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pg5雜散電流防護5.1 一般規定5.1.1 開工前應復核雜散電流防護排流鋼筋及防護測點設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5.1.2 所有端子連接前應清除表面附著物。5.1.3 電纜保護管端頭應密封防潮,電纜敷設前應進行絕緣試驗。5.1.4 電纜敷設應符合本標準第3.2.13規定。5.1.5電纜終端頭與中間接頭製作時,應嚴格遵守製作工藝流程,操作人員應具備操作資格。5.2 測防端子連接主控專案5.2.1 檢查測防端子預留情況,設置位置及端子引出方式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2.2 連接電纜型號,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檢查品質證明檔。5.2.3 電纜芯線與接線端子壓接牢固,接線端子與測防端子連接可靠。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一般專案5.2.4 所連接測防端子間距較大(80cm),需對連接電纜整理和固定。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3 參考電極及監測裝置安裝 主控專案5.3.1 參考電極及監測裝置應無銹蝕或機械損傷,規格、型號及安裝位置應與設計要求相符。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核對設計檔及觀察檢查。5.3.2 監測裝置接地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本體接地可靠。二次回路接線正確,連接可靠。所有安裝元、器件應符合設計要求,動作可靠,固定牢固。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核對設計檔檢查。5.3.3 參比電極安裝地點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位置與對應測試端子之間距離不應超過1m範圍,安裝孔直徑應不小於60mm,深160mm。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5.3.4 參考電極材質應為氧化鉬,在埋設前應在水中浸泡不少於24小時。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3.5 參考電極安裝時不應和結構鋼筋接觸,嚴禁撞擊其他剛硬結構物。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一般專案5.3.6 參考電極埋設填充物封閉及引線固定,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3.7 引線固定將參考電極引線傳穿入玻璃鋼管,並用管卡固定。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3.8 參考電極安裝完畢,道床表面和隧道側牆表面應處理平整。 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3.9 監測裝置表面塗層應完整,盤面清潔。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4 感測器、轉接器安裝主 控 項 目5.4.1 感測器、轉接器安裝地點、固定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高度在軌面以上1.2m-1.5m之間。 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5.4.2 感測器、轉接器應安裝牢固可靠端正,不得侵入限界。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一 般 項 目5.4.3 感測器、轉接器支架應安裝水準、牢固可靠,支架防腐措施良好。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5.4.4 參考電極端子和測試端子與連接引線、感測器與轉接器連接通信電纜均應連接可靠。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5 排流櫃安裝主 控 項 目5.5.1 排流櫃運達現場應進行檢查,其品質應符合下列規定:1 設備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規定。2 設備表面油漆塗層完整,無銹蝕及損傷等缺陷。電器產品規格、型號與原理圖規定一致。產品背面接線圖與設計原理接線圖經核對互相一致。3 設備上安裝元、器件應完好無損、固定牢靠,二次回路接線正確,連接可靠。4 各種接線端子排列順序及絕緣間隔與端子排接線圖一致。5 二次回路串接熔斷器,其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且導通檢查良好。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5.2 櫃體安裝位置應正確、排列整齊,電器功能標籤齊全,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5.2規定; 排流櫃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表5.5.2 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檢驗方法範圍點數1排流櫃安裝允許偏差mm每米垂直度1.5每個設備2吊線、鋼尺檢查盤頂平直度相鄰兩盤2塞尺、鋼尺檢查成排盤頂部5拉線、鋼尺檢查盤面平整度相鄰兩盤1塞尺、鋼尺檢查成排盤面5拉線、鋼尺檢查盤間接縫2塞尺檢查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5.5.3排流櫃中二極體元器件、分流器、負荷開關、快速熔斷器、可調電阻等型號、規格應符合設計規定。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5.4 排流櫃中負荷開關動作靈活,準確可靠,觸頭接觸緊密,傳動部位無卡阻現象。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操作檢查。5.5.5 排流櫃安裝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排流櫃應採用絕緣法安裝,安裝後對設備外殼進行絕緣試驗,絕緣電阻不小於50k。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測。5.5.6 排流櫃本體接地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採用絕緣法安裝排流櫃經框架保護接地。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5.7 排流櫃功能性試驗合格,專案應符合設備採購合同規定。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查閱試驗記錄。5.5.8 KDPL-1型智能排流櫃控制器與變電所綜合自動化(PSCADA)系統主控單元介面應符合設計要求;且具有下列功能:1 即時檢測快速熔斷器開關狀態,顯示被測電流和電壓工作狀態;2 報警信號(當地/遠方)。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試驗檢查。一 般 項 目5.5.9 排流櫃與基礎連接應固定牢固,所有緊固件應防腐處理,櫃內清潔、無雜物。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5.10 櫃內母線與母線、母線與電氣接線端子用螺栓搭接時應緊密,連接螺栓應採用力矩扳手緊固,其緊固力矩應符合產品說明書要求,無要求應符合表5.5.10規定。 鋼制螺栓緊固力矩值 表5.5.10螺栓規格(mm)M8M10M12M14M16M18 M20 M24 力矩值(N.m)8.810.817.722.631.439.651.060.878.598.198.0127.4156.9196.2274.6343.2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緊固檢查。5.5.11 排流櫃上標誌牌、標誌框齊全、清晰、正確。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5.12 二次回路允許採用線槽或線把佈線形式,接線方式應根據設備實際情況分別採用插接、焊錫連接及壓接端子連接;當採用壓接端子連接方式時,壓接端子規格應與導線規格匹配,壓接牢固;二次回路接線固定牢靠,排列整齊;回路編號正確、字跡清晰。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5.13 二次回路配線應滿足以下要求:1 端子號清晰、牢固;2 每個接線端子同一側所接芯線不得超過兩根。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6 測量電纜敷設主控專案5.6.1 電纜規格、型號、長度及敷設路徑、終端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6.2 電纜與設備連接電纜正確,固定牢靠,絕緣良好。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6.3 電纜端頭標誌應符合國家施工規範要求,各帶電部位應滿足相應電壓等級電氣距離規定。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5.6.4 二次接線正確,連接可靠。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一般專案5.6.5 測量電纜在橋架上敷設不宜超過2層,應排列整齊,綁紮牢固,標誌清晰。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6.6 二次回路接線標記端子規格統一,字跡清晰,方便查驗、校對。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6.7 在電纜易破損部位應對電纜進行防護。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6.8 相關電纜敷設要求應滿足本標準中第3.2.13條。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6.9 雜散電流防護設備定向連接線截面應符合設計要求,且不得小於35mm2,鋼軌焊接應符合信號專業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5.7 雜散電流系統測試主控專案5.7.1 雜散電流系統測試應符合以下要求:a)雜散電流防護測試應按照國家行業標準CJJ49-92地鐵雜散電流腐蝕防護技術規程中規定有關專案進行。b)測量使用儀錶應滿足國家行業標準CJJ49-92地鐵雜散電流腐蝕防護技術規程中有關規定;檢查數量:在每個區段內。檢測方法:查看測試記錄。5.7.2 雜散電流系統測試應滿足下列規定:a)設備本體各項功能應達到設計要求;b)排流網測防端子連接可靠,排流回路暢通滿足設計標準。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試驗、觀察檢查。5.7.3 雜散電流檢測系統調試應滿足設計規定:a)測量功能測試正常:b)通信功能測試正常;c)計算功能測試正常;d)現實功能測試正確;e)資訊報警測試正確。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試驗、觀察檢查。6 接 觸 網6.1 一 般 規 定6.1.1 接觸網設備、材料運達現場應進行檢查,其外觀品質、技術檔應符合設計及相關標準規定,經檢驗合格後使用。 6.1.2接觸網施工前應按施工設計圖對懸掛點進行定測,縱向測量應以正線鋼軌為依據,從設計規定起測點或從道岔開始。懸掛點因隧道內其他構築物、隧道伸縮縫等影響需調整避讓時,調整後跨距不得大於設計最大跨距值,並滿足相鄰跨距比11.25原則。6.1.3 隧道內懸掛裝配應符合設計要求,各部件連接牢固可靠,緊固力矩應符合設計要求,可調部件應有調節餘地。6.1.4 隧道內懸掛帶電部分與隧道壁、接觸懸掛與跨線建築物空氣絕緣距離不應小於150mm。6.1.5預配件、零部件中所有螺栓應採用力矩扳手緊固,用於配合緊固扳手應為專用扳手,嚴禁使用活口扳手。6.1.6隧道內接觸網所有金屬零部件均應作防腐處理。6.1.7支持裝置跨距應符合設計圖紙,一般情況允許誤差500mm;道岔、關節等特殊處,允許誤差200mm。6.1.8接觸網送電開通前,進行各供電臂絕緣電阻測試,並作導通試驗。送電開通前一天,應按調度命令進行絕緣測試。6.1.9 冷滑試驗、送電開通、熱滑試驗應根據相關規定、措施執行。6.2 埋入杆件安裝主 控 項 目 6.2.1 埋入杆件埋設位置、埋設深度、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監理檢查30%。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2.2 埋入杆件載荷檢測應符合設計要求,化學錨固螺栓所使用化學填充劑必須在有效期內使用。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檢查螺栓拉力測試數量一般不少於剛性懸掛支持裝置各檢驗批總數15%,如發現1處不合格,則對同一批次施工所有杆件全部檢測,並對前期採用同一工法施工杆件加做25%檢測,檢測中如又發現有1處以上不合格,則必須對同一工法施工杆件全部檢測。連續5個檢驗批檢測全部合格,可以調減檢測數量,但不能少於各檢驗批總數5%。化學錨固螺栓所使用化學填充劑產品有效期全部查驗。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查閱剛性懸掛螺栓拉力測試記錄和化學填充劑產品批號。一 般 項 目6.2.3 錨栓螺紋及鍍鋅層完好,化學錨固螺栓孔填充密實。檢驗數量:施工、監理檢查30%。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2.4 埋入杆件施工允許偏差應符合表6.2.4規定: 埋入杆件位置施工允許偏差(mm) 表6.2.4項 目允許偏差備 注後切底螺栓深度-2/+2隧道拱部允許-3/+2化學錨固螺栓深度-3/+5後切底螺栓鋼套管相對深度0/+1成組杆件中心垂直線路方向20成組杆件個體相對間距2或不超出安裝孔範圍成組杆件橫向佈置其軸線應與線路中心線垂直,縱向佈置其軸線應與線路中心線平行,其偏斜度 3杆件對隧道拱壁切線垂直度或鉛垂度 1剛性懸掛支持裝置埋入杆件順線路方向鉛垂度應以匯流排線上夾內有間隙為原則檢驗數量:施工、監理檢查30%。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2.5 與隧道壁相貼近底座,在與隧道壁接觸面上刷防腐漆。檢驗數量:施工、監理檢查30%。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3 支持懸掛裝置主 控 項 目6.3.1 剛性懸掛支持裝置型號應符合設計,槽鋼底座、懸吊槽鋼、絕緣橫撐、懸垂吊柱、T型頭螺栓等合格,緊固件齊全,安裝穩固可靠。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3.2 槽鋼底座應水準安裝;懸吊槽鋼、絕緣橫撐與安裝地點軌道平面連線應平行;平坡線路上懸垂吊柱及T型頭螺栓應鉛垂安裝,傾斜度誤差一般均應不大於1,但位於坡道上懸垂吊柱及T型頭螺栓順線路方向鉛垂度偏差應以匯流排安裝在懸掛金具內能保證匯流排伸縮為原則。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3.3 絕緣子最小洩漏距離不小於250mm,絕緣電阻抽樣試驗合格,澆注水泥部分不得有鬆動和輻射性裂紋。緊固件齊全,安裝穩固可靠。檢驗數量:施工、監理絕緣電阻抽樣試驗10%,其餘為全部。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查閱絕緣電阻試驗記錄。6.3.4 匯流排懸掛定位線夾材質、規格、尺寸符合設計要求。表面無裂紋、無缺損。緊固件、內襯尼龍墊齊全、無鬆動、可旋轉部位無阻滯現象。留有因溫度變化使匯流排產生位移而需要間隙。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查閱產品品質證書。一 般 項 目6.3.5 槽鋼底座、懸吊槽鋼、絕緣橫撐、懸垂吊柱、T型頭螺栓等構件無變形,鍍鋅層完整,應有不少於15mm調節餘量(淨空限制地段除外)。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3.6 槽鋼底座與混凝土接觸面上應塗隧道內防腐漆。T型頭螺栓頭部長邊應基本垂直於安裝槽道方向。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3.7 絕緣子安裝端正,絕緣子瓷釉表面光滑、清潔、無裂紋、缺釉、斑點、氣泡等缺陷,安裝穩固可靠,瓷釉剝落總面積不大於30mm2。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4 匯流排、 外接式接頭主 控 項 目6.4.1 匯流排、中間接頭、外接式接頭型號、材質、製造精度應符合設計和產品製造技術標準要求。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查閱廠家產品合格證書。6.4.2 匯流排無明顯轉折角,表面光潔,無缺損、無毛刺、無汙跡、無腐蝕。匯流排中間接頭距懸掛點距離一般不小於400,避免匯流排滑動時卡滯。外接式接頭距懸掛點距離不小於500。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4.3 連接板及匯流排兩端連接孔尺寸誤差應符合產品品質標準要求。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4.4 連接件接觸面清潔,匯流排連接縫兩端夾持接觸線齒槽連接處平順光滑,不平順度不大於0.3mm。匯流排連接端縫平均寬度不大於1mm,緊固件齊全,螺栓緊固力矩為16Nm。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一 般 項 目6.4.5 匯流排中軸線應垂直於所在處軌道平面,並應與軌面連線平行。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4.6 在隧道有滲水現象地方應採用匯流排防護罩防護。 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4.7 匯流排連接螺栓使用扭矩扳手緊固,所有螺栓穿向應保持一致;匯流排對接後接頭縫隙不應大於1mm,接頭處匯流排夾口不得大於7mm。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6.5 接觸線架設及調整主 控 項 目6.5.1 接觸線型號、規格、材質、製造精度應符合設計和產品製造技術標準要求。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查閱廠家產品合格證書。6.5.2 接觸線不得有損傷、扭曲、硬彎等品質問題。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6.5.3 接觸線應可靠嵌入匯流排內,在錨段內應無接頭、無硬彎。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一 般 項 目6.5.4 接觸線安裝高度和拉出值應滿足設計要求。懸掛點接觸線設計高度(一般為4040 mm,最低不得低於4000 mm),允許偏差為5mm,相鄰懸掛點相對高差一般不得超過所在跨距值0.5,設計變坡段不應超過1,跨中弛度不得大於跨距值1,且不應出現負弛度。接觸線拉出值嚴格按設計值調整,誤差不應大於20mm。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5.5 錨段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匯流排終端到相鄰懸掛點距離為1800mm,允許誤差: 100mm+200mm;。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5.6 接觸線在錨段末端匯流排外餘長度150200mm,沿匯流排終端方向順延,一般情況對接地體距離不應小於150mm。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6 架空地線架設及調整主 控 項 目6.6.1 架空地線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架空地線不得有兩股以上斷股,一個錨段內接頭數和斷股補強處均不超過一個。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查閱廠家產品合格證書。6.6.2 架空地線弛度應符合設計安裝曲線,且最大弛度時,必須保證架空地線及其相連金具距接觸網帶電體不小於150mm;對運行車輛受電弓距離不小於100mm。架空地線錨段內張力偏差為5。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一 般 項 目6.6.3 架空地線座、地線線夾和安裝在架空地線上電連接線夾螺栓緊固力矩應符合設計要求。架空地線下錨處調整螺栓長度應在許可範圍內,並有不少於30mm調節餘量。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6.4 架空地線與接觸網支持結構及設備底座連接應緊密連接。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6.5 地線線夾安裝應端正,地線線夾中銅墊片齊全。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7 中心錨結安裝主 控 項 目6.7.1 中心錨結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中心錨結應安裝在設計指定位置上,並且處於匯流排中心線正上方,基座中心偏離匯流排中心不應大於30mm。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7.2 中心錨結絕緣子(棒)型號應符合設計和產品技術標準,表面無損傷,帶電端至接地體,接地端至帶電體(匯流排)距離應不小於150mm;中心錨結線夾處接觸線應平順無負弛度。檢驗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一 般 項 目6.7.3 中心錨結絕緣子(棒)及拉杆受力均衡適度,與匯流排夾角不大於45;中心錨結與匯流排固定牢固,螺栓緊固力矩應符合設計要求;調整螺栓處於可調狀態。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7.4 中心錨結兩端底座距中心錨固點距離相等,其安裝允許誤差符合設計標準。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8 錨 段 關 節主 控 項 目6.8.1 錨段關節處兩支接觸線在關節中間懸掛點處應等高,轉換懸掛點處非工作支不得低於工作支,可以比工作支高出13mm。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8.2 非絕緣錨段關節兩支懸掛點拉出值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分別為75mm,中心線之間距離為150mm,允許誤差20mm。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8.3 絕緣錨段關節設在進站側,兩支懸掛點拉出值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分別為130mm,中心線之間距離為260mm,允許誤差20mm。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8.4 在冷滑試驗中受電弓通過時應平滑無撞擊,熱滑試驗中不應出現固定拉弧點。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9 線 岔主 控 項 目6.9.1 線岔運達現場後應對其進行檢查,其品質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檢查品質證明書和進行外觀檢查。6.9.2 在道岔處,正線上兩匯流排同時接觸點一般應位於受電弓中心兩邊分佈。始觸點處兩接觸線應完全等高,受電弓過渡平穩,始觸點後至岔點方向,渡線導線漸漸抬高至高於正線5-10mm,保證列車在正線運行時不會碰觸渡線導線。始觸點至渡線端,渡線導線從與正線導線等高,逐漸抬高至微高於正線導高。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9.3 單開道岔,懸掛點拉出值距正線匯流排中心線一般為150mm,允許誤差15mm。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9.4 交叉渡線處兩線路中心線交叉點處兩側匯流排應根據設計要求由廠家提前預彎,兩側匯流排距交叉點75mm。允許誤差15mm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一 般 項 目6.9.5 道岔處電連接線、接地線應完整無遺漏,安裝牢固,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10 電 連 接主 控 項 目6.10.1 電連接線所用型號、材質、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並預留因溫度變化使接觸懸掛產生伸縮而需要長度,彎曲方向與匯流排移動方向一致。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查閱廠家產品合格證書。6.10.2 電連接線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為200mm,在任何情況下均應滿足帶電距離要求。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10.3 電連接線夾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10.4 電連接線與線夾接觸應良好,並塗電力複合脂,電連接線夾應端正牢固,螺栓緊固力矩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用力矩扳手測量檢查。一 般 項 目6.10.5 150mm2軟電纜絕緣層剝開長度為70mm;400mm2電纜絕緣層剝開長度為90mm。電纜導體不得被損傷, 並加熱縮套管保護。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10.6 電連接電纜在隧道頂部固定應符合設計要求,牢固不易脫落,轉彎處彎曲自然,佈線美觀。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10.7 電連接線不應有斷股和松股現象。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11 電 纜 敷 設主 控 項 目6.11.1 電纜規格、型號及敷設路徑、終端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查閱施工設計圖。6.11.2 電纜檢測應符合相關規範要求。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測量檢查。6.11.3 電纜與設備(隔離開關)連接正確,固定牢靠,連接時不應對隔離開關產生扭力,應留有備用量。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11.4 電纜端頭標誌應符合國家施工規範要求,各帶電部位應滿足相應電壓等級電氣距離規定。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一 般 項 目6.11.5 電纜敷設應排列整齊,綁紮牢固,標誌清晰。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12 接 地 安 裝主 控 項 目6.12.1 支持裝置底座、設備底座、開關接地刀閘等均應按設計要求接地;接地線材質和截面應滿足設計要求;與隧道壁密貼並應固定牢固,固定卡間距一般為600mm-800mm;接地電纜敷設應符合電纜施工及驗收規範要求,在電纜支架上敷設時應綁紮穩固,兩端連接牢固可靠。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12.2 接地線及其固定螺栓、卡子等對接觸網帶電體距離應不小於150mm,對受電弓暫態距離應不小於100mm,且不得侵入設備限界。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12.3 匯流排接地掛環在錨段關節處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穩固,連接可靠。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一 般 項 目6.12.4 接地跳線或電纜接續規範,線夾端正,佈線美觀,餘長適度。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12.5 接地掛環與匯流排連接處接觸面應清潔,均勻塗抹薄層電力複合脂。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13 隔 離 開 關主 控 項 目6.13.1 隔離開關運達現場應對其進行檢查,其品質應符合有關標準規定,隔離開關本體外觀應無明顯損壞,絕緣子應完好、清潔。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外觀檢查;查閱廠家產品合格證書、試驗報告。6.13.2 隔離開關安裝位置、型號及各部尺寸、絕緣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連接牢固可靠,各轉動部分靈活,雙極開關應同步。 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操作檢查。6.13.3 電動隔離開關電源和控制回路接線正確,在允許電壓波動範圍內能正確、可靠動作。操作機構傳動操作應輕便靈活,機構分、合閘指示與開關實際分、合位置一致;手動操作應與遙控電動操作動作一致;有閉鎖要求開關閉鎖關係應準確、可靠。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操作檢查;6.13.4 隔離開關觸頭接觸緊密,合閘後觸頭相對位置、備用行程、分閘狀態時觸頭間淨距或拉開角度按廠家要求,允許偏差符合表6.13.4規定 隔離開關允許偏差 表6.13.4項 目允許偏差開關磁柱垂直度2開關道閘開閘時,開閘角度900+1開關刀閘合閘時,刀閘水準、兩刀閘中心線吻合5mm操作杆與操作機構軸線一致2 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13.5 隔離開關1500V直流電纜連接正確牢固。與匯流排連接電纜應預留匯流排位移長度,電纜不應壓在匯流排上,電纜重量應由支架或卡子承載。電纜上網點應儘量靠近匯流排懸掛點,每條上網電纜應作常規電氣試驗。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13.6 開關引線連接正確牢固,在任何情況下均滿足帶電距離要求,並預留因溫度變化引起移位長度。電纜彎曲自然保證隔離開關分合順利可靠,分、合位置正確。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操作檢查。6.13.7 隔離開關觸頭帶電部分至頂部建築物距離,應不小於500mm;至隧道壁應不小於150mm。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13.8 隔離開關底座和操作機構底座應與架空地線相連。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一 般 項 目6.13.9 隔離開關底座和操作機構底座應呈水準狀態,安裝牢固,靠近線路端部距線路中心線不得小於1800mm。手動操作機構底座安裝高度距地面宜為1200mm。電動操作機構箱應密封良好,門鎖和鑰匙完好齊全。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13.10 隔離開關中心線應鉛垂,傳動杆應垂直,與操作機構軸線一致,偏差不得大於2,連接應牢固,無鬆動現象,鉸接處活動靈活,並塗有中性凡士林。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操作檢查。6.13.11 設備接線端子與隔離開關連接接觸面應塗電力複合脂。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14 分段絕緣器主 控 項 目6.14.1 分段絕緣器本體外觀無損壞、絕緣良好、零配件齊全、產品合格證、技術檔齊全。6.14.2 分段絕緣器安裝位置、安裝方式和絕緣性能應符合設計和產品說明書要求。分段絕緣器中心線與受電弓中心線重合,偏離受電弓中心線不應超過50mm。檢驗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查閱產品安裝使用說明書。6.14.3 分段絕緣器緊固件應齊全,連接牢固可靠。分段絕緣器與接觸線連接處應平滑,與受電弓接觸部分與軌面連線平行,列車雙向行駛均不打弓。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查閱廠家產品合格證書、試驗報告、產品安裝使用說明書。6.14.4 剛性懸掛分段絕緣器帶電體距接地體或不同供電分區帶電體、不同供電分區運行車輛受電弓距離應符合設計要求:靜態不小於150mm;動態不小於100mm。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一 般 項 目6.14.5 分段絕緣器距相鄰剛性懸掛定位點距離應符合設計要求,允許誤差100mm。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14.6 分段絕緣器絕緣件表面清潔,整體安裝美觀。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15 膨脹元件主 控 項 目6.15.1 膨脹接頭所處跨距一般不作調整,其他跨距調整時需滿足設計要求。懸掛點距中間接頭距離應滿足由於溫度變化引起匯流排滑動要求,避免匯流排滑動時卡滯,一般不小於400mm。 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一般專案6.15.2 膨脹接頭與匯流排連接呈平行直線狀態,保證膨脹接頭不受外力彎曲。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15.3 膨脹接頭安裝於兩懸掛點中間,其施工允許偏差100。檢驗數量:全數檢查。6.16 附屬工程及送電開通6.16.1 回流箱、均流箱主 控 項 目6.16.1 回流箱、均流箱規格、型號及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規定,本體有可靠接地端子或接地引出線。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6.16.2 回流箱、均流箱上安裝元、器件完好無損,固定牢靠。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查閱施工設計圖。6.16.3 轉接箱與鋼軌之間實際測量準確,電纜長度裁選合理,電纜端頭剝除150-200mm,電纜端頭壓接接線端子密實,壓接後載流量與本線應相同。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6.16.4 在鋼軌焊接位置上應進行除鏽、打磨,保證焊接面清潔,焊接牢固可靠,焊接飽滿,不應有裂縫、氣孔及脫焊,更不得有假焊或漏焊現象。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一 般 項 目6.16.5 回流箱、均流箱安裝牢固,盤櫃無變形,表面漆層完好,銘牌齊全,元件無損壞。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聚酯薄膜拉幅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棉胶液制备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汇编
- 二年级口语交际《做手工》教学方案
- 低保完全失能对象集中照料协议书7篇
- 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与项目策划方案
- 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管理手册
- 电商平台用户行为分析及提升策略
- 创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 减粘裂化装置操作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DHA藻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汽车用PTC电加热器数据监测报告
- 海参池养殖合作合同协议书
- 幼儿园中班科学语言《望着月亮吃大饼》课件
- 日本《大肠癌治疗指南》解读
- 颞下颌关节肿瘤
- 素质的课件教学课件
-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构词方式
- 设计院管理规章制度手册及实施指南
- 医院转诊合同标准文本
- 学生奶采购配送服务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