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2016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2016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2016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2016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专科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四、标准学制与学习年限 标准学制:三年 学习年限:在校学习年限不少于2年,在校累计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含休学)。五、就业面向主要就业岗位:机电设备的安装与使用、故障分析和维修;次要就业岗位:CAD/CAM软件应用;普通机床的操作与维修、机电控制系统操作及机电设备营销人员;其他就业岗位:工业机器人及自动生产线的操作、维护和编程,安装调试;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六、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领域面向机电类,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与使用、故障分析和维修,了解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的高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1)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组织纪律性强;具有勤奋、求实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2)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进取心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3)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善良的心灵和高雅的审美情趣;4)具备安全生产的意识、全面质量管理意识、环保节能意识; 5)具有健康的心态、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2职业能力(1)专业能力(a)基本素质与能力:职业道德与社交能力、法律法规执行能力、工程计算能力、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英语运用能力;(b)专业基础能力:识图与计算机绘图能力、电工电子应用能力、材料选择能力、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本能力、机械零件测量基本能力、工量具运用能力等;(c)机电技术应用能力:三维CAD/CAM技术应用能力、机电设备的综合测试及控制能力、数控机床操作技能、机电设备制造与设计能力、新型机电产品开发能力、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及维护维修能力。(2) 方法能力(a)终身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b)职业规划能力;(c)获取新知识与信息搜集能力;(d)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3) 社会能力(a)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吃苦耐劳精神;(b)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务实勤奋、谦虚好学的品质;(c)具有较强的现场管理和组织能力,能较好地处理公共关系;(d)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e)具有较强的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f)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三)毕业资格与要求 1学分要求:总学为140分,其中公共平台课34学分,专业群平台课24学分,专业群技术课73学分,专业群拓展课6学分,公共任选课3学分。2资格证书要求:除毕业证书之外,要求获得:(1)机修钳工操作中级证书(必选);(2)维修电工中级操作证书(可选);3其它要求:建议获得:(1)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3)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七、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调研与专业特点,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结构要求的变化,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本专业采用“实训中心+生产企业”的2+1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强化实践,注重创新精神培养;实施时把三年的教学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两年以校内教学为主,后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其中第1个学期学生在学校学习文化素质课程,第二、三、四个学期以专业能力综合训练为主,重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与生产实际相接合的能力;第五,六个学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接受企业的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同时完成毕业设计。八、课程体系(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课程设置上倡导专业知识体系加技能模块,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确定重点课程建设门数,以重点课程和实验课程为重点,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体现项目课程教学特点和原则:1、确立以生为本的走向世界的理念,按照能力本位要求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制定开发校本课程计划;2、根据高职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3、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积极创设项目课程实施情境,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二)课程体系通过对机电行业访谈、问卷调查;召开由课程开发专家和机电企业的班组长(实践专家)参加的研讨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基本内涵(工作过程、对象、方法、工具、劳动组织方式、工作要求等)进行分析;由专业教师,高层次的企业专家详细描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召开由课程专家、有实践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实践专家参加的研讨会,按照从学徒、岗位胜任者、班组长、车间技术员、企业专家等不同职业阶段设计工作情景;在参考职业标准的基础上确定基于工作过程的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主要课程为:测绘与计算机辅助绘图、机械零部件设计、机电产品装配训练、机电产品电气控制、电工电子技术训练、机械制造与工艺编制、普通机床加工、自动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生产与质量管理、顶岗实习。新构建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图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示意图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按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求,与企业合作开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制定科学和规范的课程标准。将与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密切相关的机械制图、液压与气动技术及应用训练、自动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及训练、可编程控制器技术4门建成优质核心课程。在实施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机电一体化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完成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行动导向、项目驱动的特色教材建设。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按照设备操作、制造工艺、产品设计、设备维修、装配调试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用2年时间完成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基础知识和职业岗位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在第5,6学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完成顶岗(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缩短教学与就业岗位距离。(三)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1:机电一体化技术参考学时:72 学分:4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反馈单元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2、掌握机电一体化的执行单元伺服电动机的特点、工作原理及驱动方式;3、掌握机电一体化中的机械单元的特点,重点了解机电一体化中的机械单元与传统机械的不同之处;4、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控制技术,以PLC控制技术为重点,了解PLC的工作原理,控制方式和方法;5、以机电控制为出发点,了解自动控制技术,了解打印机、全自动洗衣机等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技术。能力目标:1)能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2)能正确分析机电一体化典型产品的工作原理;3)能够理解机电一体化接口技术等难点知识。素质目标:1)生产的安全意识;2)团队合作的意识;3)与人相处、 与人沟通的综合素质;4)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严谨工作作风。教学内容: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反馈单元;2)机电一体化的执行单元;3)机电一体化中的机械单元与控制单元。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校外参观媒介:1)传感器实验实训室;2)机械实验实训室;3)plc实验实训室。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了解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的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获得这门技术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具备实际生产经验和相应理论水平。核心课程2: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参考学时:64 学分:4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使用,形成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思路;2)掌握PLC的基本结构及原理以及三菱公司FX系列PLC的指令系统及编程方法;3)掌握FX系列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使用方法,并能够应用于电动机及典型电气控制实践中。能力目标:1)能对一般plc设备进行检测、调试;2)能够进行plc编程;3)能够使用plc进行系统的设计。素质目标:1)生产的安全意识;2)团队合作的意识;3)工作过程中的低碳环保意识;4)与人相处、 与人沟通的综合素质;5)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严谨工作作风。教学内容:1)常见低压元器件的结构、原理;2)常见PLC的基本结构及原理3)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使用方法;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校外参观媒介:1)plc实验实训室;2)电工电子实验实训室;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能熟练地对常规电气控制系统和PLC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运行和检修,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具备实际生产经验和相应理论水平核心课程3:液压与气动技术参考学时:48 学分:3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液压元件与气动元件构造、原理和性能;2)熟悉常见液压元件与气动元件型号、技术参数与技术特点;3)掌握常见液压元件与气动元件的使用、维护保养要点;4)掌握液压元件与气动元件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能力目标:1)能按照工艺步骤对液压元件与气动元件进行装配、检测、调试;2)能正确使用保养液压元件与气动元件;3)能迅速准确找到液压元件与气动元件的故障点,并给于排除;素质目标:1)生产的安全意识2)团队合作的意识3)工作过程中的低碳环保意识4)与人相处、 与人沟通的综合素质5)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严谨工作作风教学内容:1)常见液压元件与气动元件的结构、原理;2)常见液压元件与气动元件使用与维护3)常见液压元件与气动元件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实验、1周液压元件拆装实训,1周液压与气动回路设计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校外参观媒介:1)液压与气动元件拆装实验实训室;3)液压与气动系统实验实训室;4)设备交易中心;5)联合办学企业车间。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能熟练掌握各种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原理;能正确安装、调试,操作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动系统;具备对机电设备液压与气动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能力。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具备实际生产经验和相应理论水平核心课程4:自动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参考学时:64 学分:4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自动生产线的基础知识。2)SIEMEHS S7-200系列的硬件系统配置、指令系统、程序设计及调试。;3)传感器、气压传动、变频器的相关知识;4)伺服电机及伺服驱动的相关知识;(10)自动生产线中的通信技术的相关知识。能力目标:1)能选择自动生产线所用的传感器并正确使用安装,能进行位置调整;2)能进行自动生产线的气路的连接及调整;3)能进行自动化生产线电路的设计及连接。素质目标:1)生产的安全意识;2)团队合作的意识;3)工作过程中的低碳环保意识;4)与人相处、 与人沟通的综合素质;5)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严谨工作作风。教学内容:1)自动生产线的基础知识;2)传感器、气压传动、变频器的相关知识3)SIEMEHS S7-300系列的硬件系统配置、指令系统、程序设计及调试;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校外参观媒介:1)传感器实验实训室;2)自动线检修实验实训室;3)plc实验实训室;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使学生具备解决生产实践中自动化生产线程序设计、维护、维修、调试、的综合能力及使用资料及相关工具书的能力、团结协作与人沟通交流能力。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具备实际生产经验和相应理论水平(四).主要实训项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开设如下实训课程:钳工实训1周,普通机床加工实训3周,机电一体化产品安装与调试1周,plc课程设计1周。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软、硬件和师资条件进行实训,为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5.顶岗实习组织实施学院制定了实训基地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办法、毕业实习指导书等规章制度,保证顶岗实习的有序进行。6毕业设计学院开设了毕业设计写作指导课程,并制定了毕业顶岗实习手册和毕业顶岗实习管理规定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写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习岗位和实习情况,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完成毕业设计的写作,本专业毕业设计为方案设计类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选题要具有专业性、实践性,来源于顶岗实习的实际,设计工作量要有不少于2周的实际工作量。设计实施过程中技术路线要可行,设计过程要完整,设计依据要可靠,如参考文献的引用要规范;设计文件要规范,设计的技术方案要科学,技术设计要有一定的创新。毕业设计有专门老师指导,指导老师分别从上述各方面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评价;并要求学生在大学城自己的个人空间上设置“毕业设计成果”栏目,毕业设计以PDF格式上传到“毕业设计成果”子栏目内,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和上传大学城PDF格式文件的质量进行考核;根据一定的比例抽取学生进行现场答辩;上述全部符合要求才能通过毕业设计。九、教学计划(一)教学进程安排表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分制教学进程表类别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编码总学时学时分配学分考核开课学期理论 学时实践 学时考试学期考查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12 3456必 修 课公 共 平台 课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A45271831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A483018323形势与政策A1616011-44就业教育与指导A1688145职业生涯规划A1688136创新创业教育A(32)(16)(16)(2)(3)7国防教育与军事理论A(32)(16)(16)(2)(2)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16610119实用英语(一)A6448164110实用英语(二)A7252204211计算机应用基础A4824243212体育(一)A324282113体育(二)A366302214高等数学A6036244115入学教育与军训A(16)(8)(8)(1)(1)16德育教育(1-4)A(64)(32)(32)(4)(1-4)小计(修满34学分)46926520434专 业群 平 台 课1机械制图与CAD1A644816412机械制图与CAD2A483612323机械工程材料A32248214机械基础A64568425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A32266226电工电子技术A645212427电气控制技术A32248238 钳工实训A 40040222周9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A20020131周小计(修满24学分)39626613024专 业群 技术 课1PLC控制技术A483018332单片机应用技术A483216333机电一体化技术A644816434液压与气动技术A483216325机械制造技术A483612336传感器与检测技术A483018337数控原理与系统A48408338机电设备管理A32266249机电专业英语A201641410 普通机床加工实训A800805411工业机器人技术A3220122412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A322842313现场总线应用技术A4030102.5314电机与拖动A4832163314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A6452124415PLC课程设计A40040242周16机电一体化产品安装与调试A20020141周17毕业设计写作指导A8440.5418毕业设计与答辩A10020805619毕业顶岗实习A4400440215、6小计(修满73学分)1308 476 2345832 73选修课专业群拓展课第一组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A32221024触摸屏技术A32221024现代数控加工设备A32221024第二组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A322210243D打印技术A32221024现代数控加工设备A32221024小计(修满6学分)9666306公共任选课1在学院公布的任选课中由学生选择20200142 202001432020011小计(修满 3 学分)606003总计合计232911331196140周学时数22.425.224.822.6学期课程门数9111315学期考试门数4543学期考查门数56912(二)学时、学分及教学周分配专业学时学分分配表见表2;专业教学周数分配表见表3。表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时学分分配表课程类别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公共平台课46926520420.133424.28专业群平台课396266130172417.14专业群技术课130847683256.167352.14专业群拓展课9666304.1264.28公共任选课606002.5932.14合计232911331196100140100理论教学学时与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1 : 1.05表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周数分配表学年学期军训及入学教育理论教学校内实习顶岗实习本学期总教学周数备注一1(2)1517218220二319120417320三52020含毕业设计与答辩61616总计(2)69636113附件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情况登记表系(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年级2016级制(修)订工作程序简要说明专业调研专业调研工作分三个步骤:1、 企业调研,了解机电相关岗位的能力要求2、 邀请行业专家和兄弟院校的教授共同讨论课程体系的设置3、 教研室集体研讨课程体系的修订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和产业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 国内机电行业现在处于平稳发展期,对机电产品的需求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