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出示图片。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板书)。只要你来到黄山上,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2、那么黄山奇松“奇”在哪?(板书:“奇”下加着重号)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黄山。 二、感受名松,学习第二自然段 1、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文,去寻找一个最妙的观松处,你会选择什么位置?(玉屏楼)请你用书上的句子回答。指读第二节第一句(出示句子)。 看,这就是玉屏楼,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 也是大家公认的理想的观松处,你能把这种非常肯定的语气读出来吗? 2、举目四望,在玉屏楼前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3、交流: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描写顺序能不能颠倒? 4、这些松树究竟奇在哪里?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划出你觉得“奇”的地方。 5、品味迎客松 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一个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 出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一提到黄山的松树,就马上会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黄山,也会马上想到迎客松,因为齐读该句“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过渡: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 瞧,(多媒体展示画面)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资料,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品读,体会迎客松奇在哪儿? 交流:(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1) 姿态奇 A、相机理解“遒劲”并读好这个词。 B、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同学们起立,请伸出你的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手臂? 你看,它好像正在热情地欢迎客人,它会怎么说? 由此可见,称它为迎客松那是名副其实的,让我们一齐来读出迎客松的热情。 (2) 精神奇 A. 除了这种姿态奇你们还有没有新的发现?理解“饱经风霜” B .那么这个词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生长环境,谁能结合搜集到的资料介绍一下?(要点包括:生长在岩石缝中,忍受风吹日晒,没有泥土,仅靠一丁点空气或腐败花草的营养过活等。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尺把高的小树就已经生长了几十年;迎客松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 C 、请大家想象迎客松在1700多米高的悬崖上生长,会遇到哪些危险呢? (暴雨如注,雷电交加的时候迎客松;寒风呼啸,飞雪压顶的时候迎客松) 据说它已经生长了800多年,得经历多少的风吹雨打,这不正如课文中所说饱经风霜,奇不奇?不仅如此,它还能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奇不奇? D 、好,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顽强,读出它的活力! (“饱经风霜”这个词稍慢些,读出它的沧桑感) 过渡: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顽强、旺盛,姿态是那样的奇特,所以齐读“如今,这棵”,现在我们还明白了这棵迎客松也象征了什么?(热情好客的黄山人民) (3) 正如有一首诗这样称赞它(范读、齐读) (出示)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这就是黄山第一奇松迎客松的生动写照啊。 6、猜图品读“陪客送” (1)学到这儿,我们不妨轻松一下,来做个猜图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那棵松树?说出你的理由。 A 交流“陪客松”,出示句子,奇在哪里? (把陪客松比作了绿色巨人,在你眼中,陪客松成了亲密的朋友了),齐读句子。 B “送客松” 再来看看这是什么松?(送客松) 送客松有奇在哪里?(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盆景同学们都见过,它是园丁精心制作出来的装饰品,为的是追求它姿态的优美,而制作送客松这盆“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黄山、大自然)送客松似乎在向游客道别,它好像在说什么?谁来做一做送客松?(多么好客的送客松啊!) C 现在,你能完成这个填空了吗? 因为( ),所以人们称这棵松为“陪客松”。 因为( ),所以人们称这棵松为“送客松”。 7、齐读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玉屏楼前欣赏了黄山的三大名松,现在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三大松奇特的风采! 8、争做小导游 (1)同学们,黄山玉屏楼工作委员会最近招聘导游,条件是:口齿清楚,表达流利,落落大方,将三大名松的“奇美”介绍到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2)准备交流(导语:各位游客,欢迎大家到黄山旅游,现在你们看到的是:) (3)学生介绍(出示名松图)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有代表性,其实,黄山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松树,齐读弟三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 2、你们想看看这千姿百态的奇松吗?不过看时老师还想请你们给它取个名,再用几句话把它的奇特之处介绍给游客听。 3、出示各种松树图。 4、文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5、完成填空: 想象说话: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 ( ),有的如同( ),有的仿佛( ),有的状如( )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6、这么多的松一棵有一棵的姿态,每一棵都不同,真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秀美。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难怪人们对它情有独钟(指板书)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此时老师又不由得想起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玩黄山后,曾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可见黄山的景色确实令人着迷。今天我们感受了松之奇特,老师希望课后同学么们能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去查找、搜集、了解黄山怪石、云海、温泉这“三绝”的特点,模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题库- 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研究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 疏散演练及安全通道设置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 大学校园警卫队伍行动计划
- 2025年甘肃省村级后备干部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大学国内安全保卫专业题库- 强化安全意识与培训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大学人文教育视野拓展与实践成效评估研究
- 2025年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题库-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整合
- 2025年大学劳动教育专业题库-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劳动教育
- 2025年消防安全设施维护与管理法规试题型
- 2025年大学移民管理专业题库- 移民经济发展与市场竞争
- ISO 22000-2018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023-雷泽佳译)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2023年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与设计
- 静配中心清洁消毒考核试题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