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鲜活的半命题中考作文题目_第1页
100个鲜活的半命题中考作文题目_第2页
100个鲜活的半命题中考作文题目_第3页
100个鲜活的半命题中考作文题目_第4页
100个鲜活的半命题中考作文题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0个鲜活的半命题中考作文题目人们常说:眼睛有神龙会飞,标题有神文添彩。考场作文简洁、新颖、生动、切合文意的标题,常常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当然考场作文快速拟题的方法很多。其实,把影视剧片名、歌曲名、诗词名句、俗语、谚语、歇后语、广告语、歌词等适当改动,进行套装借用作为文章的题目,不仅是考场作文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而且常能使文章熠熠生辉,妙趣横生,所以说作文套装拟题,没有什么不可以,下面向大家推荐100个可以用来套装的题目,供大家参考: 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永远的天空 都是惹的祸 笑傲 生活需要 何以解忧,惟有 假如我是 告诉你,我很 我眼中的 生活需要 在我的身边 也是一种美 是最美的行囊 与同行 伴我成长 三步曲 和我有个约会 我发现 真想做个 世上只有 21我故我在 22永远的 23.,我恨你 24.,做我自己 25.的风波 26.我和的距离 27.着并快乐着 28.给自己找个 29.永远说 30.那一次,我 31.不同情眼泪 32.带上上路 33.我与面对面 34.是一盏明灯 35.那段的日子 36.一个的心灵独白 37.,让我欢喜让我忧 38.爱上 39.欣赏 40.我眼里的 41.那那那 42.想起 43.的遐想 44.第一次 45.给心情涂上 46. 人生路上多 47.,我的最爱 48.的故事 49. 是一种养分 50.那年,我 51.和赛跑 52.我,我 53.有才有远方 54.在,梦就在 55.还有多少可以重来 56.明天,我 57.我的我做主 58.,是这样炼成的 59.不想 60. 将进行到底 61.人生没有 62.是一瞬间的事 63.有一种叫成功 64.伴我少年行 65.带上上路 66.是一首歌 67.是一种美丽的痛 68.的回忆 69.有陪伴的日子 70.,没有什么不可以 71.与一起走过 72.,让我欢喜让我忧 73.拒绝 74.让为着色 75.我故我在 76.,妙不可言 77.读懂 78.我总是 79.一族的幸福生活 80.拍卖会 81.永不下岗 82.那次,我与擦肩而过 83.在我胸 84.是一种牵挂 85.带给我的快乐 86.也是一种享受 87.让我如此美丽 88.,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89.最近比较 90.将进行到底 91.,我的最爱 92.下辈子我做 93.谁都可以 94.是金 95.拿什么拯救你,我的 96.怎一个“”字了得 97.拍卖会 98.留些给自己取暖 99.敬畏 100.不需要理由 2008年中考作文命题新亮点 观察近年来的中考作文试题,笔者认为2007年中考作文试题所显示出的变化最大,亮点最多。透过这些试题,能够感受到命题者为确保考试的公平、提高考试信度所进行的探索和尝试。 求新求变:中考作文命题新亮点 中考作文常用的5种题型中,选题作文、话题作文对学生的限制较少,写作自由度较大,一般被认为是开放式题型;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具有较具体的审题要求和较强的写作束缚,一般被认为属于非开放式题型。至于新型材料作文,开放程度介于两者之间。 开放式题型大幅度升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根据这一新的精神,开放式题型“长驱直入”,处于中考作文试题的领先地位。 从2004年至2006年的3年间,开放式题型的比例一直位居榜首,2007年全命题题型比例得到提升。笔者认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尽量为学生个性化写作创造宽松的环境,减少限制和束缚,这一指导思想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必须得到贯彻和落实。 但是,过于开放的命题方式和过于宽松的写作环境,与选拔性考试的本质属性存在一定的冲突。作文题目过于开放,应该如何避免猜题和押题?由于过度开放引发的这些问题,会影响考试的公正和公平,所以笔者认为,基于提高考试信度的考虑,应当引导学生回归扎实的写作基本功训练。从全面提高写作能力的角度出发,全命题、半命题形式的题型还将继续被广泛地运用到中考命题中。 写作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至于实施的途径和办法,语文课程标准作出了这样的说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开发课程资源带来创新亮点 着眼于上述目标,从选拔性考试命题应具有创新性的特点出发,广大命题者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表示时间范围的词语进入题干。近年来,中考作文题的题干大多数由标明美好思想道德、情操的词语组成,这类试题实际上框定了主题方向,往往限制了考生个性的发挥。作为一种探索和突破,命题者试图从学生广阔的生活中寻找新的命题视角和资源。让表示时间范围的词语进入题干,就是一种很好的创意和思路。比如,2007年中考作文题目中,江苏苏州的全命题作文题“晨”,上海市的全命题作文题“记住这一天”,山西太原的选题作文中3个话题分别是“立春”、“惊蛰”、“春分”,云南课改区的选题作文题“有效期限”,等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进入作文题目,更多地贴近考生的生活,有利于保证考试公平。 第二人称词语进入题干。盘点近年来的中考作文试题,我们发现往年大量的全命题和半命题题目中都含有“我”字,这是中考作文命题面向生活、激发真情的具体体现。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中,许多考区在继续保留“我”进入题干的同时,几个考区试题中都出现了“你”,比如,江苏常州的半命题作文题是“你还会吗”, 福建莆田的半命题作文题是“我爱你,”,陕西的选题作文题之一是“,你好吗”,等等。由“我”及“你”,其实“我”还是叙述、表达的主体,只是写作者关注的对象发生了变化,陈述的角度变为直接倾诉。需要说明的是,“你”具有不确定性,人、物皆可,拓宽了写作范围。 多类“虚题”频现亮点。以自然界的物象来命题,是一种命题的方法。这类试题通常是让学生从具有多种属性和丰富内涵的物象出发,激活写作思维,寻找新颖立意,确立巧妙构思。 2007年中考作文题中,有较多的以物象命题的“虚题”出现:一是用实物直接命题,如重庆的话题作文题“翅膀”,湖北黄冈的选题作文题“深深的脚印”,四川内江的全命题作文题“路上”,等等。二是以实物作为比喻,如天津的全命题作文题“心中的彩虹”、广东广州的全命题作文题“心中有盏红绿灯”、河南课改区作文题“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等等。三是用物象揭示哲理,如江苏南京的全命题作文题“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山东临沂的话题作文题“每一种草都会开花”,湖北恩施的话题作文题“水终有澄清的一天”,等等。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2008年中考作文试题命题预测及模拟演练 校园类 一、命题预测 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生活是近年来中考命题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伴随着命题者不断探索的步伐,此类话题也不断变化并表现出新的特点。 1、话题呈现方式:创新与传统并存。 综观近两年来的中考试题,此类话题在命题中的显现方式有明显的变化,即不单独以此为话题,而是将校园生活、现象等嵌入在其他材料中作为某一大话题的组成部分,如2005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充满活力的岁月就提供了材料“在成长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这种呈现正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的要求。 同时传统的话题呈现方式仍然继续存在,即“材料+话题”的形式。2、话题内容:贴近学生实际,联系社会生活。 第一,关注新的学习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学习观正给学生们的学习和教师们的教学带来深刻的变化,校园学习生活自然成了命题者关注的对象。如2005年河北省的材料作文,江苏盐城市的给材料命题作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2006年广东非实验区命题作文“笔”,浙江宁波的“假如世上没有了书”等。第二,关注学生成长。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就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求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养情趣,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因此,近两年来校园类的作文命题不仅局限校园生活,还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以促进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如2005年上海市的命题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安徽非课改区的材料作文,2006年资阳市的选题作文(1)材料作文(2)给材料话题作文“荣誉”,乌鲁木齐的“难题”,攀枝花的“节俭”,自贡市课改区的选题作文“价值”,安徽课改区的材料作文,湛江市的材料作文,山东临沂课改区的命题作文“坚持”或“放弃”等。第三,关注时代精神。健康向上的时代精神,和谐社会的理念,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深入中小学校园。这些都在中考命题中有所体现,如:2005年江苏淮安市的“走进和谐”为话题,2006年四川广安非课改区的“快乐”,江苏盐城的材料作文,浙江绍兴的命题作文“十六岁的天空”。第四,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开始成熟的阶以段,培养学生用辩证思维看世界,也是中考命题者关注的内容。如2005年安徽省课改区的材料作文和河北省的材料作文。2006年济宁市的话题作文“面对与自强”等。 因此,我们不难预测此类话题作文可能出现的类型: 1、校园生活仍然是命题者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和中心议题之一,但话题的呈现方式不会以独立的话题为命题内容,而和其它话题内容相结合,这样会考生以更大的发挥空间。主要是以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选题作文的形式出现。无论是哪种形式出现,大多会给材料作提示语。要注意材料作文自身的新变化,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写作潜能,选题作文仍是命题者的首选题型。这些是作文命题改革的一大趋势。 2、内容倾向上,要把校园生活中的人、事、物、现象等与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以及新的教育理念、思想观念、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中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勇于进取精神面貌,健康的审美趣味表现出来;把当代中学生善于接受新事物,关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善于思考的风貌展露出来。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辨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将是今后这类作文命题的重要内容。 3、表达上要力求有创意。在立意上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独到感悟;要善于把日常的生活积累、语言积累灵动地表达出来。在文体上要大胆创新,中考作文不限定文体,考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因此平时要练就几种“硬功夫”驾驭几种文体,考试中才能“游刃有余”。但使用诗歌这一文体时要慎重,因为目前国内有些学者认为:诗歌不能反映初中生的作文训练水平。 二、模拟演练 模拟题目: 伴着成长,我们即将告别初中生活。回首逝去的日子里,数不清校园留下多少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你也许曾为挫折而伤心流泪;为成功而欢欣跳跃;为集体温暖、同学友谊而自豪;为现在的不足和将来的发展而担忧 请以“难忘校园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范文一: 回忆因为一个令人温暖的微笑而甜蜜,回忆因为一次惨痛的失败而苦涩。那么当校园走入回忆之中,它给我们的答复又是什么呢?太多的未完成。 (一)未完成的快乐 快乐因人而异,但校园生活里的欢声笑语却不仅仅属于一个人。 曾记否,有人在课堂上脱下外套高喊自己的衣服是李宁牌的,那时候同学们都哄然笑了,嬉笑怒骂中显露出只属于这个年龄的张扬与真性情;忆往昔,家共同努力赶走邻班的“入侵者”,然后为自己毫无根源的冲动而会心一笑。 尽管快乐的本质不同,但是校园生活还是带给了我们太多太多。于是,放假之后袭上心头的虚空与失落让我们更加怀念那未完成的快乐。 (二)未完成的烦恼 渴求快乐永伴,但烦恼总是如期而至。 面对学习,有人苦笑:“让试卷来得更猛烈些吧!” 面对睡眠,有人慨叹:“没有了你,我怎么办?” 面对友谊,有人背起双手学某某哲人说道:“友谊就像面粉,当你想要使它成形,你必须加入上下误差不超过N毫升的水。唉,难啊!” 但无论如何,校园生活失去了烦恼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因为只有历经烦恼,我们才能够对这个世界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烦恼是相对的。 (三)未完成的流行 常有某报纸报道:某某红遍校园。确实,校园已成为了流行的风向标,随着风来风又去不停地感知着流行。 曾经有一位同学很伤感地对我说他落伍了。Why?因为他不知道Jay是谁,不了解火影忍者为何方神圣,也没有玩过梦幻西游 当然,有流行就必然有反流行,比如说有人在火辣的世界杯氛围中来了这么一句经典提问:“请问世界杯有多少集?”真是无知得可以。不过我想他们是可以掀起别一波“流行”浪潮,谁知道呢? 校园生活就是因流行而丰富多彩,既而生动有趣的。 流光容易把人抛,今天很快就将成为明天的回忆。 于是,今天太多的未完成变成明天我们无比留恋的东西,这是校园生活的必然。 点评:在作者眼中,回忆中的校园生活充满了太多的“未完成”:“未完成的快乐”“未完成的烦恼”“未完成的流行”。事实的确如此,毕竟初中的校园时光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阶段,但正是这些“未完成”,令我们对校园更加怀念,更加不舍。选取发生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再现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校园生活图景。用分列小标题的形式写,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分明。语言流畅,富有校园气息,易引起同龄人的共鸣。 范文二: 第一场:序幕请点花名册 “蹬!”一脚跨入七(6)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陌生的面孔。 稍事休息之后,严肃的班主任,手持花名册“闪亮登场”,开始请点花名册。 “AA!”“到!”“BB!”“到!” 耳闻一个个陌生而又新奇的名字,我们笑得“咯咯”响,真是大饱耳福! 突然,班主任喊道:“郭静!”“到!”“哈哈哈”我们忍俊不禁,脑海里立马浮现金庸爷爷笔下的那个“郭大侠”,但我们班这位却是一介女流。我们正拭目以待,期盼着能有一个“黄蓉”出现。谁料,没盼到个“黄蓉”,却盼来个“炉刺猬”。可能是由于我耳背吧,明明是卢思薇,我却听成了“炉刺猬”。唉,未老先“耳背”也,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第二场:发展智审副班长 瞧!副班长在体育课上放肆,顽皮至极。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体育老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副班长“擒拿归案”。 接着,体育老师来了个“智审副班长”。于是,我们这帮女生便成了旁观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凑热闹。” 烈日当空照,副班长正处于“暴晒”状态,个中滋味只有他知晓,而我们则处在阴凉处没事偷着乐。 “站好了!”体育老师发话了,“给你三分颜色,你就想开染坊了!”“Oh!”副班长竟然咧嘴笑了,似有“乐不思蜀”之意。 体育老师绷紧着脸,“严肃点,不许笑!” 副班长抑止不住,那样子真滑稽! “抬头挺胸收腹!站直了!好,就这样保持下去!”我们瞧着副班长这副“雄纠纠,气昂昂”的“尊容”,笑开了怀。 不一会儿,副班长已腰酸背痛腿抽筋,真该服用“盖中盖”了。啊!他实在坚持不住了,可任凭他怎么恳求体育老师,体育老师怎么也不“开恩”。我们一边更是笑得东倒西歪。 第三场:高潮班级模特秀 又是体育课,两位不守纪律的“壮士”正被Madam(老师)所惩罚。我们的目光一下子投到了这两位“壮士”身上。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他俩竟然笑嘻嘻地坐在草坪上,摆着一副“宁死不屈”的姿势,倒落了一个逍遥自在。徐徐的热风扑面而来,他俩竟也乐滋滋的。 我们的笑声引来了Madam的关注,手一挥,“Comeon!”他俩懒洋洋地站了起来,向Madam迈进。2008年中考作文试题命题预测及模拟演练(1) 谁知,他俩居然悠闲地走着“猫步”,不是“猫步”,却胜似“猫步”,扭动着他俩那“苗条的身躯”。显示着“曲线美”。走几步,停下,摆一个“酷”姿势,满面春风,仿佛这操场就是他们的“T”型大舞台,我们的笑声正在为他们“伴奏”,好不惬意,潇洒走一回! 第四章:尾声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原因:学期尚未结束。 在这中学的第一个学期里,一支支Happy之声,让我们沉浸于欢乐海洋之中,其乐融融! 点评:小作者撷取初中第一学期印象较深的三件平常小事,真实地再现了充满活力情趣的学习生活情景。仿用剧本形式来写,具有独特性。语言幽默风趣,用叙述性语言把三件事以三场形式串在一起,尤其是高潮部分,两位壮士“宁死不屈”,“临终前”来个“模特秀”,充分展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给人们以玩皮不乏天真,严肃不乏活泼,令人捧腹,也令人深思。 三、拓展延伸 1、红花没有绿叶作陪衬会黯然失色,绿叶没有红花作点缀就会显得形单影只。红花需要绿叶来配合,绿叶也需要红花来协助,有了红花和绿叶的团结协作,也就有了大自然的美和人间的美。 请以“瞧,我们这群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这是带提示语的命题作文。首先,审清题目范围和限制。所写对象必须是我们这个群体,单个的人或你们、他(她)们都不是此范围。其次,要审清提示语。提示语告诉我们题目的立意方向是反映我们这群人团结协作的和谐精神。最后,在选材、构思上要力求以小见大,紧贴我们的生活,把我们这代人的个性生动的描写出来。 2、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始终未停止过探索。1903年莱特兄弟驾驶自己制造的飞机首次试飞成功;1969年人类登上月球;2003年中国神舟五号遨游太空;2004年元月4日“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2006年中国神州六号多人多天遨游太空圆满返航 阅读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想象?你有怎样的感想?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点拨:这则材料作文要注意材料的中心句“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始终未停止过探索。”可以以此作材料的主要观点进行命题写作。可谈感想,写启示,记叙经历,也可写故事。任何角度均可。也可以“探索”、“探索精神”、“探索的启示”、“探索的魅力”等为话题来写,但必须紧扣材料的主旨。 3、视野,指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即眼界。站得高方能看得远,人生也是如此,开阔的视野对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 请以“视野”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点拨:审读提示语,显然命题者并不是要我们简单地写目视的内容,而是要我们写出内涵,抒写人生,写出社会,写出精神,写出境界。可以写心灵上的视野,知识上的视野;可以写超越自我、超越个人狭小天地的一方世界;可以写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景、物、情、理给人带来境界上的提升或心灵顿悟或人生启迪。也可以谈自己对视野的看法、理解,揭示独特的人生品味。总之,不论写什么内容,都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眼界范围,要写出社会内涵、人生感悟、情感的升华、境界的提升,要写出开阔的视野对个人、对社会的巨大作用。 我们可以深挖视野的内涵,把视野与自然万物,与人间百态对接,把视野上升到一个高度,升华到心灵的视野,谈开拓心灵视野及其作用,可以议论文来写出自己的理解。可以描摹刻画生活片断,运用片断组合形式或镜头组合形式,叙写发生在身边点滴小事,来反映大的主题。或揭示人生道理来写记叙文或小小说或微型小说。也可以发挥我们的联想和想象,编写故事,让人体悟人生哲理,当然,我们还可以写成剧本体、散文体等。无论哪种文体,都要选好贴近生活的题材,写出独特的体验和感悟。选好写作角度,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展开想象的翅膀,多种修辞,多样的表达的运用都是写出这类新颖文章应该考虑到的。 本话题很宽泛,写作时应对“视野”进行修饰限制,以缩小写作范围。可以对话题进行偏正式组合,如“心灵的视野”,“我们的视野”等,也可以进行动宾式组合,如“扩大视野”,“缩小视野”这样容易确定所写内容,不会泛泛而论。得大作文者得中考”-把握年中考作文 历年中考,大作文一直受到师生的充分重视,所谓“得大作文者得天下”,此话十分形象地突出了分值高达0分的大作文在中考语文卷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全命题”是基本形式 分析上海近十年中考600字大作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全命题”作文是最基本的命题形式。如今年的我想唱首歌。在此基础上,命题老师有时也会根据需要,适当地给予一些提示,中考作文题就是由命题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和提示语“竖起大拇指常用来表示鼓励,夸奖,赞美,自豪;也可以用来表示有决心、有信心、有志气”两部分构成。 其次是“半命题提示语”的命题形式,如:这堂课真,给我带来了欢乐,我和,在的影响下等等都曾是上海中考大作文的试题。由此我们可以预测“命题(半命题)提示语”的形式,仍将是中考命题者的首选。除此,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也应受到初三师生的充分重视。 材料作文命题形式尽管在本市中考中尚未正式使用过,但在由市教委教研室组织命题的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分析卷中已连续出现了多次,如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我常常有不开心的时候,每当这时,我便会试着找出不快乐的原因,找朋友聊天,在倾诉过程中理出头绪,或是写下来把它条理化,再问问自己可不可能改变现状。如果可以,列出改善的方法。通常我在完成这样的自我疗法,合上笔记本时,我就可以重新快乐起来了,因为我知道一切都可以改进,但最重要的是需从自己的心情改起! 在你的生活中,也一定遇到一些不快乐的事,甚至,会莫名其妙的烦恼起来。那么,你是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的呢?请以“离开烦恼”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材料作文命题形式,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已逐渐为初三师生所熟悉,他有着足够的开放性,给考生思维活动留有相当的空间,既能给学习困难学生合适的提示帮助,使他们能表现出自己语文学习的结果,同时也给了优秀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才能和表现个性特色的天地,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能对近年中考越演越烈的抄袭、套用或改装范文的行为有所制约,这些特点很可能使它在明年中考试卷中有一席之地。 至于话题作文,受高考作文影响,近几年在全国各省市中考中已占有相当的比例,本市今年初三模拟考试也有约三分之的区县大作文使用了这一命题形式,它所具有的审题难度低,文体要求淡化,能让考生充分张扬个性显示才能的特点,与上海二期课改的目标相一致,这会让中考命题者将其列入自己考虑的范围之内。 成长历程是热门考点 综观近十年上海中考大作文写作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自我的成长历程是考试的热门话题。我终于,我的欢乐,生活中的发现,我也衔过枚青橄榄,为自己竖起大拇指等,都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自己的成长过程,这也是认识自我的过程,是自我特长、个性展示的过程。今年的作文题我想唱首歌应该也属于这一类,是对考生内心情感、思想品质、审美情趣等的纵深揭示。在这过程中,将反映出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表现出思维质量的高下。 除此之外,家庭生活也是中考作文的基本命题内容,母爱、有家真好以及今年的作文试题等,都给考生表现家庭生活提供了空间。 相对于上述两项作文内容,上世纪80年代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局限于反映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作文试题近年来较少出现了,这可能是由于这类试题较难写出富于个性的真情实感,容易千人一面,容易套用旧作,不利于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之故,但如果命题者能将其在命题形式上与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相结合,在内容上与社会热点或二期课改相关联,还是可能克服传统弊端,命出合乎素质教育要求的好题来。因此,同学们在充分重视前两项写作内容训练的同时,也仍然应该关注让会、关注人生、关注校园中的人和事,努力将自我的成长历程放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背景中加以思考和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对生活的认识正确,且有自己见解的好文章。 建议:专攻记叙文 以上我们谈了中考作文的基本命题形式和命题内容,至于中考作文的文体,一般情况下已不作限制。然而,从初三学生实际出发,建议同学们大作文还是专攻记叙文为好,议论性文字只要能写好二三百字的片段就可以了。 这首先是因为初中学生长期以来所受到的写作训练是以写人记事的记叙性文章为主,相对于其他文体,同学们更熟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写作基础更好一些。其次,受生理、心理发展的制约,初三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不够成熟,表现在写作中,常会显现议论结构不严密,说明语言不准确的毛病,似乎更适合用形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第三,中考作文命题表述尽管强调“文体不限”,但是命题者在命题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倾向于记叙文,为选择记叙文的考生提供了较多的便利。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中考大作文首选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