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案2.doc_第1页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案2.doc_第2页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案2.doc_第3页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案2.doc_第4页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案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案学习目标定位1.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具有自身规律,并能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2.通过案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自主学习区一、初期阶段1特点: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2人地关系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 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二、成长阶段1特点2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3主要问题思维活动1区域发展是否都是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不断成长壮大的?答案该说法是片面的。区域发展往往是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不断成长壮大的,但也有的区域发展是由于便利的交通位置(如石家庄市)等其他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作为基础,而不断发展壮大的。2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明显加快,你能否判断我国的城市大多处于区域发展的什么阶段?答案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加快,表现为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扩大,且随着人口增长已出现部分城市化问题,因此属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三、转型阶段 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1. 特点 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 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2人地关系:人地矛盾加剧。3主要问题: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4发展要求:调整区域产业,寻求新的发展。思维活动3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和转型阶段存在的问题有何区别与联系?答案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的问题主要是资源枯竭、地价上涨和环境污染加剧,所以主要体现为资源生态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导致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衰败和萎缩;而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问题主要是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四、再生阶段1特点:区域又产生新的增长活力,区域经济复苏。2主要措施(1)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2)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效益好的新兴工业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3)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3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思维活动4区域发展的再生阶段是区域发展的必然结果、必达阶段吗?答案区域的发展一般会经过初期开发、成长壮大到转型调整再到获得再生四个阶段,但再生阶段,并非是每个区域发展的必然结果,有些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人地关系日趋紧张,面临挑战的时候,自身缺乏转型、调整的能力和条件,导致经济停滞,从而逐渐衰败甚至消亡;还有些区域在成长阶段注重各个方面的调整、协调,使人地关系维持在和谐状态,从而长期处于成长阶段。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一初期阶段和成长阶段探究活动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匹兹堡最初只是个印第安人的小村镇,18世纪中叶,人们在该地发现了大型富铁矿和煤矿,钢铁工业随之兴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匹兹堡成为美国经济最繁荣的城市之一,被称为美国的“钢都”。材料二五大湖附近的工业分布图(1)五大湖南部沿岸地区是美国最大的工业区,其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2)图示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段相比,在生产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区域内的人地关系怎样?为什么?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有五大湖和运河的廉价、便利的水运条件;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作用;欧洲殖民者的最早落脚点,开发较早,工业基础好。(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域的成长阶段,产业结构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空间结构也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这一阶段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因为五大湖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自然资源被大量开采,导致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也受到制约,需要从区外输入大量资源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大量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故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反思归纳区域发展初期阶段和成长阶段的特点1“钢都”匹兹堡兴起的条件(匹兹堡的初期阶段)“钢都”匹兹堡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期间,其兴起的条件如下图所示:2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3区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究点二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军火需求量剧降,匹兹堡钢产量削减一半,不少钢厂倒闭,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匹兹堡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经济基础钢铁工业在国外竞争和需求下降的双重打击下已经名存实亡,其经济也不断衰落,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休斯敦等新兴工业中心迅速繁荣起来,对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基地构成严峻挑战。匹兹堡迅速对经济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经济结构从单一的钢铁工业向多样化的服务行业转变,由此而化险为夷。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匹兹堡地区丧失了12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同时创造了11.5万个就业岗位。这些就业机会大都在教育、保健和研究部门,其中先进科技领域发展最为迅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看到一批高科技的保健品产品制造商、因特网软件制造公司和IBM的计算机软件子公司等已经在匹兹堡市内外安营扎寨。(1)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本区人口曾大量外迁,其迁移的主要方向是_,试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2)简要分析匹兹堡经济曾一度衰退的原因。(3)根据材料分析匹兹堡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得经济得以重新崛起?答案(1)从东北部迁往西部和南部美国东北部资源枯竭,经济衰退,失业率高,人们收入减少;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生活质量下降。而西部、南部地区阳光充足、环境优美;随着资源的开发、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迅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本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劳动力价格上涨、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等问题,从而导致区域经济衰退。(3)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科技,促进产业升级;改善交通,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反思归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的特点(1)转型阶段的特点(2)区域再生阶段的措施(3)匹兹堡的再生阶段课堂小结自我检测区对点训练一初期阶段和成长阶段1下图是某城市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其发展水平处在初期阶段的是()答案C解析在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由于资源开发的规模较小,资源能够满足生产,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的破坏,只形成了数量较少的城镇,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对比上面四幅城市和交通图,可看出C图处在城市发展的初期阶段。2关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B区域内部人地关系仍然基本协调C城市和工业迅速向外扩展,有些区域形成城市群或工业带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答案C解析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有些区域形成城市群或工业带,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在这一阶段,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明显加强,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对点训练二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从工业化时期迅速崛起为领导城市,到沦落为萎靡不振的老工业城市,后经过著名的“匹兹堡复兴”而成为面目一新、充满勃勃生机的后工业化白领城市,匹兹堡的成功转型令人瞩目,值得借鉴。据此完成34题。3为实现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复兴”时采取的措施有()积极整治环境扩大工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传统产业A B C D4“匹兹堡复兴”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方向发展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答案3.D4.A解析在18世纪后期还只是一个毛皮贸易站的匹兹堡,附近有优质大煤田,19世纪中叶,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建成和铁路的通达,可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入苏必利尔湖附近的铁矿石,逐渐成为了钢铁中心。为实现区域经济复苏,一方面,如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效益好的新兴工业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另一方面,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使区域又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匹兹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使匹兹堡由“没有屋顶的地狱”变为一座“知识城”。综合提升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松嫩平原中部,过去是一片茫茫的荒原,人烟稀少。随着油田的开发,大庆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油城”,目前人口已经达到242万。(1)大庆从1959年第一口井喷油至1967年,石油产量增长_,属于区域发展_阶段,19671976年,石油产量_增长,此后石油产量稳定在5 000万吨,累计27个年头,属于区域发展_阶段。(2)大庆市经济结构中,A为_,B为_,C为_。(3)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庆市经济结构有哪些突出问题?(4)为改变结构性矛盾,大庆市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1)缓慢初期快速成长(2)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3)存在结构性矛盾,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产业结构很不合理。(4)做大石化产业,以化补油;发展多种经营,以多补主;培育“百姓经济”,以小补大;强化畜牧产业,以牧补农;完善城市功能,以城养城等。解析第(1)题,仔细阅读“大庆油田石油产量的增长”图,可得出答案。第(2)题,大庆是在石油资源开发基础上形成的工业城市。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小。第(3)题,第三产业比重过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第(4)题,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学案 导练设计 基础过关一个成熟区域的发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但许多区域由于发展时间短或起点高等原因,区域发展阶段并不完整,或者说区域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尚没有暴露。据此回答13题。1区域发展阶段由低到高的排序正确的是()A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再生阶段B再生阶段转型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再生阶段D再生阶段初期阶段转型阶段成长阶段2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3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B不协调协调C协调不协调协调D协调不协调答案1.A2.A3.C解析第1题,考查区域发展的四个阶段。区域的发展由初期开发到成长壮大,随着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城市和工业区不断向外扩展,人地关系越来越复杂。从相对协调走向日趋紧张,企业老化、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高,以及环境问题也接踵而来,为此,需要通过转型、调整,以寻求新的发展,使区域经济获得再生。第2题,在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由于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导致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地关系矛盾进一步加剧。第3题,从人地关系的演化史来看是伴随着区域的发展阶段而不同,总的来说是由基本协调到不协调,然后又谋求协调。美国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人口由东北部老工业区大量迁往“阳光地带”。据此回答46题。4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人口迁移的方向和五大湖工业区发展的阶段分别是()A向南部和西部成长阶段B向南部和西部转型阶段C向南部和东部成长阶段D向南部和东部再生阶段5以下不属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人口迁移的原因的是()A“冷冻地带”工业衰退,失业率高B“冷冻地带”环境污染,地价上涨C“阳光地带”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D“阳光地带”阳光充足,环境污染轻6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的人地关系是()A基本协调 B出现明显不协调C人地矛盾最为激烈 D由紧张走向协调答案4.B5.C6.C解析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由于环境污染、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及地价上涨等原因,人口大量迁往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小的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此时五大湖工业区处在人地矛盾最为激烈的转型阶段。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此完成78题。7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发展投资少、耗能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8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B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D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答案7.B8.D解析第7题,资源枯竭型城市有很多类型,煤炭、石油枯竭型城市只是其中的一个类别,不代表全部,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都应该禁止开采煤炭、石油。第8题,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因其他产业兴起,GDP不一定就会下降;其他产业也不一定就是第三产业;人口不一定大量迁出,可以充实到许多新兴产业中。9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下图中铁路沿线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铁路沿线地区经济欠发达。当地人民在河流中游两岸开展传统粮棉生产,下游有许多未充分开发的风景区。A城市解放前以煤炭开采为主要经济支柱,1955年铁路延长铺设到B城后,A城市经济结构开始转变,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该城市却出现了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1)简要概括图示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2)简要描述A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3)A城市正在制定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请你为该城市经济发展和改造献计献策。答案(1)煤、铁等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旅游资源丰富;粮棉种植历史悠久,农业基础较好;海洋、铁路等交通运输便利。(2)由原来的以煤炭开采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发展到钢铁工业成为经济支柱的城市。(3)调整产业结构,使其以资源型为主向以科技、市场型为主转变,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保护城市环境。解析第(1)题,考查学生读图及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条件如煤、铁等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以及材料中提到的农业资源;从河流及沿海的位置分析其有便利的交通条件。第(2)题,从材料中可知其正由资源型的城市向钢铁工业为经济支柱的城市转变。第(3)题,在制定城市经济发展规划时应考虑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计策。能力提升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1011题。10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11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AABC BBCACCAB DBAC答案10.B11.C解析第10题,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刚刚开始,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第11题,A点第二产业比重最大,B点第三产业比重最大,C点第一产业比重最大,可得出正确顺序。读“某国家经济区发展变化模式图”,完成1213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