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土壤的生态效应Soilfactor,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中国),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褐土,暗棕壤,灰化土,灰色森林土,黑土,黑钙土,栗钙土,黑垆土,棕钙土,灰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紫色土,高山土壤,土壤生态系统SoilEcosystem植物与土壤Plantsandsoil,表层土壤的形成Topsoilformation,腐殖质的重要性Theimportanceofhumustotopsoil,森林土壤有很厚的枯枝落叶层,土壤soil岩石圈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一、土壤物理性质及其生态作用(一)母岩和土壤厚度Parentmaterialandsoildepth土壤厚度:对木本植物影响一般大于草本植物。影响土壤厚度的因素有土壤下面的石砾,坚实的粘土、永冻层、地下水、盐积层、砂积层等。土壤厚度影响植物分布:我国华北:土层浅薄的阳坡只能生长油松,土层稍厚才有辽东栎。深厚土壤才有椴、白蜡、槭等。平原区生长:椿、榆、楸、槐等都要求土层深厚。土壤厚度在土石质山区尤为重要,(二)土壤质地texture与结构structure土壤质地:砂土sand:粗砂coarsesand、细砂finesand、粉砂siltsand、砂粉sandysilt、粉土silt壤土loam:粉壤土、粘壤土、砂粘壤土粘土clay:粉粘土、壤粘土、粘土土壤颗粒:粘粒:粘结性stickiness、团聚力强reunited、含水量大、对养分吸附力大,但通气性差badventilation。砂粒:无粘着性、通气好goodventilation、保水弱、对养分吸附力差。华北地区:土粘重地方多以橡树oak为主;砂粒含量较多的土壤则多生长油松。甘薯sweetpotato喜砂土、砂壤土。花生peanut喜砂质疏松土壤。小麦wheat则适应粘重土壤。另外:红松在砂质和砂壤地上根系生长良好;但在粘重土壤上主要分布在A层,云杉Spruce在粘重水湿之处根系分布较浅,但在砂土上和砂质土上根系发育良好。,楔型,棱柱状,团聚体,层状,块状,棱柱状,圆柱状,土壤结构soilstructure:指土壤颗粒排列的形式微团粒结构micro-granulatedtexture(0.25mm)、团粒结构granulatedtexture(0.5-10mm)、块状结构blockshaped、核状结构lumpshaped、柱状结构pillarshaped、线状结构sliceshaped其中以团粒结构最好:水稳定性强standtowater,能协调土壤中水分、空气、养料之间的关系。无结构或结构不良土壤,土体紧密,气透水性差,微生物活动受阻,土壤肥力差,不利于植物生长。,入渗速率,(三)土壤水分和空气(见水分,天气因子)土壤水类型typesofsoilwater:重力水gravitationalwater饱和持水量saturationmoisture(只有部分重力水可被植物利用)毛管水capillarywater最大田间持水量maximumfieldmoisture膜状水filmwater吸湿水absorptionmoisture萎蔫系数withermoisture中子仪法:中子是一种不带电的粒子,其穿透能力很强,快中子与周围介质中的原子核接触而被慢化为热中子,土壤中各种元素对快中子的慢化能力差异很大,水的慢化能力远大于土壤中的其它元素,测定土壤中热中子的计数率是土壤水分含量的函数,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土壤湿度越大,快中子的慢化能力越强。,TDR法(Time-Domain-Reflectometry,时域反射仪,Domain领域)TDR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测定方法它首先发现可用于土壤容积含水量的测定,继而又发现其可用于土壤含盐量的测定。,二、土壤化学性质及其生态作用Chemicalcharacteristicsofsoilanditsecologicaleffects。(一)土壤反应(土壤酸度)soilreaction我国土壤通常分为五级:强酸性strongacid(PH5.0)酸性(5.0-6.5)中性(6.5-7.5)碱性alkaline(7.5-8.5)强碱性(PH8.5)土壤酸性影响矿质养分的溶解度solubility,从而影响其有效性availability。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影响有机质的分解过程,从而影响养分有效性。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活动。(二)土壤养分元素nutrientsofsoil(不讲),(R.Landeweertet.al.,2001),有机酸,三、土壤生物及其生态作用microorganismsofsoilanditsecologicaleffects1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decomposer或还原者restorer。如:有机蛋白质在蛋白水解酶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aminoacid。氨基酸在氨化细菌作用下分解为NH3或铵化合物,NH3或铵盐在通气条件下,被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类硝化作用。硝酸盐类在通气不良时,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还原为N2或NO2。反硝化作用(引起N损失)2固氮菌N-immobilizationbacteria,据统计,微生物所吸收的空气中的N,每年可达100-200kg/hm2a细菌固N主要靠有根瘤菌的植物,如豆科植物,赤杨属、木麻黄、胡颓子、沙棘、杨梅、苏铁、银杏。另外游离固N菌梭状芽孢杆菌也可固定N。有些藻类(含珠藻、眉藻等)也有这种作用。3.菌根fungusroots:真菌与根系形成共生关系,扩大根系吸收面积。菌根的培育和菌根菌的接种在育苗、造林上有重要意义。菌根菌不耐碱,要求PH56左右。,根瘤Rootnodules,外生菌根,丛枝菌根,兰科菌根,欧石楠类菌根,菌根fungusroots,土壤像一个以碎屑物为基础的生态系统Soilasadetritus-basedecosystem,四、植物的土壤生态类型Soilecologicaladaptationspeciesofplants植物长期在一定土壤上生长,产生对该种土壤的一定适应性,从而形成了以土类为主导因子的生态类型。(一)酸性土植物Acidsoiladaptedspecies:如水蓟、曲芒发草、铁芒萁、石松、狗脊、茶树、油茶、梭木、越桔属、杜鹃属,马尾松、三叶橡胶、咖啡、赤扬等。,茶树,赤杨,(二)钙质土植物Calciumsoiladaptedspecies;适应生长在含有高量代换的Ca2+、Mg2+离子而缺乏代换性H+的钙质土或石灰性土壤的植物,在酸性土壤生长不良。其适宜土壤反应为中性或弱酸性。例:蜈蚣草、铁绒蕨、南天竺、甘草、柏木、镰荚苜蓿、西伯利亚落叶松、竹叶椒、圆叶乌桕等。城市土壤条件往往含钙丰富,因此易于引种栽培该类植物。,蜈蚣草,甘草,(三)盐碱土植物saltandalkalisoiladaptedspecies:盐:NaCl,Na2SO4,可溶性盐含量平均重1%。碱:Na2CO3,,NaHCO3,K2SO4如盐角草、细枝盐爪爪、海菲菜、鸦葱、獐茅、盐吸、海枣、碱蓬、木榄、角果木、胡杨等。,沙枣,河西苣,盐爪爪,(四)沙生植物sandysoiladaptedspecies抗沙埋resistanttoburyofsand:茎上能长出不定芽和不定根adventitiousbu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实验中学、武城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湖南省邵阳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部门级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工程施工土建监理建筑监理资料》某市国家税务局办公楼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部门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部门主任入场安全培训课件
- 避免意外伤害的课件
- 碳化土壤生态功能退化-洞察及研究
- 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出血时间预测系统可靠性验证方法
- 基于光谱分析的复合型制冷剂混合气体识别技术瓶颈突破
- 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DLT783-2023年
- 艾滋病梅毒丙肝检测与解释
- GB/T 22076-2008气动圆柱形快换接头插头连接尺寸、技术要求、应用指南和试验
- GB/T 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 CJJ28-201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注释打印版
- 函数的概念学习任务单-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产品技术规格书模板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1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 课件
-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完整版ppt课件全套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