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江津区第五中学2015高中语文 1.2故都的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 、学习目标1、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学习作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3、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 1、品味语言,体味情景。 2、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一、预习案【知识链接】1、 关于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健将,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1933年参加左翼文艺运动。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杀害于南洋的苏门答腊。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兄长一起留学日本,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在个性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提倡“静”的文学,写的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艺术上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浓重的主观色彩。“仿佛是一些不甘沉沦却已无力挣扎者发出的呼喊,或者是一些穷愁潦倒、孤独愤世者的倾诉和叹息”。本文写于1934年8月。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他的小说,传世之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散文名篇有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胡愈之称之为“天才的诗人”、(七古的高手)人文主义者、真正的爱国者。本文写于1934年8月。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2、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做枯竭,过的是一种闲适安逸的生活,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检查课前预习】 1、正音 潭柘寺(zh)廿四桥(nin)驯鸽(xn)落蕊(ru)细腻(n)平仄(z)歧韵(q)椭圆(tu)颓废(tu)2多音字 (hn)混蛋 (l)露珠 (po)泡桐 混 露 泡 (hn)混沌 (lu)露脸 (po)泡茶 (zh)折腾 (ji)夹袄 (lu)疏落 折(sh)折耗夹(ji)夹板 落(l)落在后面 (zh)折寿 (g)夹肢窝 (lo)落枕二、探究案(一)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故都”即北平,如果把题目改为“北平的秋”好不好? 4.第二节写的是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形成对比,请同学们通观全文,还有哪一个自然段写了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的对比?你认为那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5.作者对故都的秋有着深深的情感,那么,哪一自然段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爱之深,恋之切呢? 6、文章开头抒情,结尾又抒情,第二段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对比,倒数第二段又进行对比,请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品读、鉴赏,合作探究。 1、阅读311节思考:作者描绘了故都的秋的几幅图画,古语曰:景物声色也。找出文章中描写颜色、声音的词语并且划出体现作者心境的词语和句子。 (小结)如果你置身这样的颜色、环境之中,内心自然而然会也会产生“悲凉”情感来,而“悲凉”正是故都浓浓秋味的存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作者对故都的秋有着无限的热爱、眷念,竟愿意以生命作为代价去换得故都之秋的存在,而他的笔下北国之秋的景物竟寄寓了他悲凉的心境,这是为什么? (结合背景及作者的身世。) 明确:作者所写的秋景是围绕“清、静、悲凉”的特点选取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的,秋声是寂静与落寞的,秋味是悲凉的,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第二,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所以作者在文中采用的是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二、能力迁移训练: 课堂趣味填词(曲): 初中学过马致远的秋思,似乎随意拈来几种景物入诗,便做成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而郁达夫写景、状物、抒情选取的景物多带有凄凉、破败、萧瑟的特点,和天净沙秋思的意境很相似,请同学们模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牌,试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景物入诗,写一首小诗,过一下诗人的瘾。 三、学习小结 1、了解郁达夫身世及其创作风格。 2、积累写景状物散文鉴赏的方法。 三、练习案3、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方博士到场时,整个大厅都坐满了和颜悦色的大学生,大家都为有机会聆听这位科学家的演讲而兴奋不已。 B.春秋时期列国纷纷称王,周室更不算回事,战国时的周朝天子,至多只能和宋、鲁等小国的君主相提并论罢了。 C.今年,中国电脑领域的大哥大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笔记本计算机制造权,在国际信息产业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D.王老师在山村小学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一心为学生着想,他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纯朴的乡亲们。 4、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借以探求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个目标大得很。 B.阅读的过程,应是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不断生疑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才有收获,有发现,甚至有创造。 C.如果陈水扁执意按其所谓“台独”时间表,蓄意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坐视不管。 D.此前,布什政府一直将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列为其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它对保卫美国不受敌对国家导弹的打击至关重要。 故都的秋(答案)1.(明确)“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在描写故都自然风物的同时,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念之情,题目明确而又深沉。2.(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表达了作者对秋的热爱、向往和思念之情,体现情感的真切、热烈。 3.明确)草木凋零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时常多雨而少风。只能感到一点点的清凉。与北国之秋形成对比,衬托出北国之秋味的厚重感,表达对北国秋的渴盼和思念。 4.(明确)第13自然段。“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A、黄酒的温和,白酒的浓烈 B、稀饭的稀薄,馍馍的厚实感 C、鲈鱼细腻鲜美,大蟹的刚强味浓 D、黄犬的轻佻小巧,骆驼的沉稳高大 前面三个对比是通过饮食之味形象写出秋之味,后面的对比通过动物的体形与性子写秋味的大、厚实。写出北国秋味的强烈和厚重感,对故都的秋的深深眷恋。5.(明确)最后一个自然段(14段)作者愿意用生命的代价来换取北国的秋,足见作者的“痴”,对北国秋的深深眷恋。也让没有到过北国的人产生了去北国赏玩,一饱眼福的念头。6.(明确)首尾呼应,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也使整篇文章结构完整。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故都之秋浓浓的热爱、眷念之情。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阅读311节,神游故都观秋色、闻秋声、品秋情。 二(1)明确:具体写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等五幅画面。 秋色:碧绿、青、蓝、白、紫黑、淡红、灰沉沉、青(布)、淡绿微黄、 以冷色调为主,喜欢冷色调,主要体现体现清,当然还有静和悲凉 秋声:驯鸽的飞声、足音、蝉声、雨声、人声 主要体现静。也有清和悲凉。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 鸟的飞声是极细微的,一般是听不到的,除非是很安静的时候。 写到踩上落蕊的时候,声音也没有。 蝉声,不同于夏天的热闹非凡,这里的蝉声是衰弱残声,嘶叫的,嘶哑的,疏疏落落,时有时无,低沉的声音。在萧条的秋天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综合复习与测试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冀教版选修七-冀教版2004
- 南京企业安全培训课件
- 加油站安全文明培训计划课件
- 《汽车拆装与调整》课件-项目3 汽车车门内饰板的拆装
- 大和小课件教学课件
- 绘图技能测试题及答案
- 2026届河北省定州市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 2026届吉林省舒兰一中蛟河一中等百校联盟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
- 广东省中山一中2025-2026学年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 2025-2026学年海南省重点中学物理高三上期末检测试题
-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标准解析
- 风机噪声控制材料研究及使用方法
- 吴伯萧名篇阅读理解与教学设计
- 仓库基础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 曲臂式高空作业车专项施工方案
- 各阶段样件管理办法
- 2025年服务行业技能考试-电教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100道单选题合辑)
- 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办法
- 电力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 公务摄影培训课件下载
- 德瑞斯D600变频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