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界定、困境、超越.doc_第1页
现代性:界定、困境、超越.doc_第2页
现代性:界定、困境、超越.doc_第3页
现代性:界定、困境、超越.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性:界定、困境、超越任端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摘要:现代性指称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社会特质,它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庞大的现代性体系中,理性是其逻辑始基,而自由市场的发展是它整个体系形成的重要动力。但是现代性并没有实现启蒙思想家所希望的人的解放。人类在此忍受着种种痛苦和煎熬,日益破败的生态、资本和技术对人无以复加的统治和前所未有的高风险社会的形成成了现代人挥之不去的阴影。这迫使学者们积极的探索超越现代性的道路。而共产主义经过一百多年的检验,它仍是未来社会的最高价值选择。但此共产主义并非民族国家践行的共产主义,而是那个“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社会。具体在超越现代性的道路上,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应保持开放的态度。关键词:现代性;理性;困境;超越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无尽的疲乏。”2009底召开的哥本哈根论坛可谓是赚足了全球的眼球,可是正如这句为它改编的流行语所说的那样,论坛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它只剩无尽的分歧和争吵。但是不可否认,气候变暖成了全球所共同关心关注的问题。与之相适应的是,人类正在经历对自身生存困境的反思。这一生存困境正是现代性的困境,正因为如此现代性的问题成了当今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笔者也试图拨开层层迷雾,努力去看清现代性的实质以及当前我们面临的现代性困境,并试图探索超越现代性的道路。一、 现代性的界定现代性的概念是一个富有争议、迷雾重重的概念。正如伊夫瓦岱言:“现代性概念正像它所表示的既复杂又矛盾的现实一样,一直不明不白。”1(P2)学者们在研究这个问题是也感到颇为困难,似乎已经认清了什么是现代性,可是当要用一个确定的命题来概括它时,有感觉到无从下手。“现代性这一概念就像其他一些与时间有关的概念一样,我们认为能马上回答这个问题;但一旦我们试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意识到,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需要更多的时间。”2(P1)但是每一个现代性研究的学者都试图去打开这潘多拉的魔盒,真正看清现代性的真实面目。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或工业社会的缩略语。”3(P69)他说:“现代性是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4(P1)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利奥塔则认为:“资本主义是现代性的名称之一。”5(P149)西方马克思主义著名学者哈贝马斯认为:“黑格尔开创了现代性的话语。他首先提出了现代性的自我批判和自我确证的问题。”6(P59)黑格尔的确是对现代性作了详细的阐述。在他看来,现代是一个决心与传统社会决裂的时代,它大胆的抛弃了前现代蒙昧的信仰,将一切置于理性之下审视、批判。现代也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时代,而是一个运动变化、生机勃勃的新时代。他在精神现象学中热情洋溢的宣告:“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新时期的降生和过渡的时代。人的精神已经跟他旧日的生活观念与观念世界决裂,正使旧日的一切葬入过去而着手进行他的自我改造。成长着的精神也是慢慢地静悄悄地向着它新的形态发展,一块一块地拆除它旧有的世界结构。”7(P6)笔者以为,现代性指称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社会特征和本质,这些本质和特征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一个对现代社会人类存在状态进行抽象概括的总体性概念,自启蒙运动以来,现代社会弘扬的科学、理性、民主、法治,追求个人的自由解放等等,都是现代性所囊括的精神特质。而自大革命以来,现代社会孜孜不倦追求的自由市场、宪政国家、责任政府等,也是现代性所涵盖的制度性维度。而其中理性是最关键的元素,从它可以推演出整个现代性社会的全部生活。启蒙运动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思想解放,它高扬理性蔑视愚昧,一切的社会事物都必须经过理性这条准绳的衡量。从思想上的理性主义发展到政治上的民主、自由,最后又在社会社会的各领域提出公平、正义的要求以及人的解放的要求。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早期自由经济发展的要求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可以说,理性是自由经济的理论抽象,自由经济是理性的物质实体,两者互为表里,共同促成了现代性社会的“脱域”。即“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 。”4(P18)吉登斯用“断裂论”概括了现代性社会与前现代社会的不同特质。他说:“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形态。”4(P4)现代性社会作为从传统社会“脱域”出来的社会生活模式,它必然存在一些前现代社会所不具有的特质,笔者以为以下两点在现代性的体系中是最为重要的:第一,理性是现代性社会的逻辑始基。在现代性社会,传统的原则、经验再也不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依据,人们行为的依据是个人的理性。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不再依据以往流传下来的教条判断,理性成了最终的裁判官。当传统的原则与理性的判断不一致时,理性的逻辑推演结论就最终的答案。不仅如此,人们还通过自身的理性,对实践中经验进行总结,形成“反思性的知识”。再通过对这些理论的运用建构了整个现代性社会。可以说现代性社会是理性建构的结果,最显著的标志是现代社会的专家系统的形成。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专家的依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任何问题都得求助于相关领域的专家。人们前所未有的感觉到自身在现象世界面前的无力。第二,自由经济的发展是现代性体系建构的重要动力。现代性最初在欧洲的产生,就是因为自由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开拓市场就得打破封建庄园的割据,要获得买卖的平等地位和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就必须打破宗教神学对人束缚,正是在这样的斗争中诞生了现代性。现代性诞生以后,自由经济也充当了现代性的先遣队。商品销售所到之处,现代性的组织模式也随着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生活模式。“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8(P276)资本和工业大规模生产的结合更是以巨大的推动力改变了全人类的生存状态,同时它也使全球迅速同质化为现代性的社会。而自由经济创造出来的独立人组成了现代性特有的组织模式市民社会。在这里自由、平等、民主、自治成为全体公民的共识,传统的控制型专制国家也丧失了它继续存在的合法基础,不得不被新兴的法治国家所代替,而这类国家实质是一切权力归全民所有。二、 现代人面临的现代性困境启蒙运动以来,在科学、理性、自由、民主精神的引导下,现代性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文明成果。就连现代性最激烈的批判者卡尔马克思也不否认这样一个事实:“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有多、还要大。”8(P277)现代性虽然把人类从中世纪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社会生产水平获得极大的发展,物质文明成果极其丰富,但是它也没有真正实现人的完全解放,使人获得了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类从中世纪的囚牢中逃脱出来,又钻入了现代性的牢笼。吉登斯痛心疾首的质问:“现在我们怎么会生活在一个如此失去了控制的世界上,它几乎与启蒙思想家的期望南辕北辙?为什么甜蜜理性(sweet reason)的普及并没有创造出一个我们能够预期和控制的世界?”4(P133)笔者以为,现代人主要面临的现代性困境,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其一,生态破坏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沉痛代价。人对自然开发力的提高,在为人类创造丰富物质文明的同时,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如马克思所说:“这种异化也部分地表现在:在另一方面产生着需要的牲畜般的野蛮化合最彻底的、粗糙的、抽象的简单化,甚至对新空气的需要在工人那里也不再成其为需要了。人又退回到洞穴中,不过这洞穴现在已被文明的熏人毒气污染。光、空气等等,甚至动物的最简单的爱清洁习性,都不再成为人的需要了。肮脏,人的这种腐化堕落,文明的阴沟,成了工人生活要素。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活要素。”9(P133-134)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生产水平不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小,人类社会在理论和实践上仅仅是被看作自然的延伸。在现代社会中,人类以巨大的生产能力将自然资源改造为人类生产生活的资料。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成了这个时代司空见惯的常事,甚至为了从生产中获取利益,刺激消费也成了惯用伎俩。起源于美国的消费主义的文化潮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成了这个时代最受追捧的文化。法国学者德博尔将这样的社会现状概括为“景观社会”。而另一位法国学者鲍德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中谈到:“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10(P1)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演变为了开发与控制的对立关系。人类近五十年来对自然界的破坏超过了人类史以来二十万年的破坏。气候的变化成了当今全球最大的议题,资源的枯竭与普遍的污染是人类当前面临的最大的危机。其二,人的异化成了现代人普遍的生存状态。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认为:“异化不仅被定义为人在外部物质世界或不确定的主体性中丧失他自己,它首先应该被定义为个体在客观化和主观化进程中的分裂,即两者统一的破坏。”11(P10)卡尔马克思在其早期名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最早提出了现代性社会中人的异化的问题。“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没,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了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9(P93)在现代社会中,工人生产的越多,他占有的越少;工人生产的社会财富越多,他就越贫困。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但不为工人享有,却反过来成为统治工人的异己力量。卢卡奇也谈到:“物化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必然的、直接的现实。”12(P197)启蒙运动的两大核心精神是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但是在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人文主义在完成了反封建斗争的任务后逐渐被人们淡忘,而理性主义也在资本和利益面前丧失了价值判断力,沦为了工具理性。人类又不得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置身于资本和技术的奴役之下,成为物统治的对象。 其三,现代社会是高风险社会,现代人置身于前所未有的风险环境中。“风险(包括活动的许多不同形式)被非专业人士普遍承认为风险,这个事实是现代世界和前现代世界发生断裂的一个主要标志。”4(P113)人类首先面临的风险是战争的风险。人类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现代社会的20世纪。因这两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超过了以往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现代社会发生战争的重要原因是资本在谋求扩张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冲突。“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8(P275)核威慑既是当今世界总体和平的有力保证,也是对和平的最大威胁。虽然“核冬”的概率很小,但是当今的最大安全风险。现代人置身于高风险社会的另一个原因是现代性的脱域机制。它使具体的个人和团体失去了对事物的控制,这样的机制越具有全球性,这样的表现越明显。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公众对美国的金融丧失了信心,导致了金融系统的崩溃,它又进而拖垮了美国经济。经济的疲软使美国人失业增加,钱包干瘪,购买力降低,从国外的进口也必然减少。而中国的出口企业们因为出口减少不得不大批裁员,失业农民工回到西部的老家,因无所事事导致了当地犯罪率的猛增。有的企业主对出口振兴失去信心就变卖企业,把钱投入股市楼市,导致了实体经济萎缩的大背景下股市楼市的诡异疯长。2007年的中国股市就属于这种情形。“核战争的可能性,生态灾难,不可遏止的人口爆炸,全球经济交流的崩溃,以及其他潜在的全球性灾难,对我们每个人都勾画出了一幅令人不安的危险前景” 4(P110)三、 超越现代性的选择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遭遇的现代性困境,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思索如何走出现代性的困境,如何超越现代性。中外学者也都在积极的探讨这个历史之谜的答案。哈贝马斯提出了建立新的“交往理性”,他将“交往理性”作为重构现代性的理论基石。罗尔斯则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提出用“公共理性”来补充传统的个人理性的观点,他认为这是摆脱现代性困境的出路所在。而法国著名思想家、当代生态哲学和生态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安德列高兹认为超越现代性的困境的办法就是为现代性“划定界限”。“我希望证明现代化具有本体论和存在论的界限,证明这些界限只有伪合理化、非理性的手段才能加以突破,而正是这种伪合理化、非理性的手段,使合理化走向了反面”,所以他认为“这里我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给我们能加以现代化的领域划定界限。”13(P2)国内的学者也积极的探索超越现代性的路径选择,提出了不少很有见地的看法。丰子义教授认为,摆脱现代性的困境,一是不能停留于文化的批判,而应侧重于根基性批判和整体性批判;二是不停留于自反、内省,而是突出现实的批判与改造;三是不是对现代性的外在超越,而是内在超越。所谓内在超越,即是不抛弃现代性的总体框架,而是正视现代性的内在矛盾,通过解决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以实现现代性的正常发展。14学者们在探讨这些超越现代性的路径选择时,提出的这些备选方案,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也是大有裨益的。当我们在面对未来社会的组织模式的选择时,会常常感到企图在我们脑子里臆造一个未来新社会的困难。连最一流的学者在谈论这个问题时,总是慎之又慎,惜字如金。笔者以为,在未来超越现代性社会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坚持以下两点:第一,共产主义仍然是超越现代性的价值选择。一般认为,共产主义的思想早已有之,但是对共产主义作出了科学阐述的是卡尔马克思。虽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并非字字真理,但是他抓住的共产主义最核心的价值,他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8(P294)。但是这个共产主义社会并非后来在民族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体制企图将整个国家体系统一控制于中央政府,而实践证明并仍在极个别民族国家继续证明,这一社会是僵死的社会。而吉登斯所构思的后现代性社会似乎更能诠释马克思的这一价值理想。其社会轮廓如下图所示:4(P143-144)超越匮乏型体系多层次民主参与技术的人道化非军事化协调的全球化、社会化的经济组织、关注生态体系、对战争的超越第二在探索超越现代性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保持开放的态度,要防止独断论和极端主义。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会批驳某个理论的荒谬、无知,被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我们本身又是多么的武断。社会本身是一个有机体,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系统都是相互关联、相互牵制。诸如上文所述的超越思想,在其各自的论证上都是合符理性的,但是企图原原本本的将某一理论应用于实际而排除企图观点的有效性,往往会事的其反。要么会陷入文化浪漫主义的泥淖,要么就走向经济决定论极端。在社会科学领域,唯一的确定无疑的标准答案是鲜有的。这就提示我们在超越现代性的问题上,既要看到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博采众家之长,保持开阔的研究视野,逐渐地建构起超越现代性的系统理论。在实践上,我们也不能认为阶级斗争是现代性的唯一出路或是政治民主化是必然选择。利益集团的博弈、市场机制的健全、经济利益的公平分配、政治民主化的斗争、法治国家的建构、工具理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