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资源普查_第1页
黄连资源普查_第2页
黄连资源普查_第3页
黄连资源普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连资源普查黄红(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摘要: 黄连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记有苦、寒,性味及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等功效。以后历代本草和地方志在原植物、产地分布、采收、商品性状、质量、功能主治等方面均有记述。名医别录载:黄连生巫阳川谷及蜀郡太山之阳,今四川境地内二月、八月采根。唐代药学家苏恭曰:蜀道者粗大,味极浓苦,疗渴为最。本草纲目记载:今虽吴、蜀皆有,惟以雅州、眉州者为良。药物之兴废不同如此。大抵有二种,一种根粗无有珠,如鹰鸡爪形而坚实,色深黄;一种无珠多毛而中虚,黄色稍淡。各有所宜。即今味连、雅连。明滇南本草记载:滇连,一名云连,人多不识,生陲山,形似车前,小细子,黄色根连结成条,此黄连功胜川连百倍,气味苦,寒无毒。为今之云连。 关键词:黄连 分布 产量 价格 种植本品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黄色,圆柱形,极少分枝。黄连别名称王连、支连,其为我国常用药材。应用、栽培历史悠久,在国际市埸上享有盛誉。目前,国内主要的商品黄连是味连、部分雅连及云连。此外,各地还有自产自销的多种野生黄连,如峨眉野连、土黄连、草连、串珠连、天全野连、西藏野连及灌县野连等10种。来源于植物黄连,习称味连,其形状为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38m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有残茎或叶柄。三角叶黄连,习称雅连,其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0.51cm,“过桥”较长。顶端有少数残茎。云南黄连,习称云连,其弯曲呈钩状,形如“蝎尾”,多为单枝,较细小。栽培品长25cm,直径24mm;表面黄棕色,少有“过桥”,“过桥”短;质轻而脆,断面较平坦,黄棕色。野生品根茎极细小,无过桥。峨眉黄连习称“岩连”,野生,在黄连中最负威名,为国家二级保护,过去常作为“南品”。其地理分布仅产四川峨眉、满雅及峨边县。生于海拔1000-1700米荫蔽的悬岩陡壁上。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本种适诅生境的年平均温为17.2,相对湿度80%,土壤为山地黄壤或黄棕壤,PH值5.5-6.5。土黄连为双子叶植物药小檗科植物九莲小檗或湖北小檗的根或茎叶,其别名为鸡足黄连(昆明药植调查报告)、三颗针(四川常用中草药)、九莲小檗 ,又名:石妹刺(滇南本草)、蚝猪刺。草连是毛莨科Ranunculaceae黄连属Coptis Salisb植物线萼黄连Coptis linearisepala T.Z.Wang et C.K.Hsieh带叶柄与残留叶片的根茎。野生于四川雷波、马边一带,作为黄连药用。 线萼黄连作为一个新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首次提出。据记载,600多年前,四川石柱、武隆、南川及湖北利川、来凤、恩施、建始、宣恩等地就有载培的味连,称南岸连;四川城口、巫溪、巫山及湖北房县、巴东、竹溪、秭归等地载培的称北岸连。 黄连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北、云南、陕西、甘肃、湖南、贵州。主产于四川石柱、峨嵋、洪雅、巫溪、城口、丰都、南川、武隆、彭县、沙湾、北川;湖北利川、恩施、咸丰、来凤、宣恩、巴东、建始、竹溪、神农架、房县;湖南桑植、龙山;陕西镇平、平利、宁强、洋县;贵州黔西、遵义、正安、施秉。四川石柱,湖北利川素有黄连之乡之称。以重庆石柱产量居全国之首,彭县、峨眉次之,但传统以峨眉黄连条长含量高为佳。近年从生长情况来看彭县黄连则以生长快,一般比石柱和峨眉黄连提前一年就可采挖,且条粗、长、倍受各地商家青睐。黄连何时变野生为家种不得而知,据利川志、利川特产志记载,利川黄连栽培始于唐代,至清代栽培甚广,民国时初具规模。黄连由于生长环境的限制,在自然状态下黄连种子的萌发率极低,其自然更新极慢,加上连年采挖,资源日趋枯竭,产量极少,黄连紧缺由来已久。因此黄连的主产区也就成了最早的人工栽培地区。目前,重庆石柱县黄水镇已经形成全国第一集散地,全年聚集来自全国的黄连买家。 黄连具清热,燥湿,解毒的功效,不仅是中医处方常用的品种,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全国中成药品种目录统计,以黄连作原料的中成药品种有黄连上清丸、复方黄连素片、加味香连丸等108种。随着国际上应用天然药物的热潮,黄连出口量也将进一步增加。黄连生产潜力很大,特别是川鄂湘黔山地、川西南山区、秦巴山地、川滇藏南山地,适宜种植黄连的山场面积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高,当地政府部门也很重视。在各种黄连中,唯味连适应性强,生产难度小,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50年代至80年代的生产情况:黄连商品来源于栽培。新中国成立后,列为国家计划管理品种,由中国药材公司统一计划,统一管理;1980年后,改由市场调节产销。40年来,国家对黄连生产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一是扩大产地。1958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发展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后,湖南、陕西、贵州、甘肃等省积极开展引种试种。老产区黄连生产不断扩大。如四川省黄连种植由石柱、峨眉、洪雅、巫溪、城口等少数县扩大到南川、武隆、江津、彭县、夹江、沙湾、北川等50多个县(市、区);湖北1971年开展黄连东移,产地由利川、来凤、恩施等县扩大到五峰、南樟、红安、罗田、浠水等20多个县、市。二是从粮食奖售、预购定金和生产扶持资金以及提高收购价格等政策方面促进黄连生产的发展。三是改进栽培技术如精细育苗、林间栽连、短棚栽连、合理密植、增施肥料、防治病虫害等,提高了黄连的产量和质量。黄连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技术性强,生长年限长,生产难度大,种源不足,发展较慢,长期供应不足。1980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连农生产积极性,管理加强,产量大幅度增长,逐步满足了市场供应。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黄连全国正常年需量约150-180万公斤,每年栽培面积约3万亩,产量180万公斤,产需基本适应,是一个能满足需要的品种。 50年代黄连生产稳步发展,销售逐步增加。60年代初期,由于自然灾害影响,种植面积减少,管理较差,造成1964-1965年购销下降。70年代到80年代,黄连生产发展速度快,数量大,收购量上升,市场供应基本满足需要。1982年以来,中药材实行议购议销,放开经营,从主管部门反映出的黄连购、销量虽有下降,但社会产量和社会销售量是上升的。 据19841994年全国中草药资源普查结果,我国野生黄连蕴藏量约13万kg,人工栽培面积约20万亩,年产量200万公斤,其中年产量在10万公斤以上的唯有湖北利川和四川石柱。据了解,目前利川黄连小檗碱含量高达8%,质量居全国第一。全市黄连总面积保持在4万亩,年产黄连60万公斤。20世纪90年代,黄连收购价为每公斤2040元,出口价为每公斤2030美元,年出口量为25万公斤。近年来黄连一直为热点品种之一,进入21世纪以后,2000年曾达每公斤140元,2003年上半年受SARS影响,全国几大药市曾一度升到每公斤200元以上,目前仍维持在每公斤160180元。此外黄连的种植情况,过去,黄连传统的人工种植是靠搭棚遮荫,每栽一亩黄连需用10立方米的木材,要砍伐3亩森林,从而造成了森林被毁、水土流失,自然生态被严重破坏。1958年,由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徐锦堂教授在利川福宝山首创的“栽培黄连的玉米和造林遮荫技术”,改变了600年来栽连毁林的状况。几十年来在徐氏技术基础上,利川黄连栽培主要模式有:林下栽连。为了解决林连矛盾,在柳杉林、马桑林、混交林下栽种黄连,既发展了面积,又不毁林木,还对林木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现全市林下连达2万余亩。药连间作。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采用厚朴、黄柏、杜仲等木本药材与黄连套种,与黄连共生共长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全市目前药连间作面积1万余亩。遮阳网栽连。推广选用遮阳网遮阴栽种黄连,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宜大面积推广药农易于接受、实施。全市现有遮阳网栽连5000亩。玉米栽连。在玉米地套种黄连,达到连粮双收,保护生态。全市现有玉米连5000余亩。精细育苗。为解决传统育苗出苗率低、连苗紧缺矛盾,采用种子沙藏和精细育苗模式。全市现有2000余亩黄连育苗全部采用这种方法。养蓄栽连。黄连生长需要大量的农家肥,与大力发展养蓄业结合,利用猪等家养牲畜的粪便与杂草的混合物施肥,保证了利川黄连的品质和药效。连起林丰。种连栽树和在幼林下栽种黄连,通过510年栽培,黄连丰收,树木成林,连起林丰,起连还山,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黄连栽培新技术促进了利川整体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减少了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也使黄连不至于成为濒危植物,保证了黄连生产得以持续发展。利川地道中药材黄连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2001年已被湖北省科技厅确定为该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通过三年的实施,较好地完成了试验示范计划,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今年9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