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章-归纳推理PPT课件_第1页
第六-七章-归纳推理PPT课件_第2页
第六-七章-归纳推理PPT课件_第3页
第六-七章-归纳推理PPT课件_第4页
第六-七章-归纳推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法律逻辑学ACourseinLegalLogic,.,2,第六章归纳逻辑(上),第一节归纳推理的概述第二节全称归纳推理第三节求因果归纳推理第四节概率推理与统计推理,.,3,第一节归纳推理的概述,一、什么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就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即从个别性知识的前提中推出一般性知识作结论的推理。也是研究或然性推理的逻辑理论,.,4,或然性推理,指前提不蕴含结论,即前提真而结论不必然真的推理。包括归纳推理(完全归纳除外)类比推理溯因推理如P107例子,.,5,归纳推理的特点:一、从思维进程来看,个别到一般,特殊到另一特殊。二、从结论断定的对象来看,结论的范围超过前提的范围。或然性推理具有扩张性。三、从结论的性质来看,不具有必然性。四、从前提与结论的关系上看,或然性的可靠程度会因前提的变化而变化。,.,6,二、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1.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1)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进程不同。归纳推理是由个别到一般,而演绎推理则是由一般到个别,推理方向相反。,.,7,(2)两种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关系的性质不同。归纳推理的结论不都是必然的,只有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是必然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而演绎推理的结论是必然的。,.,8,(3)两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所断定的范围不同。演绎推理的结论所断定的范围不但没有超出前提的范围,而且有的还缩小了。归纳推理的结论所断定的范围,有的是与前提断定的范围相等,有的则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9,(4)两种推理的前提数目不同,演绎推理前提的数量是确定的,而归纳推理前提的数量是不确定的,有的多、有的少,根据不同情况而变化。,.,10,2.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联系(P108)(1)演绎推理离不开归纳推理(2)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3)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在人类思维中起着相辅相成、各司其职的作用。,.,11,在逻辑理论的发展史上,关于推理的理论出现过两个对立的派别,即归纳派和演绎派。归纳派企图把归纳推理当作是唯一的或占统治地位的科学思维方法,否认演绎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演绎派则站在另一端,企图把演绎推理当成是唯一的或占统治地位的科学思维方法,否认归纳推理在认识中的地位和意义。,.,12,三、归纳推理和观察、实验,归纳推理是由个别性知识前提推出一般性知识结论的推理,要使归纳推理顺利地进行,必须首先占有大量的材料,而占有大量的材料,必须搜集材料,而观察和实验是搜集材料的重要方法。,.,13,观察是人们有计划的通过感觉同时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认识各种现象在自然状态下发生、发展过程,获得感性材料的重要方法。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方法。归纳推理不能离开观察、实验、分类、分析等认识方法。,.,14,四、归纳推理的作用,1.归纳推理在发现真理获得新知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2.归纳推理是阐述和论证问题的重要方法,使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15,五、归纳推理的种类,归纳逻辑,狭义归纳逻辑,广义归纳逻辑,古典归纳逻辑,现代归纳逻辑,完全,不完全,(全称),(概率推理),本章,下一章,类比推理,溯因推理,.,16,第二节全称归纳推理,一、特点和种类:全称归纳推理指根据某类事物中某个、某些或全部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以全称命题形式来陈述该类事物都具有该属性的结论。形式见P110种类: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推理、典型归纳推理和求因归纳推理。,.,17,二、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对一类事物中的每一对象的考察,从而对该类全部对象作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见P110例子,.,18,完全归纳推理的逻辑结构式是:S1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3是(或不是)PSn是(或不是)PS1S2S3Sn是S类的全部对象所以,所有的S都是(或不是)P。,.,19,2.完全归纳推理应注意的问题,(1)前提中所列举的个别对象必须是对象的全部,不能有所遗漏,否则就不能构成完全归纳推理。(2)前提中对于全部个别对象的断定,都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不能有一个虚假,否则就不能推断出必然的结论。(即前提真则结论真),.,20,3.完全归纳推理的作用,(1)完全归纳推理具有发现作用。就是说,它能迅速的帮助人们发现研究对象的某种一般性质。如:1+2+3+4+99+100=?(2)完全归纳推理具有论证作用。由于它的结论具有必然性,因此常常把它用于表述和论证。,.,21,三、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而概括出某类对象的全部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一种是典型归纳推理。,.,22,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就是以经验认识为基础,从某一种事例的多次重复中,却未遇到相矛盾的事例,而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如:所有的鸟都是卵生的。见书上p112例子,.,23,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公式为:S1P;S2P;S3P;SnP;S1S2S3Sn是S中的部分。所以,一切S都是(都不是)P。,.,24,简单枚举归纳推理要注意提高结论的可靠性,第一,列举的数量越多,考察的范围越广,结论也的可靠程度就越高。第二,注意搜集与前提中的个别事例相反的事例。,.,25,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作用,第一,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并不都是错误的,其中不少是正确的。,第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从列举的个别事例中概括出一性知识,结论的知识往往不只是已有知识的推广,而且还揭示出无数现象之间的普遍性,给我们提供全新的知识,从而达到对普遍规律性的认识。,.,26,第三,简单枚举归纳推理运用起来比较简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运用,如:瑞雪兆丰年等就是运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且运用起来速度快,思维效率高。,运用简单枚举推理时,一定要注意避免“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见书上例子P113,.,27,2、典型归纳推理,典型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典型性对象与某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或因果联系的认识,从而概括出某类所有对象的一般性知识的推理。,.,28,典型归纳推理的公式:S1是(或不是)PS1是S类的典型对象。所以,所有的S都是(或不是)P。见P114例子,.,29,实例:1960年,英国某农场的十万只火鸡和小鸭,由于吃了发霉花生,在几个月内得癌症而死了。后来用这样的花生喂养羊、猫、鸽子等动物,又发生了同样的结果为什么动物吃了发霉花生会得癌症而死呢?1963年,某科学家对发霉花生进行化学分析,发现其中含有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是强烈的致癌物质。因此,他得出结论,动物吃了含有黄曲霉素的发霉花生,就会得癌症。这是一个用典型归纳法进行的推理,它列举了动物类的部分对象,火鸡、小鸭、羊、猫和鸽子吃了发霉的花生而得癌症,但没有简单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而是进一步深入探求吃发霉花生与得癌症之间的因果联系,然后根据这种因果联系作出结论:凡动物吃了含有黄曲霉素的发霉花生都会得癌症。,.,30,典型归纳推理注意:,一、选准典型个体,即个体是同类的典型性代表。二、找准共性特征。,.,31,第三节求因归纳推理,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就是根据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与另一部分对象的因果联系,然后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从思维过程看,也是一种不完全推理。见P115例子,.,32,求因果归纳推理的特征:1、其前提和结论间体现着有关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因而具有重要的认识与思维价值。如116所说的伤害案件的鉴定。2、其结论依然有或然性。如书中例子,.,33,穆勒五法:英国逻辑学家穆勒在逻辑体系中讨论过的五种归纳方法: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34,一、求同法,1.什么是求同法求同法的基本内容: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如果有一个情况是这些场合中共同具有的,其他情况都不同,那么,这一唯一共同的情况就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和结果。如书中P117例子,.,35,求同法的公式是:场合先行(或后行)的情况被研究对象1A、B、Ca2A、D、Ea3A、F、Ga所以,A情况是a现象的原因(或结果)。,.,36,2.运用求同法应注意什么问题,(1)在各个场合中,有无其他相同的情况。(2)被研究现象出现的不同场合至少有两种,而且越多越好,结论越可靠。,.,37,二、求异法,1.什么是求异法求异法的基本内容:在各种条件相同的场合,只有一种情况不同。这种不同的情况只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出现,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场合它也不出现,那么,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便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或结果。见书中118例子,.,38,求异法公式:场合先行或后行的情况被研究对象1ABCa2-BC-所以,A情况是a现象的原因(结果),.,39,2.运用求异法应注意的问题,(1)被考察的场合中是否有其他不同的。(2)在两个场合的不同情况中,是否还包含不相关的其他因素。(3)要注意分析两个场合中唯一相异的情况是被研究对象的整体原因还是部分原因。,.,40,三、求同求异并用法,1.什么求同求异并用法求同求异并用法是指:分别考察两组事例,一组是被研究对象出现的若干场合,称正事例组,一组是被研究对象不出现的若干场合,称负事例组,如果被研究对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只有一种情况相同,而被研究对象不出现的场合中没有这个情况,那么,这个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和结果。见书中P119例子,.,41,契合差异并用法的公式:场合先行或后行的情况被研究对象(1)A、B、Ca(2)A、D、Ea(3)A、F、Ga(1)B、C(2)D、E(3)F、G所以,A情况是a现象的原因(结果),.,42,2.运用求同求异并用法应注意的问题,(1)求同求异并用法是一种独特的方法,不等于求同法和求异法的相加和相继运用。,.,43,1),在求同求异并用法中,正事例组与负事例组相对应的场合,它们除由A情况这一点不同外,其他情况也可以有所不同。但在求同法和差异法的相继运用中,则要求正事例组与负事例组相应的场合,两者之间除有无A情况外,其他情况必须完全相同。,2),求同求异并用法必须是一组负事例场合与一组正事例场合进行比较,而契合法和差异法的相继运用就不一定要求非得有一组负事例场合不可,对于契合法和差异法的相继运用来说,只要有一个相应的负事例场合也就可以进行了。,.,44,(2)正负事例组的具体事例越多,结论越可靠,这是因为考察的事例越多,越能排除偶然性。(3)对于负事例组的各个对象,应选择与正事例组比较接近的条件为好,因为,要比较必须是同一论域的比较。,.,45,四、共变法,1.什么是共变法共变法就在被研究对象发生变化的若干场合,如果其中只有一个情况发生变化着,并根据这一情况的变化而引起另一现象的变化,去确定某一情况是某一现象原因的方法。就是说,如果某一现象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总是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前一现象就是后一现象的原因。见P120例子,.,46,其公式是:场合先行或后行的情况被研究对象1A1、B、C、Da12A2、B、C、Da23A3、B、C、Da3所以,A情况时a现象的原因(结果),.,47,2.运用共变法注意的问题,(1)只能有一个现象变化而另一个现象随之变化,其他的情况应保持不变。(2)两个现象之间的共变关系,常常是有限度的,越过一定的限度,二者的共变关系就会消失。,(3)要区别共变关系中双方的复杂关系。要区别某一唯一变化的情况与被研究现象之间是单向的作用还是双向的作用。,.,48,五、剩余法,1.什么是剩余法剩余法就是在复杂的先行原因中,减去已知的一部分原因,而确定另一部分原因的方法。就是说,已知甲现象和已知乙现象具有因果联系,已确定甲现象的一部分是乙现象某一部分的原因,那么甲现象的剩余部分就与乙现象的剩余部分有因果联系。见P121例子,.,49,剩余法的公式是:A、B、C、D与a、b、c、d有因果联系A是a的原因(结果)B是b的原因(结果)C是c的原因(结果)所以,D是d的原因(结果),.,50,2.运用剩余法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确认复杂现象的一部分(a、b、c)是某些情况(A、B、C)引起的。如果剩余d不可能是这些情况(A、B、C)引起的。如果剩余d情况是这一些现象引起的,那么结论D是d的原因(结果)就不可靠了。,(2)剩余现象与剩余原因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如果是复合的,还要进行探究,不能轻率的得出结论。,.,51,穆勒五法各自的特点见书122页其推论均不具备必然性我们要灵活运用求因果归纳推理方法在涉法思维中具有重大的价值。,.,52,特称预测归纳推理,是指根据过去或当前已知的某些事物对象具有某属性,推测同类事物其他未知的某些(或某个)对象也会具有该属性的推理。如书中P122例子,第四节特称预测归纳推理,.,53,公式:S1、S2、S3Sn具有属性P;S1、S2、S3Sn是S类中的部分对象;Sm是S类的其他对象所以Sm是P,.,54,特称预测归纳推理特征:1、结论和前提在推理对象上的同类性。2、结论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因而结论是或然性的。3、也属归纳推理,但不同于全称归纳,属于在归纳基础上的预测推导。也不同于下面讲的类比推理。(前提是否是同类事物),.,55,提高特称预测归纳推理结论可靠性的要求:一、尽可能增加前提中的推理依据对象,并观察同类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而无反例。1、如果前提依据数量少,则结论可靠性低。(如书上例子)2、如果已知同类对象在某种属性上相反,那么预测结论的可靠性就不可靠。(如书中例子)二、结论中的预测对象与前提中的已知对象应是同类事物。(如书中例子)三、尽可能掌握能够体现已知对象与预测对象的本质特征或规律性的那种共同属性。(如书中例子),.,56,第五节概率与统计归纳推理,一、概率推理概率对某一个事件,我们不仅要考虑它是否可能出现,而且还要考虑它出现的可能性的程度。对一个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程度或可能性的大小作出数量方面的估计,就是概率。,.,57,如:我们在00、01、0299着一个数码放在箱子里。而从箱子里面任意抽出一个数码,某数码被抽出的可能,显然是百分之一,这种对某一数码抽出的可能性的估计,百分之一就是某个数码被抽出的概率。,.,58,概率推理是从某类事件的部分事件中出现的概率推出该类所有事件出现的概率的推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59,一般来说,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实验时,事件A的频率总会接近某个常数,而这个常数就是事件A的概率。见书中概率的三个命题或然必然不可能,.,60,概率推理公式为:S1是(或不是)PS2是(或不是)PS3是(或不是)PSn是(或不是)PS1、S2、S3Sn是S类的部分,考察过得n中有m个是P,其频率为m/n,所以,m/n的S是(或不是)P。见书中例子,.,61,如何应用概率推理,(1)应用概率推理,首先要求推出事件出现的概率,结论的可靠性是以概率的准确性为转移的。,(2)为了把概率求准确,需要扩大考察的范围,增加观察的数量,因为,考察的范围越广,数量越多,结论可靠程度也越高。,(3)概率估计是不断变化的,因为客观物是发展变化的,对概率的估计也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62,二、统计归纳推理,1.什么是统计推理统计推理是根据样本具有某种属性推出某类对象的全体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在实践中,人们考察的对象往往很多,不可能一一加以考察,可以从中选出几个样本加以考察,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出来的那一部分对象(典型的个体),统计学中叫样本。见书中127例子,.,63,其推理公式:S类对象的样本中百分之几具有属性P所以,S类对象的样本中总体中百分之几都具有属性P,.,64,2.运用统计推理应注意的问题(1)样本的统计平均数。如书中例子(2)样本的代表性。选取样本的原则:量多原则、随机原则、分层原则,.,65,第七章归纳逻辑(下),.,66,实例:曹冲为什么能想出称象的办法?史书三国志记载:东汉末年,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它的重量,可是当时没有这么大的衡器。文武百官绞尽了脑汁也没想出好办法,但曹操六岁的小儿子曹冲却出了个好主意:把象牵到船上,水在船帮浸到哪儿,就在哪儿刻下记号,然后牵出大象,装上石头,直到船身下沉到刻了记号的地方为止,再把石头分批过秤,石头重量的总和就是象的重量。,.,67,这个思维过程运用了一个类比推理。曹冲发现,不同的船装上不同的物体,船体便会排水下沉,而造成船体下沉只有唯一的共同情况:有重量压在船上。所以,重物压在船上是船体下沉的原因。这运用的是求同法。曹冲还发现,在同一船上,载物重量不同,船体吃水就不同,载物越轻,吃水越浅,载物越重,吃水越深。所以,载物轻重是船体吃水深浅的原因。这运用的是共变法。求同法、共变法都是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曹冲对求同法和共变法的运用揭示了载物与船体下降、载物轻重与船体吃水深浅之间的因果联系,这就为他把船上的石头和船上的大象相类比,由它们使船体下沉的程度相同,推出它们的重量也相同,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依据。由于他进行类比的两对象(石头与大象)所具有的共同属性(都使船体下沉,并使船体吃水深浅相同)与推出属性(石头、大象的重量)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后者是前者的原因),所以,结论具有充分的可靠性。,.,68,中国古代笑话集雅谑记载,有个人的母亲,笃信佛,一天到晚念“南无阿弥陀佛”。于是有一天,这个人一早起来便喊:“妈!”母亲答应了他。过一会他又喊:“妈!”母亲又答应了他。可这个人还是没完没了地喊。母亲终于被喊烦了,便没好气地说:“不在!不在!你烦呀不烦?”这个人笑着说:“我才喊了您几声,您就不高兴了。那阿弥陀佛每天不知被您喊多少遍,不知他该怎样发脾气呢!”请问:文中儿子是如何运用逻辑知识劝说母亲的?,.,69,第一节类比推理,一、什么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似或相同的特点,从而推出他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形式。如书中P133例子,.,70,类比推理的公式:对象属性Aa、b、c、dBa、b、c所以,Bd,.,71,类比推理的特点(1)类比推理具有跨域性和跳跃性。(2)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区别于归纳和演绎(如书中134的例子)。(3)结论不具有必然性。(4)类比推理不同于比较。类比含有推理的成分(如134页例子),.,72,类比推理的类型:1、肯定类比,即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存在某些相似的属性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是相似的。对象属性Aa、b、c、dBa、b、c所以,Bd见书中例子,.,73,肯定类比用于刑事侦查:连续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方法、作案时间、手段、目的、动机等都有一定的规律和相似之处。用于法律适用:甲案和乙案相似,某规范适用于甲案,也可以适用于乙案。审理案件没有明确具体法规时,用相类似的法规。,.,74,2、否定类比(负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存在的某些属性的相异而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是相异的。(如P135)公式:对象A具有属性a、b、c、d对象B不具有属性a、b、c所以对象B也不具有属性d,.,75,实例张举烧猪断案在三国的时候,有一个县令,叫张举,他碰到一个案子,就是怀疑一个妇人把她丈夫给弄死了,这个时候为了鉴别,因为是个火场,为了鉴别这个人是不是火烧死的。他就在现场烧了两堆火,弄了两头猪,一头猪是杀了死的,一头猪是活的,这两头猪在火里头烧,烧完了以后,拿来对比。一拉开这个死猪嘴里边气管里边全是干干净净的,那个活的猪,喉头气管里头就都是烟灰,烧烫伤。张举进而验尸,发现死者口中无灰,由此认定死者不是被火烧死,而是死后被焚的。虽然实验做得有点残忍,但是他这种科学的验证方法是很值得借鉴的,.,76,张举烧猪断案,综合使用了多种逻辑推理:1差异法甲猪:活猪,用柴草焚烧,死后口中有灰;乙猪;先杀死,再用柴草焚烧,死后口中无灰。所以,猪被烧死是口中有灰的原因。2类比推理猪是生物,被火烧时大吼大叫,死后口中有灰;人是生物,被火烧时大呼大叫所以,人被烧死后,口中有灰。3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如人被烧死,则口中有灰;死者口中无灰;所以,死者不是被烧死的。4不相容选言推理死者或被烧死,或是死后被焚;死者不是被烧死;所以,死者是死后被焚的。可见,张举烧猪之所以能断案,正是赖以各种推理形式的综合运用。这也说明了逻辑是法律的好帮手。,.,77,3、中性类比中性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同而在另一方面的差异,在平衡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差一点的基础上,依据关键的相同或相异要素,推出两个(或两类)对象在其他方面的相同或相异的结论。如p136例子公式:对象A具有属性a、b、c、p、q、r;还有x对象B具有属性a、b、c;不具有属性p、q、r所以对象B具有(不具有)属性x,.,78,中性类比在判例法中的作用非常显著。此推理用于法律案件中需三个步骤:1、认识一个权威性的基点或判例;2、在判例和问题案件间识别事实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判断在事实上的相同点还是不同点尤为重要,并因此决定是依照判例还是区别判例。,.,79,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1)尽可能多地寻找比较两类比对象的相同或相似属性。(前提中相似属性愈多,结论可靠性愈大)(2)尽量找出类比对象的本质属性或接近本质属性的类比进行类比。(前提如是本质属性的相似,结论更具可靠性)(3)尽可能查证分析两类比对象间的差异性,防止忽视重要差异而犯“机械类比”的错误。如书上例子,.,80,使用类比推理应注意:,1.由于类比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所推出的结论只是与类比物的属性相似而不是完全相同,一般不能作为直接证明或直接解释的手段。,2.在具体思维过程中,应当综合运用各种推理方法,把它们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结论的可靠程度。,.,81,3.将类比推理和修辞学上的比喻区别开来,比喻是帮助人们加深对事物的认识,而不是推出新的结论。类比推理是有已知推出未知,使人们获得新知识。,4.为了更好的运用类比推理,加深主体自身的科学修养、哲学修养,在运用类比推理时不能离开科学知识和辩证法思想的指导。,.,82,笑话:哥哥正在看一本小说,弟弟走了过来。弟弟:你在看什么书?哥哥:托尔斯泰的复活。弟弟:真巧,我这几天也在看托尔斯泰的小说,书名叫苦难的历程。哥哥:噢,你说的那是阿托尔斯泰,人们都叫他小托尔斯泰,复活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被人们称为老托尔斯泰,他们可不是同一个人。弟弟:咳!原来我把父子俩当成同一个人了!哥哥:我并没有说他们是父子俩啊!弟弟:这还用说吗!基督山伯爵的作者是大仲马,茶花女的作者是小仲马,他们不就是父子俩吗?哥哥:,.,83,在司法实践中运用类比推理的作用,可以培养司法类推能力,一是通过相似点类推事物未知特性的能力。19世纪30年代,英国商人威尔斯以与冯灿的茂隆皮箱商行订购的皮箱中有不是皮的木料为由,向香港法院起诉,蓄意敲诈冯灿。针对这种情况,冯灿的律师罗文锦取出口袋的金怀表,高声问法官:“请问这是什么表?”法官答道:“这是金表,可是这与本案有什么关系?”罗文锦高举金表,面对法庭上所有的人说:“有关系。这是金表,没有人怀疑是吧?但是,请问,这块金表除表面镀金之外,内部的机制都是金制的吗?”旁听者同声议论:“当然不是。”罗文锦继续说:“那么人们为什么又叫它金表呢?”稍作停顿又高声说:“由此可见,茂隆行的皮箱案不过是原告无理取闹、存心敲诈而已。”原告理屈词穷,法庭最后以威尔斯诬告,罚款5000元结案。,.,84,皮箱诉讼案的法庭辩论中,卖方律师在反驳中所使用的就是类比推理:表的外表有金,内部含有不是金的材料,但却是金表;箱的外表有皮,但也含有不是皮的材料;,.,85,二是寻找相同点,并案侦查的能力。由已知推未知,有助于启迪思想、打开思路、触类旁通。实例:电视剧陀枪师姐中就有这么一个案件:在1个月内,香港城区连续发生4起恶性强奸案,重案组接受调查后,发现这些案件十分相似;作案者都戴着一个魔鬼面具;作案手法都是先尾随受害人,然后用粗暴手段殴打受害人,直到受害人昏迷过去之后实施强奸;受害人在案发前都曾坐出租车;受害人都是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根据这些相同点,侦察人员认为,这4起案件极有可能是同一人所为。侦察结果表明,这些案件果然都是由一个患有人格分裂症的人所为。,.,86,以上就采用并案侦查的方法,即把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几起相同性质的案件,认定为同一个作案人所作的案件而展开的侦破活动。这种破案方法的理论基础其实就是类比推理,可用以下公式表示:A案有a(如作案时间)、b(如作案地点)、c(如作案手段)、d(如作案工具)的特征,并有e(某犯所为)的属性;B案也有a、b、c、d的特性所以,B案也有e(某犯所为)的属性。运用这种方法,一旦侦破一个案件,常常可以一举突破一连串案件,大大提高侦察工作的效率。,.,87,三是建立模型,模拟真相的能力。侦察工作中的模拟试验相当于自然科学中的模拟试验,即用模型代替原型,通过模型间接地研究原型的规律。在刑事侦察中运用类比推理做侦察实验,有助于侦察人员真确认识案件中的某些关键情节。,.,88,案例:70年代初,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一位名叫艾丽丝.西格的妇女从她的61米高的房顶阳台上落地身亡。邻居都认为她是忍受不了丈夫经常的殴打而跳楼自杀的,警方也准备听信这种说法。那位丈夫却声称妻子的死是一次意外。“她当时正在摆弄出了故障的空调”,他说,“从阳台栏杆上失足坠楼”。后来警方获悉西格先生是他妻子10万美元保险单的受益人,而且如果当事人自杀,保单将失效。于是他们不得不展开深入的调查。一位法庭科学家根据那位48岁妇女的身高和体重,动手做了几个一模一样的家人模特,又安排了一台摄像机。那几个假人模特分别被从那座阳台上跌下、推下和扔下。摄像机摄录的结果表明,假如西格夫人是因意外坠落,那么她的身体落地后距离楼房的墙脚不会超过3.2米;假如她是自己跳下去的,那么这个距离不会大于4.3米。而事实上,她的尸体被发现时离楼房有5米。面对这个证据,她的丈夫不得不供认是自己在酒后的逛怒状态下把妻子从阳台上扔了下去。,.,89,在这个案件中,迫使那位丈夫招供的诀窍,就是使用模型类比推理,通过模型坠楼的情况来说明真人坠楼的真实情况。,.,90,第二节溯因推理,一、什么是溯因推理溯因推理是一种特殊的推理形式,它是从结果(或某一特征)去推测原因或者从推断推测理由的推理。,.,91,例1某地发生一件碎尸案,在案发一星期内,在10个现场,发现女人的骨、肉共40块,包括头、肩胛、左手、左脚等。经验证,已获得的尸块占人体总重量的2/3。侦查人员依据医学、解剖学等知识,对被害人作了以下推断:被害人是女性;被害人年龄约1920岁;被害人可能是青工或下乡知青;被害人未生育过孩子;被害人体较胖,身高不超过155厘米。,.,92,侦查人员的推是过程为:1碎尸有女人头颅,如果是女性,才是女人头颅;所以,被害人是女性。被害人智齿已萌生,当地青年1920岁时才长智齿,所以,被害人年龄约为1920岁。被害人皮肤细白,手指较尖,手脚无老茧,如果是重体力劳动者,则骨骼粗壮,手脚有老茧,所以,被害人是青工。侦查人员对被害人作的上述一系列推断,运用的就是回溯推理。后来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也证实了这些推理的结论是符合实际的。,.,93,例如;医生对于发烧的患者往往作出这样的诊断:如果患者是患了重感冒,那么他就会发烧。所以发烧的患者可能患了重感冒。溯因推理的逻辑形式为:H待解释的观察陈述HE猜测性假说可导出观察陈述H被猜测的理论成立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区别见书上139页。其结论具或然性,.,94,案例分析:某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