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心理辅导策划_第1页
大学生情绪心理辅导策划_第2页
大学生情绪心理辅导策划_第3页
大学生情绪心理辅导策划_第4页
大学生情绪心理辅导策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大学生情绪心理辅导策划大学生情绪心理辅导策划把“鸭梨”放进冰箱大学生情绪压力管理团体心理辅导策划书一、【团体目标】1协助成员正确认识情绪。2协助成员了解情绪压力的产生以及管理方法3、协助成员学习放松、释放压力的方法二、【团体性质】封闭式、结构式、发展性团体。三、【团体对象】在校大学生四、【团体人数】3040人。预计分三组进行。每组设小组领导者和小组协助领导者各一名。五、【成员招募方式与斟选标准】1、以海报张贴及网络公告方式在校园内公开招募志愿者。2、如人数较多,领导者与志愿报名者进行面谈,确定其条件及问题适合接受团体辅导者方可成为团体成员。六、【活动时间及次数】2/143变动压力源是由于生活中发生重大变动而导致的压力感。这可能包括搬家、找到新工作、与情人住到一起或是有了孩子。4化学压力源可以是被滥用的任何药物,例如酒精、尼古丁、咖啡因或镇静剂。5工作压力源是由工作场所的职责履行压力引起的。如果您在家中办公,则此压力源也可以来自家中,包括最后期限将至、老板反复无常或家人不断打扰等。6身体压力源是指使身体负担过重的情况,例如长时间工作而不睡觉、让自己远离健康食物或成天保持站姿。这种压力源也可能是怀孕、经前综合症或锻炼太少等。7疾病压力源是长期或短期健康问题的产物。它可能导致情绪压力,也可能由情绪压力触发,甚至因情绪压力而恶化。8环境压力源包括噪音、污染、空间不足、过热或过冷等。三情绪ABC理论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信念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症状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B,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3/14觉经验A,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A。因此,对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A在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有差别即B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四情绪ABC疗法第一,先以某一典型事件入手找出渗发性事件;第二,询问对方对这一事件的感觉和对的反应,即找出;第三,询问对方为什么会体验到恐惧、愤怒等情况,即由不适当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着手,找出其潜在的看法、信念等;第四,分清患者对事件持有的信念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将不合理的信念作为列出来。而在此过程中,要采用各个击破的原则,一个个去找,不能指望一锤定音,一了百了。其次,辩论中积极提问的能促使患者的主动思维。在合理情绪疗法中,所应用的辩论的方法和苏格拉底式的辩论同出一辙。项目一领导者自我总结项目二观察员的观察记录4/14项目三团体成员反馈单单元单元目标活动流程及内容第一天1、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并初步了解2、组员对小组的基本情况更明确3、建立团体及团队规章4、初步了解情绪的分类1、“无家可归”【热身】2、“小组的诞生”3、“我的小天使“4、“镜中人”第二天1、增进组员间的信任与亲密感2、加强团体合作,增强团体凝聚力3、认识情绪压力的危害4、寻找自己的压力源1、“缩小包围圈”【热身】2、“你演我猜”3、“三心两意”4、烦恼回收站第三天1、使成员感受压迫感及被压力控制的状态。2、体验轻度压力带来的好处,意识到人可以控制与管理压力3、在游戏中感受社会支持4、通过压迫与放松训练,学习简单的呼吸与肌肉放松技巧。1、“人椅”【热身】5/142、压力放松训练3、愿望彩虹第四天1、发现自己在人际关系上的优缺点2、了解并认识自我3、处理好离别,并且送祝福给他人,在欢乐和谐的气氛中结束团体1、微笑大使【热身】2、“我的改变”3、“小天使出现”4、“祝愿”十二、【活动流程与具体安排】第一天活动一无家可归学生背景分析与方案设计构想这个热身运动适合团体心理辅导的前半部分,对于建立初步的熟悉度与信任感有很好的帮助。“无家可归”主要是要求成员迅速地寻找伙伴,在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被遗弃的“孤儿”,这种孤独感以及被抛弃的压力,也能响应这次活动的主题,有利于成员发表感想。引语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做“无家可归”。请大家保持着这个大圆圈,然后听指示所有人往顺时针方向走动,当我说出一个数字,大家就要按照该数字的人数集合在一起。在三秒内无法完成的为失败者,要向所有人介绍自己。方案目标单元目标1、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并初步了解2、组员对小组的基本情况更明确6/143、建立团体及团队规章4、初步了解情绪的分类具体目标1、成员初步的接触。2、分享自己“无家可归”的压力感受具体操作所需材料无1、首先指导大家围成一个大圆2、听指令“开始走动”;结束指令“9人才有家”3、围圈,“无家可归”的成员自我介绍4、更改数字继续游戏35次。最后根据人数可以分成3组5、坐下,进行讨论环节思考与讨论1、“无家可归”的感觉是怎样的2、“有家”的成员感觉如何,希望接纳他们吗3、大家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得很紧张,这种紧张感是如何产生的活动小结经过了这个热身小游戏,相信大家也有所收获。在游戏中,我们有没有体会到各种压力呢这只是第一个游戏,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下一个环节了。活动二小组的诞生学生背景分析与方案设计构想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根据参与者人数,适当分组,使每小组人数在1015人内效果最佳。并且分组以后,更容易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团队信任感。在小组中,更容易获得7/14社会认同感与支持感,有利于分享感想以及克服压力。引语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进行以后的活动,我们要进行随机分组。那现在就根据我们“无家可归”的结果,大家都分成了三组。那么我们接下来就由每组的小组长去带领大家互相认识。在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们小组的第一个任务来了,那就是组名、口号、手势以及代表自己组的组徽以及小组约定。方案目标单元目标1、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并初步了解2、组员对小组的基本情况更明确3、建立团体及团队规章4、初步了解情绪的分类具体目标1、所有成员进行分组2、小组组员互相介绍、认识3、A、有人把你的自行车挂在树上;【愤怒、厌恶、悲哀】B、有个同学告诉你,放学后他要找几个人一起来打你一顿;【恐惧】C、当你在宿舍玩电脑玩得正起劲时,有人通知你,开会迟到了;【愤怒、羞耻、厌恶】D、去三堂的路上捡到500元钱;【快乐、恐惧、羞耻】8/14E、你在7号公交车上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恐惧、羞耻】F、同学们喊你的自己不喜欢的绰号;【厌恶、愤怒】G、在某次竞赛或考试中你获得了第一;【快乐、惊奇】H、在饭堂排队时有人插队,而且刚好把最后一份你想吃的菜打走了;【愤怒、惊奇、厌恶】I、刚入睡就有人打电话吵醒你;【愤怒、厌恶、惊奇】J、忙着部门的工作,突然接到电话说你进入了一个重要比赛的决赛;【愤怒、快乐、惊奇、恐惧】K、看到天气预报,家里天气很糟糕。打电话给家里问候家人。【爱、恐惧】1、组员随机抽取情境卡片,然后按照顺时针进行扮演。2、扮演过程中,由其他组员评判扮演贴切与否。3、被评为扮演得不够贴切的组员要重新介绍自己,说出资料卡没有的信息。4、总结情绪的四大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9/14悲哀。并发散到复杂情绪如厌恶、羞耻、悔恨、嫉妒、喜欢、同情等。5、把情绪分类,确定哪些是负面情绪。思考与讨论1、每个情境代表的情绪,为什么组员会有不同的答案2、在扮演这些情境的时候,你有感觉到自己的情绪突然改变了吗3、负面情绪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4、“无家可归”环节,我们感觉到负面情绪了吗活动小结这个活动告诉我们,每个人对于情绪的认知都不一样。所以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时千万注意“推己及人”。我们也了解到负面情绪对我们的影响,甚至只是在扮演情境,也有可能突然心情就改变了。结合“无家可归”的活动,我们平时也要注意负面情绪给我们带来的压迫感,这种压迫感在某些时候会产生积极作用,但是绝大部分时间会对我们工作生活产生消极影响。那接下来的几次活动,就让我们1、增进组员间的信任与亲密感2、加强团体合作,增强团体凝聚力3、认识情绪压力的危害4、寻找自己的压力源具体目标1创造融洽的气氛,为后续培训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10/142让队员们能够自然地进行身体接触和配合,消除害羞和忸怩感。3感受身体渐渐承受的压力感具体操作所需材料无1、指示小组长带领小组围圈,统一口令向右转2、指示把双手举起,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3、开始渐渐地缩小包围圈4、选出缩的最小的小组,请组员分享感受5、三组围成一个大组,继续游戏一次思考与讨论1、在游戏过程中,你掌握到什么技巧呢2、随着圈子越来越小,你感受到压力了吗3、大家在迈向圆心的时候,有没发现我们的包围圈发生了什么变化活动小结这个游戏除了考研我们的团体合作性之外,其实大家在游戏过程中有体会到,随着包围圈的缩小,我们会慢慢感到有点不适,因为这个游戏的任务是迈向圆心但是又不能破坏这个圆这时候我们往往会感受到压力,不单单是身体上的,还包括我们心理上的压力在这种两难的情况面前,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活动二“你演我猜”学生背景分析与方案设计构想通过第一天的镜中人活动,大家对情绪以及压力下的负面情绪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环节主要通过随机的哑剧扮演其他成员的烦心事或对压力的处理方式,由大家猜一下哑剧表达的情绪最后揭晓发生这11/14件事的成员,让TA就表演者的扮演与自己的处理方式作出对比从而引起自身应对压力的不同处理方式的思考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将心事1、增进组员间的信任与亲密感2、加强团体合作,增强团体凝聚力3、认识情绪压力的危害4、寻找自己的压力源具体目标1通过竞争对抗游戏,让成员积极性提高2通过分心游戏,让成员体验同时几项任务带来的压力3激发思考如何处理多项任务,减轻压力具体操作所需材料棋三副,口算题3张,迷宫3张,猜谜填空3张,矿泉水瓶三个,任务卡纸若干张1、围圈坐好,以旋转水瓶的方式轮流选出参与者2、抽取任务卡3、开始第一轮竞赛,其他成员为监督者4、竞赛完毕后开始核对口算猜谜的答案正确如否5、简单分享后进行第二轮,视时间一2、先简单介绍情绪ABC理论以及如何分析事件3、询问有没有人主动分享并分析烦心事如果没有就改为抽签形式4、其他成员一齐分析,并发表自己的意见5、如果烦心事得到解决,组员一齐喊烦恼烦恼飞走12/14了情绪ABC理论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信念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症状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B,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觉经验A,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A。因此,对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A在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有差别即B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情绪ABC疗法第一,先以某一典型事件入手找出渗发性事件;第二,询问对方对这一事件的感觉和对的反应,即找出;第三,询问对方为什么会体验到恐惧、愤怒等情况,即由不适当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着手,找出其潜在的看法、信念等;第四,分清患者对事件持有的信念哪些合理,哪13/14些不合理,将不合理的信念作为列出来。而在此过程中,要采用各个击破的原则,一个个去找,不能指望一锤定音,一了百了。其次,辩论中积极提问的能促使患者的主动思维。在合理情绪疗法中,所应用的辩论的方法和苏格拉底式的辩论同出一辙。思考与讨论1、能清楚理解情绪ABC理论吗了解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吗2、在分析自己的烦心事过程,有没有特别的感悟3、我们如何将这种方法扩散到更多的事件中呢活动小结非常感谢各位组员的分享相信大家运用这个理论去分析自己的烦心事或者压力事件的时候,都有不少的感悟但是除了我们写在上面的事件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其实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