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徽省学业水平测试生物模拟试题(十四).doc_第1页
2012年安徽省学业水平测试生物模拟试题(十四).doc_第2页
2012年安徽省学业水平测试生物模拟试题(十四).doc_第3页
2012年安徽省学业水平测试生物模拟试题(十四).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安徽省学业水平测试生物模拟试题(十四)必修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保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湖泊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稻田中所有的稗草是一个种群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密度的大小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A B C D2小丑鱼居住在海葵的触手之间,这些鱼可以使海葵避免被其他鱼类食用,而海葵有刺细胞的触手,可使小丑鱼免予被掠食,丽小丑鱼本身则会分泌一种粘液在身体表面,保护自己不被海葵伤害。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 A种内互助 B竞争 C寄生 D互利共生3脊椎动物在自然界长期存在的基本单位是 ( ) A个体 B雌雄成对 C种群 D群落4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种群处于衰退期 B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 C种群死亡率超过10% D群落结构太复杂5某同学在一块菜地上取样调查菜粉蝶幼虫的种群密度,经查4个样方的种群数量分别是20、16、2、8(单位为只每平方千米,以下同)。该菜粉蝶幼虫的种群密度为 ( )A44 B16 C20左右 D11左右6分析右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 A进行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是C时期 BCD段种群数量仍在增长 C该种群数量在E点达到K值 DB时期是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时期,种群数量在K/2左右7按一对夫妇一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 )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8,鲢鱼、鳙鱼吃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活在水域上层;草鱼吃水草,生活在水域中层;青鱼吃螺、蚬,生活在水域底层。这些鱼的分布体现出 ( ) A种群的水平结构 B种群的垂直结构 C群落的水平结构 D群落的垂直结构9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10下列各项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 ) A海南岛的一个热带雨林 B大兴安岭的一个红松林 C无菌培养基上培养的一个大肠杆菌菌落 D一个专门培养香菇的大棚11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闯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12采取下列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C增加适宜的物种数目 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13某些生物具有撕扯肉食的尖锐牙齿,这些生物多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 A分解者 B初级消费者 C生产者 D次级消费者14,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 A仅限于自养生物 B仅限于绿色植物 C全部自养生物和部分异养生物 D全部的绿色植物、细菌和真菌15在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交界处有一过渡区,这一过渡区中生物特点与相邻两个生态系统相比较 ( ) A动物种类少 B动植物种类多 C植物种类少 D寄生动物多16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 ( )A提出假设观察研究对象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和修正 B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合理假设检验或修正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C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合理假设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或修正 D观察研究对象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迸行表达检验或修正提出合理假设17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18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 ) 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19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 ) A绿色植物接受光刺激 B蛾类具趋光性 C狗能通过尿液找到来路 D孔雀开屏20下列哪一项描述的是一个完整的食物链 (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 C兔吃草,狗吃兔 D猫头鹰吃老鼠和小鸟21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固氮微生物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22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阳光、空气、水4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 ( ) A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B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C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将逐渐增大 D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23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具备的正确砚点是 ( ) A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效益 B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大力扩大耕地面积 C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 D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24在野生植物中提取的青蒿素是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这一功能体现了野生生物的 ( ) A直接使用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 DA与B的总和25下列哪一项不是自然保护的好办法 (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保护森林、草原和野生动物C有计划地合理地利用资源D禁止采伐和捕捞第卷 (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l0分)棉铃虫是危害棉花生长的害虫。过去,采用农业防治的方法,效果并不理想。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利用金小蜂防治棉铃虫效果很好。金小蜂将卵产在棉铃虫茧中的蛹体内,使蛹不能发育为蛾,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请分析:(1)金小蜂与棉铃虫之间的关系是属于。(2)棉铃虫为保护自己,在化蛹前先结茧,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这是棉铃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形成的特征。(3)当金小蜂卵产在“作茧自缚”的棉铃虫的蛹体内时,茧不但不能保护蛹,反而成了束缚蛹的“枷锁”,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 (4)采用“以虫治虫”生物治虫的主要意义是。27(12分)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请根据相关调查材料回答问题。 左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右上A、B图中能反映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是。这种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和。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型。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因为在此水平。28(12分)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据图回答:(l)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处(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4)化学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途径产生CO2。29(16分)探究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1)实验材料和用具:试管架、4支试管、铝箔4张、光源、2只田螺、2枝金鱼藻、50mL量筒、去氯的H2O、pH试纸。 (2)实验步骤 将试管编号为AD放在试管架上。 用量筒取等量的去氯水注入每支试管。 a试管A什么都不加, b试管B放一只田螺, c试管C放, d试管D放。 用pH试纸测定每支试管中的pH并记录。 ,将试管全部放在适宜的光照下。 每20分钟测定一次4支试管中的pH,共测8次。(3)实验结果与结论 试管ApH无变化,它所起的作用是。试管BpH,试管CpH,试管DpH无变化(或略有上升)。 由以上实验分析知碳在生产者相消费者间通过和(生理活动)进行转化,即在生态系统内进行循环。 参考答案125DDCADDBDACCCD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