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卫生医疗年鉴 医疗卫生概况.doc_第1页
醴陵卫生医疗年鉴 医疗卫生概况.doc_第2页
醴陵卫生医疗年鉴 医疗卫生概况.doc_第3页
醴陵卫生医疗年鉴 医疗卫生概况.doc_第4页
醴陵卫生医疗年鉴 医疗卫生概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醴陵卫生医疗年鉴 医疗卫生概况 (2012-11-27 11:25:13) 【醴陵市卫生局党组成员】周承进局长龙树密党组书记 周云辉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天平驻局纪检组长刘淑平副局长 林仁和副局长 巫绍中副局长 郭朝发工会主席 杨晓希合管办常务副主任【概况】市卫生局机关设有办公室、人事教育、医政、公共卫生、计财、法规等6个股室(办),现有在职干部职工22人。全市有市级医疗卫生单位6个、乡镇卫生院26个、中心防保站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村卫生室565个、民营医疗卫生单位5个、驻醴医疗卫生单位2个。局所属政府举办单位核定编制数为2543名,在编职工1649人,人事代理463人,临聘人员1048人,离休7人,退休668人,编制床位数1933张,实际开放床位2008张。全市卫生系统有执业(助理)医师1818人,执业护士1246人,本科学历以上680人(其中研究生34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57人,中级职称704人,每千人口拥有医生1.8人、护士1.2人。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卫生系统秉承“共建和谐系统,同创满意卫生”工作理念,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在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中医药工作、强化卫生执法监管、深入开展餐饮消费安全整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国。(刘坚柳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分配情况。2011年,全市参合农民813191人,参合率95.02%。人平筹资230元,年度筹资总额18704.8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8783万元、省级财政补助5145万元、市级财政补助622万元、县级财政补助1714.8万元,农民个人缴费2322.05万元,民政部门资助118万元。上年结转2006万元(含风险金1039万元),本年度可分配基金总额为19671.85万元,其中住院统筹基金17232.85万元,普通门诊统筹基金1789万元(按22元/人年提取),血透门诊补助、狂犬病疫苗接种定额补助、特殊重大疾病门诊补助基金650万元(按8元/人年提取),风险金831万元。基金使用情况。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全市受益参合农民35.72万人次,受益面43.93%,整体补偿率47.6%,县乡两级政策范围内补偿率60.1%。其中:住院11.26万人次,普通门诊统筹12.73万人次,定额住院分娩0.82万人次,大病特殊门诊10.90万人次,一般诊疗费补偿4.31万人次,大病筛查1.03万人次;补偿医疗费用共计16386.86万元,其中:住院补偿14002.4万元,人均补偿1243.55元,普通门诊统筹补偿1288.5万元,住院分娩定额补助380.7万元,大病特殊门诊补偿715.3万元,一般诊疗费补偿122.5万元,大病筛查81万元。2011年结余2232万元,上年结转2006万元(含风险金1039万元),累计结余4238万元。调整补偿方案。2011年4月,出台了新的补偿方案。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了5到10个百分点,其中乡镇卫生院80%,县(市)级医院70%,湘东医院60%,县(市)以外定点医院52%,非定点医院47%;封顶线由原来的6万元(每人每年)提高到8万元(每人每年);普通门诊统筹每户封顶线为家庭参合人数?2元(较原来增加8元),报销比例维持不变。继续推行惠民政策、扩大受益面。1、新生儿可随母亲享受当年的住院补偿政策,复转军人在办理户籍手续后(凭户口本)可即时缴费参合,并在参合三个月后开始享受新农合补偿政策;2、按照湘卫合医发20113号文件规定,对14周岁以内患有先心病、白血病和06岁聋儿实施救治,2011年免费救治先心病儿童37例,白血病58例,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抢救性治疗1例;3、各种进口手术材料费(导管、导丝等除外)按总价40%纳入可报范围;4、国家规定的9项残疾人康复项目(包括运动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作业疗法、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言语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纳入住院报销范围,具体支付范围按株卫基妇发201022号文件执行,市内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50%,市外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40%;5、落实农村五保对象在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医疗费用全免政策,2011年共对3610人次的五保对象实施了全免(其中农合补偿90%,民政救助10%)。同时,对全市所有敬老院和五保之家给予一定的医疗费用补偿,其中敬老院封顶10000元,五保之家封顶5000元,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乡镇卫生院先行垫付,实报实销;6、对宫颈癌、乳腺癌治疗费用按可报范围的70%补偿,并开展了对妇女两癌的免费筛查;7、门诊接种狂犬疫苗(或抗狂犬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额补偿由100元/人次调整为200元/人次;8、门诊血透报销比例调整为52%;9、结合全省“肺结核病患者门诊辅助诊治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对门诊肺结核患者实施免费辅助诊治;10、从2011年6月20号开始实施基药的医疗单位门诊病人,按每人次8元补偿,其经费不从门诊统筹基金中安排;11、终末期肾病透析门诊费用按总额的75%补偿,五保户、低保户和符合计划生育的孕产妇按80%补偿,全年门诊补偿封顶3万元;12、取消特殊重大疾病门诊补助仅限于对“年度内未享受住院补助”病人的条件限制,当年已获住院补偿的病人同样可享受该政策。增加精神病、血友病、丙肝、癫痫、皮肤病(严重)、地中海贫血、脑瘫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八种特病门诊补偿病种;13、对参合中小学生实施免费驱蛔。加大监管力度,落实责任追究。强化督导检查,通过抽病历、查处方、对医嘱、回访参合病人和网络实时监审,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今年,市合管委组织了2次专项督查;审计部门对2010年以来的新农合资金进行了专项审计;财政、卫生、医保等部门对市内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了抽查;市纪委、监察部门对新农合工作进行为期8个月的效能监察。2011年全市共核减、处罚金额74万多元,全部纳入合作医疗基金。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单病种补偿水平,对23种单病种实行限价定补,单病种患者当次住院期间不设起付线,结算按农村五保户个人自付10%,新农合支付90%;其他人员个人支付20%,新农合支付80%的标准执行。对门诊统筹实行总额预付制,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积极推进省、市级医院“即时结报”试点工作,启动与省儿童医院、株洲市中医院、株洲市凯德微创医院等12家省、市级医疗机构的即时结报业务。超额完成2012年度筹资工作任务。截止到2012年2月13日,我市共筹集新农合资金4048.3万元,其中民政代缴五保、低保、优抚对象参合金196.35万元。目前全市2012年度参合农民为80.97万人,参合率95.03%。已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参合率90%的目标任务。(刘坚柳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局成立了医改工作领导小组,主动加强与市财政、发改、人事、劳动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对全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近3年的人员、资产、财务等状况调查摸底。印发了醴陵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通知等系列文件。通过悬挂586条横幅、张贴1246张标语、编印2000册医改政策100问及醴陵电视台、今日醴陵报、潇湘报晨报等媒体进了大力宣传。2011年6月17日,在沈潭镇卫生院启动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仪式。从2011年6月20日起,全市43家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可用的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品种达到505种,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与实施前相比,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价平均下降了30-40%,自行采购价格平均下降了40-50%。与2011年5月相比,乡镇卫生院的门诊人均药品费用由96.2元下降至40.6元,降幅57.8%;住院人均费用由192.5元下降至87.7元,降幅45.6%。同时,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多举措提供优质服务,初步彰显了“群众得实惠、卫生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效果。(刘坚柳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进了人事改革、绩效工资、财务改革、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等工作。成立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集中核算中心,并正常运行。进一步加强卫生服务“网底”建设,全面消除了16个无村卫生室的“空白村”。与市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进行清理认定。(刘坚柳叶)【卫生项目建设】投入国债资金2410万元,加速推进市中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建设,其综合楼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筑面积39098平方米(其中中央补助资金1950万元,国债资金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泗汾中心卫院住院楼、来龙门等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孙家湾等3个卫生院公转房、白兔潭镇田心村等5个村卫生室的项目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刘坚柳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抓好11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5个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共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593期,开展健康咨询活动323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725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26万份。努力提高群众健康建档水平,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65.1%,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53.9%。加强对100820名65岁以上老年人、2336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5209名孕产妇、94281名高血压患者、23454名型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动态管理。(刘坚柳叶)【妇幼保健】紧紧围绕“一法两纲”开展工作,以实施“降消”项目为带动,以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工作。2011年,全市住院分娩率99.8%,高危住院分娩率100%,高危管理率100%,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8.8%。婚前免费医学检查率达93%。孕产妇死亡率和狂犬病死亡率均为0,达到国际先进指标。全市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56,婴儿死亡率为4.13,累计补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8613人次,补助金额合计259.64万元。(刘坚柳叶)【疾病防控】结核病防治稳步推进。健全了结核病三级防治网络,强化了病人督导管理和网络追踪,追踪到位率达87%。艾滋病防治全面铺开。依托项目积极推广和实施干预措施,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和网络,认真做好了艾滋病人管理和关怀救助。免疫规划工作有条不紊。进一步完善了免疫规划系统建设,加强了生物制品管理,计划免疫全程规范化接种率达99.04%,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无重大疫情发生。职业病防治进一步拓展。顺利地通过了省卫生厅组织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续展考评,续展了机构资质。继续做好了矽肺监测哨点工作,全年共对17家企业开展了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对469家用人单位进行了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地寄慢病防治力度加大,开展了慢病基线调查,共调查3000人。开展了碘盐监测,采集居民食盐样品288份,合格样品285份。碘盐覆盖率达100%,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9%。(刘坚柳叶)【卫生监管执法】全面理顺了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能,切实推进了卫生系统“五六普法”工作。2011年,新发卫生许可证141本,发放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2220本;对9家集中式供水单位、24家二次供水单位、281家公共场所单位、106家用人单位进行了卫生监督管理;积极开展了“打击两非”等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167家医疗卫生机构,取缔无证黑诊所4家,没收药品、消毒产品53盒,销毁非法户外广告2处。全市未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刘坚柳叶)【卫生应急】以开展“卫生应急工作夯实基础年”活动为契机,以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抓基础工作推进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卫生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强化了卫生应急队伍能力建设,促进了卫生应急队伍向装备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不断加强卫生应急信息报送与预警监测,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消除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刘坚柳叶)【中医药事业】全面贯彻国务院中医药条例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精神,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了中医药文化节活动,切实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继续认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推广工作,其覆盖率达98%,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防病中的优势。(刘坚柳叶)【医疗服务质量】一方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内涵,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切实加强了产科建设、中医药、护理、采供血机构等工作的管理,全面落实了临床合理用药、优质护理服务等工作任务,为群众提供放心满意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医疗服务监管。继续扩大了医疗服务监管要素范围,进一步完善了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诫勉谈话、医院分级管理等级评审、医院评价体系等制度,深入开展了“平安医院”、“乡镇卫生院管理年”、“三好一满意”、民营医院“规范服务行动”等活动和临床路径与抗生素专项整治,提高了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刘坚柳叶)【人才队伍建设】2011年,组织近3000人次的医务人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90人,引进卫生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近20人、服务西部大学生志愿者8人。全面落实了继续教育、对口支援、科技特派员等制度,提升了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刘坚柳叶)【党风廉政】组织开展了警示教育,及时对苗头性问题实施廉政谈话制度,认真查找了卫生系统廉政风险点,编印了卫生行政许可目录指南和规范权力运行制度汇编。完善创新了以制度、监督、考核为一体的新农合“三三”监管办法,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均创新设立了1名兼职纪检监察员。坚持以重点项目和重点单位为监督的主要对象,加强了重点基建项目、新型农合基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药品器械招标采购四项监督。(刘坚柳叶)【政风行风】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项基本功”。做好信访维护工作,杜绝了不稳定现象的发生。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切实做好了新阳乡花桥村联系点的党建帮扶工作,继续加强了卫生系统工青妇团文化建设。卫生系统积极开展“两为”捐款活动,累计捐款24万余元。加大了行业纠风工作力度,积极落实“四个一”举措,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认真和市政协开展了醴陵市卫生十年发展规划的专题调研,积极推进了“创先争优”、“卫生系统庆祝建设90周年”、“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机关作风、卫生行风呈现新的面貌。(刘坚柳叶)【护理注册】全市共有注册护士1438人,其中湖南师大附属湘东医院注册护士425人,醴陵市中医院注册护士307人,其他医疗机构注册护士706人,主管护师职称以上382人,大专以上学历722人。(王志明)【株洲市中心血站醴陵分站工作】2011年,针对醴陵农村人口比例大的特点,我们走遍了每一个乡镇,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无偿献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严寒还是酷署,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我们为采供血工作树文明形象,营造了一个舒适温馨的献血环境。全市共采血1166640毫升,其中400毫升1726人,300毫升1599人。同时,大力推广成分输血,加强对临床输血工作的指导,确保临床的用血的及时、安全、有效。全年共供血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8908个单位,浓缩血小板406.5个单位,机采血小板154个治疗量,冷沉淀84.25个单位,洗涤红细胞84.5个单位,血浆815300毫升。(聂晓燕)【市红十字会】醴陵市红十字会成立于1989年,一直隶属于醴陵市卫生局,政府核定事业编制数1人,市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理事会37人,常务理事会9人,选举李忆湘为红十字会会长,周承进为常务副会长,刘淑平为专职副会长,办事机构为红十字会秘书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内。市红十字会执行中国红十字总会制定的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的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的职责、任务。在重大灾害与事件中积极倡导社会各界与人民群众捐款、捐物,几年来我市红十字会筹集人道救助款400余万元,大力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刘坚柳叶)【荣誉谱】2011年,全市卫生系统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卫生事业得到壮大发展,卫生工作取得不俗成果,为“十二五”卫生规划的开局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市中医院获全国诚信惠民优质品牌医院、全国百佳“三好一满意”示范医院等荣誉;市疾控中心在株洲市实验能力与生物安全、结核病防治、卫生监测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职业病防治等工作中被评为先进单位;市卫生监督所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案卷奖”单位;市合管办被评为株洲市新农合工作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优胜单位;我局被评为株洲市卫生工作绩效管理考核先进单位、妇幼工作红旗单位,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风廉政、党建帮扶、工会等工作中被评为先进单位,在全市政风行风测评中获第7名。(刘坚柳叶)【大事记】省卫生厅张健厅长一行领导来醴陵调研2011年3月31日,省卫生厅张健厅长一行领导来我市调研卫生工作。先后考察了泗汾中心卫生院、市中医院、市精神病医院的国债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情况及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治理情况。张健厅长充分肯定了我市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并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刘坚柳叶)中澳“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儿童保健管理项目复训暨经验交流会”在醴陵举行2011年3月,中澳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儿童保健管理项目复训暨经验交流会在醴陵举行,湖南、湖北省两省卫生行政部门及项目县、乡镇有关代表,醴陵市政府代表和有关专家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促进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儿童保健管理项目”是卫生部与澳大利亚政府合作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旨在按照医改精神加强农村地区儿童保健能力建设,探索农村儿童保健服务内容、管理模式和有效的运行机制,提高农村儿童健康水平。 自开展“中澳”项目以来,我市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确定泗汾、孙家湾等9个乡镇作为首批试点乡镇,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中澳”项目在全市铺开。(刘坚柳叶)株洲市一医院对口支援我市一医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2011年4月28日,株洲市一医院对口支援我市一医院揭牌仪式在我市一医院隆重举行。株洲市一医院对口支援醴陵市中医院,是落实卫生部对口支援相关会议精神的又一具体举措,也是我市中医院发展的一次良好契机。揭牌仪式结束后,株洲市一医院专家、教授一行还开展了学术讲座、手术演示以及义诊活动。(刘坚柳叶)从2011年6月20日0时起,我市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011年6月17日,我市在沈潭镇卫生院隆重举行醴陵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启动仪式。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件盛事,一项触动卫生体制运行机制、利益格局的全新改革,也是百万醴陵人民的一件喜事。从2011年6月20日0时起,我市所乡镇卫生院、中心防保站、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全面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可用的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品种达到505种,国家基本药物将实行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物报销比例将明显高于其他非基本药物,这将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减轻群众看病负担。(刘坚柳叶)我市卫生系统隆重召开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2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