的外表评价高于女生,但是我们的研究显示,体育锻炼对女生的外表评价无影响。而在体能意象方面,体育专业女大学生都要高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由于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相对较多,所要达到的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所以体育专业的对于体能是比较重视的,而且其自我评价比较高,显示了良好的身体自尊。3.4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健康取向的比较分析表5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健康取向的比较专业N平均数标准差标准误Sig健康取向体育533.2201260.5308570.072919P0.05非体育682.9705880.4378960.053103疾病取向体育532.6905660.5527080.07592P0.05体重过重偏见非体育体育非体育6853682.7117652.905662.7696080.6204310.6384320.7035970.075230.0876950.085324P0.05在健康的关注程度上,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因为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平时所上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如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等都涉及到体育健康,营养膳食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在健康取向上,体育专业的要比非体育的更加了解健康方面的知识,而对健康的评价和对疾病的态度,对体重的关注方面,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无显著差异。3.5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身体各部分满意度的比较分析表6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身体各部分满意度的比较专业N平均数标准差标准误Sig脸体育533.6981134.3260610.59423P0.05非体育683.2352940.9481740.114983头发体育533.3207550.9562260.131348P0.05非体育683.4558820.9686710.117469下躯干体育532.4339620.9905210.136059P0.05非体育683.0441181.0284580.124719上躯干体育532.8679250.9615240.132075P0.05非体育682.9558820.9373480.11367体重体育533.1509432.8446730.390746P0.05非体育682.9705880.9458560.114702身高体育533.1132081.0859310.149164P0.05非体育683.2058822.6291070.318826整体外表体育533.4150940.8420210.11566P0.05非体育683.4558820.7616520.092364总体满意度体育非体育53683.1090153.1764710.7711840.5829830.105930.070697P0.05表5是对身体各部分的满意度方面的统计结果,整体而言,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无显著差异,但是在下躯干和上躯干两个部位,体育专业女学生的满意度显著低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下躯干包括臀部、臀围、大腿和小腿这四个指标,由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大部分的运动项目是以跑、跳等下肢为主的,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经过长期的体育锻炼使得下肢增粗增多,使得臀部、臀围、大腿和小腿这四个指标的满意度明显低于非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上躯干包括胸、乳房、肩和手臂这四项指标,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参加投掷类项目的运动以及大部分球类运动,例如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都很好地发展了手臂、胸部、肩部等处肌肉,从而导致体育专业女生上躯干的满意度明显低于非体育专业的女生。此外,前面已经提到,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的实际身高要显著高于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但是从对身高的满意度来看,两组学生无显著差异,说明实际的评价和自我的心理评价并不一定是一致的,关键是个体的自我定位目标。4 结论与建议4.1 结论4.1.1 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在实际身高、实际体重、BMI、体重落差、身高落差以及理想BMI这六个指标上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4.1.2 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在体能自尊方面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的。4.1.3 在健康取向方面,体育专业的女大学生明显高于比非体育专业的,但在健康评价、疾病取向、体重过重偏见等指标上无差异。4.1.4 在身体各部位满意度的比较中,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女生在脸、头发、中躯干、肌肉、体重、身高、整体外表以及总体满意度这八项指标中无差异,但是在上躯干和下躯干方面,体育专业的女生明显低于非体育专业的。4.2 建议分析了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多个方面,本人认为要建立正面的身体满意度,还应该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但是这种正面的身体自尊,是运动造成的,还是由于体型本身的差异造成的,需要进一步的验证。5 参考文献1Halls S B.Ideal weight and medical definition of overweightM,2002,10.2Miejeong Han.Body Image Dissatisfaction and Eating Disturbance among Korea College Female Student:Relationships to Media Exposure,Upward Comparison,and Perceived RealityJ.Communication studies,2003,54(1):65-79.3Harter S.Effectance motivation reconsidered:toward a developmental modle J.Human Development,1978,21:34-64.4徐霞,姚家新.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1,21(2):78-80.5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报,1999,(3):42-47. 6MelnickMJ,Mookeijee S.Effects of Advanced WeightTraining on Body-Cathexis and Self-Estee m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991,72(3):1335-1345.7Sonstroem R J,Potts S A.Life adjust conrrelates of physical self-con-ceptsJ.Medicine science in sport Exercise,1996,28(5):619-625.8Hagger M,Ashford B,stambulova N.Russian and British childrens physical self-perceptions and physical activity p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