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导游词.doc_第1页
广东省导游词.doc_第2页
广东省导游词.doc_第3页
广东省导游词.doc_第4页
广东省导游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导游词 广东省导游词篇一:广东导游词 野趣沟旅游区 讲解线索:【概况】【野趣沟大门】【野鸭湖娱乐区】【狐狸坳步行区】【响水坪休闲区】 【概况】 野趣沟旅游区位于大桂山主峰北部源城区辖内的箩坑,面临万绿湖,处在桂山旅游大道的中段,距离市区约12公里,景区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野趣沟的开发建设遵循广东省人民政府对我市旅游发展必须“库外游,进山游”的指示,以森林生态为依托,以野趣旅游为特色。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野趣沟旅游区,下车之前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贵重物品,在这里我们将停留2.5小时,请大家准时回到车上,我们的车就停在停车场。 【野趣沟大门】 各位游客,野趣沟这个古色古香的大门楼采用景区的资源竹子搭建而成,竹子是三至五年生的植物,老竹子如果不砍下来,新的竹子就不会长出来。所以当时在建这个大门时,选用了山上的老竹子做建筑材料,这为野趣沟增加了新的情趣。 【野鸭湖娱乐区】 游客们,我们现在行走在野趣沟的林荫小道上。 沿着古藤老树掩映的山间小路,夏天的时候,大家可以到野鸭湖寻找野浴乐、野炊乐、野渔乐。在野鸭湖旁边的野浴潭,景区利用山沟里清澈的泉水将音乐喷泉与蹦迪巧妙的组合成“水中蹦迪”,随着迪斯科音乐,在雨雾中弥漫的古藤苍树下起舞,置身在野性的氛围中雀跃,会忘了尘世间的烦恼,不管男女老少,在这里没有年龄长幼、尊贵卑微之分,有的是大自然带给大家的野性之乐和人生欢情! 舞过之后,你或可到野鸭湖长满芦苇的大坝上沿着30多米的滑道滑向野鸭湖,享受无边快乐。又或者,你可以在野浴潭中畅游,融入大自然中来一次“野浴”。可是,有的游客也许会问:我们不想蹦迪或游泳怎么办?没关系,游客还可以挽起裤腿,在清澈的溪流中摸鱼或钓鱼,又何尝不是一种野渔之乐?饿了的话,还可以到野鸭湖旁边的野竹寮自己动手做竹筒饭,既有野炊之乐,又富有生活诗意:野鸭湖中飘竹影,野竹寮里闻竹香。在野趣沟,如果不玩野浴、野炊,游客们也许会问:这岂不是很没意思?不会的。一路前行,大家在密林中可以寻找到很多野趣,并且可以探寻野趣之谜。 【狐狸坳步行区】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五棵沧桑盘根、嫩叶繁枝的百年古梅,它是人工种植的还是野生的?成为我们探寻的第一个迷,如果是在春节前后来野趣沟赏梅绝对会让你流连忘返:当早春的风拂过枝头,花瓣如雪花飘落,坠在水中的是梅花无数,飘在空气中的是梅花清香,酿造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梅花潭。赏过梅之后,大家也许能在野趣沟里碰到大自然的游客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纹蛙;同时,我们又可以看到那里丰富的植物资源:高耸入云的乔木;婀娜多姿的中、矮乔木;形态各异的灌木;拔地而起的藤本植物;缠缠绵绵绕着树干不愿离去的绞杀植物;有附生的蕨类、菌类、藻类和地衣;还有在山脚僻静处冒出的芭蕉、野芋,一片美丽的中亚热带风光便会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游客们,我们现在已经到达野嬉木径,这是一段用未经细琢的杉木构成的野趣横生的原始木径,它们穿插在密林中,有的几乎架在半空,有的贴紧地面,有的像梅花桩让人跃过,还有的像会摇动的独木桥。悠然自得之余还可享受猎奇乐趣;一尝高高低低的惊心动魄。当我们走过一片沼泽地时,一股沁人心脾的青草药香会扑面而来,那是珍贵的中草药野生阳春砂仁的丛生地。阳春砂仁是一种温性中草药,它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作用。野趣沟内就只有那片沼泽才长有砂仁,其他同样潮湿的林荫处却少有其踪影。这种奇特的现象又是野趣沟的另一个野性之谜。 享受野嬉之乐后,游客们还能在野趣沟看到一幅世俗相:浪女花心约野汉。那惟妙惟肖的由潭和石头组成的图画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拾级而上,大家或可在吊椅上休憩,放逐好心情在山野间;或看看芭蕉,你肯定会想起动听的雨打芭蕉的旋律。【响水坪休闲区】 各位游客,响水瀑布到了。大家看:流水从70多米高的峭壁上直泻而下形成瀑布,形若白虹饮涧,声如珠落玉盘,水雾挟带着一股清新的森林特有的清鲜气味扑面而来,让人感到丝丝清凉,格外舒适。我们知道,瀑布的水分子在紫外线照射和物理作用下形成静电效应,不断地飘逸出大量的负离子,使得森林中负离子的浓度增加,空气特别的清新,像是在天然的氧吧。 走累了,大家可以在这雨雾弥漫的意境中,坐在石桌旁,品茶、喝蜂蜜水,尝尝客家风味小食,听一曲泉水叮咚,让自己在大自然中释放身心。 继续前行,我们可以前往通天河探幽区。走在密林中,我们看到的是景色奇幽的亚热带原始次生林,这一带空气负离子含量相当高,是游客们探幽的好去处,再往前走,还可以看到壮观的通天河瀑布群,这里的瀑布群是由大桂山西南山脉的水汇流而成。 这就是野趣沟:“以野性之乐释放人生欢情,以野性之谜解读生态文化,以野性之美展示自然魅力”。 好了,各位游客,野趣沟旅游区很快就游览完毕了,请大家准时回到车上。 新丰江水电站景区 讲解线索: 【概况】-【大坝雄姿】-【留影台】-【发电站厂房】-【电站展厅】 【概况】 我们现在前往新丰江水电站景区参观游览。新丰江水电站座落在河源市区西南部的阿婆山峡谷,距离市中心3公里。水电站的水源属东江水系新丰江支流,流域集雨面积5740平方公里,电站一带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建成投产后,年平均进库水量为65.6亿立方米。水电站共有四台机组,总装机容积为33.61万千瓦,是目前广东最大的水力发电站。2000年4月被广东省文明委、省委宣传部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7月1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 【大坝雄姿】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新丰江大坝。大坝属混凝土结构,坝顶高124米,宽5米,长440米,是世界上第一座经受过六级以上地震考验而安然无恙的大坝。坝体中央镶嵌着“新丰江水电站”六个直径近百米的苍劲有力大字是原广东省省委书记、中南局书记陶铸的亲笔手迹。 新丰江大坝于1958年7月15日正式破土动工兴建,1959年10月20日下闸蓄水,1960年10月25日并网发电。它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整个工程由广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设计,广东省水电工程局施工,投资约2.19亿人民币。工程从施工到发电,前后不足两年,创造了当时国内同类水电站工程建设最快和工期最短的纪录,是我国水电站建设史上的一项奇迹。 大坝中设有三个巨大的溢洪口,孔中各装有一扇宽10米,高15米的弧形电动闸门。当水库水位超过警戒线(116米)时,为确保水库安全,必须开闸泻洪,这里曾7次开闸泻洪的历史。泻洪时,三扇闸门同时开启,3600立方米/妙的溢洪量令水奔泻而下,水击坝底,空谷传声,声如雷鸣,浪如白雪翻滚,奔流直下,气势磅礴,情景非常壮观。 【留影台碧湖叠翠】 各位游客,这里就是观库留影台,位于大坝中部。站在站台上游望,万绿湖(新丰江水库)青山碧水美景尽收眼底。清澈碧绿的湖水像一块纯净无暇的翡翠,湖中浮洲点翠,远处峰峦叠翠,金带横系,一直伸延至远方。 【发电站厂房】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新丰江水电站的发电厂房,右侧挂着“诚信、高效、团结、创新”八个大字,是粤电集团的企业精神。 跨入发电厂,我们可以看到宽敞的发电厂房。主厂房安装了四台高大的水力发电机组,这四台机组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总装机容量已有原设计的29.5万千瓦增加到目前的33.61万瓦。这四台机组设备是由我国哈尔滨电机厂和天津发电设备厂制造的,而整个工程是由广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设计,广东省水电工程施工。电站总投资2.19亿人民币,是我国目前同规模的水电站中、投资最少而建成速度最快的一个水电站,也是广东省最大的水电站。目前这个水电站。目前这个水电站在供电系统中还担负着调峰、调频的任务。 这些水轮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呢?请大家到电厂展厅就可以找到答案。 【电站展厅】 各位游客,这里是新丰江水电站展厅,也是新丰江水电站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展厅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自水电站建设开始至今的4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些照片展示了新丰江水电站40多年艰辛的发展历程,追溯了新丰江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的可歌可泣的创业史和建设史,也反映了建设者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体现了我省水力发电的光辉成就。 现在,请大家看着这台大型的水力发电机组模型。模型主要由大坝、主厂房、发电机组、桥式吊车、溢洪闸门、检修闸门、快速闸门、尾水闸门、引水钢管、主变压器及SF6组合电器等组成。水经大坝拦截后蓄于大坝的一方,大坝的两边形成水位差,令原来落差很小的水流产生较高的水位差,然后把具有较高势能的水引入这条直径为5.2米的钢管中,令其顺着钢管流至蜗壳,进入转轮室,推动转轮旋转,通过主轴,令转子旋转,由于转子通入励磁电流,便形成交变磁场,这就使快速转动的定子产生感应电压,并通过主变压器将13.8KV的发电机出口电压升高至220KV,在经过SF6组合电器把电接入电网中。这水力发电的简单过程,既首先提高水的势能,再令势能转变成动能,动能再转变成电能的过程。 游客们,新丰江水电站景区参观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支持! 陈家祠 讲解线索: 【简介】-【建筑特点】-【一进(大门外)】-【二进(首进大厅和聚贤堂)】-【后进】-【西斋和厢房】 【简介】 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又称陈氏书院。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动工,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为广东72县陈氏族人捐资合建的宗族祠和书院。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改办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这座建筑,成立了专门保护机制,多次进行修葺,于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艺术博物馆,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的主体建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6400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0米,“深三进,广五间”,包括九座厅堂,东西斋10座房子和其间的六座庭院,大小合计19座,聚贤堂位于中央,其他按中轴线依次布列,相互间以长廊联通,组成外封闭、内开放的形式。门前坪地和东西后三院环绕四周,与内部庭院相应。从外往里望去,长廊贯穿南北,庭院层层相通,一进高于一进,最高处达16.8米。这种布局严谨、主次分明、虚实相应,前低后高的形式体现了我国南方祠堂建筑的规矩和传统的艺术风格。因此陈家祠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明珠”。 【建筑特点】 陈家祠的建筑特点有两个,一是每座房子从柱基到瓦脊全都缀满了石雕、砖雕、木雕、泥塑、陶塑、铁铸和彩绘,玲琅满目。他们的题材都是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地方风物,精雕细刻,用材讲究,确确实实是一座宏伟瑰丽的民间艺术宝库。二是极富岭南风味。那些华丽的装饰,陡峭的瓦脊,小巧的拱门和各种比例、手法都突出表现了岭南的建筑风格。长廊贯通全院遮阳挡雨,房舍高大阴凉,内外庭院满目苍翠,与广州亚热带气候十分适应,让人觉得优雅宜人,极富岭南风味。 【一进(大门外)】 来到陈家祠一进,首先介绍一下屋顶脊饰。脊饰在明亮的蓝天衬托下,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具有浓烈的民间艺术韵味。你们看:那蹲伏在屋檐垂脊上六对一米多高的灰塑独角狮,全身朱红色,大眼圆睁,张口翘尾,就想要凌空而下,气势雄伟。陈氏书院将灰塑独角狮装饰在垂脊上,带有辟邪保平安的寓意。 接着我们重点了解一下陈家祠的花脊和砖雕。陈家祠花脊共有十一条,总长度为165米。花脊分上下两层,下层以灰塑做脊基,上层为陶塑。陶塑是石湾烧制的,采用玻璃釉彩,主要有黄、绿、宝蓝、褐、白等五色。石湾陶塑瓦脊,题材丰富、形象传神、工艺特别。人物均是有前无后,脸部有眼无珠,不施釉彩。各种人物的头、手、脚、服饰均定型化,分别以模印制,根据人物不同的形态,选配头型、帽饰、手脚、服饰,然后用捏、按、捺、贴等手法进行加工,按仰望角度视线要求,夸张处理人体比例和特定的神态动作,使人物栩栩如生。石湾瓦脊一般分成若干小块塑造烧制,在屋顶驳接嵌砌而成。每条花脊,在烧制的时候,都标有店号和年代,这条首进中路花脊是光绪辛卯年(1891年)文如壁店烧制的。当时为陈家祠烧制花脊的还有宝玉荣记、美玉成等店铺。 请大家注意看,每条花脊的两端,有一对造型独特的动物,它龙头鱼尾,长有两根往上翘的长须,像飞翔在凌空一样,气势不凡,使屋顶的轮廓线更加优美。这种怪异的动物,就是古代民间传说能防火避灾的鳌鱼。古人认为:“巨鳌生于海,好吞火,而且水能克火,故置于屋脊之上。”同时,古人又取其“独占鳌头”之意,表示了人们祈望子孙科举考试荣登榜首,高官显贵的心理。 请各位放眼望去,正门两侧那平整光滑的青砖檐墙上,有六幅大型砖雕,其中两幅长4.8米,宽2米,就像巨幅的画卷镶嵌在墙上,它使原来单调平板的青砖墙变得秀气典雅,又使整座建筑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六幅大型砖雕,人物鸟兽形态传神生动,雕工精细入微,立体逼真,是广东现存最好和最大型的作品。这些砖雕是选用质量上等的青砖,运用浮雕、圆雕技法,逐块雕琢,拼接镶嵌于砖墙之上。广东砖雕以其雕技高超而著称,能再质地松脆的青砖上雕刻纤细苍劲的线条,如垂挂的直线一般,固有“挂线砖雕”之称,体现了广东砖雕的独特风格。 最后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两扇大门。两扇大门上彩绘的门神高达4米,黑脸者为尉迟恭,红脸者为秦琼,是唐代太宗的大将军。据说有两位气宇轩昂的大将军守卫门户,能起到镇邪保平安的作用。 【二进(首进大厅和聚贤堂)】 跨进首进大厅,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四扇镂空双面木雕大屏门挡中。它立在大厅和庭院正中之间,分隔了内外空间,透过镂空雕花,院内景物若隐若现,又使到内外空间有机结合起来,产生一种幽深高雅的美感。这四扇屏门上雕刻的都是吉祥如意的内容,如“金殿比武”、“渔樵耕读”、“三羊启泰”等。其图案内容,大多含有很微妙的寓意。如裙板上雕刻的这幅“创大业,儿孙永发”图,用芭蕉树的大叶象征大业,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象征着儿孙永发。以五只蝙蝠围绕着一团家:“寿”字的烟云,被寓为“五福捧寿”。这幅“福”字图,最有象征意义,把一棵老竹雕刻成一个“福”字形状,两个“福”字一正一反,暗喻福到盈门。几只仙鹤站在老竹丛中,画面题词“青春发达,大器晚成”,比喻人和物的成长过程,又暗喻“福寿双全”。还有这幅“渔舟唱晚”图,三只渔船停泊在河岸边,一张正在晾晒的渔网高高挂起,坐在船头上的几个渔夫手拿乐器在弹唱,母亲怀抱婴儿望着背救生浮葫芦的孩子爬到船篷上玩耍,表现出广东水乡渔民在辛勤劳动后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转出屏门,视线豁然开朗,庭院各种花草树木绿茵婆娑,香气袭人。沿着中轴线方向,前庭架起了东西两道彩带般的长廊,连接首进和中进建筑。长廊上塑有“竹林七贤”、“公孙玩乐图”、等历史题材故事;有“镇海层楼”、“浮丘丹井”等清代羊城八景;还有各种花鸟瑞兽、吉祥如意图案,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把庭院装扮的情趣盎然。灰塑工艺积极复杂,它以石灰为主要材料,拌入稻草或草纸,制成草根灰和纸根灰,用铜线做骨架,以瓦筒为躯干,艺人直接在建筑装饰部位上制作,随意发挥技艺,最后绘上矿物质颜料而成。灰塑的立体效果非常突出,形态逼真,色彩喜用大红大绿,充满浓郁民间生活气息。其中有一种以蝙蝠造型的吉祥图案,生动活泼,神态亲近可爱,化丑为美、夸张形象是民间常用的艺术手法。因“蝠”与“福”谐音,所以我国民间把蝙蝠视为福的象征。如在一只蝙蝠前画一串铜钱,则被称为“福在眼前”;两只蝙蝠重叠,又称“福上加福”等等。陈氏书院的灰塑,题材十分丰富,塑艺精美,规模宏大,总长度为1800余米,居全省民间建筑装饰之上。 穿过长廊,迈上台阶,两座建筑之间,山墙高耸,形成一条通道,只见头上青天白云,眼前每进升高,取其“青云直上”之意,俗称“青云巷”。站在青云巷凉风阵阵。它美观而又实用,起到分隔建筑空间及防火的作用。 中座聚贤堂是书院建筑的中心,聚贤堂是当年陈姓族人举行聚会议事的地方,堂前有一座雅致的石雕月台,月台上的石雕栏杆、月台柱以及望柱头的雕饰是陈氏书院石雕装饰工艺的典型。栏杆以各种花鸟、果品为题材,用连续缠枝的表现手法来雕饰。月台柱雕有“老鼠戏葡萄”,老鼠是十二生肖之首,老鼠与多子的葡萄、石榴共戏,是暗喻百子千孙的意思。望柱头的雕饰更加特别,以花岗石雕成的一盘盘菠萝、杨涛、桔子、仙桃、佛手、香蕉等岭南家果,既富有南国风情和装饰美,又寄予了陈氏子孙以礼果终年奉祀祖先的虔诚敬意。这又是一个体现广东民间艺人匠心独运的生动例子。 【后进】 后进是安放神主牌位和族人祭祀祖先的地方。这里共有是一座八米多高木雕大神龛,龛堂阶台上安放着密集整齐的牌位,正中最高者为陈氏远祖舜帝,列祖按序排列。另外凡是捐巨资兴建陈氏书院的陈姓族人,均可以在此设立长生位,标明捐资金额,并按辈分大小、出资多寡及社会地位排列放置。神龛外饰大型木雕镂通花罩,其雕工精致,规制宏大,龛堂庄严肃穆。每年春秋两季,陈姓族人在此举行隆重的合族祭祖仪式,以示对祖先的虔诚敬意。陈氏书院龛罩是广东现存最大型的清代木雕杰作,龛罩上还铭刻有制作年代,营造商号及地址,如“光绪十六年、回澜桥、刘德昌造”等,这是研究陈家祠营建情况的可靠原始资料。 【西斋和厢房】 看完三进主体建筑,我们可以简单游览一下东西斋和厢房。东西厢房是当年陈氏学子们教学读书的主要用房,廊庑与厢房项链。厢房用通花格嵌套色蚀花玻璃上落窗装饰,光线柔和,环境优雅,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清代晚期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室内壁上绘有大型壁画。前东厢为滕王阁,图中描绘才气过人的唐代诗人王勃意气风发的吟作“滕王阁序”的场面,前西厢绘夜宴桃李,画面表现了桃花盛开时,李白和诸学友在桃李园中夜宴的情景。用文人雅士为题材的壁画,正与厢房的使用功能相匹配,虽然只有两幅作品,但却起到画龙点睛的装饰作用,使书院更富诗意而显得雅致清新。 总的来说,陈家祠在建筑上最突出的是它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之大成,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的结晶。1959年郭沫若先生参观陈氏书院后感叹不已,即时赋诗赞曰:“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对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给予极高评价。陈氏书院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的一颗明珠”是当之无愧的。 顺德清晖园 讲解线索: 【概况】-【前园】-【惜阴书屋和真砚斋】-【船厅-小姐楼】-【碧溪草堂】-【读云轩】-【凤来峰】-【沐英涧】-【状元堂】-【竹苑】-【清晖艺廊展厅】 【概况】 清晖园位于顺德大良清晖路,早在清代就是广大四大名园之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晖园的历史可上溯至明代。万历年间,状元、礼部尚书、大学士顺德杏坛人黄仕俊在太艮南郊建有皇家花园、天章阁等园林别墅。到清朝乾隆年间,皇家衰落,上述物业由顺德进士、曾出任山西灵石知县的龙应时购得。到嘉庆五年龙应时病逝,其子龙廷槐将父亲生前购得产业的中部拓建成庄园,侍奉母亲居住。一年后,龙广东省导游词篇二:广东导游词 陈家祠 讲解路线 【简介】【建筑特点】【一进(大门外)】【二进(首进大厅和聚贤堂)】 【后进】【西斋和厢房】 【简介】 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又称陈氏书院。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动工,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为广东72县陈姓族人捐资合建的宗祖祠和书院。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改办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这座建筑,成立了专门保护机制,多次进行修葺,于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艺术博物馆,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的主体建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为6400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0米,“深三进,广五间”,包括9做厅堂,东西斋10座房子和我建的六座庭院,大小合计19座,聚贤堂位于中央,其它按中轴线依次布列,相互建议长康联通,组成外封闭、内开饭的形式。门前坪地和东西后三院环绕四周,与内部庭院相应,从外往里望去,长廊贯穿南北,庭院层层相通,一进高于一进,最高处达16。8米。这种布局严谨、主次分明、虚实相应,前低后高的形式体现了我国南方祠堂建筑的规矩和传统的艺术风格。一次陈家祠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明珠”。 【建筑特点】 陈家祠的建筑特点有两个,一是每座房子从柱基到瓦脊全都缀满了石雕、砖雕、米雕、泥塑、陶塑、铁铸、和彩绘,琳琅满目。他们的题材都是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地方风物,精雕细刻,用材讲究,确确实实是一座宏伟瑰丽的民间艺术宝库。二是极富岭南风味。那些华丽的装饰,陡峭的瓦脊,小巧的拱门和各种比例、手法都突出表现岭南的建筑风格。长廊贯通全院遮阳挡雨,房舍高大阴凉,内外庭院满目苍翠,与广州亚热带气候十分适应,让人觉得幽雅宜人,极富岭南风味。 【一进(大门外)】 来到陈家祠一进,首先介绍一下屋顶脊饰。脊饰在明亮的蓝天衬托下,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具有浓烈的民间艺术韵味。你们看:那蹲伏在屋沿垂脊上六对一米多高的灰塑独角狮,全身朱红色,大眼圆睁,张口翘尾,就像要凌空而下,气势雄伟。陈氏书院将灰塑独角狮装饰在垂脊上,带有避邪保平安的寓意。 接着我们重点了解一下陈家祠的花脊和砖雕。陈家祠花脊共有十一条,总长度为165米花脊分上下两层,下层一灰塑做脊基,上层为陶塑。陶塑是石湾烧制的采用玻璃釉彩,主要有黄、绿、宝蓝、褐、白等五色。石湾陶瓷瓦脊,题材丰富、形象传神、工艺特别。人物均是有前无后,脸部有脸无珠,不施釉彩。各种人物的头手、脚、服饰均定型化。分别以摸印制,根据人物不同的形态,选配头型、帽饰、手脚、服饰,然后用捏、按、捺、贴等手法进行加工,按仰望角度视线要求,划账处理人体比例和特定的神态动作,使人物栩栩如生。石湾瓦脊一般分成若干小块塑造烧纸,在舞动驳接嵌砌而成。每条花脊,在烧制的时候,都标有点号和年号,这条首进中路花脊是光绪辛卯年年(1891年)文如壁店烧制的。当时为陈家祠烧制花脊的还有暴雨荣记、美玉成等店铺。 请大家注意看看,每条花脊两端,有一对造型独特的动物,它龙头鱼尾,长有两根往上翘的长须,向飞翔在凌空一样气势不凡,使屋顶的轮廓线更加优美。这种怪异的动物,就是古代民间传说嫩防火避灾的鳌鱼。古人认为;“巨螯生于海,好吞火,而且水能克火,故置于屋脊之上。”,同事,古人又取其“独占鳌头”之意,表示了子孙科举考试荣登榜首,高昂官显贵的心理。 请各位放眼望去,正门两侧那平整光滑的青砖檐墙上,有六幅大型砖雕,其中两幅长4.8米,宽2米,就像巨幅的画卷镶嵌在墙上,它使原本单调的平板的青赚钱变得秀气典雅,又使整座建筑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六幅大型砖雕,人物鸟兽形态传神生动,雕工精细入围,立体逼真,是广东现存做好和最大型的作品。这些砖雕是选用质量上等的青砖,运用浮雕,圆雕技法,逐块雕琢,拼接镶嵌于砖墙上。广东砖雕以其雕技高超而著称,能在质地松脆的青砖上雕刻纤细苍劲的线条,如垂挂的直线一般,故有“挂线砖雕”之称,体现了广东砖雕的独特风格。 最后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两扇大门。两扇大门彩绘的门神高达4米,黑脸者为尉迟恭,红脸者为秦琼,是唐代太宗的大将军。据说由两位器宇轩昂的大将军守卫门户,能起到镇邪保平安的作用。 【二进(首进大厅和聚贤堂)】 跨进首进大厅,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四扇镂空双面木雕大屏门。它李在大厅和庭院正中之间,分隔了内外空间,透过镂空雕花,院内景物若隐若现,又使到内外空间有机结合起来,产生一种幽深高雅的美感。这四扇屏门上雕刻的都是吉祥如意的内容,如“金殿比武”、“渔樵耕读”、“三羊启泰” 等。其图案内容,大多含有很微妙的寓意。如裙板上雕刻的这幅“创大业,儿孙永发”图,用芭蕉树的大叶象征大业,母鸡带一群小鸡,寓意儿孙永发。哟、以五只蝙蝠围绕着一团家“寿”字的烟云,被誉为“五福捧寿”。这幅“福“字图最有象征意义,把一棵老竹雕成一个福字形状,两个”福“字一正一反,暗寓福到盈门几只仙鹤站在老竹从中,画面题词“青春发达、大器晚成”,比喻人和物的成长过程,又暗寓“福寿双全”。还有这幅“渔舟晚唱”图,三只渔船停泊在河岸边,一张正在晾晒的渔网高高挂起,坐在船头上的几个渔夫手拿乐器在弹唱,母亲怀抱婴儿王者背救生浮葫芦的孩子爬到船篷上玩耍,表现出广东水乡渔民在辛勤劳动后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转出屏门视线豁然开朗,庭院各种花草树木绿茵婆娑,香气袭人。遇着中轴线反响,前院架起了东西两道彩带般的长廊,连接首进和中进建筑。长廊上塑有“竹林七贤”、“公孙玩乐图”等历史题材故事,有“镇海层楼”、“浮丘丹井”等清代羊城八景还有各种花苗瑞兽、如意吉祥图案,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噶庭院装扮的情趣盎然。灰塑工艺极其复杂,它以石灰为主要材料,拌入稻草或草纸,制成草根灰与纸根灰,用铜线做骨架,以瓦筒为躯干艺人直接在建设装饰部位上制作,随意发挥艺技,最后绘上矿物质颜料而成。灰塑的立体效果非常突出,形态逼真,色彩喜用大红大绿,充满浓郁民间生活气息。其中有一种以蝙蝠造形的吉祥图案,生动活泼,神态亲近可爱,化丑为美,夸张变形时民间常用的艺术手法。因“蝠”与“福”谐音,所以我国民间把蝙蝠视为福的象征。如在一只蝙蝠前面画一串铜钱,被称为“福在眼前”;两只蝙蝠重叠,又称“福上加福”等等。陈氏书院的灰塑,题材十分丰富,塑艺精美,规模宏大,总长度为1800余米,居全省民间建筑装饰之上。 穿过长廊,迈上台阶,两座建筑之间,山墙高耸,形成一条通道,只见头上青天白云, 前面每进升高,取其“青云直上”之意,俗称“青云港”。站在青云巷凉风阵阵。它美观而又实用,起到分隔建筑空间及防火的作用。 中座聚贤堂是书院建筑的中心,聚贤堂是当年陈姓族人举行聚会议事的地方,堂前有一座雅致的石雕月台,月台上的石雕栏杆、月台柱及望柱头的雕饰是陈氏书院石雕装饰工艺的典型。栏杆以各种花鸟、果品为题材,用连续缠枝的表现手法来雕饰。月台雕柱有“老鼠戏葡萄”,老鼠是十二生肖之首,老鼠与多子的葡萄、石榴共戏,是暗喻百子千孙的意思。望柱头的雕饰更加特别,以花岗石雕成的一盘盘菠萝、杨桃、桔子、仙桃、佛手、香蕉等岭南佳果,既富有南国风情和装饰美,又寄寓了陈氏子孙以礼果终年奉祀祖先的虔诚敬意。这又是一个体现广东民间艺人匠心独运的生动例子。 【后进】 后进是安放神主牌位和族人祭祀祖先的地方。这里一共有十一座八米多高木雕大神龕,龕堂阶台上安放着密集整齐的牌位,正中最高者为陈氏元祖舜帝,列祖按序排列。另外,凡是捐巨资兴建陈氏书院的陈氏族人,均可以在此设长生位,标明捐资金额,并按辈分大小、出资多寡及社会地位排列放置。神龛外饰大型木雕镂通花罩,其雕工精致,规制宏大,龛堂庄严肃穆。每年春秋两季,陈姓族人在此举行隆重的合族祭祖仪式,以示对祖先的虔诚敬意。陈氏书院龕罩是广东现存最大型的清代木雕杰作,龕罩上还铭刻着制作年代、营造商号及地址,如“光绪十六年、回澜桥、刘德昌造”等,只是研究陈家祠营建情况的可靠原始资料。 【西斋和厢房】 看完三进主体建筑,我们可以简单浏览下东西斋和厢房。东西厢房是当年陈氏学子们学读书的主要用房,廊庑与厢房相连。厢房是通花格嵌套色蚀花玻璃上落窗装饰,光线柔和,环境优雅,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清代晚期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室内绘有大型壁画。前东厢为滕王阁,图中描绘才气过人的唐代诗人王勃意气风发地吟作“滕王阁序”的场面,前西厢绘夜宴桃李,画面表现了桃花盛开时,李白和诸学友在桃李园夜宴的情景。用文人雅士为题材的壁画,正与厢房的使用功能相匹配,虽然只有两幅作品,但却起到画龙点睛的装饰作用,使书院更富诗意而显得雅致清新。 总的来说,陈家祠在建筑上最突出的是它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之大成,是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与精湛技艺的结晶。1959年郭沫若先生参观陈氏书院后感叹不已,即时赋诗赞曰:“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对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给予极高的评价。陈氏书院被誉为“岭南艺术建筑的一刻明珠”是当之无愧的。 鸦片战争博物馆 讲解线索 【概况】【虎门人民抗英群像】【销烟池】【展览馆】 【概况】 今天我们参观的景点是鸦片战争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又名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口社区,十几年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馆区面积约3万平方米,它通过实物、历史照片、图表以及大型油画和3个大型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了150多年前震惊中外的战争场景。整个陈列生动有趣,游客络绎不绝。 目前,在上级有关领导的关怀和全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鸦片战争博物馆已经建设成为一个融纪念性、教育性、娱乐性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被人们称之为“立体教科书”,每年接待的国内外观众超过100万人次。从1990年起,胡锦涛、江泽民、李鹏、李瑞环、乔石的5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该馆视察,对该馆充分利用文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被评为“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 【虎门人民抗英群像】 进入正门,迎面处屹立着一座粉红色的大型群雕,前排正中的中年人拄叉挺立,左侧的青年曲腿挺进,右侧戴笠的渔女持标侧立,后排左侧的壮汉蹲身抽刀,右后的老者向后呼唤。五个人都是渔民打扮,一副时刻准备上战场的架势,异常醒目地告诉你,这里曾是古战场。那一个个抚炮擎戟、横刀欲跃的英雄形象,令人顿觉雄风扑面,豪气陡增。 【销烟池】 在群雕的右前方,有两个大水池,即为“销烟池旧址”。1839年6月3日至25日,民族英雄林则徐将收缴的115多万公斤鸦片在此当众销毁,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虎门销烟街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组雕中的第一块,展现的就是这一场景。 对于销毁鸦片,我们一般认为用火烧就行了,现在的公安禁毒部门基本上都是用火直接把海洛因等毒品烧毁的,挖这饿大水池有什么用呢?不要急,听我慢慢讲给你听你。 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来到广东禁烟。经过一番努力,在虎门海面共收缴英国鸦片115多万公斤。怎么处理这批鸦片呢?开始时准备押送京城验明烧毁,后来考虑到押送上京费工费时,而且还有路上被人透漏劫掠的可能,后来道光皇帝下令就地焚化处理。怎么样才能把鸦片尽快处理干净呢?如果按照以前的老方法,即伴以桐油火烧,那残膏余沥就怀疑渗入土中,如果把这些泥土挖起来重新提炼,50公斤泥土还可以得到烟膏一二十斤,流毒实在难以尽绝。为此,林则徐费尽心思。他深入民间,多方采访考察,从百姓哪里得知鸦片最忌海盐和石灰,一跟海盐和石灰搅和在一起就会销化,即使有残渣,也不可能在合成烟膏。经过试验,林则徐发觉确实如此。林则徐 又从印度“开池制造”的流程中悟出“开池销化”的道理。于是,林则徐就准备采用这一方法销毁。 150多年前,虎门镇口村这里还有一片海滩,林则徐经过勘察,决定就在此地挖两个长宽各15丈多池子池周围用木桩钉板,池底平铺石板以防渗漏,池前有通海的涵闸,后有通 水渠,涨潮时可以把海水通过水渠引入池中,退潮时则打开涵闸把以溶解的烟土渣滓流入大海。你看这个设计多么的科学,从这里我们刻印看到林则徐那种科学务实的精神。当然今天我们看得到并非原貌,经过百余年的沧桑变化,原来的销 烟池已湮没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在原址上的复制品,考古发掘出的木桩、池板现陈列在展馆中,等一下大家可以在展馆内看到。 销烟那几天,虎门海滩人潮簇拥,旌旗蔽日。林则徐率文武百官并邀请在粤外国领事及商人参加观赏。销烟从6月3日开始。至6月25日结束,除去中间端午即为停顿一天及清池用了两天外,整个销烟实际用了20天,才将缴获的的鸦片 销毁。 虎门销烟沉重的打击老玩外国侵略者的气焰,想全世界人民表明了中国坚决禁烟和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大力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林则徐也因此成为民族英雄,更被誉为“世界禁毒第一人”。史学界称她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990年6月,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来此参观时,题写林则徐诗句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赞扬了林公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惧万难、不逐名利的高尚情操。 【展览馆】 再往前走就是博物馆的主展馆。这座建筑颇具炮台的神韵,大楼前放置两对威武的石狮,周围是模仿炮台墙造型的围墙,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这座陈列楼建筑面积为2400平房米,展馆内图文翔实,内容生动丰富。一楼展馆是基本陈列,主要内容是林则徐禁烟与鸦片战争史实陈列,分8部分,通过销烟池木桩、木板、眼皮烟具、林则徐手迹的文物,揭露了当年英国侵略者武力侵略中国的罪行,概括反映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英雄业绩,肯定林则徐等爱国官员的历史功勋,歌颂中国人民在鸦片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楼展馆主要展示鸦片战争的经过,其陈列形式突破了传统的陈列手法,注意把文物放在一定的环境气氛中去展出,采用画物结合,实物与辅助展品结合,采用场景、沙景、声光电模型、寻像放映的多种放映手段,使陈列形式生动、形象。如该馆为了反映当年林则徐、关天培用木排铁链封锁虎门海口的情形,把征集来的木锚及一艘早期的划船送上展厅,并复制了大木排铁链,与长33米,高2.8米的虎门海口形势背景画相结合,构成了一副气势磅礴,颇为壮观的场景,形象地再现了当年用木排铁链封锁虎门海口的形势,大大增强了展览的效果。在展馆,有一样必须要看的重要文物,就是“节马碑”。关于它,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传奇故事呢:1841年1月7日,英军大举进攻沙角炮台。守军告急,清廷拒发援兵。六百余名守军奋起抗击数倍的侵略军。他们用土炮、弓箭歼灭拥有洋枪、洋炮的敌人五百余名;弹药耗尽后,又挥刀肉搏,守将陈连升和大部分士兵壮烈牺牲,他的儿子陈举鹏也一同战死。陈连升战死后,据说其战马被英军掠到香港,英国侵略者喂之不吃,近之则踢,骑之则摔,刀砍不惧,后来被放到香港的山中,它连地上的草都不吃,每日朝着虎门沙角炮台的方向悲鸿嘶叫。当有人说带它回虎门时,它就摆着尾巴跟着走。但是,英国侵略者始终不肯放它回来。它长期忍饥挨饿,因绝食而死在香港,成为百世流芳的英雄节马。清同治年间,虎门水师将领刻了一块节马横碑,嵌在虎门寨关忠节祠上。这块碑是用黑色的云石所刻,长1.5米,宽近半米,左边是马的画像,右边是赞颂节马的书马行诗文。1938年,日军对这里进行了空袭,炸毁了祠堂,这块碑也塌毁埋在了瓦砾中。1954年,沙角海军的干部战士听到 节马的故事,也为它所感动,发动人力,在祠的旧址中寻找,费经周折,总算找到,并把它放在博物馆,让人们在瞻仰和凭吊中感受中华民族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节,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鸦片战争博物馆的馆藏十分丰富,数量达3000多件(套),其中“功劳炮”等13 件文物为国家一级文物,是反映鸦片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抵御外海、反抗侵略的有代表性的物证,非常值得一看。 好了,现在就请大家进馆参观,一小时后到门口集中。 湛江东海岛 讲解线索: 【简介】【堵海大堤】【名称的由来及历史沿革】【海岛经济】【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国最长的海滩】【中心广场】【龙水岭】 现在我们前往的是集参观、游乐于一体,既满足眼球,又愉悦心灵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东海岛旅游度假区。它位于中国第五大岛东海岛上,离市区40多公里。在前往度假区的途中,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东海岛。 【简介】 东海岛是广东第一大岛,我国第五大岛。哪位游客能说出排在东海岛之前的四个岛屿的名称吗?对了,这位游客说的非常正确。他们分别是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和舟山群岛。东海岛是湛江市区东南面、东临南海,西临通明港,南临雷州湾,北濒湛江港与南三岛相望,构成湛江港的门户和屏障。它距香港221海里,离新加坡1334海里,到东南亚各国、非洲、欧洲及大洋洲航程较短,处于我国与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国家、地区及欧洲海陆联系的枢纽位置。 【堵海大堤】 现在我们经过的这条大堤叫堵海大堤。因为它,东海岛不再是孤岛;因为它,东海岛改变了落后的面貌。大堤全长6.8公里,1958年动工,1961年竣工,是近万名农民、战士、工人、学生和机关干部苦战22个月建成的。郭沫若同志曾赋诗:“取材但用泥浆石,并举还看土结洋”(指当时很时髦的土洋结合)。说真的,大家很难想象当时所谓的“洋”,其实不过是木帆船和手推车;至于“土”,大家应该是可以想象到的,现在当地上年纪的人都清楚广东省导游词篇三:广东省导游词 清远概况 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清远,不知道大家以前来过清远没有?如果来过,还记得清远给大家的印象吗?清远是一个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秦始皇统一岭南的时候,即在此建置冽江县,到了汉朝时(公元111年)改称为中宿县,因境内有秀美的中宿峡而著名的。于公元581年易名为清远县,清远一名由此而来。清远早期属韶关管辖,后划归于广州,于1988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同年2月28日举行成立大会。清远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北部,有19002平方公里,是广东省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相当于10个深圳那么大,辖下一区二市五县,一区:就是现在我们所处的清城区,清城区一河两岸,河的南岸,也就是现在所处的地方叫新城区,也叫小市,新城区主要是企,酒楼酒店,高尚住宅区以及市政设施的集中地,包括了清远市的市政府,国地局,国税局等,而清远的迎宾馆、国赋园等四星级酒店也位于新城区,新城区是新新发展的代表。而河的对岸就是清远市的旧城区,旧城区主要是居民原住地及商务集中地,清远市的总人口有380多万,市区人口28万,其中80%都是居住于旧城区,旧城区也是逛街购物娱乐的中心。两市:一个是中国五大红茶之一的产地,大家知道是什么市吗?对了,是英德市(五大红茶是:滇红、祁红、英红、宜红、川红)听过英德红茶吗?当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时,喝的就是英德红茶,它还是中国出口量最大的红茶品种,如果你到国外,好像英国、新加坡、等地喝红茶的话,80%都是英德红茶。另外一个市也是盛产名茶,它就是旧称连县的连州市了,来清远旅游三部曲:“吃清远鸡、游飞霞、饮白茶。”白茶,也称为滕婆茶,是连州三宝之一。连州,它是广东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曾经两次被国民党定为省会,其政治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广州市,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五县分别是:拥有一个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清新温矿泉度假区的清新县,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形容为“天下之穷兮莫出阳山矣”的阳山县,以及广东省的第一支矿泉水佛宝矿泉水的产地佛冈县,而另外两县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一个是广东省独有的少数民族排瑶聚居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另一个是多民族聚居地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这一区二市五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气候温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温度为21度,来清远旅游真是游山玩水兼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的好地方。 好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清远最美丽的一条路叫北江路,下面那条河就是清远的母亲河北江。北江发源于江西的信丰县,流经韶关、英德、清远、佛山等地,最后在的东莞的洪奇沥汇入珠江,省内长582公里,是广东省水力开发量及蕴藏量之冠。大家看一下你们的左边,在河畔边的是美丽的江滨公园,这里是第一期工程,长2400米,是清远市政府投资了2400多万为清远市人民所兴建的,也是我们清远人民最喜爱的民心工程之一,它是全开放式且免费的悠闲中心,在这里老人家可以散散步,跳跳交谊舞,小朋友可以在这里放风筝,玩游戏,而情侣们可以在这里晒晒月光,拨拨草皮。河岸边的那座雕塑被称为“北江之母”喻意清远人民是北江怀抱着的婴儿,正在北江的哺育中茁壮成长。大家再看一下你们的右手面,这就是清远四星级的园林式酒店,清远迎宾馆,旁边就是清远市的市政府,这个呈大鹏展翅形的就是清远市政府的办公大楼,也是清远市政中心。清远以旅游业作为整个市的发展支柱这一正确的发展目的就是从这里颁发出去的,清远市大力发展旅游业,从市容市貌到路政路况在这两年内都作了日新月异的改变,几年前到过清远的人都认不出清远来了。在2003年清远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月28日在南京接受了国家的正式授牌仪式。以前人们常说:“清远清远,清贫而遥远”,现在清远的人民可以大声的说“清远清远,清香而溢远”了。今后,清远更将要建成为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这正在动工的就是清远的北江三桥,它的建成将更加有利于沟通南北及新城区的建设。大家的右面就是清远的第一个江岸住宅小区清远第一城。江岸住宅也是清远楼价最贵的地区,猜一下清远的楼价最贵的是多少钱一平方米?2600/平方米平均为1300/平方米。是不是很平宜啊?好了,各位团友,我们已经来到了清远最美丽的江滨餐厅丁香花园申粤轩酒楼。丁香花园这个名字是以清末名将李鸿章四姨太丁香而命名的,而申粤轩在上海颇有名气,这是它在清远的分店,以其环境优美、美食佳肴而著称,我们在这里可以一尝清远特产清远鸡的风味。好了,各位团友,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准备下车。 各位团友,看一下你们的右面,这条横跨两岸的桥就是清远的旧北江大桥,它于1981年起筹建,1983年1月动工兴建,建成于1985年。五年工程三年完成,全长1057米,总投资为2227万,宽16米,有16座桥墩,这就是清远人的骄傲,这条沟通新旧城的主要桥梁建成好就在次年10月被评为广东省全优样板工程,1987年3月获国家1986年度优质工程银质奖。大家再看一看对岸,停放了很多船的地方叫三码头,是清远凤头的所在地,清城又被称为凤城,为什么又叫凤城呢?不,和清远鸡没有关系,叫凤城是因为清远的版图从上空看下来就象一只凤凰,所以称为凤城。据说,以前,在现在清远市工人文化宫附近,那里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树上面栖息了一窝凤凰,而树下面就住着一个叫张易的年青人,这个年青人自少父母双亡,靠一只小舢艇为生。有一年,北江洪水泛滥,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北江水的俗语?南雄落水洒湿石,去到韶关涨三尺,落到英德半壁,浸到清远佬无地走。北江水来势汹猛,一下子就把清城给淹了,张易呢,就撑着他的小舢艇到处去救那些在水里挣扎的人,救了一批又一批,在经过家门前的那棵梧桐树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吱吱喳喳的声音,原来水位就快要漫上树顶了,而两只大凤凰飞出去找吃的了,因为凤凰是非宝树不落,非泉眼的水不喝,所以要飞好远,不知道这里发生了水灾,而那窝小凤凰连翅膀都还没长出来,眼看就要被淹没了,张易一看,连忙跳下水,游到树中心把小凤凰整窝捧出来,谁知道那棵树的寄生滕把张易的脚给缠住了,怎样也解不脱,张易只好把小凤凰入到船上面,而自己就被水给淹没了,这时候母凤凰飞回来了,见到这感人的一幕,觉得人可以为救一窝小凤凰而奋不顾身,觉得好感动,于是为了完成这个年青人救人的心愿,就伏在水面上,让那些落水的人踩着她的背逃生了,它亦都因为体力透支,也牺牲了,最后化成了两条街,所以清远看上去就象一只凤凰,三码头就是清远的凤头,只是现在建护堤弄平了,上下廓就是清远的凤翅,凤背就是清城区府,而凤尾就从松岗路一直延伸到北架山了。而就在凤凰牺牲的地方,我们就称为起凤里,所以清城又被称为凤城了。那大家知不知道广东有两个凤城呢?除了清远之外,顺德大良也被称为凤城,为什么呢?据说,就是清远的那只公凤凰飞回来后,见到自己的妻子牺牲了,很伤心,于是就带着小凤凰飞离这块伤心之地,一飞就飞到顺德了,所以广东就有了两个凤城。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地方就是清远市的新北江大桥,建于1995年,与旧桥相隔的时间刚好是十年,所用的资金也刚好是十倍,这桥的花费是2亿,全长1410米。主要是为了方便外省车通过而减少旧城区及旧桥的承运量,是沟通南北的主要桥梁。这条桥还是省长卢瑞华亲自剪彩的呢。 大家再看一下你们的左手面,那里有四个白色的建筑物,大家猜一下是什么呢?都不对,那个叫中央粮仓,也是一个战备粮仓。除了作为战争备用外,还有另外一个功用,就是抗灾。因为清远曾经是全国十大扶贫城市之一,它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