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考试试题阅读板块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考试试题阅读板块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考试试题阅读板块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考试试题阅读板块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考试试题阅读板块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学期语文测试阅读板块试题分析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坐在这里向大家汇报阅读板块试题分析,心里满是惶恐。记得毕业考那天,我们班一位消息灵通的家长发来微信:陈老师,试卷太难了,尤其是阅读题,考倒学生的节奏啊!我想,这不仅是这位家长的心声,更是各位考生和老师们的心声吧。彼时,我选择了沉默,而今,徐特的命令,让我不得不发声,与各位一起探讨两道最不讨好的阅读试题。尽管亚历山大,但幸好有各题组组长的背后付出(出示题组组长姓名)。是你们的深度思考和无私分享,才有了今天的这份试题分析报告。谢谢你们!接下来,我们进入阅读板块的分析。请大家先把目光聚焦到第一篇短文:神奇的蚂蚁(节选)(出示),这是一篇说明文,共分4小题23-26题。我们先来看第23题(出示题目及答案)。一、说明文神奇的蚂蚁(节选)(一)第23题答题情况分析本题是选择题,学生的得分率和满分率都很高,分别为92.51、92.5。典型错误主要有两类(出示:得分情况及典型错误)。1、错用序号,如有些学生填了3、2、1等数字序号。温峤小学孙丹芬老师认为:这类学生的错误,原因可能有两个:一、在判断时思维停留在第几句,于是就笔误写了序号;二、不会答题,就随便乱写,这只是个别学生。 2、错选序号。这种错误最多,A、C、D三个选项都有学生选。温峤小学孙丹芬老师认为:学生出错的原因可能有:一、没有看清楚题目要求“哪一项是错误的”,以为选正确的答案,碰上一个就选了;二、根本没有读懂文章,胡乱选个答案,这类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平时可能没有阅读的习惯,对语文学习不重视。(二)第24题答题情况分析再来看第24题(出示题目及答案)。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各种说明方法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得分率和满分率均在正常范围内,分别为71.55,46.21。从学生的错题中,我们发现了两个突出的问题。(出示:得分情况及典型错误)1、概念混淆。这类学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文体意识不强:或对说明方法这一概念根本就不了解;或概念模糊,知道一些说明方法的名称,但是又不能区分,误将修辞方法、写作方法、表达方式、概括内容当作说明方法。2、概括要点。温峤小学孙丹芬老师认为:这类学生之所以会概括文章要点,原因可能有两种:一、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先入为主地认为就是概括蚂蚁的神奇之处;二、学生不明白什么是说明方法,误以为就是内容概括。 (三)第25题答题情况分析我们再来看第25题出示题目及答案),此题要求学生提取并概括文本信息: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学生的得分率和满分率有所下滑,分别为65.21、8.34,在错题中反应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类:(出示:得分情况及典型错误)(1)概括不全这一类型的答案非常普遍。泽国小学陈雪丽老师认为:题意指向是要回答出蚂蚁的全部特异功能,学生或归纳笼统,或仅回答其中一、二点,主要原因在解题能力薄弱,对信息的检索、收集、整理能力也比较欠缺,无法准确地抓住短文的主要意思、关键词眼。(2)脱离文本泽国小学陈雪丽老师认为:此类学生是典型的马大哈,审题不清。文题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回答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而学生却未仔细审题,只凭自己头脑中已经对蚂蚁形成的认识来回答问题。(四)第26题答题情况分析我们接着看第26题(出示题目及答案),这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性语言的理解和品析能力。这是大部分学生的弱项,因而得分率、满分率也开始下降,分别为;62.13、25.67。典型错误主要如下(出示:得分情况及典型错误):(1)回答不全此类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文体意识强,理解能力弱从而导致答题时遗漏用词的准确性;二、理解能力强,文体知识弱,以致答题中遗漏理由。(2)理解有误此类学生对“有一种”的解读出现偏差,有可能是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文,认真读题,细细思考,急着答题;也有可能是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弱,最后导致答非所问;或者是平时缺少对说明文的阅读训练。至此,第一篇短文阅读的答题情况已分析完毕,接下来呢,请大家将目光投向第二篇短文把耳朵叫醒。二、叙事说理文把耳朵叫醒这是一篇写人记叙文,共6题,16分。从题组组长的错题分析来看,我想招致大家热议的大概就是这一题吧。尽管背冒冷汗,还是硬着头皮,请大家一起来看第27题。(出示题目及答案)(一)第27题答题情况分析出题时,我们几个还真没想到第一题就难倒大片学生,学生惨淡的得分率和满分率可谓是给了我们以当头一棒。按理说,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沃尔特对老鼠态度变化的词语,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为何学生趴下一大片,且哀鸿遍地?带着疑惑,我细细地拜读了三星小学应琳娜老师的错题分析,终于找到了答案。请大家看典型错误(出示:得分情况及典型错误)。(1)脱离范围 应老师认为造成以上错误,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静下心来仔细审题,学生关键应明白是“与老鼠成为朋友的过程中”“迪斯尼态度变化的词语”,理解了这一层意思,学生就不会写出“蜚声世界”“贫困潦倒”“名噪全球”“最负盛名”这样的词语。(2)词语找偏此类学生大多选了“悲天悯人”,舍了“放纵”,主要原因在:不理解词语,词语辨析的能力比较薄弱。“悲天悯人”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如果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就不会选择它了。即使不理解,也有一个窍门:“悲天悯人”加了名词“情怀”,显然是形容一种情怀,而非态度。遗憾的是大部分学生恰恰缺少这种辩证思维。(二)第28题答题情况分析开门不利,幸好第二题让学生有了喘气的机会。(出示题目和答案)这道选择题,只有三个选项,相信只要用点心,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这从学生的得分率和满分率可见一斑。(出示得分情况及典型错误)失分的学生有选A,也有选C。选A的同学阅读时未能静下心来,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对话;选C的同学解读不够深刻,未能进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情感共鸣。总体来说,情况相当不错。但29题就不那么乐观了。(三)第29题答题情况分析(出示题目及答案)这一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理解和概括能力,从学生的得分率、满分率看,答题情况很不理想。典型错误主要为以下四类(出示:得分情况及典型错误):(1)概括不全此类学生有一定的语言概括能力,但思维不够严密,对语段中心把握不到位,答题时比较毛糙,顾此失彼。如此简单的答案,难免会失分。(2)语言罗嗦滨海小学林婉媛老师认为:这类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但表达缺乏一定的逻辑性,语言组织能力欠佳:或概括时比较随性,想到什么说什么,不会打腹稿;或概括归纳时,不会抓住重点,颠三倒四,翻来覆去,使答案杂乱无章。(3)答非所问此类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揣摩问题的指向,没有注意到潜在时间上的限制,前一个答案指向了原因,后一个答案指向了结果。我想,这大概是他们的粗心和思维不严密引起的。(4)摘录原文岩下小学郑敏君老师认为:这类学生读了短文,没有仔细思考他们分别为对方做了什么,就草率答题;加之书面概括、表达能力有限,往往无法抓住文本中有效的信息,无法利用自己的思维去提炼文本中表达的意思,只能纯粹地抄写,这样导致失分颇多。(四)第30题答题情况分析我们接着看30题,这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解读与鉴赏能力。大概是学生平时缺乏相关类型的句子训练,因而得分率、满分率相当凄惨,分别为38.84,0.06,其中满分率为本道阅读题最低。那么学生到底错在何处?我们来看两种典型错误(出示:得分情况及典型错误):(1)忽视表达温师附小肖娜老师认为:这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重内容的理解,轻表达的训练,因而在考试时没有关注到表达手法,或关注到了,却不能正确表述。同时,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混淆不清也是失分的重要原因。(2)解读有误此类学生对内容的解读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很好地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同时,他们的文体意识也很薄弱,对句子的言语表达形式摸不着头绪,便东拉西扯,拿着仅有的语文知识套题。(五)第31题答题情况分析再来看31题(出示题目及参考答案)。这一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提炼文章主题的能力。相对上一题,这一题学生的得分率和满分率有所好转,但也很不乐观,分别为41.53、1.91,典型错误主要为以下三类(出示:得分情况及典型错误):(1)模棱两可这类学生所占比例不高,他们善于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但主观性比较强,导致对文本主题把握不到位。(2)理由不足实验小学陈美平老师认为:本文题目是把耳朵叫醒,很明确地暗示读者文本的中心:用心感受生活,并善于发现在平凡生活中的爱与美,善待生活中一事一物。可能是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阅历尚浅,并不能理解好这一层面的意思,所以大部学生仅关注到沃尔特的坚持不懈和不放弃。(3)本末倒置温师附小肖娜老师认为:这类学生没有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把迪斯尼的成功归功于老鼠,从而得出“他的成功是偶然的”的答案。这也是平时练习中没注意这类题的解题方法。成功的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而主观原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这题中,迪斯尼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他不轻言放弃、善于发现的结果。(六)第32题答题情况分析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最后一题。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行文布局的鉴赏力,难度较大,学生的得分率和满分率均很低,分别为37.72、0.2。承认为,其典型错误主要有以下三类(出示:得分情况及典型错误):(1)形式主义此类学生有着文本意识,对文本的表达形式有所关注,但遗憾的是,他们仅仅关注文本表达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的解读,为形式而形式,无法将文本内容和形式进行有机融合。(2)内容至上此类学生平时很少关注到文章的表达形式,对于文章的行文布局也缺少一种追问精神。他们阅读文本往往停留在内容理解、情感领悟、主题解读这一层面,从而导致了他们解题中的重大失分。(3)生搬硬套此类学生在平时阅读中极少关注文章的布局谋篇,没有积累这方面的作答词汇,因而作答时措手不及,不知道怎么写了,就只好把所能知道的知识写上去,凑数碰运气了。三、改进阅读教学的建议至此,两篇阅读短文的错题分析已经结束,但我们思考的脚步还在继续。阅读教学,我想应该是在坐各位高段老师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朋友,说它是朋友,他没有字词教学那么单调,也没有作文教学那么难搞。可是奇怪的是每次考试,扣分最多的总是阅读题,本次测试阅读板块不但扣分最多,而且难度系数在历届毕业测试中也是最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原因无非只有一个:试卷难。诚如我们班一位学生家长所说:考倒学生的节奏。是我们有意要考倒学生吗?不,是我们用了新的阅读考试细则PIRLS,国际阅读素养发展项目研究。从2011年开始,PIRLS就对四年级学生进行阅读能力测评并进行研究。目前为止,已开展五轮测试和研究,有55个国家、地区参加了测评,包括香港和台湾(大陆未加入)。如果没有参加这次出卷,我想我有可能至今都不知PIRLS为何物,谢谢徐特给我机会,为我扫了盲,我才有幸逐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在此,凭个人的浅显解读,结合PIRLS的四个层次阅读素养要求及阅读板块的10小题,对我个人及我们今后的阅读教学提四点建议:(一)关注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出示)这是PIRLS对四年级学生最基础的阅读素养要求,即要求学生能从文章中找到明确传递的信息或观点它们在文中直接陈述,学生只须关注句子和词语层面。这一能力包括(逐一出示):1、找出文中直接陈述的特定观点;2、搜寻特定的字词或句子;3、指出故事的场景(例如:时间、地点);4、找出中心句或主旨等。当然所有这些前提只有一个:得是文章有明显陈述出来时。如把耳朵叫醒中第27题,题目要求学生找出表现沃尔特迪斯尼在与老鼠成为朋友过程中态度变化的词语,就是考查学生搜寻特定字词的能力(出示第27题)。只是很遗憾,我们的学生首战落败。当然,一题不能完全说明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就不好,但也值得我们回过头来,好好观照我们的阅读教学,是不是还需要多一点关注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是第一点建议,第二点建议(二)关注学生直接推论能力的培养(出示)这是PIRLS第二层次阅读素养要求,即要求学生能联系两个以上的信息作出推测。这一能力包括(逐一出示):1.由文中人物、事件作出推测;2.在一连串论点或信息后归纳出重点;3.描述人物间的关系我们先看第一点。以大家都熟悉的文章少年闰土为例,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 我们不妨追引导学生结合“我”的生活环境、家庭条件,进行推测:我和朋友的心里又有哪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是闰土不知道的?这个问题就是考查学生由文中人物、事件作出推测的能力。又如神奇的蚂蚁(节选)第23题(出示第23题),四个选项都是在一连串的论点后归纳出的重点,我们请学生选择解读错误的一个选项,就是考查学生在一连串论点或信息后归纳出重点的能力。再看第29题,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沃尔特和老鼠分别为对方做了什么,就是考查描述人物间关系的能力(出示第29题)。从第29题学生比较低的得分率和满分率可以看出,他们的这一点阅读素养,需要提高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三)关注学生诠释并整合信息能力的培养第三点建议关注学生诠释并整合信息能力的培养。诠释并整合信息,即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联系文中未表达的信息,建构意义,或在文本的观点间建立、综合信息。这一能力包括(逐一出示):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分辨文章信息,提炼主题;3.诠释人物的特点、品质或做法;4.诠释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5.比较、对照文章信息;6.推测故事中的情绪或气氛 如神奇的蚂蚁(节选)第25题,请学生分别写出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把耳朵叫醒第29题,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他们分别为对方做了什么。这两题都是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再看神奇的蚂蚁(节选)第24题,请学生写出三个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就是考查学生诠释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的能力。把耳朵叫醒第28题(出示第28题),请学生选择解读最准确地一项,这是在考查学生推测故事中的情绪或气氛的能力。再以六上第八组两篇课文伯牙绝弦月光曲为例,这两篇文章有一个共同之处:音乐和知音。但同是知音,界定却有所不同。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比较阅读题(出示题目):伯牙为知音觅而不得断琴绝弦,贝多芬觅得知音即兴创作月光曲。如果有一天盲姑娘不幸去世,贝多芬会为她放弃音乐,从此销声匿迹于乐坛吗?从两篇文章中找依据,证明你的观点。承认为,此处设计是在考查学生比较、对照文章信息的能力。(四)关注学生评价文本内容和表达形式能力的培养最后一个建议关注学生评价文本内容和表达形式能力的培养。评价文章内容和表达形式,即要求学生批判性地思考文中的信息,站在文章之外进行审视和鉴赏。这一能力包括:第一点评价文本内容(逐一出示)。1、评价文本内容主要指向:(1)评估文章故事情节是否真实;(2)评断文章信息是否完整;(3)评断作者观点是否正确;(4)评价文中人物做法是否认同;(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