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核型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人体微量外周血分离培养的方法2学习应用培养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制片的方法3了解人类染色体核型的基本特征4通过对人类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初步学会对染色体进行分析的方法。二、实验原理人体外周血的形成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红细胞和血小板不能离体培养,白细胞中含有小淋巴细胞。外周血是制备动物染色体标本的重要材料之一。通常情况下哺乳动物外周血中是没有分裂相的,只有在异常情况下才能发现,其他动物如两栖类外周血中也只是偶尔能见到分裂相。外周血中的小淋巴细胞几乎都处于G1期或G0期的非增殖状态。在人工离体培养时,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植物血凝素(PHA)后,小淋巴细胞受刺激可转变为淋巴母细胞,重新进入增殖周期,进行有丝分裂。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经过68-72小时(三个周期)的短期培养,即可产生大量的增殖期细胞群。用秋水仙素(细胞分裂阻断剂)处理,积累分裂相,可使处在分裂期的淋巴细胞停留在分裂中期或早中期,从而获得足够的可供分析的中期分裂相。此外,秋水仙素还能使染色单体缩短、分开,使染色体呈现明显形而利于辨认。核型分析是指在有丝分裂中期,对染色体大小形态、数目测量,进行排队分组分析。不同物种的染色体都有各自特定的形态结构(包括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大小等)特征,而且这种形态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正常男性的染色体核型为44条常染色体加2条性染色体X和Y。正常女性的常染色体与男性相同,性染色体为2条XX。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材料:人外周血淋巴细胞2. 实验试剂 RPMI“1640”培养基 、小牛血清(冰冻保存,用时在56水浴条件灭活)、肝素、生理盐水溶液(500U/ml)、5%NaHCO3、秋水仙素、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双抗(青霉素:50000U/ml,链霉素:50000ug/ml)、2%碘酒、pH6.8的磷酸缓冲液、75%酒精、0.075mol/L KCl、固定液(甲醇:冰醋=3:1)、Giemsa原液。3.实验器材:电子天平、移液管、量筒、烧杯、试剂瓶、培养瓶 、毛细吸管、采血针、离心机、离心管、酒精灯、显微镜、载玻片、超净工作台、37恒温培养箱、无菌注射器(1ml、2ml、5m1)、橡皮塞、75酒精棉球、止血带、试管架、毫米尺、计算器四、实验步骤与方法(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培养1、培养基的分装在超净工作台内,用量筒取 RPMI“1640”培养基40m1、牛血清10m1,用1m1注射器取肝素0.3m1、PHA 0.4m1、双抗0.3m1。混匀后,用5%NaHCO3调节PH至7.2。用5m1移液管分装入20m1培养瓶,每小瓶5m1,盖紧皮塞,胶布封口备用。2、采样接种用肥皂洗净供血者的手,再用2%碘酒、75%酒精擦拭指尖消毒,待酒精完全挥发干后,无菌条件下用无菌采血针刺破指尖,吸取外周血0.3-0.4ml,移入培养瓶,轻轻摇匀,尽量避免培养物与瓶盖接触。3、培养置37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每隔12小时左右轻遥1次,以促进细胞生长增殖。4、秋水仙素处理培养终止前6-10h左右加秋水仙素,培养液最终浓度为0.02ug/ml,摇匀后置培养箱中继续培养(以抑止细胞分裂,使细胞停留在分裂中期)。从培养箱中取出培养瓶,摇匀后移至10ml尖底离心管中,离心8min,2000r/min,尽量收集培养细胞。5、低渗处理离心后弃上清液,加入8ml预温37的0.075mol/L KCl,迅速摇匀,置37培养箱中10-20分钟,使红细胞破碎,白细胞膨胀。6、收集白细胞1000r/min离心5分钟,用吸管吸去全部上清液及沉淀上层较透明的部分,收集白细胞。7、固定沿管壁慢慢加入新鲜配制的固定液5ml,吸管吹打混匀,固定20分钟。1000r/min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再加入固定液5mL,用吸管轻轻打散,室温中继续固定15min后以1000r/min离心5min, 弃去上清液,留下白细胞制片。8、制片视离心管底细胞多少加入少量新鲜固定液,吹打成均匀悬浮液。取洁净冰水中预冷的载玻片,稍作倾斜,用吸管吸取一滴上述细胞悬浮液,与载玻片上方适当高度滴在载玻片上,立即吹散吹匀载玻片上细胞,置空气中凉干。9、染色载玻片充分干燥后,用PH为6.8的磷酸缓冲液按一份Giemsa原液,九份磷酸缓冲液混匀后染色。材料面向上,用染液覆盖载玻片,染色10-15分钟,用吸水纸吸取多余水分,干燥后即可镜检。10、镜检 低倍镜下寻找分散良好、染色适中的分裂相,再在油镜下观察,选择染色体清晰,分散度好的细胞进行核型分析。(二)核型分析1、制备好的人外周淋巴细胞装片放到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转换油镜仔细观察。2、观察23个分裂相,并寻找10个分散良好的分裂相进行染色体计数并拍照。3、将一张正常人中期分裂相照片分析,仔细辨认每条染色体,并用铅笔在其旁边注明序号或组别,先找出A、B、D、E、F、G组,最后辨认C组。4、将照片上的染色体逐个剪下,使短臂朝上,长臂朝下,依次排列在预先划分好了分组横线的报告单上,并使着丝粒于一条直线上,校对调整。5、用牙签挑取少许胶水小心地将每号染色体都依次贴在报告单上。6、分析结果:辨别该核型的性别,并记录核型。五、实验记录 人的一个典型的中期细胞染色体都已纵裂成2条染色单体,称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粒相连。每条染色体以着丝粒为界可分为长、短两个臂。根据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可将人类的染色体分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四类。 46条染色体中的44条男女共有的常染色体分配成A、B、C、D、E、F、G七个组。对于另外的一对性染色体也根据形态大小归类,X染色体归到C组。Y染色体归到G组。人类染色体分组与形态特征见表1。表1 人类染色体分组与形态特征 组 别 染色体编号 大小 着丝粒位置 随体 A 13 最大 中央着丝粒(1、3号) 无 亚中央着丝粒(2号) 无 B 45 次大 亚中央着丝粒 无 C 612;X 中等 亚中央着丝粒 无 D 1315 中等 近端着丝粒 有 E 1618 较小 中央着丝粒(16号) 无 亚中央着丝粒(17、18号) 无 F 1920 次小 中央着丝粒 无 G 2122;Y 最小 近端着丝粒 21、22有 Y无六、实验结果与讨论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存在于分裂间期细胞的细胞核内。每一个体细胞含有两组染色体组,一组来自父方,一组来自母方,用2n表示。其中与性别直接有关的染色体,即性染色体,可以不成对。人类每个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男子是46,XY;女子是46,XX。染色体在复制以后,纵向并列的两个染色体,往往通过着丝粒连在一起。着丝粒在染色体的位置是固定的。由于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可以把染色体分成相等或不等的两臂,造成中间着丝粒,亚中间着丝粒,亚端部着丝粒和端部着丝粒等形态不同的染色体。此外,有的染色体还含有随体和次级缢痕。所有这些染色体的特异性构成一个物种的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的核型反映了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和结构的特征。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及着丝粒的位置,将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46条染色体分为A、B、C、D、E、F、G 7组共23种类型。每组染色统体形态大小不同,X染色体归入C组,Y染色体归入G组。本实验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采于他人(男性)。根据各组染色体的特征予以分组: A组:包括三对染色体,即1、2、3号。它是最大的一组染色体,在长度上 三者略有差别。l号最大,中央着丝粒。长、短臂差别不大。长臂有时可见一狭窄的次缢痕;位置大约在离着丝粒1/3处,由于次缢痕的存在,往往导致长臂的长度发生变异。2号较1号小,为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长臂和短臂易区分开。3号是第二大的中央着丝粒染色体。是A组中最小的l个。这个染色体大约比第1号染色体短1/31/4 。B组:包括二对染色体,即4和5号。这是二对最大的而又特别明确的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这两对染色体的短臂相对较短,故易于与A组、C组相临号序的染色体相互区分。在非显带标本上,4号、5号不易区分。C组:包括七对常染色体,即612号,X性染色体也列入此组。中等大小,具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该组染色体数目多,它们的大小相差不大,在常规标本中是最难将它们一一识别的。一般说,6、7、8、11号和X染色体的着丝粒略靠近中央,短臂相对较长,而9、10、12号染色体的着丝粒偏离中央,既短臂相对较短。第9号染色体的长臂上常有一较大而明显的次缢痕,从着丝点处延伸到长臂的中部。有时第11号染色体的长臂也会发现有次缢痕,位置在长臂的14l3处,第12号是C组中最小的一对,但不易与组内其它4对较短的相互区别。X染色体的大小在第7、8号之间。D组:包括三对染色体,即13、14、15号,是一组大的近端着丝点染色体。常规标本不易将三对染色体加以区分,本组染色体的短臂上均具有随体,但不一定同时显现。随体的大小存在着个体差异。外周血培养时,在叶酸和血清含量低的培养液中,随体的显现率有所提高。E组:包括三对染色体,即16、17、18号染色体。在较好的标本中。这三对染色体很易相互区分。第16号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在长臂的近着丝粒处有一次缢痕,它的存在使这对染色体的长度有较大的变异。17号为中等大小的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其短臂能看得清楚。18号为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是E组中最小的一对染色体,其短臂很小;较易与17号相区别。F组:包括二对染色体,即19、20号,是最小的一组中央着丝粒染色体,这二对染色体之间不易区分。G组:包括二对常染色体,即21、22号,和1个Y染色体,是最小的一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第21、22号有随体,但在同一细胞中不一定同时显现。第21、22号染色体长度略有差别,但为适应临床上已将先天愚型沿用为21三体(显带证明与此综合征相关的是较小的第22号染色体) 综合征的习惯叫法,根据巴黎会议(1971)的建议,把最小的一对改称为21号,稍大的一对称第22号,并排在21号的后面。Y染色体无随体,比21、22号染色体长些,通常着色较深,长臂端部模糊不清,长臂常较合拢,不那么分叉,着丝粒不明显。七、实验结论 人的一个典型的中期细胞染色体都已纵裂成2条染色单体,称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粒相连。每条染色体以着丝粒为界可分为长、短两个臂。根据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可将人类的染色体分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四类。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及着丝粒的位置,将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46条染色体分为A、B、C、D、E、F、G 7组共23种类型。每组染色统体形态大小不同,X染色体归入C组,Y染色体归入G组。参考文献1 王亚馥,戴灼华.遗传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 项维,吕曼俐.科学通报.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7)3 R.I.弗雷谢尼.动物细胞培养基本技术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孔庆友,孙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索道支架焊接工艺参数调整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金属成形机床维修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动物胶制造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卡轨车司机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校企协同专业诊改体系构建
- 养殖技术考试题目及答案
- 美术中考专业试题及答案
- 果树专业试题及答案
- 单招空乘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路检测工程师《水运结构与地基》试题及答案
- 隔爆水棚替换自动隔爆装置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 SLZ 552-2012 用水指标评价导则
- 肠道菌群与人体代谢疾病.ppt
-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五版)
- 培智四年级美术教案新
- 智能电子储物柜控制系统方案
- 成人高考数学必背知识点
- 16日济宁市兖州誉航汽车广场市场调研及招商销售可行性报告简编版
- 学习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规范的体会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