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ppt课件_第1页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ppt课件_第2页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ppt课件_第3页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ppt课件_第4页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5.2.1.前言FCCU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反应再生系统输出的富气量与吸收稳定系统的设计负荷不匹配,各塔的操作状况恶化并影响产品质量;气体回收过程各可变参数关系及重要性不清楚,也未能优选匹配,影响系统发挥最大处理能力和最佳分离效果;吸收效果不好,C3+成份(液化气)大量损失;解吸塔过解吸和解吸不够时有发生;再吸收塔液泛,引起硫磺回收装置的操作波动;稳定塔精馏效果不好。,5.2.2系统分析,吸收稳定过程吸收稳定系统任务加工来自分馏塔顶油气分离器的粗汽油和富气,分离出干气,并回收液化气和稳定汽油。,负荷大幅度增加催化重油加工能力不断增加;干气、液化气和稳定汽油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采用的新型催化剂使轻质油收率特别是液化气产率成倍提高。,存在问题负荷增加;干气不干:吸收效果不好,干气中带液化气;干气带液:再吸收液泛冲塔;液化气C5含量高:液化气不合格,汽油收率下降;稳定汽油C4含量高:汽油蒸汽压不合格;能耗高:吸收-解吸之间大量液化气循环。,设备改造方案吸收塔:采用高效规整填料解吸塔:采用高效规整填料稳定塔:采用MD和高效塔盘再吸塔:采用高效规整填料,影响吸收效果的因素:吸收压力;吸收温度;补充吸收剂量;解吸塔理论板数;吸收塔理论板数。,5.2.3.流程改进系统流程图,5.2.3.1吸收塔-解吸塔,(1)单塔流程流程和设备简单;在同一塔中进行的吸收和解吸过程要求相左,同时满足塔顶和塔底的质量要求有困难;吸收段和解吸段之间缺乏有效的调节控制方法;吸收段对过解吸敏感。,5.2.3.1吸收塔-解吸塔,(2)改进单塔流程A利用了稳定汽油的热能;解吸气量少;吸收塔的负荷小;吸收效果好;设备较复杂;冷负荷增加。,5.2.3.1吸收塔-解吸塔,(3)改进单塔流程B利用了稳定汽油的热能;解吸气量少;吸收塔的负荷小;吸收效果好;罐前冷负荷增加。,5.2.3.1吸收塔-解吸塔,(4)双塔流程-解吸塔冷进料解吸塔顶温度低;解吸气量少;吸收塔的负荷小;吸收效果好;平衡罐冷凝负荷小;解吸塔重沸器加热负荷大。,5.2.3.1吸收塔-解吸塔,(5)双塔流程-解吸塔热进料利用了稳定汽油的热能;解吸塔顶温度高;解吸气量较大且液化气含量高;解吸塔重沸器加热负荷大;吸收塔的负荷大;吸收效果较差;吸收塔冷凝负荷大。,5.2.3.1吸收塔-解吸塔,(6)双塔流程-解吸塔冷热双股进料利用了稳定汽油的热能;解吸塔顶温度低;解吸气量少;吸收塔的负荷小;吸收效果好;平衡罐冷凝负荷小;解吸塔重沸器加热负荷降低;冷热进料口间存在轴向浓度返混。,5.2.3.1吸收塔-解吸塔,实施效果:解吸塔再沸器维持原状;顶温度低;贫气C3+含量:改造前改造设计实际夏季10%5%3%1.5%,5.2.3.1吸收塔-解吸塔,(7)改进双塔流程-解吸塔冷进料(中间再沸器)利用了稳定汽油的热能;解吸塔顶温度低;解吸气量少;吸收塔的负荷小;吸收效果好;平衡罐冷凝负荷小;解吸塔重沸器加热负荷降低。,脱乙烷汽油,中沸器,5.2.3.1吸收塔-解吸塔,(8)改进双塔流程-解吸塔双股进料(二级冷凝)平衡罐冷凝负荷很小;解吸气量少;解吸塔的负荷小;解吸效果好;避免轴向浓度返混。,(1)深度稳定要求:稳定汽油中C4-1%(wt);稳定汽油中C5维持一定的蒸汽分压。(2)操作要求:塔底C5蒸汽分压不可过高,否则影响再吸收塔负荷;(3)补充吸收剂要求:C4-尽量低并以C6-C9组分为主(理想组分);塔底C5蒸汽分压不可过高。,5.2.3.2稳定塔和深度稳定,(4)改进深度稳定流程,5.2.3.2稳定塔和深度稳定,5.2.4模拟结果比较,(1)计算条件(1400kt/a):油气分离器:t=36C,P=1.32MPa解吸塔进料温度:tC=36C,th=70C单塔压力:Pt=1.28Mpa(A),DP=0.04MPa双塔吸收塔压力:Pt=1.28Mpa(A),DP=0.02MPa双塔解吸塔压力:Pt=1.41Mpa(A),DP=0.02MPa富气(组成略):W=28600kg/hr粗汽油:W=63000kg/hr补充吸收剂:W=25000kg/hr解吸塔底质量控制:C20.1%(mol)吸收塔一中、二中热负荷:Q=-1.2MkJ/hr,5.2.4.1吸收塔-解吸塔流程模拟实验结果,传统单塔流程双塔冷进料流程双塔热进料流程双塔双股进料流程改进单塔流程A,贫气及C3含量比较:流量t/hr,温度C,C3体积分数,%,解吸气性质比较:流量t/hr,C3流量t/hr,C4流量t/hr,温度C,%,热负荷比较:富气换热MkJ/hr,解吸加热MkJ/hr,解吸再沸MkJ/hr,5.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